作者金克木将其发表过的研究或论及古代印度文化的24篇文章结成一集出版,名为《梵佛探》,以便读者参阅,还可以借给后来人做垫脚石。其中有不少附了译文,也是为了便利读者。除说明是出自古译的书以外,文言的,白话的,都是作者直接从印度古文(梵语)译出的。有些还附了原文和对照表,以供核对。
梵佛探
自序
梵语语法《波你尼经》概述
附一:《波你尼经》第一章第一节译解
附二:梵汉专名、术语对照表
梵语语法理论的根本问题
试论梵语中的“有——存在”
印度哲学思想史设想
略论印度美学思想
附:译名对照表
《梨俱吠陀》的三首哲理诗的宇宙观
《梨俱吠陀》的咏自然现象的诗
《梨俱吠陀》的祭祖诗和《诗经》的“雅”、“颂”
《梨俱吠陀》的送葬诗
《梨俱吠陀》的招魂诗及有关问题
论《梨俱吠陀》的阎摩和阎蜜对话诗
《梨俱吠陀》的独白诗和对话诗三首解析
吠陀诗句的古代汉译
《蛙氏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试析
附:蛙氏奥义书
古代印度唯物主义哲学管窥——兼论“婆罗门”、“沙门”及世俗文化
《吠檀多精髓》译述
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楔子剖析
附:蛇祭缘起——《摩诃婆罗多》
第一篇第三章
概念的人物化——介绍古代印—度的一种戏剧类型
佛学谈原
怎样读汉译佛典——介绍鸠摩罗什兼谈文体
纪念欧阳竟无大师
再阅《楞伽》
说“有分识”(Bhavaganga)——古代印度入对“意识流”心理的探索
《心经》现代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