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舍不得读完的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聂震宁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舍不得读完的书》辑录了著名出版人、作家聂震宁的数十篇关于阅读、书籍乃至出版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随笔和评论文字。全书共编成五辑。第一辑题为“阅读的动力”,主要收入讨论当代阅读现象,尤其是全民阅读的随笔,第二辑题为“读书的所在”,主要收入阅读文化方面的随笔,第三辑题为“冒险的阅读”,主要收入评析阅读内容的随笔,第四辑题为“阅读与出版”,主要收入讨论与阅读紧密相关的出版业问题的随笔,第五辑题为“阅读讲坛录”,则是关于阅读的演讲访谈稿。

内容推荐

著名出版家聂震宁由写作转而进入出版业,对阅读的价值、出版的意义及前景有着长期而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体悟;又积数年之功,从制度建设到实践活动等多方面锲而不舍推动“全民阅读”,为国民通过阅读提高文化素养这一目标呐喊、奔走。

身兼“写书人”与“出书人”,一以贯之的仍是“读书人”的立场。《舍不得读完的书》,正是基于这样一份对书籍的持久情感与对文化的深沉担当,写就的读书人之书。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阅读的动力

 阅读的好时代和坏时代

 阅读的动力

 苦读、乐读与爱读

 闲谈休闲阅读

 竹间老人不读书

 从大学生阅读状况谈起

 大学生要不要强制读经典

 首都大学生读书节寄语(2010)

 青年日新从晨读做起

 一位患渐冻人症的阅读者

 从借书到借人

 古代书院行思录

 当阅读成为社会问题之后

 不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阅读有利于健身

 梦绕“全民阅读节”

 全民阅读立法的意义

 怎样考察城市阅读状况

第二辑 读书的所在

 读书的所在

 读书无所不在

 读书的时间

 读书先寻好处

 一生熟读几本书

 慢阅读与快生活

 阅读的悖论

 娱乐是或者不是艺术

 阅读一定有方法

 读书往事

 古人四时读书之乐

 漫话藏书

第三辑 冒险的阅读

 舍不得读完的书

 冒险的阅读

 阅读盛宴畅销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

 劝君多读文学书

 诗教重在养成诗心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又见诗歌新现象

 读一部苦难的书

 作家人生三书

 盛世要读忧患书

 让英雄主义文化走出去

 值得重复读的书

 今天我们怎样读莫言

 在中国:谁最应当获诺贝尔文学奖

 马尔克斯:百年之后并不孤独

 新年不妨读点旧书

 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

 丹青难写是精神

 创意阅读之一

 创意阅读之二

 创意阅读之三

 创意阅读之四

 不等人的书

 维基百科真的打败了《大英百科全书》吗?

 善待碎片化阅读

 读书笔记与搜索引擎

 数字出版热点面面观

第四辑 阅读与出版

 书展为谁而展

 书展让读者更幸福

 谁来帮助上帝

 读者:你是谁?

 书多难免幸福递减

 精心做书才有精品书

 我的书博会之旅

 图书海洋上的新景观

 文化与商业的完美结合

 公益精神:涵盖教育与出版

 能不能彻底按需出版

 众筹出版与常规出版

 掌握书籍命运的故事

 作家应当怎样打榜

 不读过度包装的书

 但使腰封无妖风

第五辑 阅读讲坛录

 阅读的社会和社会的阅读

 畅销书与国民阅读

 书展:培育顾客的文化之旅

 读者将有嘉年华

 我的“四书”

 读书与人生

 为提高国民素质而倡导全民阅读

 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

试读章节

苦读、乐读与爱读

说到读书,国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苦读。眼下,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人都能说出一连串的苦读故事:韦编三绝,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刘绮燃荻,李密挂角,孙康映雪,江泌追月,宋濂借书,十年寒窗,铁杵磨针……还有就是颜真卿的名作:“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无数苦读故事,无不是主人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为国之栋梁、经天纬地之才而成历代学人楷模。凡此种种,切实印证了孟子的著名论断,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苦读并非中华民族独有。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巨擘艰难跋涉在科学崎岖小道上的故事同样十分感人。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马克思当年刻苦阅读写作的经历至今仍然是那里的导游员熟练讲述的故事,因为不少中老年的中国游客,一直记得曾经在中学课文里读过的这个苦读故事。只是,我们民族似乎对苦读的要求来得更加普遍,更加不容置疑。在我们的阅读价值评价里,仿佛只有刻苦才是正途。凡谈论读书成才者,不苦不算事,不苦不算精彩,不苦媒体与受众都不快。

奉行苦读,并非我们有自虐心理。有专家指出,这是我们社会历来有过于强调实用和功利的毛病所致。寻根索源,也许与汉代独尊儒术有关,与隋朝以来开科取士有关,与数千年社会优秀人才擢拔以做官为唯一正途,人才价值观过于狭隘有关。到了改革开放的当代,人才观念虽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成长,可是,万千学子最终还是要在高考的指挥棒前苦读应试,千万父母还是决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苦读从娃娃抓起。苦读仍然是国人的思维定式。

于是,在倡导全民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希望社会把既有的阅读习惯稍作改变,更多强调乐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确立世界读书日时发表的宣言说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不乐读何以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汉语言里,乐读一词确实较少见到,然而,古今名人主张乐读者还是不乏其人。《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陶渊明洒脱宣布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自然是乐在其中。苏东坡主张“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指出“三日不读书,则语言乏味,面目可憎”,讲的是学以修为。欧阳修读书写作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之说,含有休闲阅读、率性写作的意思。陆游更是只以读书为人生乐趣,有名句:“天下无如读书乐”,“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郑板桥干脆宣称“难得糊涂”,直接对抗僵化呆板的做派。鲁迅说下很坦诚的话,说读书有“职业的”,也有“嗜好的”,许多时候自己也只是“随便翻翻”。还是《论语》中孔子说得彻底,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读的境界其实很高。

我有两位在教育界相当成功的朋友,一位是某大学实验小学的校长,另一位是某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两位都分别与我谈过自己的办学理念。小学校长宣称要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中学校长对此就不以为然,认为快乐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刻苦学习之后才能快乐。中学校长说,从古到今只有苦读,哪里有过乐读?

显然,二位校长各执一端,但都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小学校长朋友的小学一直是许多家长打破头也要让孩子挤进去的宝贵福地,中学校长朋友的中学在中考高考中从来就傲视群校。可见,苦读、乐读,都能各得其所。

古来读书,既有学以致用的苦读精神,也有学以修为的乐读传统,只不过长期以来过于奉行前者,冷落了后者。学以致用固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学以修为则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更高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就个人而言,还有人各有志的选择,一个人要在专业上高举高打,要他不苦读都不可能;一个人喜欢休闲阅读,要他不乐读也是不可能的。看来,问题不在苦读还是乐读,关键要爱读。

全民阅读,特别需要提倡全民爱读——让更多的人热爱读书。

爱读,就是希望苦读成功者依然以读为快,希望乐读名士更加读有所得。苦读者必定取得专业精进,可以成为有志者的榜样。乐读名士必定能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应当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成为楷模。

爱读,就是要让七八十岁的白发老人乐在读中,让辛劳的上班族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养分,让山村里的男女老幼有书可读,让正在成长的学子们能够读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外书籍。爱读,就是让我们在长假、小长假甚至是周末优哉游哉捧起久违的心爱之书来读,有“如见故人”之慨。爱读,就是要让我们躲开无聊应酬,远离声色犬马,安心闭门读书,有“既见君子”之感。

爱读,爱在读有所得,爱在读后明心智、长见识、增气质、升境界,从而谈吐更高雅,往来无白丁。爱读,爱在各有所好,好诗词者诵诗词怡兴,善小说者读小说怡情,爱散文者以美文怡性。爱读,就是要让各人有各人爱读之书,无人强求一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读者乐读,全民都爱读,这才是文化强国发展的更高境界。P11-13

序言

近几年来,阅读问题渐渐成了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为此,一些报刊约我就阅读问题写过一些随笔,其中《人民政协报》的文化周刊两周来取一篇,竟也坚持了两年多,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邀我去做过一些演讲。本书除少数几篇是本人的旧作外,绝大多数都是近几年来本人所写的阅读随笔和演讲访谈录选编。那少数几篇旧作也是谈阅读的,考虑到内容非常适合编入本书,也就不惮与自己别的集子有少量重复之虞而收入,算是敝帚自珍吧。

全书共编成五辑。第一辑题为“阅读的动力”,主要收入讨论当代阅读现象,尤其是全民阅读的随笔,第二辑题为“读书的所在”,主要收入阅读文化方面的随笔,第三辑题为“冒险的阅读”,主要收入评析阅读内容的随笔,第四辑题为“阅读与出版”,主要收入讨论与阅读紧密相关的出版业问题的随笔,第五辑题为“阅读讲坛录”,则是关于阅读的演讲访谈稿。文章编成五辑实际上是一个大体的分类,许多情况下一篇文章可能会同时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分类难免有所牵强。反正,文章一篇是一篇,全都可以分开来读,相信读者不会过于穿凿于分类的。

早年问我只是一个文学作者,后来为职业故成为一个出版人。三年前职业生涯完成,为个人兴趣使然,也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需要,竞然成为一个全民阅读推广人。用一个媒体介绍我时概括的说法,那就是“从写书人、出书人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荐书人”。媒体的这一概括,很让我有“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感觉。回望人生来路,三重身份都与书相连,看来此生也就是为书籍的人生了。这本集子就是不才以第三重身份做出来的一点文字。这些文字可能没法与我在写书、出书方面的些微实绩相媲美,然而毕竟是出于个人意趣,或也堪可自慰。其实所谓与书籍相关的三重身份,终归还是归于一种身份,那就是读书人。在民间传统中,人们对于一切与读书相关的人士,有一个统称,即“读书人”。通常情况下,在中国被人称作“读书人”,那是比较高的褒奖。有时候我也被人当面这样称呼过,心里就觉得好。特别是在一些有陌生人参加的聚会上,有人这样介绍我,会觉得受到了尊重,少了一些世俗中的虚张声势,多了些自在和轻松。

书名《舍不得读完的书》,取自于书中一篇随笔的篇名。这是作品集起名的常用办法。之所以用它来命名全书,我是有一点想法的。那篇随笔主要说的是舍不得读完一本好书的感受和好书要使人舍不得读完的意思。现在取来用作书名,事实上是有所升华。在我的读书生涯里,有五种书可以好好说道,第一种是急着要读的书,第二种是急着要读完的书,第三种是需要熟读的书,第四种是值得重复读的书,第五种就是舍不得读完的书。当一本书让我们读到舍不得读完的时候,可以相信这是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了,当然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希望大家都能寻找到自己舍不得读完的书。在一个阅读社会里,舍不得读完的书越多,则流连忘返的读者越多,阅读的氛围也就越温馨浓郁,书香也将越发沁人心脾。我想这是所有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写书人、出书人和读书人的共同愿景吧。

作者

2015年1月于沙滩后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