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开始做父母》创新地提出“营造适宜成长的家庭氛围是教养孩子的关键”之理念。全书围绕十个家庭环境的营造展开,结合作者米歇尔·安东尼在教养自己2个孩子过程中的成败实例,向父母展示出一幅活泼而深刻、可操作性强,又不止于技巧的教养全景。本书帮助父母从“纠正孩子坏行为,灌输孩子正确理念”中解脱出来。当父母认同本书的理念,积极地在家庭中营造出十个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的氛围时,我们是将孩子成功地置于一个最适合成长的环境中,让他们身、心、灵的潜力被充分调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成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灵开始做父母 |
分类 | |
作者 | (美)米歇尔·安东尼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灵开始做父母》创新地提出“营造适宜成长的家庭氛围是教养孩子的关键”之理念。全书围绕十个家庭环境的营造展开,结合作者米歇尔·安东尼在教养自己2个孩子过程中的成败实例,向父母展示出一幅活泼而深刻、可操作性强,又不止于技巧的教养全景。本书帮助父母从“纠正孩子坏行为,灌输孩子正确理念”中解脱出来。当父母认同本书的理念,积极地在家庭中营造出十个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的氛围时,我们是将孩子成功地置于一个最适合成长的环境中,让他们身、心、灵的潜力被充分调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成长。 内容推荐 《从灵开始做父母》不是教你成为完美的父母,而是唤醒你属灵父母的角色,和你一起探索如何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与神同工。 作者米歇尔·安东尼在本书中分享了“讲故事”、“服侍”、“走出舒适区”、“责任”、“身份定位”、“信仰群体”、“路线修正”、“爱和尊重”、“认识”和“做榜样”这十种“环境”。透过这十种环境,米歇尔完全敞开地分享了自己在养育儿女过程中的失败和挣扎。她并没有告诉父母如何处理某一具体情形,而是邀请父母一起探索用圣经真理和原则智慧地教养孩子,鼓励父母去探索各种情形中可以应用的圣经原则。 《从灵开始做父母》不仅是写给父母的,也是写给祖父母、教会牧者和儿童事工带领人的。书中提到的环境为圣灵在孩子心中做工创造了机会。任何一位有能力营造孩童成长环境、希望孩子的生命能够影响后代的人,都应该花时间读读这本书。 目录 序言 读者推荐 第一章 走在神圣的路上 超越行为管理 第二章 何为磐石 有改变大能的信心 第三章 花园与白马 “讲故事”环境 第四章 君尊血统 “身份定位”环境 第五章 朋友之助 “信仰群体”环境 第六章 需要做何事 “服侍”环境 第七章 信靠之心 “走出舒适区”环境 第八章 神托付的国度 “责任”环境 第九章 管教即医治 “路线修正”环境 第十章 低身俯就,平等交流 “爱和尊重”环境 第十一章 真实的关系 “认识”环境 第十二章 言行一致 “做榜样”环境 “啊哈!”笔记页 试读章节 初识教养危机 记得女儿只有四岁时我就遭遇了一次教养危机。神通过这次危机给我上了影响深远的一课。神让我了解到女儿性情中的一些独特方面;同时光照我,使我看到自己在塑造女儿的心归向神时是多么需要神的帮助。 当时,女儿在自己房间里玩儿,我告诉她把东西收拾好就吃午饭。她从房间里出来,一副公然叫板的样子,开始跟我顶嘴。很快我们就陷入了一场意志大战。无论我叫她做什么,她都不去做,还用言语极力抵抗。这就是那些冲突时刻的一幕。每当这种时候,我都觉得自己需要赢,但却不知如何才能做到。 于是,我对她说:“你马上回自己的房间去待会儿,因为你不听我的话。” 而她摆出一副不屈不挠的姿态,用她的身体语言告诉我:就是不去,看你拿我怎么办? 我毫不含糊地重复一遍:“你现在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你要听妈妈的话。” 她看着我说:“不!我用不着听你的,因为你只是第三权柄。”她接着说,神是第一,然后是爸爸,接着才是我。打那时起我就知道,这孩子今后一定会让我们大伤脑筋。她有主意、脾气拧、精力足而且口齿伶俐。于是,就像任何处于这种情况下的理智女人都会做的那样,我给我家的“第二权柄”打了电话。 我在电话这头啜泣着,向正在上班的丈夫状告他那个四岁的女儿是如何让我难受的。他耐心地听着,温柔地对我说:“亲爱的,她才四岁,而你是个成年人。” 最后,女儿终于哭着闹着回到她的房间,我也提高嗓门大叫着。我觉得自己是个完全失败的妈妈,一个四岁的孩子就让我乱了阵脚,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我决定必须和“第一权柄”好好谈谈了。我为此祷告,我告诉神,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没有为教养子女而做好准备;而且我不知道,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我的做法是否会不同,因为我知道这种情况一定还会发生。 教养,原来如此! 既然神的话语已明确指出唯有神才是神圣的,唯有神才能改变人心,我知道我需要神的帮助才能改变教养孩子的方式,我知道,要想获得成功,在教养过程中必须牢记神的目标。从那天起,我只要单单讨神的喜悦,其余的都不重要了。这是在我渴望成为属灵父母的过程中坚持的第一个真理。这个真理给我的启示在于:我的任务不是只需管好孩子的行为,而且也不能指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他们创造出属灵生命。 这是一个让我真正恍然大悟的“啊哈!”时刻。《圣经》没有任何地方要求我把时间花在管理孩子的行为举止上,也没有任何一处警告我说,如果我不“控制”孩子的行为,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然而,我却常常扮演“控制行为”的角色,有时甚至将“控制行为”本身当成教养的目标。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随时随地都乖巧听话呢?很多年来,我一直幼稚地以为基督徒父母们只需生下孩子,在基督徒家庭中把他们抚养长大,并尽力当好父母就够了。我们告诉孩子基督的事情,给他们讲神的话语,把他们放在信徒群体中,最终……他们不就会选择跟随神吗? 点燃使人改变的信心 那一天,就我身为属灵父母的角色来说,具有决定意义。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应对我倔强女儿的准备,更没有能力把信仰传给我的任何一个孩子。我一直都在教导他们圣经故事,周日早晨带他们去教会。我自信可以教导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可以尽量让他们远离这个世界的危险;我甚至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认识敬虔的人,接触慈善事业。但如果我的职责不是在这些方面控制孩子的行为,那究竟是什么呢? 我意识到我的目标远远比我想象的宏伟而迫切。我的目标是传承一个充满生命力且有改变大能的信心,在这样的信心里: ·我的儿女会认出和听到神的声音,从其他声音中将其分辨出来; ·在听到神的声音时,他们会渴望顺服他; ·他们会靠着圣灵的能力而不是自己的力量顺服他。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心底,挥之不去:我应当如何调整我的教养方式,让这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在我儿女心中点燃那鲜活的、带来属灵改变的信心呢? 我渴望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去探讨这些事情,受启发并得到装备。本书便是这种渴望的产物。在书中,你会读到我的一些亲身经历,了解我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神的话语和圣灵如何指导我的思想和行动。我们会问这样的问题:“最终,我们如何才能自信地说,我已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最为重要的事情上了?在这个不断变化、充满压力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事情’究竟是指什么?” 无论我们的家庭模式如何,是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还是传统家庭,在我们和孩子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属灵健康。事实上,学者乔治·巴拿(GeorgeBarna)曾说过,一个人的道德和属灵状况决定了其人生经历的各个层面。想一想:你所信的和内心所向的目标,决定了在永恒中你整个生命的结局。我再重申一下:你所信的和内心所向的目标,就决定了在永恒中你整个生命的结局。最紧要的是永生! 耶稣说,作为神的子民,我们的目标是用全部的生命来爱他,并以我们能够想到的所有方式去爱他人(参路10:27)。而且,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是教导孩子去认识那当受敬畏的神,教导他们怎样和神建立关系,以及怎样过为神而活且活在神里面的生活。这些就是我们在本书中要达到的目标。 P5-9 序言 我在国内各处演讲时,遇到父母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做事情。就好像做一件事只能有一种正确方法,而每个人都得遵循这种正确方法。这似乎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系统强调的观念,即凡事都要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并要终其一生地遵循。这使得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容易倾向于律法主义和生搬硬套。我们都想成为好父母,但这种愿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对失败的害怕,对结果的重视和对完美的渴求,而不是真的想去做最有益于孩子的事情。 我在中国居住的这几年,有幸参加过各种公共场合中对不同育儿理论的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论。当我们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在美国我就听到过很多类似的观点和声音。这些关于方法上的哲学争论,往往陷入彼此的论断,导致人们只跟那些想法相近的人来往。我所听过、见过的辩论涉及诸多方面,比如哺乳方面是家长主导,还是按需喂养;训练方面是让孩子独自睡觉,还是和父母睡在一起;母亲应该做全职妈妈,还是兼职妈妈;教育方面是选择在家教育、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还是教会学校,等等。我越来越不安地听到并感受到,多年前出现在美国的优越感心态,僵硬的非黑即白思维方式,生搬硬套的实践标准和律法主义等,在国内已经开始盛行。 基督徒圈子里许多受欢迎的育儿书籍也比较倾向于指令性和公式化,迎合了人们追求“标准答案”的欲求。这些方法给人错误的安全感,让人误以为育儿过程都是可预料的(即做了A,就会得到结果B),而父母们则因此觉得如果他们严格执行了这套指令,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圣洁完美。因此,如果孩子外在表现优秀,家长内心就容易以为这是自己做法正确的功劳,而充满优越感和骄傲;如果孩子发生各种状况,家长内心就容易以为这是自己做得不好,而充满羞愧感和自卑。 当一位我信任的好友向我推荐《从灵开始做父母》(Spiritual Parenting)这本书的时候,我担心这将又会是另一本充满了各种指令公式的育儿书。而令我惊喜的是,我发现米歇尔·安东尼(MichelleAnthony)不但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分享了她所遭遇的挣扎和失败,还邀请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应用圣经真理、原则有智慧地来教养我们的孩子。她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具体处理某种情形,而是鼓励我们去探索其中可以应用的圣经原则,帮助我们认识到哪些是神负责的范围,哪些是我们父母该负责的范围。 在这本书中,信心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中心的位置,向读者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上帝最在意的不是管理外在的行为,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内心态度。所以,不要引导父母们把信心建立在某套训练和管教孩子的方法上。这本书鼓励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应用圣经原则,这种应用过程就需要他们去信靠和仰赖神。 米歇尔在本书中分享了十种“环境”,是父母以及其他与孩子有亲密关系的人可以努力营造的。这些环境为圣灵在孩子的心中做工创造了机会。米歇尔以自己的家庭为例,鼓励读者将这些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家庭的独有故事。这些环境和原则在不同的家庭、情景、文化和社区中看起来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唯一的方法或答案,不能“一刀切”。我们可以从“讲故事”、“服侍”、“走出舒适区”、“责任”、“身份定位”、“信仰群体”、“路线修正”、“爱和尊重”、“认识”和“做榜样”这十种环境中清楚地看到这个道理。 “路线修正”(或作“管教”)这一章就是一个需要突出因地制宜地运用原则的典型例子。而这部分也可能是最容易出现生搬硬套和律法主义的地方。米歇尔很有技巧地列出修正路线的每一个步骤:①必须之痛;②在爱中建造他们;③铺条平直的道路。她揭示了每一步背后的理由,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但她不会告诉读者这种“必须之痛”应该如何施加、施加多少或何时施加,而是让读者去把这些一般性的步骤运用到他们自己独特的孩子身上。这意味着,父母在学习这些步骤的时候,虽不免会磕磕碰碰地犯错,却也能够通过自己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而成长成熟,并变得谦卑。而重复同样的行为会产生错误的自信并导致骄傲,孩子虽然会有父母期待的外在行为,然而孩子的内心却未被改变,也未必有成长。 可能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产生挫败感,因为它拒绝给出一个精确的公式让你直接照着去做,你或许会有一种失控的错觉。然而,让人感到安慰的是,不管你能不能掌控,你都可以托付给那位自你在母腹之中就覆庇你的主。“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1:6)“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 当你委身作上帝的儿女,在他里面成长时;当你活出你自己的信仰见证,乐于服侍,习惯性地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时,愿你不再依靠自己的能力教养孩童,而是要交托给耶稣基督。因他是爱你灵魂的主,是你信心的创始成终者! 蒋佩蓉 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中美教育专家,前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出生于中国台湾,成长于北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供职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并成功创业。2003年,佩蓉一家怀着服务中国的热情定居北京。蒋佩蓉集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称谓于一身,然而最让她津津乐道的却是先生的好太太、三个优秀孩子的好母亲、年轻女性的“妈妈导师”。 从中国台湾到加拿大、从北美到北京,佩蓉跨越了大半个地球、跨越了中西两种文化,又重新扎根于滋养过她的故土与文化。从麻省理工学院高才生到企业高管、从全职妈妈到“妈妈导师”,她始终偏离常人难以理解的轨道画出了人生最美的弧线,她奉行“服务社会,自己快乐”的价值观,传递着人间的温暖与正能量。 蒋佩蓉已经跟家人回归美国,目前正继续在华人和美国人社区中带领全家投身慈善,服务他人,倾力教育,传递幸福,她就是一朵全心全意为他人带来幸福的小花,在教育等公益事业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她用真切的人文精神、真挚的生命体验、真实的教育体悟践行着全天下父母迫切需要的丰盈养育之路。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大多数的基督徒是第一代信徒,普遍缺乏教养孩童的榜样,不知道如何将信仰传承给下一代。成为父亲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喜悦,却也深感教养孩子责任重大。我读了不少亲子教育的书,《从灵开始做父母》对我的帮助和启发最大,颠覆了我不少固有的观念。我意识到,若要培养敬虔的儿女,我需要成为一个敬虔的父亲、一个好的榜样。我与天父的关系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因为我不能将自己所没有的传递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我和太太需要营造适合的环境,让圣灵引导孩子的成长。 ——刘挺 作者的一个观点深深吸引了我:如果想要改变行为,生命必须先发生改变。行为只是生命状况的自然流露而已。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作为传道人,我讲道时教导弟兄姐妹“行为要想得到改变,需要靠着上帝”,但在家中做父亲时,我却忽略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原则,时常失去教育孩子的信心。这本书带领我们重新回到《圣经》,回到神的法则。这是一本祝福家庭、教会乃至未来社会的好书。 ——摩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我虽然能控制住孩子的行为,却很难影响和改变孩子的心。众多教育方法中,到底哪种才适合我和我的孩子呢?直到我看到《从灵开始做父母》这本书,我突然明白: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应当以永生为目标,从属灵角度来教养孩童。 ——李娟 《从灵开始做父母》一书,是我读到的育儿书中唯一一本帮助我重新将眼目定睛于神的书。以前我只是祷告神帮我解决问题,并没有把育儿的主权交给他。我忘记了我的孩子不仅仅是我的孩子,他也是神的孩子,神必负责到底。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太好的消息了,因为我已经快撑不住了。但现在我明白,神是葡萄树,我是枝子,我无法用自己的努力使枝子上结出果实,我所要做的就是连接在葡萄树上,让枝子尽可能多地从葡萄树那里汲取养分,让神亲自来做建造的工作。 ——小婷 今天,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书,各样的方法技巧和美好的目标令父母眼花缭乱,特别是基督徒父母,他们自知身负重任和使命却不知该如何着手。我接触过教会内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培训教材,但《从灵开始做父母》对我的影响和留给我的印象都是最深的。从灵开始做父母不是完美教育,更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从属灵的角度来养育孩童,把孩子带到永生神面前! ——钱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