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倩秋、周东升、汪铮、戴安澜编著的《戴安澜/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是一本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戴安澜是著名爱国抗日将领,以远征缅甸闻名。1942年3月,戴安澜率200师西出云南,千里远征缅甸,立下赫赫战功,最终为国战死沙场。他的英勇故事值得青少年学习和铭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戴安澜/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汪倩秋、周东升、汪铮、戴安澜编著的《戴安澜/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是一本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戴安澜是著名爱国抗日将领,以远征缅甸闻名。1942年3月,戴安澜率200师西出云南,千里远征缅甸,立下赫赫战功,最终为国战死沙场。他的英勇故事值得青少年学习和铭记。 内容推荐 汪倩秋、周东升、汪铮、戴安澜编著的《戴安澜/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以手绘图与文字并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一位位抗日民族英雄从出生到走上抗日之路再到最后为国捐躯的伟大而又壮烈的人生故事。本书可谓是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套优秀读本,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知抗战历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这些抗日英烈激励着青少年追求更为崇高的精神境界。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 第一节:勤奋好学,乐于助人 第二节:怀有报国心 第三节:一波三折报考黄埔军校 第四节:成功考取黄埔军校 第五节:激昂的黄埔生活 第六节:不弃糟糠之妻 第二章 积极投身抗日 第一节:开始军旅生涯 第二节:古北口长城抗战 第三节:铁汉印章 第四节:台儿庄火攻陶墩 第五节:台儿庄战役被误认为“俄籍军官” 第三章 成为200师师长 第一节:最精锐的机械化200师 第二节:鼓舞将士们的斗志 第三节:昆仑关告急 第四节:元旦夜夺昆仑关 第五节:亲临一线指挥作战 第六节:穿戏服给老家拍照 第四章 争做合格的现代军人 第一节:严谨带兵,爱兵如子 第二节:始终热爱文化知识 第三节:时刻总结战斗经验 第四节:注重军民关系 第五节:重视军队的训练和教育 第五章 千里远征缅甸 第一节:由一条公路引起的战争 第二节:远征军三次被英军拒之门外 第三节:芸香草的故事 第四节:孤军进入缅甸境内 第五节:一天内被蒋介石召见三次 第六节:从英军手中接手同古的城防 第六章 卓著的同古战役 第一节:首战皮尤河大胜 第二节:火烧鄂克春村 第三节:同古保卫战 第四节:戴安澜带头立下遗嘱 第五节:成功识破日军诡计 第六节:“空城计”让丧心病狂的日军扑了个空 第七章 远征军陷入困境 第一节:错拦蒋介石的车 第二节:美国指挥官史迪威决策错误 第三节:成功收复棠吉 第四节:远征军陷于绝境 第五节:艰难的抉择 第八章 归国途中壮烈牺牲 第一节:向坦克敬礼 第二节:从野人山回国 第三节:无限愧疚之情 第四节:密林遭遇伏击 第五节:朗科壮烈牺牲 第九章 震动海内外 第一节:马革裹尸还 第二节:震动国内外 第三节:毛泽东诗悼戴安澜 第四节:捐出抚恤金,设立安澜职业学校 试读章节 第三节:一波三折报考黄埔军校 到了广州,几个青年背着简单的包袱到了端甫公的住地。一见面,端甫公看着这些有志青年,便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关切地询问着家乡的境况,以及他们途中的情况,并向他们简单地介绍了当前的革命形势。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这些青年说:“我写信让你们来是参加革命打倒列强的,不是来做官享福的,到这里参加革命不仅不能享福,还可能要丢掉性命。如果,你们怕难、怕苦、怕死,那么回去也来得及,我不阻拦你们,回去的路费我出。”说完以后,端甫公目光严肃地向每一个青年看去。 这些青年都是满怀壮志,没有一个准备后退的。端甫公看到了每一个人的决心,心中十分高兴,就对他们说: “这样就是很好,一路上大家都累了,今天洗洗澡,休息一下,明后天在广州城里看一看,然后就带你们去黄埔,到学校报名考试。”听到端甫公的一番话,几个青年都非常高兴,旅途的疲劳也忘得一干二净,都盼望着第二天到城中区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这座革命城市特有的气息。 两天以后,端甫公陪同这些青年来到陆军军官学校去投考。军校的校址在广州东郊的黄埔长洲岛,整个岛的面积约一万亩。岛上山峦起伏,四面环水,筑有炮台多座,黄埔隔江与鱼珠、沙路炮台并峙,构成长洲军事要塞,是由虎门进入广州的重要门户。孙中山先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此处创办了这一座新兴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先生办校的宗旨是: “创立革命军,以挽救中国危亡。” 到了黄埔军校,戴炳阳和同来的青年们看到学校所在地的险要地势和大好风光,了解了学校的任务,他们恨不得立即到学校学习,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戴炳阳的文化水平在当时来讲是很不错的,文化考试成绩优秀,顺利过关,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是,身体检查时,因为身体太瘦弱,像菜豆芽一样,按照学校招生的标准,没有能够顺利通过录取。这对满怀喜悦心情的戴炳阳来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美好的憧憬从他的眼前一下子消失了。叔祖父戴端甫想以自己的名望保荐炳阳进人第一期学习,对他说: “我找人说说,你进军校应该没有问题。”黄埔一期经被保荐入学的有许多人,如杜聿明就是于右任保荐人学的,但戴炳阳并没有接受戴端甫保荐人学的建议。 戴炳阳很快地从这暂时的挫折中清醒过来,他深知作为一个革命军人,没有强壮的体魄是不行的。同时,他又更深地想到,到陆军军官学校去学习,就成为了军官,毕业出来之后,是指挥士兵作战的军官,但他从来没有军队生活的体验,也没有参加战斗的经历。如果这样从军校出来以后,又如何能够带好兵?打好仗呢?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炳阳对端甫公说: “这次能考上陆军军官学校,就是一期的学生,那是最好不过了。但现在因为自己体质差,没有能够录取。对于这一点,我一点也不气馁,我已经想好了,要到国民革命军去当一名战士,一方面锻炼自己的体魄;另一方面通过士兵生活,可以亲身地体会士兵生活。一年后,再考陆军军官学校。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身体一定会达到学校招收学员的要求。叔祖公,你看怎样?”端甫公一直为戴炳阳因为体质而没有能够考上军校感到惋惜。但是他听了戴炳阳的这一番话后,当即点点头,为这个晚辈后生的志气和远见所感动,觉得炳阳这个青年很有志气,他不仅同意了戴炳阳的要求,并且积极地支持他的这个决定。 第四节:成功考取黄埔军校 戴炳阳从长洲到返回城里后,就到国民革命军的招兵处报名,并立即被录取,成了一名二等兵。军队的生活是艰苦的,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晨练,一天还有许多军事训练的课程。虽然,戴炳阳在家乡时曾参加过农业劳动,但这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今人体能的磨炼无疑是一次意志的考验。 P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