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昌俊主编的《茶树育种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本书在介绍茶树育种学的基本概念、明确育种目标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实现茶树育种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育种途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教材内容新颖,论述详细,语言通俗,适用于高等农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茶学专业本科生,也可供园艺、农学和林学等专业师生及茶叶生产和营销人员、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茶树育种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江昌俊主编的《茶树育种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本书在介绍茶树育种学的基本概念、明确育种目标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实现茶树育种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育种途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教材内容新颖,论述详细,语言通俗,适用于高等农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茶学专业本科生,也可供园艺、农学和林学等专业师生及茶叶生产和营销人员、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推荐 由江昌俊主编的《茶树育种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茶学专业本科生茶树育种学这门必修课程编写,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全书共11章,包括种质资源、引种、选择育种、有性杂交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分子育种、品种审(鉴)定与新品种保护、良种繁育与推广、计算机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在介绍茶树育种学的基本概念、明确育种目标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实现茶树育种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育种途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茶树育种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用于高等农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茶学专业本科生,也可供园艺、农学和林学等专业师生,茶叶生产、营销的工作人员和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1 种质资源 1.1 茶树的染色体 1.2 茶树的变异 1.2.1 营养器官的变异 1.2.2 生殖器官的变异 1.2.3 物候期的变异 1.2.4 生理、生化等特性的变异 1.3 茶树的进化和植物学分类 1.3.1 茶树的进化 1.3.2 茶树的植物学分类 1.4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类别 1.4.1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1.4.2 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别和特点 1.5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1.5.1 种质资源的收集 1.5.2 种质资源的保存 1.5.3 种质资源的研究 1.5.4 种质资源的创新 1.5.5 种质资源的利用 1.6 品种的概念与良种的作用 1.6.1 品种的概念 1.6.2 良种的作用 1.7 我国茶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资源的分布 1.8 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 1.8.1 育种的主要目标 1.8.2 育种的途径 1.9 我国茶树品种简介 1.9.1 国家级良种 1.9.2 特、异、优茶树资源 思考题 2 引种 2.1 引种驯化的概念和意义 2.1.1 引种驯化的概念 2.1.2 引种驯化的意义 2.2 引种驯化的原理 2.2.1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 2.2.2 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 2.3 茶树冻害减灾避灾技术 2.3.1 影响茶树冻害发生程度的因素 2.3.2 茶园冻害的类型与发生时期 2.3.3 茶树越冬防冻措施 2.3.4 茶树晚霜冻的预防 2.3.5 受冻茶树的护理复壮 2.4 茶树引种后的性状变异 2.4.1 南茶北引的性状变异 2.4.2 北茶南移的性状变异 2.5 引种驯化的工作程序和措施 2.5.1 明确引种目标和要求 2.5.2 先试后引 2.5.3 与栽培试验相结合 2.5.4 与繁殖相结合 2.5.5 防止病虫传播 2.5.6 引入的品种选择 思考题 3 选择育种 3.1 选择育种的概念和作用 3.1.1 选择育种的概念 3.1.2 选择育种的作用 …… 4 有性杂交育种 5 杂种优势的利用 6 诱变育种 7 生物技术育种 8 分子育种 9 品种审(鉴)定与新品种保护 10 良种繁育与推广 11 计算机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