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
第二节 公众学爿视角下的通胀预期形成机制
第三节 不同框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
第二章 公众学习、央行信息披露与通胀预期形成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央行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通胀预期和央行信息披露的量化
第四节 基于SVAR模型的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公众学习、媒体信息披露与通胀预期形成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通胀预期的衡量
第三节 媒体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
第四节 媒体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四章 粘性价格、粘性信息与我国通货膨胀短期动态机制
第一节 通货膨胀短期动态机制分析:基于粘性价格框架
第二节 通货膨胀短期动态机制分析:基于双粘性框架
第五章 引入金融形势指数的我国最优货币政策
第一节 金融形势指数与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国的检验
第二节 金融形势指数与非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的检验
第六章 完美学习、理性预期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推导
第三节 货币政策模拟
第四节 敏感性分析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适应性学习、通胀预期形成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
第三节 货币政策模拟
第四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卞志村编著的《公众学习通胀预期形成与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基于公众学习视角,介绍有关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历史沿革与最新进展,并系统研究其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从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与大众媒体的信息披露两方面展开对公众通胀预期形成机理的研究,构建相应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第二,分别从粘性价格和包含粘性价格与粘性信息的双粘性框架入手,深入分析通胀预期在我国通货膨胀短期动态机制中的作用,并据此提出防通胀建议。第三,构建具有经济金融信息预测能力的金融形势指数,将其分别引入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并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剖析非线性价格型工具的作用。最后,在新凯恩斯框架内,分别从理性预期和适应性学习入手,通过动态模拟分析甄别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本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理及其政策含义,丰富和完善货币经济理论,也有利于指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卞志村编著的《公众学习通胀预期形成与最优货币政策研究》从新视角出发,探讨中央银行与公众间不同策略互动如何导致实际经济偏离理性预期均衡水平;在新凯恩斯模型框架背景下,适当放松理性预期假设,并引入适应性学习刻画宏观经济预期形成过程;通过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制下实际经济对均衡水平的偏离程度以及相应的均值和波动水平。最后,分析并甄选我国最优货币政策。
本书深入分析了公众学习、通胀预期形成机制与最优货币政策问题,为推动预期理论、货币政策规则和操作方法的发展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也为长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为中央银行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执行方案并熨平宏观经济波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