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汉三国演义(下青少版)/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桓帝永兴元年(153年)七月,黄河发大水,冀州(在今河北、山东一带)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任命有贤德之名的朱穆为冀州刺史,前往灾区。地方官员心里有鬼,怕被朱穆弹劾,有的解印辞官,有的畏罪自杀,有的死在狱中。有位宦官违背礼法,被朱穆治罪,他心怀不满,便向桓帝告状,再加上梁冀也在一旁诬蔑,桓帝便将朱穆打入大牢。这一来,激起了几千名太学生的愤怒,纷纷上书替朱穆打抱不平,开创了学生干预国家政事的先河。桓帝见众怒难平,这才将朱穆释放,送回故乡。

永寿四年(158年)六月,南匈奴和乌桓、鲜卑(都是在汉廷北方的少数民族)再次联合出兵,入侵中原。朝廷任命陈龟为度辽将军,镇守北方。陈龟上任后,州郡百姓欢呼雀跃,鲜卑也不敢进犯边塞。但是梁冀和陈龟有过节,反倒说他有辱国威、沽名钓誉,因此朝廷将陈龟罢官。陈龟并不畏服,上书请桓帝诛杀梁冀,桓帝始终不肯。陈龟自知激怒了梁冀,将来必定遭难,索性绝食,七天后便饿死了。

匈奴和乌桓听说陈龟已死,又来犯边。朝廷派遣张奂讨伐匈奴和乌桓。张奂到了塞下,表面不动声色,暗中派人离间乌桓,让他袭击匈奴,并最终收服匈奴。张奂得胜回京后,继任的度辽将军赏罚分明,羌胡纷纷为汉朝效命,边境总算安定下来。

桓帝的皇后梁氏宠冠后宫,她因为没有子女,一听说宫人怀孕,便设法陷害。桓帝不免恼怒,只因忌惮梁冀,不敢发作,但也很少宠幸她。梁皇后抑郁成疾,于延熹二年(159年)七月一命归天,桓帝这才松了一口气。梁氏一门前后共有七人封侯,三女得为皇后,六女得为贵人,父子都是大将军,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梁冀权倾朝野,独断专行,无论大小政事,都由他一人裁决,宫卫近侍都是梁家的走狗,无不对他巴结奉承。百官升迁,必先到梁冀家里谢恩,才敢受命上任。下邳人吴树得罪了梁冀,竟被梁冀毒死;辽东太守侯猛因不肯拜见梁冀,也被他斩首;郎中袁著上书弹劾梁冀,被梁冀乱棍打死,他的好友也被全家屠光,冤死六十多人。朝中只要有人稍稍忤逆他,不是被诬陷入狱,就是被暗杀。

安帝的嫡母耿贵人死后,她的侄子被封侯,梁冀向他索要耿贵人留下的珍宝,未能如愿,就将他的十多个家人杀死。还有崔琦因文采为梁冀器重,他写了一篇《外戚箴》,惹来梁冀斥责,崔琦昂然说:“我听说管仲在齐国时,喜欢听诽谤他的言论;萧何辅佐高祖,特意让人写他的过错。如今将军位居台辅,黎民涂炭,难道不想听忠言吗?”梁冀无言以对,将崔琦遣回故里。崔琦在归乡途中被刺客杀死,不用说,这刺客也是梁冀派来的。 梁冀滥杀无辜,在朝堂上又专横跋扈,桓帝怒不可遏,找来与梁氏不和的宦官单超等人,商议铲除梁氏一门。单超等人齐声说:“祸国奸贼,早就应该杀了。”于是桓帝又召来几个宦官一起商议,还与众人歃(sha)血为盟。单超又重申道:“陛下既然心意已决,就不要再说了。梁氏耳目众多,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说完立即退去。不久,密议之事果然被人报告给梁冀,只是所议论的内容没有被泄露。P2-3

书评(媒体评论)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说不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对于历史普及阅读,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发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的感慨。

对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掌握,需要从小积累,阅读经典,强基待发。蔡东藩先生的这部大书自成系统,史料丰富确凿,文笔生动雅趣,即将出版的历史演义青少版,在文本上又较好地解决了青少年阅读难度的问题,既有骨架,也有情节,既读得懂,又能读出兴趣,我很期待这套书的面世。

殷俊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深阅读,读经典

我的童年时代书籍少,但我们在不多的书籍里如饥似渴地读,不经意间把一本书反复读。这与当下流行的“轻阅读”“快阅读”完全相反。但必须承认,这种不经意间形成的“深阅读”习惯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记得五岁时,识字不多,家里有一套《说岳全传》,开始只是认字,然后在字里行间理解词语,后来能看明白故事,再后来能读其中的诗句,如此反复,已经无法确定到底看过多少遍。这一阅读经历至少对我产生两大影响:语文不差,喜欢历史。

有位历史学博士在交流读书心得时说:读书还是要读经典。青少版的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将传世经典甄选提炼、做大众化的改编,同时字斟句酌,在行文和内容上保持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慢慢咀嚼文字的雅趣,细细品味鲜活的画面感和历史的生活味,在阅读中渐渐形成问题,这,正是目前历史教与学中所需要的。

陶涛

华中师大一附中历史教师,特级教师

向更根本、更永恒的经典致敬

蔡东藩被称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著的历史地位无须赘言,但它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在当代却尚未得到重视。事实上,在民国时期,《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这部融斐然文采和渊博学识的历史名著,就曾因“于中等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匪浅”.而被用作学生课外补充读物。

而如此名作,如今终于得以做大众化的改编,为青少年和普通读者所亲近,势必成为历史普及读物中难得的经典。近两年民国老课本颇受热捧,这不仅源于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美感、趣味性与可读性的追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课本必得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多方面的智慧。”这套同样源于民国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无疑将发挥异曲同工之妙,为中学历史教与学,及历史知识的普及另辟蹊径。

李晓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  历史读物的文学味

历史读物不光注重史观、史实,还要关照可读性和文学性,如此方能实现普及阅读的使命。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认为,蔡著这部中国历史演义大书,既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来读?市面上蔡著的原版和改写版本众多,有白话版、小说版……这套青少版保持原作脉络主线,调整文风为当代青少年提供普及阅读,又适当保留了凝练的四字用语和古典文学趣味,既是正史读本,又是文学读本,在“雅文学”与“通俗小说”中寻找平衡,改写定位的分寸拿捏值得称道,在历史知识之外,对于青少年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曹松林

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史与二十四肩齐,文则三国身后

中国史家历来就有史德、史识、史才之说,这三个方面,蔡东藩先生及蔡著都值得称道,尤为可敬。蔡著史实可比肩《二十四史》,但更好读;用章回小说体例及文学语言表达,虽然在文学造诣上稍逊于《三国演义》,但不像《三国演义》“七分史三分文”,而是“语皆有本”,堪称中国传记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只演绎了《三国志》,蔡著却演绎了整部《二十四史》。

现今中学历史教育兴起“史料教学”,期望“论从史出”;提倡“虚拟情境教学”,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同历过程。但因诸多原因,实践困难多多,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历史书,多读好读的历史书。这套以蔡著改写的历史读本,如若作为辅助读物,无疑将有利于中学的历史教育与学习。

李明海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正高职教研员,历史特级教师

目录

【第二十一回】

诛梁氏五侯受封兴党祸百儒被囚

【第二十二回】

孔氏一门争认罪张角兄弟齐造反

【第二十三回】

奸曹操棒杀权责莽张飞拳打督邮

【第二十四回】

请诛奸孙坚献议自封将灵帝张威

【第二十五回】

废少主献帝登基讨佞臣诸侯兴师

【第二十六回】

生私心义师瓦解争地盘群雄并立

【第二十七回】

美人计智杀董卓诈降信计败曹操

【第二十八回】

劫皇帝争权夺利挟天子号令诸侯

【第二十九回】

射戟辕门化干戈夜袭军营燃烽火

【第三十回】

诉往事吕布殒命论英雄曹操煮酒

【第三十一回】

战白马关羽挂印袭鸟巢袁绍败亡

【第三十二回】

四面出击灭袁氏三顾茅庐请诸葛

【第三十三回】

长坂坡喝退敌军赤壁矶火烧连营

【第三十四回】

嫁皇姝孙权失策请援兵刘备入川

【第三十五回】

占成都刘备登基失剂州关羽丧命

【第三十六回】

曹丕称帝后汉亡刘备托孤蜀国衰

【第三十七回】

平南疆七擒孟获失街亭计演空城

【第三十卢、回】

五丈原诸葛含恨高平陵司马夺权

【第三十九回】

诸葛恪专政遭祸司马师擅权废帝

【第四十回】

刘禅降魏蜀国灭司马建晋三国终

序言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说不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对于历史普及阅读,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发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的感慨。

对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掌握,需要从小积累,阅读经典,强基待发。蔡东藩先生的这部大书自成系统,史料丰富确凿,文笔生动雅趣,即将出版的历史演义青少版,在文本上又较好地解决了青少年阅读难度的问题,既有骨架,也有情节,既读得懂,又能读出兴趣,我很期待这套书的面世。

殷俊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深阅读,读经典

我的童年时代书籍少,但我们在不多的书籍里如饥似渴地读,不经意间把一本书反复读。这与当下流行的“轻阅读”“快阅读”完全相反。但必须承认,这种不经意间形成的“深阅读”习惯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记得五岁时,识字不多,家里有一套《说岳全传》,开始只是认字,然后在字里行间理解词语,后来能看明白故事,再后来能读其中的诗句,如此反复,已经无法确定到底看过多少遍。这一阅读经历至少对我产生两大影响:语文不差,喜欢历史。

有位历史学博士在交流读书心得时说:读书还是要读经典。青少版的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将传世经典甄选提炼、做大众化的改编,同时字斟句酌,在行文和内容上保持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慢慢咀嚼文字的雅趣,细细品味鲜活的画面感和历史的生活味,在阅读中渐渐形成问题,这,正是目前历史教与学中所需要的。

陶涛

华中师大一附中历史教师,特级教师

向更根本、更永恒的经典致敬

蔡东藩被称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著的历史地位无须赘言,但它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在当代却尚未得到重视。事实上,在民国时期,《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这部融斐然文采和渊博学识的历史名著,就曾因“于中等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匪浅”.而被用作学生课外补充读物。

而如此名作,如今终于得以做大众化的改编,为青少年和普通读者所亲近,势必成为历史普及读物中难得的经典。近两年民国老课本颇受热捧,这不仅源于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美感、趣味性与可读性的追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课本必得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多方面的智慧。”这套同样源于民国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无疑将发挥异曲同工之妙,为中学历史教与学,及历史知识的普及另辟蹊径。

李晓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  历史读物的文学味

历史读物不光注重史观、史实,还要关照可读性和文学性,如此方能实现普及阅读的使命。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认为,蔡著这部中国历史演义大书,既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来读?市面上蔡著的原版和改写版本众多,有白话版、小说版……这套青少版保持原作脉络主线,调整文风为当代青少年提供普及阅读,又适当保留了凝练的四字用语和古典文学趣味,既是正史读本,又是文学读本,在“雅文学”与“通俗小说”中寻找平衡,改写定位的分寸拿捏值得称道,在历史知识之外,对于青少年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曹松林

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史与二十四肩齐,文则三国身后

中国史家历来就有史德、史识、史才之说,这三个方面,蔡东藩先生及蔡著都值得称道,尤为可敬。蔡著史实可比肩《二十四史》,但更好读;用章回小说体例及文学语言表达,虽然在文学造诣上稍逊于《三国演义》,但不像《三国演义》“七分史三分文”,而是“语皆有本”,堪称中国传记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只演绎了《三国志》,蔡著却演绎了整部《二十四史》。

现今中学历史教育兴起“史料教学”,期望“论从史出”;提倡“虚拟情境教学”,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同历过程。但因诸多原因,实践困难多多,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历史书,多读好读的历史书。这套以蔡著改写的历史读本,如若作为辅助读物,无疑将有利于中学的历史教育与学习。

李明海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正高职教研员,历史特级教师

内容推荐

像《三国演义》一样轻松阅读、生动有趣,像《明史》《清史稿》一样翔实可信,可为借鉴。

王莽篡位,惹烽火连天,众叛亲离。刘秀奋起匡扶汉室,铁马金戈一展雄略。然外戚干政,内宦揽权,王朝末路,生灵涂炭。黄巾军起,中原喋血。孟德官渡破袁,北国一统,群雄遂灭。诸葛联孙抗曹,赤壁三足鼎立。六出祁山,问鼎中原,终成水中月。司马雄起,三国终结。

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丛书,真实再现了封建体制渐趋僵化,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渐趋落后的历史进程。

这本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东汉三国演义(下青少版)》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进行改写,为章回体结构,剪裁得体,张弛有度,自批自评,妙趣横生,集文学性与史学性于一体,是值得去阅读、体味的历史著作。

编辑推荐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三国演义》为体,娓娓道来,妙趣横生,览百世兴衰。本套书备受当代、后世史学家称赞,被誉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本套书几乎涵盖所有历史典籍和历史小说的内容,可谓是一本读懂中国历史,揭穿所有历史影视剧的谎言,展现一副真实的历史风云古今长线,甚至可以从中找到金庸武侠小说的所有历史。

这本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东汉三国演义(下青少版)》是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进行改写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