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有所得(54)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有所得》,有“读”有“得”,“读”“得”并举,宗旨明确,特色鲜明。读本的较大特色在“所得”:每一篇都有千秋评说和专家解读,真正发现价值认同链条、思想流传群落。读本的另一大特色是编选集合了全国重点高校人文学科带头人的智慧。它将在引导社会阅读风气、培养人们阅读习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以自己的文化品格和编辑质量赢得读者,让阅读此读本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选择、一种习惯。

这本由朱建纲编写的《读有所得(54)》为第54期。

内容推荐

这本由朱建纲编写的《读有所得(54)》为第54期,收录了《令人一得:墨西哥面具的秘密》、《多读一点:壁画之都》、《夏日丛林》、《今人一得:自然与生命》、《多读一点:一封和解信》、《美之歌》、《像这样细细地听》、《施世纶为何不拼爹》等作品。

目录

卷首

云(子木)

特别推荐

中国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许倬云)

谁偷走了我们的美感?(徐怀谦)

庸常的社会里学会“找自己”(陈方)

问说(刘开)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学问全是自家事(朱光潜)

多读一点:读书求学与仕途兴废

美文推荐

幽居初夏(陆游)

长相思·寄友(解缙)

戏语惊芳·心(曹雪芹)

今文

留法老学生之自述(徐特立)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徐特立的读书经验(朱端缝)

多读一点:给刘军英的信

劝菜(王了一)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餐桌上的文化冲突(宛梦君)

多读一点:椿树的风度

沉默(周作人)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无言的沟通艺术(杜维明)

美文推荐

雪(鲁彦)

箫(张充和)

译苑

艺术作品的本源(马丁·海德格尔)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得体描述日常生活(孙周兴)

何谓君子(约翰·亨利·纽曼)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从绅士风格谈起(傅佩荣)

墨西哥面具(奥克塔维奥·帕斯)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墨西哥面具的秘密(张伟劫)

多读一点:壁画之都

夏日丛林(屠格涅夫)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自然与生命(周国平)

多读一点:一封和解信

美文推荐

美之歌(纪伯伦)

像这样细细地听(茨维塔耶娃)

义史撷英

施世纶为何不拼爹

舌尖上的历史:宋代全民热爱下馆子

马寅初的六十寿辰大会

毕加索的另类智慧

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

书香

《在非洲发现中国》

《启蒙时代》

《好奇者的经济学》

《造物有灵且美》

艺术欣赏

醉卧原是“竹夫人”

试读章节

中国人的生活是群体取向的。自从有文字记录的商代以来,中国人即有邑与族两种群体,将每一个人都收纳在社群的网络内。几千年来,亲戚姻娅的关系超过民族情绪,乡党邻里的影响超过国家认同。可能由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中国人安土重迁,社群的稳定与持续遂使其成员之问的凝聚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生长于紧密结合的社群之中,中国人习惯了拥挤,也不在乎彼此的干扰,而且常以彼此干扰当作互相关切。这种生活,好处在不致落单,有可信赖的亲朋邻舍,平时嘘寒问暖,有事互相帮忙。大家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之下,即使没有法律,有了社群共同遵循的规范也不会十分出轨。在社群的庇荫下,人人心态平和,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静,然而安定。

这种生活的缺点,则是个人既无隐私,也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一言一动,都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社群的褒贬严于华衮斧钺,社群持守的传统不容许任何人轻易改变。生活的方式,包括饮食起居,可以有丰啬的小差异,却不容忍有特立独行,超越常态。社群的压力,比国家代表的公权,更有强制性,而且不容许个别成员投诉。

一个人在种种仪礼中成长,不断加强对社群的归属感,也不断确认群体的规范。于是具有群体意识的中国人,至少在最近几十年以前,可以有一个相当安定的但是不怎么自由的生活。日常的规矩早已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凡事不必有多少选择,也不可能有多少选择。有了事情和变故,总会有人管。婚丧喜庆,大家出钱出力,等于不成文的社会共同保险。在太平岁月,每一个人都可以盼望这样度过平凡的一生。

现代则己进入另一局面,都市化与工业化下,原有的社群小区都已瓦解殆尽,于是群体取向的生活也无所附丽。加上近代多种文化的接触,经由各种媒体的中介,即使穷乡僻壤也不能逃避其他文化的冲击。许多传统的信念,已不再能有当年的说服力与约束力;新的信念又一时不能成型。一般大众都不免迷惘困惑,不知何所适从。理想已遥远,现实又失序;这两者之问,已不是落差问题。个人可以有无限选择的自由,但没有抉择的能力。于是,日常生活只是活着,人人不知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更不说终极的关怀何在!我们不再有不自觉的规范,也没有自觉而可以修持的理想!

我们正在放下泛科学主义的乐观,正在质疑经济永远持续增长的梦想;我们也不再相信人类生存的目标,只在不断“改良”物质生活的条件。也许我们必须先认清自己所要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寻求的是心灵宁静,而不是物欲与刺激,是整体的和谐而不是整齐划一,是和而不同,是自觉的自制,而不是外力的约束与规范,那么中国人曾经发展的人生智慧,仍可以作为我们汲取灵感的泉源。例如浮士德精神,虽提供不断进取的动力,可到动力衰竭时,便是一场空虚。那么,儒家知所进退的教训,何尝不是仍可用于今日?佛家苦谛的启示,何尝不能挽回盲目的狂飙?在我们将一切资源孤注一掷时,道家的知黑守白,何尝不能帮助我们保持几分清净?P1-4

序言

蓦然回首,云影何处?

在大街上行走的人们,永远走不出城市的阴影。在高楼与高楼之间,在街树与街树之间.偶然也能捕捉到一些天云的衣角,只是再也踩不上云影。“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是多么遥远的诗情呵!

你看我时,离我很远;你看云时,离我很近。当碧空不见,云影徒尽,你我再也无法拉近彼此的距离,一切都如云里雾里,椽糊,陌生,遥远。

让我们种一些云吧,就种在街树的树梢高楼的阳台,于是我们将会看见白云深处有人家,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城中无所有,顶上多白云”。我们在云下自由行走,一任头顶天风浩荡,云卷云舒。我们教我们的孩子。云从龙,风从虎;还教他们,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还教他们,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还教他们,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让他们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吧。

要让云继续那么飘来飘去,要让彩云继续伴海鸥翩翩飞舞,我们的梦想才有载体。我们的想象才有凭依,我们的心才能宁静下来。

鹏鸟之大,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是多么美好的想象。我们要留住它。我们还要留住儿童的天真,一个筋斗云就出去十万八千里:我们还要留住爱情的甜蜜,看见彩云追着月儿走;我们还要留住乡愁的感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我们还要留住人间的味道,世间住,且休将鸡犬,云中飞去……

是的,我们要留住人间的味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