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库(1505)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库(1505)》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一共包含九篇文章,《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彩色的昨天》,《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明星与素琴(上)》,《浮生》,《暴雨将至》,《与霍洛维兹同台》,《行星》和《〈罗兰之歌〉与〈杨家将〉》。

内容推荐

《读库(1505)》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读库(1504)》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目录

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

彩色的昨天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

明星与素琴(上)

浮生

暴雨将至

与霍洛维兹同台

行星

《罗兰之歌》与《杨家将》

试读章节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

杨杰

五环像是一条无形的线,划开这个城市中的两个世界。

每天清晨的四五点钟,簋街的夜色开始逐渐消退。这里是北京最繁华的二十四小时餐饮街,夜行人藉此打发无聊、漫长的夜晚,有夜场下班的人,有即将离别的送行,也有喝得烂醉的伤心者。据说,此处卖唱人唱的最多的是汪峰的《北京北京》和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歌声勾起人们的同忆、爱恨以及不知何起的慌乱流离感,伴随着合唱者的深情,飘荡在即将拂晓的街头。

餐厅服务员将留下的残渣装入黑色塑料袋,等待垃圾车将它送至五环外或是更远。他们自己也将坐最早的一班公交车,赶回位于五环外的家中,以结束一天的工作。

这个城市有个规定,货车只能存晚上十一点到早上六点间进出五环。每天,大量的日常用品、原料、新鲜食物被送进城市。而在清晨,人们使用过的物品成了垃圾,沾染着人的气息和曾经的故事,被运离这里。

策展人崔灿灿在深夜写道,五环像是·条无形的线,划开这个城巾中的两个世界。

此时,五环外的黑桥村,与簋街相隔十几公里的艺术家们仍在安睡或是宿醉未眠。851路公交车站前,已经站满了等待第一班车进城工作的人,他们从黑桥村里的临时房陆陆续续走出来,沿路的早点摊销售着豆浆与肉饼,蒸腾着热气,在寒冬时节,和人的呼吸混为一体。

等待他们的路程才刚刚开始,他们要坐851路到达望京地铁站,转乘地铁,换上几路车,耗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在九点前涌向城市的各个角落,开始一天的工作。路途上的时间,像是比别人少活了几个小时似的,上班是为了下班,下班是为了睡觉,睡觉是为了第二天再上班。就像这样,每天,五环外居住的一千多万人,以各种方式和五环内的世界发生关系,拥堵在各处,他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眼中的这座城市:北京。

崔灿灿坐在五环外的工作室里感慨万千,四公里外的一问书店正在举办他策划的展览。2014年9月,二楼出版机构发起了“六环比五环多一环”的调查项目,参与者只要选择五环和六环之间的一个村庄,展开不少于十天的田野调查即可,主题和方式皆无限制。

2015年7月,这个项目结束,四十名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导演、作家往返于艺术世界和五环外的真实之间。他们观察农村的厕所、分帮派的野狗与大街上的小贩,最终积累了几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四十个村庄,为宏观的历史写作提供了另一种细节。

在崔灿灿看来,这里的绝大多数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普通话带着乡音,生长于城镇或乡村,心思与志向却执著于他们想象中的首都北京。他们深陷于一种巨大的奋斗当中,为自己的未来或子女,争取一片基本但长久的立足之地。

每一天,这里都像是舂运中的大城市,几百万人准时离开,而他们所去的并不是故乡,只是一个解决生计、饱含梦想的开始。他们住在一个临时的家,一问可以睡觉、每月只需要一千元左右就可以拥有短暂生活和爱情的地方。他们是这座城市中的临时居民、暂住者,既进不了城,又回不去故乡,折射出这个国家无数人的身影。

位于北京花家地的单向空间书店并不好找。在进入一个陈旧的大院之后,沿着右手边一直数到第三个路灯,才能看见一间险些被植物遮住门面的房子。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的展览设在二楼,沿着咯吱咯吱响的木梯往上走,一张硕大的北京地图突然出现在眼前。

地图上,黑色的底色将这座城市建筑物的一切细节都隐去,只留下两个绿色的环形,不规则地分割出两个世界。环形之间,散落着四十个绿色的点,旁边标注着艺术家的名字和调查地点。

这场展览原本并不在计划之内。这个项目由非营利的二楼出版机构发起,多是靠邀请一些身边熟悉的艺术家展开,由于资金有限,最初并不能确保会有一个成功的展览。

崔灿灿的工作室和二楼出版机构的办公地点相邻。蓄着胡子、留着长发或光头的艺术家散落在这个叫作草场地的国际艺术村里。他们住进灰砖筑成的LOFT式房屋,里面摆着极具设计感的装饰。他们喜欢用白色粉刷墙面,然后挂上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没事的时候就盯着它们抱臂思考。

从洋气的灰砖房子出来,只需跨过一条街,就进入另外一个天地。一米多宽的马路旁挤着几辆自行车,即便是燥热的夏天,住户们也在门前堆放着蜂窝煤。红梅理发店的老板娘盯着对面熟食店柜台上方转动的驱蝇器打了个哈欠,一旁的孩子正操着外地口音打电话: “爸爸,你啥时回来啊?”

傍晚的村口,坐着各种接驳工具的人们进入写着“草场地欢迎您”的大门。外来人口是本地村民的几十倍。村民把自己的房子加盖成四层楼房,门上贴着“有房出租”的广告。封闭的空间被隔成许多单间,只要配上一个厕所、一台空调、一扇窗户,便是一个家。

艺术家经常穿行于村落之间,虽然与村里并无来往,但总能碰到村民和暂住者,每天有人拉着箱子到来,也有人带着铺盖离开。这个陌生的村落,同一时空中的对比,闯入彼此的生活,又留下许多疑问。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族群或是世界?之间又存在何种关系?我们真的生存在这样一个从未熟知的空间里吗?P68-7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