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是近年散文界较为活跃、创作风格较为特别的作家,“其文淡雅,有本土的文化气息,接近于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秘密花园(精)/苏北作品精品集》收录了《秋雨一场接一场》、《秘密花园》、《故乡人》、《蚁民》等。其作品以清新淡雅、空灵有趣,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苏北曾先后获全国报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金奖、《人民日报》征文奖等奖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秘密花园(精)/苏北作品精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苏北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苏北是近年散文界较为活跃、创作风格较为特别的作家,“其文淡雅,有本土的文化气息,接近于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秘密花园(精)/苏北作品精品集》收录了《秋雨一场接一场》、《秘密花园》、《故乡人》、《蚁民》等。其作品以清新淡雅、空灵有趣,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苏北曾先后获全国报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金奖、《人民日报》征文奖等奖项。 内容推荐 《秘密花园(精)/苏北作品精品集》是苏北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的中短篇小说部分曾发表于《小说月报》等知名刊物。苏北的小说带有一种独特的烟火味,所描述的都为寻常人的寻常生活,语言平实而不乏味,情感拿捏冷静克制。他承袭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客观地展现了不同时期小城镇人的生活状态,给读者带来一种“城镇生活风俗演义”的阅读体验。 目录 自序 上篇 服含珠停的女人在秋天的七楼 洗澡 恋爱 专案 秋雨一场接一场 少年与钓鱼 1970年代:少年魇 秘密花园 列车上 窒息的快乐 下篇 老人与小东西 故乡人 狗报 刀技 1976年夏天的某个下午 夏日 蚁民 蚂蚁巷逸事 “汪迷”外传 试读章节 小文已连吃了三天药了,今天最后一天,医生嘱咐要到医院去吃,因此,今天小文给单位请了假,一早就起了床,上菜市场买了一条活鱼,先把它做成汤,待会从医院回来,手就不能下冷水了。小文关起厨房的门,以免油烟飘到客厅里来。不一会,大魁就听到厨房里传来滋滋拉拉的声音。 大魁近来霉事连连,半年前,老父亲在老家的县里好好的得了脑溢血,那天大魁正在歌厅陪一帮外面的客户唱歌,那些客户如狼似虎,不把大魁折腾得半死,是不会在合同上盖章的。客户正搂着一个小姐起劲地唱着《心雨》:“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侄儿从老家打来电话,说爷爷得了脑溢血,已抢救过来了,但是不认人了,连老姑都不认识了。一家人都认不识了。大魁听到这些,一下子把客户的“深深地把你想起……”噎了回去,赶紧丢下客户,赶回老家。还好,老爸除了不认人,小命是救下了,而且恢复得还好。医生说,是轻度脑溢血,以后生活一切都能自理,大便小便啊,都能自己解决,没问题的。能这样,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可不幸的事还在后面,几天前大魁单位例行的身体检查,竞查出大魁是乙肝携带者,转氨酶还高十个点。这是出乎大魁想象的事,当时他腿就软了。回来赶紧带小文和孩子检查,还好,小文和孩子是好的。如果小文和孩子也传染上,一家三口得了病,这样一个人单力薄的小家庭,还不把人给折腾死?正发愁呢,小文不小心又怀上了。 小文做好鱼汤将鱼汤盛在一只大碗里凉着,便出来换衣服,之后到卫生间梳妆。大魁叫女儿豆子一人在家。女儿十岁了,可不听话,吵着:“给我梳辫子,我也要去!” 大魁说:“你妈肚子疼,带你妈去看病。” 豆子说:“你骗人,你就不想带我去!” 大魁哄她:“爸爸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豆子不依不饶:“就不待在家里!你们逛家具城去!” 大魁说:“回来把病历给你看!” 豆子没有办法,只得一人待在家里,可还是不服气,嘴里嘀咕: “肚子疼还化妆呢!骗人!” 小文在卫生间,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秋天,天高得是不能再高了。云停在高处,一动不动。大魁和小文收拾好,便早早地打的往医院去。 做妇科人流的在这家省立医院门诊部的七楼。大魁和小文坐电梯上到七楼,见已有一群女人,她们都在等着,在这个悠长、明亮的秋天的早晨,她们也和小文一样,都是刚刚服下最后的一颗含珠停,怀着一颗心思,就是肚子里的小血团赶紧掉下来,在那里等着,焦急地等着。 医院里充斥着一股怪怪的味道。这种气味是大魁最怕闻的,一闻到就恶心。大魁让小文在走廊上的一排椅子上坐好,自己便找护士拿号。这个小护士明显昨晚没睡好,眼睛肿肿的。也许是昨晚谈恋爱谈晚了。大魁想:这些小小的生命,被爱冲动着,到头来受罪的还是你自己的身体。可这个小护士并不感激大魁的怜悯,耷拉着眼皮,沉着满是雀斑的脸,发给了大魁一个十二号的号头。大魁刚才从医生门口过,看排队的那些病历,最后一位的号头是十号,大魁捏着这个十二号纳闷地往回走。果然没走出几步,又来了一位,是一个尖嘴黄脸的男人,一看就是性欲过度的样子。他牵着一个胖胖的女人,那尖嘴男人仿佛认识那个小护士,径直奔过去,同那小护士叽叽咕咕说了几句,便拿着号头回来了,也径直放在医生门口的小桌子上,可他却拿开大魁的号头,放在了前面。(P4-P5) 序言 自序 前不久在茶楼喝茶,朋友点了一份香榧子。这种紫褐色椭圆形的坚果,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咬开吃了几枚。初吃,觉得并不好吃,那黄白色果肉,紧贴果壳,干硬无肉。不像我们常吃的开心果之类坚果,剥开果壳,里面睡着一个小宝宝似的果仁,香脆可口。因此并不多吃,临了还剩下一些,倒在纸袋带了回来。第二天坐于书房,一人清寂,静下心来细嚼,还真吃出一种奇异的香味。一枚吃完,口中余香缭绕,别有一种滋味。 这让我想起我这个集子里的一些小说。这种滋味,倒有点像我的小说,初看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然你若静心细品,也许能品出一些滋味,就像是一枚香榧子,初品无味,静心细嚼,倒自有一种滋味。这或许有点王婆卖瓜,可是自己的孩子,怎么说呢?也只有这样说得了! “小说是第二生活。”这是帕慕克说的。喜欢写小说,其实是喜欢做梦。小说家大多是一个白日梦患者。我们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只有把它们记录下来,才不致被岁月淹没。古今中外,总是有那么多天才的小说家让我们致敬:曹雪芹、卡夫卡、马尔克斯、加缪、鲁迅、沈从文、汪曾祺…… 文学有什么用?它不能消除贫困,也不能直接铲除罪恶,它不仅不能消除我们的烦恼,而且增加了我们的烦恼。我们为什么还热爱文学?因为文学照亮了我们内心最幽暗的人性的繁复的隐秘。 我倒是真心热爱文学的。我喜欢那种充满想象力而又布满鲜活的细节的小说。我自己的小说,也多是感觉、氛围、情绪……的连缀。我的小说故事性不强。我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这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你说他到底说的什么?可是它又那么美。 汪曾祺先生曾说:“我的初期小说,只是相当客观地记录对一些人的印象,对我所未见到的,不了解的,不去以意为之做过多的补充。”这个集子里的部分作品,也是这个情形——“客观地记录对一些人的印象”。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我的方法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添油加醋”,生活中有那么一点事,或只是一点影子,通过自己的想象,放大、夸张、变形…… 我的小说,也还略有特点。语言是通晓明白的,文字也还简约。我关注的多是人,而非事。我想,这些小说,一百年后的人们去看,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因为,里面活着的是人。 我常常被这样的文字所感动:“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虞夏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为序。 2015年6月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