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是近年散文界较为活跃、创作风格较为特别的作家,“其文淡雅,有本土的文化气息,接近于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城市的气味(精)/苏北作品精品集》收录了他的作品《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汪曾祺的绝笔》、《家常时光》、《天堂里没有垃圾》等。其作品以清新淡雅、空灵有趣,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苏北曾先后获全国报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金奖、《人民日报》征文奖等奖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城市的气味(精)/苏北作品精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苏北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苏北是近年散文界较为活跃、创作风格较为特别的作家,“其文淡雅,有本土的文化气息,接近于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城市的气味(精)/苏北作品精品集》收录了他的作品《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汪曾祺的绝笔》、《家常时光》、《天堂里没有垃圾》等。其作品以清新淡雅、空灵有趣,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苏北曾先后获全国报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金奖、《人民日报》征文奖等奖项。 内容推荐 《城市的气味(精)/苏北作品精品集》是作家苏北的散文集,收录了散文七十余篇,其中大部分曾在2006-2012年间发表于《散文》《十月》《文汇报》等知名刊物。苏北的散文角度平实,题材多为生活见闻、人生往事、读书心得和师友往来。文字清新,笔调温暖,如朋友般娓娓道来,于细小处见真情。虽不动声色,却能让读者体会到作家对生活满怀的善意。苏北继承了自“五四”以来京派文学的传统,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美丽的自然,不堆砌辞藻、炫耀技巧,其散文流畅自然,可读性很强。 目录 自序 辑一 新雪美人 家常时光 梦想一个诗意的春节 香港细节 精灵般的短信 气短情长及其他 东园,或者清溪 遭遇湘西 美女如妖 樱桃肉、烩鱼羹及其他 刮鱼鳞的小姑娘 天堂里没有垃圾 水吼 玻璃女孩 城市的气味 长山 美丽 阳朔:从历村到燕村 离巢 雨·雪·雾 那年秋夜 你早晨街头的一些风景 我家的金银花 一场有关钱的对话 过年与吃 拌风菜 云海·温泉 我和一些山的关系 冬日的环城公园 狗的情 海拉尔 浩浩渺渺的白洋淀 安徽茶 令人心醉的美 一张徽菜单 长春小住 到黄岗去 辑二 专案 守库 少年与功夫 少年与洗澡 少年与钓鱼 少年与电影 油灯下 相亲 幸福 奇人大冯 医院即景 滁州记忆 关于老 “单调之极,但不讨厌” 秋天风中的母亲 辑三 呼吸的墨迹 我最喜欢的是徐青藤 我为什么写《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 浅紫色的汪曾祺 汪曾祺的绝笔 汪曾祺的金钱观 汪曾祺的两首佚诗 汪曾祺在张家口 孙郁笔下的汪曾祺 这个人让人念念不忘 照片里的人生 “他年轻时就那么好” 辑四 盛夏读书记 听沈从文说话 好的文字像鱼一样游弋 有关季先生的趣事 偶得之书 两个青年 契诃夫教我记手记 云片糕 机遇 福山路3号 无比的苍凉和寂寞 沪上访黄裳记 和丁聪先生的一面之缘 读书记 书店记趣 午后的黄蜂 天上的云,或地上的麋 在喀纳斯,与李娟一分钟的 相见 邓友梅侧记 我的签名本 试读章节 新雪美人 多年没有这么大的雪了。搓棉扯絮,下了两天,城市安静了下来。早晨上班,马路上几乎没有车辆,人们在雪地上歪歪扭扭地走着,三三两两,边走还边说笑。冬天的全副武装都用了起来:围巾、帽子、手套。女人在真正的冬天才显出美来。哈出的气是成团的,脸颊由于寒冷变得红红的。她们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有的只露出两只眼睛,于是便有了些神秘。 这个城市的女人还是可爱的。有人说,女人因可爱而美丽。其实美丽是很重要的。前天见报上一标题:大城养眼,小城养心。此言有理,养颜必先养心,于是这座南方的小城是适合女人的。我的几个女性文友,便是明证,她们机敏有趣,容颜亦多姣好。都说写作的女人皆为丑女,也不能一概而论。这座城市就是个例外。 我走在这个琉璃的世界,和那些行走的男人和女人们并肩而行。人们的心仿佛一下子都放了下来,没有了平日匆匆的脚步和慌张的样子。城市慢了下来,于是便安静了。这样的悠闲很难得呵!雪中的城市另一番模样,仿佛是个童话。我用心地走着,可空气是新鲜的,吸人身体似乎是冰凉的清水从头顶灌人脚底,人清清爽爽,眼睛仿佛也有了雪的光辉。我见那些女人穿红戴绿,走在雪上,似乎在钢丝上,挖挲着手膀,女人性喜夸张,于是腰肢柔曼,有动感中的美丽。而我眼前的这个女孩,则反弹琵琶,她穿了雪白的羽绒服,直接将帽子从头裹下,我瞥了一眼,清眉顺目,胸口一袭绿色的围巾。她两手插于衣兜,于是身体便自然摇摆,择地而行,仿佛猫步,走在清晨干净的新雪上,似乎是一只小小的兽物,在自然的林中。 这样的行走是有益的。它不仅适合身体,而且适合心灵。我走过环城公园的一丛雪松,那高大的树枝上压着白白的新雪,可是并不萧瑟,反更飒爽。这才是雪松。走在我前面的,有一对男女,女高男低,女主动将手套于男的膀弯。因脚下艰难,一时分开,一会又套上。我心自忖:这一对夫妇,也甚有趣。可走了一会,我听他们之言,并非夫妻,乃为同事。那女子丰腴适中,一副浅紫色的围巾拢不住那一头青丝,自有一番妇人之魅力。他们从容而行,理直气壮。感谢这清晨的雪,它是我们搀扶在一起的理由,并且十分自然,人情人理。 咦!我竟遇见了她!在一拐弯的巷口,我遇到了半年未见的一位女友。因写作的关系,原来我们经常相聚,或茶楼,或饭局。她瘦瘦高高,尖下巴,大眼睛,长得非常卡通,人也机智灵巧。后因她忙于出国,又离了婚,便很少见她。不期竟在这暴雪后的早晨相遇。她依然是卡通模样,双颊红彤彤的。我说:“回来啦?”她说:“不走了!”又是一番叽叽呱呱,之后便抿嘴而笑。身后深巷一片洁白,这个年轻的美人,一副快乐的样子!我说:“不离啦!”她说:“不啦!”我见她穿着银灰色短袄,不似先前的红衣艳衫,忽然想起一句: “刘郎去后情怀减,不肯红妆直到今。” 她没有听懂,一时还愣在那笑。 我并不解释,而是将手挥动一下,又歪歪趔趔在雪中走。 她在清晨的风中喊:“什么刘郎?”那清亮的声音,倏忽便消融在满世界洁白的雪中,可是那声音,是快乐的。在风中,仿佛有金属之音。 (《大家》2000年第3期)(P3-P5) 序言 自序 我有一年轻的朋友,写得一手漂亮文章。一次在一个会上,他年轻气盛,说:“我不懂什么散文、随笔,我写的是中国文章。”是的,中国文章确实有一种中国气派,从先秦诸子、魏晋辞赋,到唐宋八大家、三袁张岱,以至“五四”新散文,一路下来,浩如烟海,真是不一而足。 那么,中国文章的味道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也难以表述,也多靠读者自己去细心体悟。 我特别喜欢韩愈和苏东坡的这两句话。一个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的“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另一句是苏学士的“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涌出……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读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记到一个老学究赶夜路,路遇一冥吏,与之同行,适途经一文士家,冥吏见其所读之书”皆吐光芒”,“烂如锦绣”。老学究于是问:“我读书一生,光芒当几许?”冥吏嗫嚅良久,说:“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 我这本集子里的文字,不祈望“烂如锦绣”,但愿不似这位老学究这般的“字字黑烟”,不见光芒。 是为序。 2015年6月3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