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莺著作的《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与视角、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论述张爱玲的翻译,包括她的英中翻译和中英翻译,其中,张氏的翻译策略及其女性译者身份的呈现是这一章考察的重点;本章还考察了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和张氏翻译之间的关联。第三章分析张爱玲第一阶段的中英翻译,通过对比源文本和目标文本,辅之以超文本分析和语境分析,考察张爱玲第一阶段中英翻译的风貌;本章的分析表明,张爱玲第一阶段的中英翻译呈现出强烈的自我东方主义倾向,同时伴随这一倾向的,是张氏作为女性译者之主体性消减。第四章分析张爱玲第二阶段的中英翻译,通过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张氏第二阶段中英翻译的面貌;分析表明,张爱玲第二阶段之中英翻译表现出译者主体性的明显回归及其反殖民倾向。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归纳张爱玲的中英翻译。
张爱玲曾云,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位传奇女作家广为人知的是她的中文创作,少为人知的则是她的翻译,尤其是她的中英翻译。王晓莺著作的《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主要探究张爱玲中晚年的中英翻译,以此探索张氏离散译者生涯及心态。或者,读者阅毕所感受到的,是这位传奇女作家中晚年生涯所披挂的,是一袭并不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研究对象与视角
二、为何研究张爱玲的中英翻译
三、为何称张爱玲为离散译者
四、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五、研究问题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成果
一、前人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
二、前人对张爱玲翻译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章节构架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章 节 构架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张爱玲的翻译
第一节 张爱玲的英中翻译
一、起点:上海(1941一1952年
二、中转站:香港(1952一1955年
三、终点:美国(1955一1966年
四、本节小结
第二节 张爱玲的中英翻译
一、香港:1952—1955年
二、美国前期:1955—1967年
三、美国后期:1967一1995年
第三章 张爱玲第一阶段的中英翻译:自我东方主义面貌的
呈现
第一节 Naked Ear
一、Naked Earth的游历特质
二、对专有名词的翻译
三、对京剧《玉堂春》唱词的翻译
四、对粗俗语的翻译
五、中国人形象的再现
六、美国人/西方人形象的再现
第二节 Shame,Ama
一、删减
二、对情节的改写
第三节 结 语
一、张爱玲第一阶段中英翻译的自我东方主义之轨迹
二、张爱玲第一阶段中英翻译女性译者主体性之呈现
第四章 张爱玲第二阶段的中英翻译:女性译者主体的回归
第一节 the Golden Cangu
一、译文正文
二、注释的运用
三、本节 小结
第二节 Sing.song Girls ofShanghai
一、译文正文
二、译注
三、删节
第三节 结 语
一、张爱玲第二阶段中英翻译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
二、张爱玲第二阶段中英翻译女性译者主体性之呈现
三、张爱玲第二阶段中英翻译的反殖民主义倾向
第五章 结 论
第一节 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一个艰难的主体体认历程
第二节 理论反思与总结
一、当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缺憾
二、当今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缺憾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附录一张爱玲中译英译作一览表
附录二张爱玲英译中译作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一、张爱玲中英翻译作品
二、中文参考文献
三、英文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