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缘缘堂随笔(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丰子恺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此书以《缘缘堂随笔》为底本,原汁原味地再现丰子恺的随笔性文章,题材不是什么实用或深奥的东西,皆是作者对一些轻微琐屑的事物的描写,是子恺对于生活经历的一些所见所想。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散文的精髓。

内容推荐

《缘缘堂随笔》为“丰子恺精品集”中的一本,此书原汁原味地再现丰子恺的随笔性文章,题材不是什么实用或深奥的东西,皆是作者对一些轻微琐屑的事物的描写,是子恺对于生活经历的一些所见所想。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散文的精髓。

读丰子恺的散文,能让你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深刻地体会到丰富的人生哲理与人道主义的关怀。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领略大师眼中的佛法与生命,感悟生命本身平凡的伟大。丰子恺的作品文以类聚,是对丰子恺文学艺术成就的全景式展现。让人读出了禅的味道。

目录

东京某晚的事

自然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华瞻的日记

阿难

闲居

大账簿

忆儿时

儿女

颜面

立达五周纪念感想

儿戏

作父亲

两个“?”

新年的快乐

蜜蜂

蝌蚪

放生

杨柳

鼓乐

三娘娘

野外理发处

肉腿

送考

学画回忆

谈自己的画

山中避雨

旧地重游

作客者言

吃瓜子

半篇莫干山游记

记音乐研究会中所见之一

记音乐研究会中所见之二

手指

辞缘缘堂

怀李叔同先生

悼念夏丏尊先生

《读〈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宜山遇炸记

“艺术的逃难”

沙坪的酒

白鹅

谢谢重庆

防空洞中所闻

蜀道奇遇记

重庆觅屋记

胜利还乡记

最可怜的孩子

桂林的山

宴会

我的漫画

白象

贪污的猫

口中“剿匪”记

义齿

海上奇遇记

试读章节

旧地重游

旧地重游,以前所惯识的各种景物争把过去的事情告诉我,使我耳目不暇应接,心情不胜感慨。我素不喜重游旧居之地,便是为此。但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只得硬着头皮,带着赴难似的心情去重游。前天又为了不得已之故,重到旧地。诗人在这当儿一定可以吟几句。我也想学学看,但觉心绪缭乱,气结不能言,遑论做诗?只是那迎人的柳树使我忆起了从前在不知什么书上读过的一首古人诗:“此地曾居住。今年宛如归。可怜汶上柳。相见也依依。”

这二十个字在我心中通过,心绪似被整理,气也通畅得多了。

次日上午,朋友领我到了旧时所惯到的茶楼上,坐在旧时所惯坐的藤椅里。便有旧时惯见的茶伙计的红肿似的手臂,拿了旧时所惯用的茶具来,给我们倒茶。这里是楼上的内室。室中只设五桌座位,他们称之为“雅座”。茶钱比他处贵,外室和楼上每壶十一个铜元,这里要十六个铜元。因这原故,雅座常很清静。外室和楼下充满了紫铜色的脸,翡翠色的痰,和愤恨不平的话声时,你只要走上扶梯,钻进一个环门,就有闲静的明窗净几。有时空无一人,专等你来享用;有时窗下墙角疏朗朗地点缀着几个小白脸,金牙齿,或仁丹须,静静地在那里咬瓜子,或者摆腿。这好比超过了红尘而登人仙境。五个铜板的法力大矣哉。以前我住在此地的时候,每次到这茶楼,未尝不这样赞叹。这回久别重到,适值外室和楼下极闹而雅座为我们独占,便见脸盆大的五个铜板出现在我的眼前了。我们替茶店打算,这里虽然茶钱贵了五个铜板,但是比较起外面来,座位疏,设备贵,顾客少。照外面的密接的布置,这块地方有十桌可摆,这里只摆五桌。外面用圆凳,这里用藤椅子。外面座客常满,这里空的时候多。三路的损失决不止五个铜板。这雅座显然是蚀本生意。这样想来,我们和小白脸,金牙齿,仁丹须的清福,全是那紫铜色的脸,翡翠色的痰和愤恨不平的话声所惠赐的。

我注视桌面,温习那旧时所看熟的木纹的模样。那红肿似的手臂又提了茶罐出现在我的眼前。手臂上面有一张笑口正在对我说话。

“老先生,长久不到了。近来出门?”

“嘿嘿,长久不到了,我已经搬走,今天是来作客的。”

“啊,搬走了!怪不得老客人长久不到了。”

“这房间都是老客人么?”

“嗳,总是这几位先生。难得有生客。”

“我看这里空的时候多,你们怎么开销?”

“嗳,生意是全靠外面的,不过长衫班的先生请过来,这里座位清爽些。哈哈!”

他一面笑,一面把雪白的热手巾分送给我们,并加说明:

“这毛巾都是新的,旧的都放在外面用。”  啊,他还记忆着我旧时的习惯。我以前不欢喜和别人共享毛巾。这习惯的由来,最初是一种特殊的癖,后来是怕染别人的病,又后来是因为自己患沙眼,怕把这“亡国之病”传给别人。所以出门的时候,严格地拒绝热手巾。这茶伙计的热手巾也曾被我拒绝过。我不到这茶楼已将两年了,他还记忆着我的习惯。在这点上他可说是我的知己。其实,近来我这习惯,已经移改。因为我觉得严防传染病近于迷信,又觉得严防“亡国之病”未必可以保国,这特殊的癖就渐渐消除。况且我这知己用了这般殷勤体贴的态度而把雪白的热手巾送到我手里,却之不恭。我便欣然地接受而享用了。雪白,火热的一团花露水香气扑上我的面孔,颇觉快适。但回味他的说话,心中又起一种不快之感,这些清静的座位,雪白的毛巾,原来是茶店老板特备给当地的绅士先生们享用的。像我,一个过路的旅客,不过穿件长衫,今天也来掠夺他们的特权,而使外面的人们用我所用旧的毛巾,实在不应该;同时我也不愿意。但这茶伙计已经知道我是过路的客人。他只为了过去的旧谊而浪费这种殷勤,我对于他这点纯洁的人情是应该恭敬地领谢的。

我送还他毛巾的时候说了一声“谢谢你!”但这三个字在这环境之下用得很不适当。那人惊异地向我一看。然后提了茶罐和毛巾走出环门去。他的背影的姿态突然使我回复了两年前的心情。似觉这两年间的生活是做一个梦,并未过去。

归家的火车十二点钟开。我在十一点半辞别了我的朋友而先下茶楼。走过通达我的旧寓的小路口,望见里面几株杨柳正在向我点头。似乎在告诉我:“一架图书和一群孩子在这阴柳深处的老屋里等你归去呢!”我的脚几乎顺顺地跨进了小路。终于踏上马路向车站这方面去了。

二十二年五月七日。

P167-170

序言

丰子恺在民国时期出版的散文集主要有《缘缘堂随笔》(开明书店1931年1月初版,收文20篇)、《中学生小品》(中学生书局1932年10月初版,收文8篇)、《随笔二十篇》(天马书店1934年8月初版,收文20篇)、《车厢社会》(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7月初版,收文30篇)、《缘缘堂再笔》(开明书店1937年1月初版,收文20篇)、《漫文漫画》(大路书店1938年7月初版,收文34篇)、《子恺近作散文集》(普益图书馆1941年10月初版,收文17篇)和《率真集》(万叶书店1946年10月初版,收文25篇,其中有9篇选自《随笔二十篇》)等八种。另有数种,或据已出版的文集选编而成,如《丰子恺创作选》(仿古书店1936年10月初版)、《子恺随笔》(三通书局1940年11月初版)、《丰子恺杰作选》(新象书店1947年4月初版)等;或系将已出版的文集删订并改易书名而成,如《子恺小品集》(开华书局1933年9月初版)、《甘美的回味》(开华书局1940年12月初版),其祖本均为《中学生小品》。

新中国时期,丰子恺曾自编散文集三种,即《缘缘堂随笔》、《缘缘堂新笔》和《缘缘堂续笔》。其中,后两种未出版,公开出版的仅有《缘缘堂随笔》。这本散文集尽管书名与民国版完全相同,但不是重印,而是新编。

1952年至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分期分批推出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四十五种。《缘缘堂随笔》与《阳翰笙剧作选》、《散文选集》(何其芳)、《戴望舒诗选》、《蕙的风》(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选集》、《沈从文小说选集》、《废名小说选》、《王统照短篇小说选集》等八种同属于1957年的一批,是11月份正式出版的。

1957年初,丰子恺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约稿函后,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就编成《缘缘堂随笔》,并于2月6日写了一篇不到三百字的《编后记》:

一九五七年岁首,人民文学出版社来信,要我把解放前所作的散文选成一个集子,交他们出版。我表示同意。我在抗战前所刊行的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开明版)、《车厢社会》(良友版)、《率真集》(万叶版)等。抗战中在大后方及胜利后在杭州又陆续写了不少随笔,但都没有结集出版。现在这集子里所收的,就是从上述的抗战前的四册及抗战后所作的留稿中选出来的。自一九二五年起,至一九四八年止,依照年代先后排列,共得五十九篇,每篇末尾都注明年代。这些都是我的旧作,结集付刊,乃雪泥鸿爪之意耳。

1957年人日子恺记于日月楼。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作家特别是像废名、沈从文、丰子恺等这样的非左翼作家能有资格出版旧作,应该说是一件备感幸运和无上光荣的事情。许多当时还活着的作家在序言或后记中,怀着一种赎罪心理,表达了对新社会的感激之情和努力改造思想的强烈愿望,同时对自己过去的创作几乎作了全盘否定。丰子恺显得比较平静,他的《编后记》并未涉及自我评价问题,只是对如何选编其解放前所作的散文作了简要交代。

新编《缘缘堂随笔》共收散文五十九篇,具体如下:

1.《渐》、《东京某晚的事》、《自然》、《从孩于得到的启示》、《华瞻的日记》、《阿难》、《闲居》、《大账簿》、《忆儿时》、《儿女》、《颜面》、《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等十二篇选自《缘缘堂随笔》。

2.《儿戏》、《作父亲》、《两个“?”》、《新年的快乐》、《蝌蚪》、《春》、《旧地重游》、《吃瓜子》等八篇选自《随笔二十篇》。

3.《蜜蜂》、《放生》、《杨柳》、《鼓乐》、《三娘娘》、《野外理发处》、《肉腿》、《送考》、《学画回忆》、《谈自己的画》、《作客者言》、《半篇莫干山游记》等十二篇选自《车厢社会》。

4.《山中避雨》、《记音乐研究会中所见之一》、《记音乐研究会中所见之二》、《手指》等四篇选自《缘缘堂再笔》。

5.《辞缘缘堂》、《怀李叔同先生》、《悼夏丐尊先生》、《读<读缘缘堂随笔>》([附录]《读<缘缘堂随笔>》)、《“艺术的逃难”》、《白鹅》、《我的漫画》等七篇选自《率真集》。

6.《蟹》、《宜山遇炸记》、《沙坪的美酒》、《谢谢重庆》、《防空洞中所闻》、《蜀道奇遇记》、《重庆觅屋记》、《胜利还乡记》、《最可怜的孩子》、《桂林的山》、《宴会》、《白象》、《贪污的猫》、《口中剿匪记》、《义齿》、《海上奇遇记》等十六篇均属于已发表但未结集出版的散什。

由上可知,丰子恺《编后记》中有几个说法欠准确。他用作选编的底本不是“四册”,而是五种,漏掉了《随笔二十篇》。《率真集》不是抗战前的集子,而是抗战后出版的。他说“自一九二五年起,至一九四八年止,依照年代先后排列”,但收入新编《缘缘堂随笔》中最早的作品并非作于1925年,而是1927年。同时,集中诸篇文末所署写作时间大多有误,与原刊本或初版本所署写作时间有一定出入。因此,整个集子的编次实际上也并未严格“依照年代先后排列”。

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统一规定,按照新的文学标准和语言规范(包括标点符号用法),丰子恺对选入新编《缘缘堂随笔》的作品都进行了修改。有的作品更换了题名,如《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原为《立达五周纪念感想》,《怀李叔同先生》原为《为青年说弘一法师》,《悼夏丐尊先生》原为《悼丐师》,《白鹅》原为《沙坪的白鹅》,《重庆觅屋记》原为《陪都觅屋记》,《胜利还乡记》原为《还乡记》,《最可怜的孩子》原为《新年忆旧年》,《宴会》原为《宴会之苦》,《我的漫画》原为《漫画创作二十年》。至于文本上的改动,则或删或增,或略或详,或少或多,程度不一。总体来看,丰子恺对其旧作的修改,基本上属于语言层面上的润饰和调整,并没有“伤筋动骨”,改变原来的主题、叙事和结构。

丰子恺新编《缘缘堂随笔》对原文究竟作了哪些改动,一般读者或许受资料限制,对其具体情形不甚了解。因此,海豚出版社文学馆总监眉睫君希望我重编1957年版《缘缘堂随笔》,为一般读者提供一个对照本。

这本《缘缘堂随笔》是对丰子恺新编《缘缘堂随笔》的新编,所遵循的编辑原则主要有四:一是选目不变,但采用的则是未经修改的题名和文本。二是选自已出成集本者,以初版为底本;未结集出版者,以原刊文为底本。三是为便于对照,篇目编次与1957年版保持一致。四是删掉丰子恺所作《编后记》。

陈建军

乙未年初春于珞珈山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