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在《黑板上的经济学》里讲到一个笑话说,某女士得了绝症,只能活半年。医生建议她与一位经济学家结婚,因为经济学家枯燥无味,与他在一起度日如年,恨不得早点死去。
但是,如果这位女士有幸与巴斯夏结婚,读这位大师的书。听这位大师侃经济学,一定会每天开怀大笑,也许绝症会被欢乐战胜了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经济学诡辩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在《黑板上的经济学》里讲到一个笑话说,某女士得了绝症,只能活半年。医生建议她与一位经济学家结婚,因为经济学家枯燥无味,与他在一起度日如年,恨不得早点死去。 但是,如果这位女士有幸与巴斯夏结婚,读这位大师的书。听这位大师侃经济学,一定会每天开怀大笑,也许绝症会被欢乐战胜了呢! 内容推荐 本书语录 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最重要的是要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生产者的立场出发进行分析。 所有经济现象都可在消费中找到最基本、最明确的解释。 生产条件不会因课税而发生任何变化,税收至多使销售条件同等化。 保护主义政策确实让你购买任何东西都支付更高的价格,但保护主义并不会让工资有相应的增加。 “进口会使一国变穷,出口会使一国变富”的观点是错的。 破坏机器与阻碍外国商品进入所依据的理论并无二致。 所有的经济学谬论,不管其形式如何千变万化,其共同点是将手段与结果相混淆和损人利己。 掠夺在世界的各种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伎俩无非是武力和欺骗,而对策也有两个:勇气和知识。 垄断的显著特征是,允许等价交换的社会规律存在,但在谈判中介入武力,进而破坏收与支之间的平衡。 如果你想致富,就让你的顾客更富有。 目录 译者序 英文版译者序 英文版推荐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丰裕和稀缺 第2章 阻力与动力 第3章 努力与结果 第4章 同等生产条件 第5章 我们的产品含税 第6章 贸易平衡 第7章 请愿书 第8章 差别关税 第9章 一个重大发现 第10章 互惠 第11章 货币价格 第12章 保护主义提高了工资? 第13章 理论与实际 第14章 原则之间的冲突 第15章 再论互惠 第16章 阻塞河道就是倡导保护主义 第17章 无用的铁路 第18章 没有绝对真理 第19章 民族独立性 第20章 人与机器之争和国内劳动与国外劳动之争 第21章 原材料 第22章 隐喻 小结 第二部分 第23章 掠夺万象 第24章 两种道德体系 第25章 钝斧和利斧 第26章 低层劳动部门 第27章 高价格和低价格 第28章 写给工匠和劳动者的话 第29章 中国神话故事 第30章 Post Hoc,Ergo Propter Hoc 第31章 名为补贴实则抢劫 第32章 税务人员 第33章 乌托邦 第34章 盐、邮政服务和关税 第35章 贸易保护主义或三位市议员 第36章 其他 第37章 自由贸易者的小秘籍 第38章 右手(权利)和左手 第39章 以优势工业制胜 注释 试读章节 丰裕或稀缺,人们更喜欢哪个? “开什么玩笑!”人们会大叫道:“答案不是很明显吗?难道会有人认为稀缺是人类福祉的基础?” 是的,确实有人这么认为;而且一遍又一遍、日复一日地提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稀缺理论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理论,长篇累牍地出现在各类谈话、报刊文章、书籍和政治演讲中。而且,很荒诞的是,政治经济学在“财富是商品的极大丰富”的简洁主张未被广泛认可之前显然无法完成这一目标或付诸实践。 我们不是每天都听到人们抱怨“我们简直都被外国商品淹没了”吗?因此,人们害怕丰裕。 德圣克里克不是曾经断言“经济中存在生产过剩”吗?因此,他害怕丰裕。 工人不是在毁坏机器吗?因此,他们害怕生产过剩,换言之就是害怕丰裕。 毕吉欧不是喋喋不休地说“面包涨价,农民就会富起来”吗?众所周知,面包只有在稀缺时才会涨价。因此,毕吉欧是在为稀缺唱赞歌。 达加奥特不是因为糖产业富有生产力而提出了批评吗?他不是不厌其烦地说了一遍又一遍“糖用甜菜前景不容乐观,不宜扩大种植,因为每个省只需种植少许公顷的甜菜就足以满足全国消费者的需要”吗?因此,按照这样的逻辑,稀缺和贫瘠是对人们有利的,反之,富饶和丰裕对人们是不利的。 新闻署、商务部和主要日报不是每天一早都至少有一篇文章告诉众议院和政府,导致价格普遍上升的关税政策是合理的吗?众议院和政府不是每天都按媒体主调行事的吗?但是关税使价格上涨的原因只是因为市场的供给减少了!因此,报纸、众议院和政府将稀缺理论付诸了实践,印证了我所说的稀缺理论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的论断。 为什么在工人、媒体和政府官员眼里,丰裕是可怕的,而稀缺深受欢迎呢?个中缘由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可以看到,工人在产品热销的行业工作可以得到更高的报酬,即其劳动能“卖”个好价钱,工人劳动“价格”的高低是与生产产品的“短缺”、“稀缺”程度密切相关的。分析至此可以得出:稀缺使工人富裕。由此及彼,对全体工人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可以得到稀缺理论。于是,一旦这样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就会为了厂商的利益使出人为提价、通过限制和保护主义措施炮制短缺、抵制引进机器设备等各式各样的招数。 再来看看丰裕会导致什么结果。可以看到,如果一种产品供给充足,则只能卖很低的价格,厂商的利润就很微薄。如果所有的厂商都处于这种境地的话,则结局是穷困潦倒。所以,丰裕会毁了我们。于是,如果这样的理论达成了共识并运用于实践,许多国家的法律法规视丰裕为眼中钉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个谬论,如果仅仅是个普通的结论或许无伤大雅,但是一旦被运用到各个领域,运用于这个或那个产业,或运用于某特定行业的厂商就值得商榷了,而且道理显而易见。这个三段论即便没有错,也是片面的。而且,三段论中正确的部分一目了然,而片面的、忽略的部分却很容易被忽略。 P2-3 序言 巴斯夏犀利的文笔、深邃的洞察力和入木三分的剖析,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这个出生于200年前的法国人似乎长了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抑或炼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让各式经济学谬论原形毕露、无处遁形,让保护主义捍卫者们张口结舌、理屈词穷。经济学文章所要揭示的是一些基本原理,通常很难兼顾文采与灵动的智慧,而在本书的文章中,这两者珠联璧合,相映成趣,通过有趣的寓言、辛辣的反讽、机智的辩论的运用,既揭示了经济学基本原理,又改变了读者对经济学文章的陈见。自由贸易是一种大智慧,于人于己于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保护主义充其量是一种小聪明,最终落得个损人不利己,让整个社会陷入颓废之境。 说实话,阅读他的文章本身,就是一种愉悦'体验到一种知者不惑的释然。 巴斯夏的每篇文章都闪烁着机智,充满奇思妙想。他的分析富有说服力,可谓无懈可击。他不厌其烦地驳斥了一个又一个的谬论,坚定不移地认为消费是所有经济活动的终点,生产是满足消费的主要手段,不顾消费者兴趣的生产者无异于“不顾结果的手段”。他说,所要讨论的每个谬论无疑在措辞和具体意义上各异,但所有的谬论有个共同的出发点:不管不顾人们作为消费者的承受力和兴趣所在。指出这个谬误出发点派生出的许多错误能够帮助人们意识到、懂得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轻易相信谬论。 巴斯夏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小结中直抒胸臆:“我多么希望仅仅说明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必理会那些干奇百怪的看法,只要阐明使社会繁荣昌盛的法则就可令谬论立马无处藏身!拉普拉斯提出了他所处时代最前沿的天体运动理论,即便没有特意说明,也已经让所有埃及人、希腊人和印度人的占星术缅想疑云消散,效果远胜于煞费苦心地直接进行无休止的驳斥。真相是唯一的,本书所阐明的是令人难忘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基本道理。”他还坦言道,对一般的偏见进行的驳斥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较高的目的,还要扫清寻求真理的路障、帮助人们认识真理、纠正公众认识偏差并制止一些人以谬误作为危险武器进行滥用。这是政治经济学中的短兵相接的斗争,对流行谬误的这种坚决抵制有着现实的实践价值。 巴斯夏在本书中提出的若干观点都发人深省,在此仅随机撷取几则,如果给你的第一感觉是难以置信的话,不妨翻开本书仔细阅读一番,而后,就恍如借了二郎神的慧眼或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相于是大白: ——所有经济现象都可在消费中找到最基本、最明确的解释。无论情愿与否,没有什么仅仅只影响到生产者的。 ——如果两个国家生产条件不同,则自然禀赋处于劣势的国家从自由贸易中受益更大。 ——生产条件不会因课税而发生任何变化,税收至多使销售条件同等化。 ——保护主义政策确实让你购买任何东西都支付更高的价格,但保护主义并不会让工资有相应的增加。 ——“进口会使一国变穷,出口会使一国变富”的观点是错的。 ——无论愿意与否,永无休止地推动社会前行的自然动力还是自利。 ——破坏机器与阻碍外国商品进入所持的理论并无二致。 ——所有的经济学谬论,不管其形式如何干变万化,其共同点是将手段与结果相混淆和损人利己。 ——掠夺在世界的各种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伎俩无非是无力和欺骗,而对策也有两个:勇气和知识。 ——掠夺公共财富的必要一步是进行欺骗。 ——如果社会中部分人以掠夺为生的话,就会设法在立法过程中将之合法化,将之美化并披上道德的外衣。 ——几乎一成不变的是少数压迫多数,但掠夺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 ——垄断的显著特征是,允许等价交换的社会规律存在,但在谈判中介入武力,进而破坏收与支之间的平衡。 ——自愿的等价交换是人类的真谛。掠夺是通过武力或欺骗阻碍自由贸易,旨在获取利益而不付出相应的报酬。 ——如果你想致富,就让你的顾客更富有。 虽然巴斯夏曾写道:“如果这本薄薄的书能够流传三四千年,读了又读,逐句逐字逐个标点地思索与研究,就像《古兰经》般被代代相传就好了,如果这本书陈列于世界上的每个图书馆,有汗牛充栋的注释、解说、解释与解读就好了,我如果不担心本书内容过于简洁和晦涩难懂的话,就不会做这段关于本书命运的评论了。”他是太过谦虚了。因为与众多的经济学经典著作比起来,他的这本书可谓雅俗共赏,即便没有经济学学习背景的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剑指保护主义的当头棒喝,宛若厚重黑云中的闪电,令人异常清醒地看到保护主义是何等荒谬!这样的书完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记得有人发过这样的感叹: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如果说这200年来人类有任何长进的话,那就是,谎言被编织得更精致了。是啊,君不见反倾销、关税非关税壁垒等举措依然或沉渣再起,或推陈出新,各种举措此起彼伏,保护主义依然大行其道,绝无末路的迹象! 所以,推出本书的意义正如英文版推荐者亨利·黑兹利特所言:巴斯夏的理论在今天依然不乏用武之地。说实话,这样的理论确实是不可或缺的。现在,他的理论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他所揭露的谬论至今阴魂不散,一样的面目、一样的措辞,频频亮相于当今新闻报纸的各种话题之中。 本书的翻译得到了徐勇先生(浙江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他负责了本书第二部分的翻译及第一部分的校对工作,使本书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我负责本书其他部分的翻译、第二部分的校对工作以及全书的统稿。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感慨万千,曾不止一次地说,如果人人都研读这本书,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在这本经典力作推介给中国读者之际,作为中文版的译者能尽到一点微薄之力,欣喜之余不免有些惴惴不安:惟恐自身有限的英文理解和汉语表达能力,使巴斯夏的行文之妙不能顺畅地传达给中国读者。在此,恳请读者铁面,指出译文中的瑕漏和不当之处,让巴斯夏的《经济学诡辩》(中文版)能日趋完美。还感谢我的家人(虽然他们从来都认为对我的任何支持都是应该的),尤其是我的女儿,因为她的承让,许多本该陪伴她的时间都得以投入到本书的翻译工作中。 麻勇爱 2010年3月29日于浙江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