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回首前行路(前驻俄罗斯使馆公使半个世纪的亲历亲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景贤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形”之不在,“神”将焉附

1965年1月7日,印度尼西亚宣布退出联合国,原因是该组织接纳某一国家成为新会员。此举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我国政府决定发表声明声援印尼。

1月10日凌晨三四点钟,中国外交部办公厅告诉我们翻译处,毛主席的定稿下来了,让立即派人去改稿(当时尚无复印设备,只能用手改)。英、法、西(班牙)、阿(拉伯)五大语种的代表和我,匆匆赶到外交部办公厅值班室。“办值”的人告诉我们,声明稿有“重大改动”,刚刚让乔老爷给拿去了。我们于是急忙往二楼的“乔办”赶。还在上楼梯的时候,远远就听见乔老爷连声在高喊:“主席真高!主席真高!”我们立即赶上前去,看到了声明稿上那龙飞凤舞的“毛体”,墨迹似乎还没有干。原来,毛主席在稿子上加了几句话:“有人说联合国老虎屁股摸不得!苏加诺总统就是摸了这个老虎屁股……”

我们几个人看到毛主席加的话也十分兴奋,相互间不断嘀咕:这个“屁股”怎么译才好?要不要把它译出来?含蓄些还是干脆就让它直露?你不“直露”怎么办?这可是主席的原话!但“直露”了又太不雅,外国人看了会不满的……乔老爷听到我们这番鬼鬼祟祟的议论后,哈哈大笑起来,说:“你们这帮小鬼头,怎么就这样害怕‘直露’!你们要晓得,主席加的话,妙就妙在这个‘形’上!‘形’之不在,‘神’将焉附?”

于是,我们几个人赶紧小心翼翼地把毛主席加的话抄了下来,相互间还反复核对了好几遍,生怕抄错、抄漏点什么。在翻译过程中,毛主席那浓重的湖南口音仿佛在耳边回响:“苏加诺总统就是摸了这个老虎屁股!”

不过,这一“形象”的俄语直译还真闹出一场不愉快来。事隔不久,我跟随俄文组组长方祖安去华北饭店参加一篇“批修”文章的翻译。有一天,我们与几位在苏联出生、长大的专家闲聊时,一位女专家叫娜塔莎(大名为杨蕴华)的用俄语冲着老方发火:“一份极为严肃的政府文件,你们外交部怎么可以译得如此低俗不堪!”我一听就猜到,“俗”就俗在那个“老虎屁股”上。老方一向为人厚道,不愿当面争辩,又不好点明,这个“形象”是出自毛主席之笔,直译出来乃奉乔老爷之命,只好站在一旁愣着不吭声。在场的另几位专家被弄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外交部的翻译这次闯了什么祸。听人说,那位女专家后来对俄语那个不雅之“形”一直耿耿于怀,怎么也不肯“饶”过我们。都是“俗”译惹的祸!乔老爷之“神”

说到“形”,我想起乔老爷一个特“神”的小故事,这位“大秀才”的豪放性情从中可见一斑。

在笔译中,如遇到把握不准的问题,五大语种就会派代表去向乔老爷请教。他总是有求必见,有问必答,奖掖后学,耐心进行指导,有时还亲自敲定一些语句的英文译法,其他文字则参照英译本再译出。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带着一个问题去向乔老爷请教。一到“乔办”,只见得这位“大秀才”右手拿着烟卷,昂着头在那宽敞的屋子里踱着步转圈。我们知道,乔老爷这是在冥思苦想,于是就站在门边默默等着,不敢惊动他。这位“大秀才”有个习惯,当一句妙语呼之欲出的紧要当口,他总要喝上一两盅,好让茅台的“神力”“助产催生”。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只见乔老爷用手把左边裤兜翻了出来,然后急忙走到一张桌子旁边,倒了杯茅台一饮而尽,接着又转起圈来。不一会儿,只听见他得意地大喊:“有啦!有啦!美国佬把手伸到蒋介石的破裤兜里!”我们一打听才知道,乔老爷正在琢磨一个有“形”的提法,来说明老蒋靠不住,美国人利用他反华的图谋一定会落空。

乔老爷爱喝茅台,这在外交部是尽人皆知的,其“海量”则与他这个人同样“有名”。最邪乎的“统计数字”是:有一次在宴会上,他用装三钱酒的杯子,一共喝了四五十杯茅台。这可能有点像“民间创作”。不过,有一点大概是真的,乔老爷在雅兴来时或冥思苦想时,总是离不开茅台的。

把“恶球”给“踢”回去

乔老爷以“急才”出名。我记得在第二次中苏边界谈判中,他的这一特质再一次得到了“显灵”。中苏军队1969年3月在两国边界上发生严重的流血冲突后,双方坐下来谈判。我方团长由时任副外长的乔冠华担任。他既坚持原则,又讲究谈判艺术。乔冠华在内部反复强调,中苏两国间虽依然剑拔弩张,但在谈判桌旁,也不必总是恶言相对。他说:“骂人还不容易,谁都会。没有本事的人才会骂人。要学会绵里藏针,‘软刀子杀人’。”有一次,苏方团长库兹涅佐夫在发言中,竟然用了一句恶语,与“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意思相近,但没有具体点我方的名。乔冠华团长听后强压心头怒火,鄙视地说了一句“这真是不伦不类”,之后就立即把这个“恶球”给“踢”了回去:“依我看,这句恶语骂在某些人的身匕才正好合适!”

……

P31-32

后记

2011年春,曾任驻越南、老挝大使的李家忠同志就向我建议,从已发表的稿子中,选出一些来结个集子。我觉得,这些稿子并无多少再被阅读的价值,便对这位老朋友说:炒冷饭——没味道。后来,李大使又两次用“不怕得罪阁下”、“不怕冒犯你”等刺激语苦劝,并把结不结个集子,提升到有无社会责任感的高度。

近两三年来,曾有海内外四家出版社同我商谈要出个集子,因为种种原因,我都没有应承。去年夏天,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汪同志,两个编辑室的主任何朝霞、周颖同志在京期间,同我诚恳谈过出书事宜,我被他们的真诚感动,觉得书稿放在他们手中,完全可以放心。

可见,这部书稿得以问世,应该归功于李家忠大使和四川人民出版社的高中层领导。

这部书稿不是我人生经历的回顾,而是对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陈毅元帅外长等领袖人物智慧与风采的领略,对我国一些知名人士以及苏联一俄罗斯、格鲁吉亚政要所见所闻的实录,对中苏(俄)关系某些重大事件的记述,对莫斯科、圣彼得堡、索契等名城的览胜,以及我本人退休后对世事国事的所感所悟。

这部书稿大多选自我近7年来所发表的文字。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前辈、老领导、新朋老友的亲切关怀、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赵同福、郑丽琴、陈小丽、朴扬帆、王倩、李岩、邢芳芳、许满意、张兰芹、杨奇旋等同志,给了我大力支持与帮助。我的老伴王佩蒂、女儿晓梅,作为书稿最先读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补充意见。书稿融入了前辈、领导、朋友和亲人们的心血与智慧。

书稿参考了某些中国、俄罗斯老朋友,国内一些苏联一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的著作或口述的内容。

借此机会,谨向诸多前辈、领导、朋友、专家学者、亲人,特别是李家忠同志,向四川人民出版社上述高中层负责同志,责编何朝霞、叶驰同志,美编戴雨虹同志,责校袁晓红同志以及该社为本书出版付出智慧与辛劳的朋友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书中一些叙述和观点,肯定会有谬误之处,敬请专家学者、读者不吝指正、赐教。

李景贤

2014年6月10日深夜于北京方庄家中

目录

引 子

第一篇 在翻译处的日子

 毛主席与翻译

 周总理的人性光芒与人格魅力

 陈毅元帅外长的风采

 “大秀才”乔冠华

 在中南海同声翻译苏联电影

 十万火急翻译李宗仁声明

第二篇 中苏外交风云录

 中苏关系从“蜜月”到决裂

 邓小平与对苏“葬礼外交”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性会见

 与原苏联十四国建交纪实

第三篇 我所知道的五位苏联一俄罗斯政要

 七“见”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

 普京——俄罗斯的强势总统

 葛罗米柯——苏联外交的“六朝元老”

 罗高寿——苏联一俄罗斯职业外交家

 谢瓦尔德纳泽——传奇的政治人物

第四篇 不一般的国际交往礼节

 中国国宴选粹

 “陌生”的国宴

 克里姆林宫国宴拾趣

 “勃列日涅夫特色”拥抱贴面礼

第五篇 俄罗斯览胜

 历史名城圣彼得堡

 魅力莫斯科

 冰火两重天的黑海明珠——索契

 举世闻名的俄罗斯基地

第六篇 往事撷英

 伟大的列宁

 列宁遗体“去”“留”之争

 斯大林之孙话斯大林 

 “遇”“克宫”三易其主

 真正的“克里姆林宫夫人”

 苏联特供商店

 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

 目睹李娜在国际网坛上的起飞

 李岚清:北京申奥的“总导演兼领衔主演”

 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后 记

序言

毛主席晚年请过几位“老师”给自己讲读英文。他与外宾谈话或发表讲话时,偶尔也风趣地插上一点儿外语。他几次指着译员说:“Myteacher(我的老师)!”有一次,主席会见南斯拉夫外宾时,握手致意后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总统的名字好啊,第一个字就是‘铁’——iron,硬(意指铁托当年在某些问题上敢不听斯大林、赫鲁晓夫的——作者注)!”又有一次,他讲到“世界各国……”时,怕译员听不懂其湖南口音,便随手写下world(世界)一英文词。还有一次,1957年11月,主席参加各国共产党首脑会议期间,在莫斯科大学向留苏学生发表讲话时,说了“世界是你们的”之后,又加上一小句:世界——world。当时,在场的留学生大多听不懂英文,他便问坐在身旁的中国驻苏联大使刘晓“世界”二字俄语怎么讲,刘晓答道:“MMP,音为‘米尔’。”主席随口就补了一句:“‘米尔’是你们的,当然,我们还工作,在管理国家,‘米尔’也是我们的。”再有一次,主席与罗马尼亚客人谈到“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时,就用了个英文词Social-imperialism。

毛主席晚年因视力太弱,请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师芦荻给他讲读诗词歌赋。第一次见面时,他问芦荻,“北京大学”英语怎么讲。这位老师听此一问,感到有点茫然,便顺口说:Beijing university。主席听后说:你的英语发音不怎么样。

毛主席的语言自成一体,寓意深刻,用典甚多,亦庄亦谐,往往出其不意,不经意中暗藏着奥妙,有些话即使准确译过去,外宾听起来也不易理解,“毛式”语言对译者是个大考验。我听几个大语种的高翻们说过,二十六七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毛泽东主席去世)来,能为主席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的,在我国实在是凤毛麟角:英语的有冀朝铸、唐闻生;法语的有齐宗华、董宁川;俄语的有李越然、阎明复。

内容推荐

《回首前行路(前驻俄罗斯使馆公使半个世纪的亲历亲闻)》作者李景贤于1963年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在苏联、俄罗斯联邦工作36年,期间经历了苏联解体、与俄罗斯联邦各国建交、中苏边界谈判等大事件,本书将这些作者的经历一一列出,并夹杂了作者对俄罗斯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介绍。 本书已通过外交部外交笔会图书审核小组审核。

编辑推荐

李景贤著的《回首前行路(前驻俄罗斯使馆公使半个世纪的亲历亲闻)》这部书稿不是作者人生经历的回顾,而是对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陈毅元帅外长等领袖人物智慧与风采的领略,对我国一些知名人士以及苏联一俄罗斯、格鲁吉亚政要所见所闻的实录,对中苏(俄)关系某些重大事件的记述,对莫斯科、圣彼得堡、索契等名城的览胜,以及作者本人退休后对世事国事的所感所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3: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