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陶庵梦忆(影梅庵忆语)/明清小品文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明)张岱//(清)冒襄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陶庵梦忆(影梅庵忆语)》包括了以下内容:《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冒襄(字辟疆,1611年-1693年)所撰的一部散文小品,词句清丽,感情真切,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齐名。《影梅庵忆语》:冒辟疆的书斋名曰 「影梅庵」。冒辟疆曾撰《影梅庵忆语》追忆他和其妾秦淮名姝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名士名媛,才情俱至,字里行间,哀感惋艳,虽琐碎记来,却情真语挚,不难领略到封建礼教下透露出的一缕春光。

内容推荐

《陶庵梦忆(影梅庵忆语)》讲述了:《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清时期的生活画卷。通过作者张岱的经历和见闻,可见晚清时期江南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影梅庵忆语》是冒襄追忆他和其妾秦淮名姝董小宛的爱情故事的一部散文小品。名士名媛,才情俱至,字里行间,哀感惋艳,虽琐碎记来,却情真语挚,不难领略到封建礼教下透露出的一缕春光。

目录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序

自序

自为墓志铭

卷一

 钟山

 报恩塔

 天台牡丹

 金乳生草花

 目月湖

 金山夜戏

 筠芝亭

 骱园

 葑门荷宕

 越俗扫墓

 奔云石

 木犹龙

 天砚

 吴中绝技

 濮中谦雕刻

卷二

 孑U亩桧

 孔林

 燕子矶

 鲁藩烟火

 朱云崃女戏

 绍兴琴派

 花石纲遗石

 焦山

 表胜庵

 梅花书屋

 不二斋

 砂罐锡注

 沈梅冈

 峋嵝山房

 三世藏书

卷三

 丝社

 南镇祈梦

 禊泉

 兰雪茶

 白洋潮

 阻和泉

 阕老子茶

 龙喷池

 朱文懿家桂

 逍遥楼

 天镜园

 包涵所

 斗鸡社

 栖霞

 湖心亭看雪

 陈章侯

卷四

 不系园

 秦淮河房

 兖州阅武

 牛首山打猎

 杨神庙台阁

 雪精

 严助庙

 乳酪

 二十四桥风月

 世美堂灯

 宁了

 张氏声伎

 方物

 祁止祥癖

 泰安州客店

卷五

 范长白

 于园

 诸工

 姚简叔画

 炉峰月

 湘湖

 柳敬亭说书

 樊江陈氏橘

 冶沅堂

 虎丘中秋夜

 麇公

 扬扑l清明

 金山竞渡

 刘晖吉女戏

 朱楚生

 扬州瘦马

卷六

 彭天锡串戏

 目莲戏

 甘文台炉

 绍兴灯景

 韵山

 天童寺僧

 水浒牌

 烟雨楼

 朱氏收藏

 仲叔古董

 噱社

 鲁府松棚

 一尺雪

 菊海

 曹山

 齐景公墓花樽

卷七

 西湖香市

 鹿苑寺方柿

 西湖七月半

 及时雨

 山艇子

 悬杪亭

 雷殿

 龙山雪

 庞公池

 品山堂鱼宕

 松化石

 闰中秋

 愚公谷

 定海水操

 阿育王寺舍利

 过剑门

 冰山记

卷八

 龙山放灯

 王月生

 张东谷好酒

 楼船

 阮圆海戏

 花阁

 范与兰

 蟹会

 露兄

 闰元宵

 合采牌

 瑞草溪亭

 琅熠福地

 附录:补遗四篇

 鱼工

 苏州白兔

 草妖

 祁世培

 伍跋

 重刊陶庵梦忆跋

 影梅庵忆语

试读章节

甲戌十月,携楚生住不系园看红叶。至定香桥,客不期而至者八人:南京曾波臣、东阳赵纯卿、金坛彭天锡、诸暨②陈章侯,杭州杨与民、陆九、罗三,女伶陈素芝。余留饮。章侯携缣素③为纯卿画古佛,波臣为纯卿写照,杨与民弹三弦子,罗三唱曲,陆九吹箫。与民复出寸许界尺,据小梧@,用北调说《金瓶梅》—剧,使人绝倒。

是夜,彭天锡与罗三、与民串本腔戏,妙绝;与楚生、素芝串调腔戏⑤,又复妙绝。章侯唱村落小歌,余取琴和之,牙牙如话。纯卿笑日:憾弟无一长以侑兄辈酒。余日:“唐裴将军曼居丧,请吴道子画天宫壁度亡母。道子日:;将军为我舞剑一回,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曼脱续衣缠结,上马驰骤,挥剑入云,高十数丈,若电光下射,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惊栗。道子奋袂如风,画壁立就。章侯为纯卿画佛,而纯卿舞剑,正今日事也。’’纯卿跳身起,取其竹节鞭,重三十斤,作胡旋舞数缠,大噱而去。

秦淮河①河房②,便寓,便交际,便淫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女客团扇轻纨,缓鬓倾髻⑨,软媚着人。

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之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④旋折,水火激射。舟中嫩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乱乱,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钟伯敬有《秦淮河灯船赋》,备极形致。

辛未三月,佘至兖州,见直指∞阅武。马骑三千,步兵七千,军容甚壮。马蹄卒步,滔滔旷旷@,眼与俱驶,猛掣始回。

其阵法奇在变换,旖动③而鼓,左抽右旋,疾若风雨。阵既成列,则进图直指前,立一牌日:“某阵变某阵”。连变十余阵,奇不在整齐而在便捷。扮敌人百余骑,数里外烟尘坌起。趔卒五骑,小如黑子,顷刻驰至,入辕门报警。建大将旗鼓,出奇设伏。敌骑突至,一鼓成擒,俘献中军。内以姣童扮女三四十骑,荷旃④被毳,绣祛@魑结@,马上走解,颠倒横竖,借骑翻腾,柔如无骨。奏乐马上,三弦、胡拨琥珀词四、上儿密失、义儿机,傺侏兜离⑦,罔不毕集,在直指筵前供唱,北调淫俚,曲尽其妙。是年,参将罗某,北人,所扮者皆其歌童外宅,故极姣丽,恐易人为之,未必能尔也。

戊寅冬,余在留都,同族人隆平侯与其弟勋卫、甥赵忻城、贵州杨爱生、扬州顾不盈、余友吕吉士、姚简叔、姬侍王月生、顾眉、董白、李十、杨能,取戎衣衣客,并衣姬侍。姬侍服大红锦狐嵌箭衣、昭君套,乘款段马,鞲②青骰③,绁韩卢,统箭手百余人,旗帜棍棒称是,出南门,校猎于牛首山前后,极驰骤纵送之乐。得鹿一、麂三、兔四、雉三、猫狸七。看剧于献花岩,宿于祖茔。次日午后猎归,出鹿麂④以飨士,复纵饮于隆平家。江南不晓猎较为何事,余见之图画戏剧,今身亲为之,果称雄快。然自须勋戚豪右为之,寒酸不办也。P67-70

序言

平伯将重刊《陶庵梦忆》,叫我写一篇序,因为我从前是越人。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祖父因事系杭州府狱,我跟着宋姨太太住祥花牌楼,每隔两三天去看他一回,就在那里初次见到《梦忆》,是《砚云甲编》本,其中还有《长物志》及《槎上老舌》,也是我那时所喜欢的书。张宗子的著作似乎很多,但《梦忆》以外,我只见过《於越三不朽图赞》,《琅嫒文集》,《西湖梦寻》三种,他所选的《一卷冰雪文》,曾和大路的旧书店中见过,因索价太昂未曾买得。我觉得《梦忆》最好,虽然文集里也有些好文章,如《梦忆》的纪泰山,几乎就是《岱志》的节本,其写人物的几篇,也与《五异人传》有许多相像。《三不朽》是他的遗民气的具体的表现,有些画像如姚长子等未免有点可疑,但别的大人物恐怕多有所本,我看王谑庵像觉得这是不可捏造的,冈为它很有点儿个性。

《梦忆》大抵都是很有趣味的。对于“现在”,大家总有点不满足,而且此身在情景之中,总是有点迷惘似的,没有玩昧的馀暇。所以人多有逃现世之倾向,觉得只有梦想或是回忆是最甜美的世界。讲乌托邦的是在做着满愿的昼梦,老年人记起少时的生活也觉得愉快,不,即是昨夜的事情也要比今日有趣:这并不一定由于什么保守,实在是因为这些过去才经得起我们慢慢地抚摩赏玩,就是要加减一两笔也不要紧。遗民的感叹也即属于此类,不过它还要深切些,与白发宫人说天宝遗事还有点不同,或者好比是寡妇的遣环罢。

《梦忆》是这一流文字之佳者,而所追怀者又是明朝的事,更令我觉得有意思。我并不是因为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特别对于明朝有什么情分,老实说,只是不相信清朝人——有那一条辫发拖在背后会有什么风雅,正如缠足的女人我不相信会是美人。

《梦忆》所记的多是江南风物,绍兴事也居其一部分,而这又是与我所知道的是多么不同的一个绍兴。会稽虽然说是禹域,到底还是一个偏隅小郡,终不免是小家子相的。讲到名胜地方原也不少,如大禹的陵,平水,蔡中郎的柯亭,王右军的戒珠寺,兰亭等,此外就是平常的一山一河,也都还可随便游玩,得少佳趣,倘若你有适当的游法。但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的背景。说到这一层,我记起《梦忆》的一二则,对于绍兴实在不胜今昔之感。

明朝人即使别无足取,他们的狂至少总是值得佩服的,这一种狂到现今就一点儿都不存留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的,绍兴的风水变了的缘故罢,本地所出的人才几乎限于师爷与钱店官这两种,专以苛细精干见长,那种豪放的气象已全然消灭,那种走遍天下找寻《水浒传》脚色的气魄已没有人能够了解,更不必说去实行了。他们的确已不是明朝的败家子,却变成了乡下的土财主,这不知底是祸是福!“城郭如故人民非”,我看了《梦忆》之后不禁想起仙人丁令威的这句诗来。

张宗子的文章是颇有趣味的,这也是使我喜欢《梦忆》的一个缘由。我常这样想,现代的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少,这与其说是文学革命的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虽然在文学发达的程途上复兴与革命是同一样的进展。在理学与古文没有全盛的时候,抒情的散文也已得到相当的长发,不过在学士大夫眼中自然也不很看得起。我们读明清有些名士派的文章,觉得与现代文的情趣几乎一致,思想上固然难免有若干距离,但如明人所表示的对于礼法的反动则又很有现代的气息了。 张宗子是大家子弟,《明遗民传》称其“衣冠揖让,绰有旧人风轨”,不是要讨人家欢喜的山人,他的洒脱的文章大抵出于性情的流露,读去不会令人生厌。《梦忆》可以说是他文集的选本,除了那些故意用的怪文句,我觉得有几篇真写得不坏,倘若我自己能够写得出一两篇,那就十分满足了,但这是欲羡不来,学不来的。

平伯将重刊《陶庵梦忆》,这是我所很赞成的:这回却并不是因为我从前是越人的缘故,只因《梦忆》是我所喜欢的一部书罢了。

民国十五年十一月五日于京兆宛平

后记

右《陶庵梦忆》八卷,明张岱撰。按,岱字宗子,山阴人。考邵廷采《思复堂集·明遗民传》,称其尝辑明一代遗事为《石匮藏书》,谷应泰作《纪事本末》,以五百金购请,慨然予之。又称明季裨史,罕见全书,惟谈迁《编年》、《张岱列传》具有本末。应泰并采之以成《纪事》,则《明史纪事本末》固多得自宗子《石匮藏书》暨《列传》也。阮文达《国朝文苑传稿》略同。

是编刻于秀水金忠淳《研云甲编》,殆非足本。序不知何人所作,略具生平而亦作一卷,岂即忠淳笔欤?乾隆甲寅,仁和王文诰谓从王竹坡、姚春漪得传钞足本,实八卷,刻焉。顾每条俱缀“纯生氏日”云云,“纯生”殆文诰字也。又每卷直题文诰编,恐无此体。兹概从芟薤,特重刻焉。

昔孟元老撰《梦华录》,吴自牧撰《梦粱录》,均于地老天荒沧桑而后,不胜身世之感,兹编实与之同。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恣,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考《明诗综》沈邃伯敬礼《南都奉先殿纪事》诗“高后配在天,御幄神所栖。众妃位东序,一妃独在西。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云云。《静志居诗话》“长陵每自称日:朕高皇后第四子也。然奉先庙制:高后南向,诸妃尽东列,西序惟碛妃一人。盖高后从未怀妊,岂惟长陵,即懿文太子亦非后生也?世疑此事不实,诵沈诗斯明征矣”云云。兹编“钟山”一条即纪其事,殆可补史乘之缺。又,王贻上《分甘余话》“柳敬亭善说平话,流寓江南,一二名卿遗老左袒良玉者,赋诗张之,且为作传。余曾识于金陵,试其技与市井之辈无异”云云。而是编“柳敬亭说书”一条,称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亦见其持论之平也。

咸丰壬子展重阳日,南海伍崇曜谨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