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高、更新的定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能够保障劳动者参与分配决策、调动员工积极性,是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有力手段,是市场经济下协调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一项制度性措施,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利益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和不断发展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成为当前政府工资宏观调控工作的主要任务。克服和避免当前一些制约条件的影响,理顺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路,制定具体措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王霞所著的《工资集体协商与利益共享机制》提出,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通过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三方的协作配合,完善法制体系,加快培育协商主体,提高制度覆盖面和质量,监督和确保协商约定内容的落实,使工资集体协商发挥实效,为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王霞所著的《工资集体协商与利益共享机制》共分为十四章,分析了职工参与企业利益分享的理论依据、西方国家劳动者分享企业利益的实践、现阶段我国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分配格局、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的现实背景、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集体谈判的产生与发展阶段、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问题、工资集体协商专项立法、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政府职能,并提出了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倡导“以公平促进效率”的分配原则(代序)
上篇 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第一章 职工参与企业利益分享的理论依据
一 经济学的视角
二 法学的视角
三 现代企业理论的视角
四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
第二章 西方国家劳动者分享企业利益的实践
一 美国企业的分享经济实现形式
二 日本企业利益分享模式的特点
三 英国的职工持股计划
四 法国的职工持股计划
五 企业管理权分享
六 总结与成效
七 政府的保护和促进措施
八 对西方实施雇员分享计划的思考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分配格局
一 国民收入基本概念
二 反映国民收入的指标
三 劳动报酬基本概念
四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五 全球劳动报酬的最新变动趋势
六 一个需要特别澄清的问题
七 初步判断和分析
第四章 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的现实背景
一 我国探索职工参与利益分享的主要历程
二 现阶段构建机制的需要
三 现实基础与条件
四 和谐劳动关系与利益共享
第五章 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一 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的基本内涵
二 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的实现途径
下篇 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第六章 集体谈判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一 集体谈判的产生
二 集体谈判的发展
三 集体谈判的相关理论
四 国外集体谈判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一 当前我国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状况
二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发展历程和成效
三 主要成果和影响
四 问题及制约条件分析
五 我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突出特征
第八章 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问题
一 必要性分析
二 条件分析
三 模式选择
四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协商代表职能
第九章 工资集体协商专项立法
一 我国部分地区工资集体协商专项立法概况
二 国外集体谈判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三 立法方面的建议
第十章 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政府职能
一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协调劳动关系职能的理论
二 政府角色与实践
三 地方政府推动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经验做法
四 我国继续加强政府作用的必要性分析
五 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和作用原则
第十一章 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一 五个思路转变
二 具体措施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2014年“科思论丛”系列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