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醒黄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柳萌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

《梦醒黄昏》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图书。

内容推荐

《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时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六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目录

远年回声

 在庐山176号别墅

 寒风吹哑琴音

 我的小院我的故事

 蓟运河恋歌

 忘不掉的馒头

 消逝的市声

 少年留痕五大道

 家乡的名校

 王府井那座小楼

 两座老校门

四时风情

 家乡有个七里海

 美丽的麋鹿之乡

 秋水丰年鲅鱼圈

 倾听庐山

 丹枫似霞映茅荆

 北戴河的独特之美

 故乡的年俗

 故乡的气息

 岭南水乡绿意

 慢城桠溪散章

 金翅鸟腾飞黄土地

 核桃的微笑

 移动的风景

 琵琶湖览胜

 冬天在东莞

 苇浪烟波七里海

心海波澜

 善良是股清澈的暖流

 数字的心灵慰藉

 从来不过生日

 真实比虚饰更自在

 生命的长度有多长

 莫把孩子当作“小大人”

 城市精神不是城市霓虹灯

 半生笔墨半生情

 闲说家乡月饼

 老来更觉夕阳美

 有友更是老来福

 浪费的板子别光打“舌尖”

 心海波托“安全岛”

 文学依然诱人

 评论:需要“歌手”更需要“园丁”

 寄情天地山水问

 青春是首恒久的歌

 庐山的联想

 生态智能城畅想

 说说宁波人

 活着,总会有希望

 世上还是好人多

 人生难得是自在

 “傻根”的真聪明

 凡人大爱礼赞

 吃什么大有学问

 牢骚、怪话与真话

文苑赏花

 真情注笔端霜重色愈浓

 孙犁:《万里和万卷》

 黄如论和他的城

 让死神惧怕的父爱

 心怀家国事柔笔写真情

 “大风”劲吹正当时

 多情流水伴人行

 功夫不负老实人

 秋光不老人清爽

 换个视角看伟人

 有梦想的人永远年轻

 溪水出山任意流

艺文情事

 三位前辈的文学“中国梦”

 活在黄河魂魄中的诗人

 同是荒原沦落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

 鲁光作画还“牛”债

 我的学长李光羲

 在杭州喝“普洱”

 人生忧乐笔纸间

 走进“新浪”网

 真正的酒人

 黑土地的白桦树

 你怎么就未跨过这道门槛

友谊链接

 历史光影与生命重量

 创作之家的“三老四小”

 苦难和重生的历程

 真诚,永不消弥

 柳荫:从事业型编辑到编辑型作家

 顺逆人生悠着活

 内容与形式:追求完美

 岁月总是“柳萌”

 柳萌:为文为人,“大哥”风范

 穿越苦难的智慧

 一览人生小

 柳萌印象

 却道天凉好个秋

 得大自在的作家柳萌

 目睹阳光与风雨

 我与柳萌先生的散文情结

 忘不掉柳萌《忘不掉的馒头》

 柳萌与《三月风》杂志

 柳萌和我参与创办《三月风》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庐山176号别墅

国际写作营营址,在庐山别墅村。

邓友梅、束沛德二兄和我,是参加写作营作家中,中方作家最年长者。出于对年长者的关照,我们这三位七旬老人,分别居住三处别墅套间。友梅兄住的是一栋新别墅套间,陈设和生活设施自然更有现代气息。沛德兄和我住在176号别墅,两个单独的别墅套间,门对着门,窗邻着窗,如同这栋别墅的两只手臂,直愣愣地从别墅两旁伸出来,不知是欢迎客人的表示,还是拒绝来访者的姿势,大概只有别墅设计者知道,留给后来人的只是猜测和联想。由于建筑年代久远,面积和设施都很一般,不过住着还算舒适。

好像是来到庐山次日,吃早餐的时候,蒙古族作家郭雪波问我:“柳老师,昨天晚上,徐坤我们去你房间,几个人又敲门又喊叫,把瑞典老太太( 参加写作营的瑞典作家林西莉女士 )都吵火了,你怎么就未听到呵?”我问了问他们来访的时间,那时我正在洗澡未能听见,对于这几位年轻文友的造访未遇,我自然表示歉意和遗憾。雪波随后又跟我说:“你知道你那间房,过去谁住过吗?彭德怀。《 万言书 》就是在那儿写的呀。”噢,真未想到,这605号房间,还有这么一段经历。其后,包括外国作家在内,许多人都对这间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来参观,有的来拍照,我就成了房间主人,热情地接待来访者。

知道了这是个有故事的房间,这次有幸暂住这里,我的心情和思绪,比之别人更为复杂,更为不安。有天夜里似睡非睡,冥冥中听到有声音,噼噼啪啪响个不停,我定了定神坐起来,拉开窗帘往外一看,外边小雨飘飘洒洒,庐山山体朦朦胧胧,却丝毫没有什么声响。再仔细地听一听,原来是密集雨滴,敲落在铁皮屋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这声音让我联想起战场的机枪声、会议的发言声、癔者的絮叨声、睡眠的梦话声,还有受冤屈人的申诉声。这时再也睡不着觉了。我想到作为一代英雄的彭德怀的人生,我想到作为一个凡人的自己的人生。最后,我问自己:如何解释我们的人生呢?如果让我概括,两个字:命运。

我知道我的经历跟大人物的经历实在没有可比性,不过无论是谁,命运都是一样。当年彭老总为民上书,被打成小集团的首脑,这是由于偶然事件给他造成的命运悲剧。当年我们在政治运动中,说了真话被划成“右派”,这是由于偶然事件给我们造成的命运悲剧。身份不同,情况不同,从个人命运来说,好像没有太大区别,反正都是政治冤案受害者。两者不同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遭受的苦难更多、更久。

想想这位彭老总的沉浮人生,再想想作为草芥之民自己的人生,我们过去所经受的那些苦难和屈辱,就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了。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当时毕竟还算年轻,政治身份恢复正常后,总算赶上比较安定的年代,后半生尚能做点自己的事情。不然不会有我后来的写作,更不会有比较安定的生活,这就是说,人不会永远这么倒霉。人生实在不好预测。一个好的偶然机遇,或许把你抬得很高,一个坏的偶然事件,或许把你踩在地下,这就是通常说的命运。不知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信。

那么,命运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早年我未认真地想过,好像从来也不想去想,总觉得那是客观存在。直到老到论天过活的现在,回想走过的七十多年人生路,跟同时期的同龄人相比,这才悟出,自己命运的起伏跌宕,原来都是性格搞的鬼。就是日本人芥川龙之介说的:“命运非偶然,而是必然,它就藏在你的性格中。”

我的命运完全印证了这句话。我的性格比较散淡、固执、直率、抗上、不愿受人摆布,在一个有约束的社会里,必然要受大罪吃大亏经受磨难。按照世人追求的所谓“进步”,应该说,从年轻最早的时期,到中年重新起步时,我都有极好的“进步”机会,闹好了完全有可能谋求一官半职。比如说,在部队时我在军种直属机关任职,又比如说,转业以后我在中央国家机关当职员,再比如说,“右派”问题改正后我在中央某部政策研究室工作,这全是响当当大机关的好差使,换个想当官性格又温顺的人,往哪儿找这么好的“进步”境遇呀。可是,我却觉得根本不适合自己的志趣,于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脱离别人求之不得的官场,非要往文人扎堆的文学单位跑,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的时光。

同样是性格的驱使和左右,在文人堆里也没有吃到“好果子”,依然被人算计甚至于陷害,这不是命运的注定又是什么?有位比我年轻十多岁的作家朋友,后来成为副部级干部,有次曾坦率地对我说:“你不必溜须拍马去钻营,哪怕你什么话都不说,几十年下来,你都比现在混得要好。”我听后起初是一愣,随后是淡然一笑,既表示认同他的看法,又显示我活得也不错,假如他非要我回答的话,我想说:“什么人什么命嘛。”我的命就是老天给了我一支笔,让我在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里,写下自己想说的一些话,不然就不会有二十几种书出版。至于写得好坏,那是另一回事。这就是命运对我的回报,足矣。

我的职业就是个报刊编辑,文学写作不过是业余而为。自打喜欢上文学那刻起,苦难的种子就植在了我身上,先是以“不安心工作”为由遭整治,次是在“反胡风运动”中受审查,最后在“反右派”运动中成贱民,前半生几乎没有安宁过一天,原因都跟爱好文学有一定关系。想到前半生的坎坷经历,想到后半生的平静生活,想到文学给我的快乐与烦忧,在纸上给命运留下点浅浅印迹,我觉得还算说得过去。这就是即使是在炎热的暑天,利用跑医院治病的间隙,不顾劳累依然坚持写作,唯一可以说得通的理由。

在写作营结束前一天晚上,来自克罗地亚的青年作家马瑞科·可塞克,在加拿大华人小说家张翎陪同下,参观完有故事的605号房舍,由张翎做翻译我们一起聊天儿,除了文学也谈到了命运——彭德怀的命运、普通人的命运都成了我们关注的话题。看来命运对所有人来说,都有普遍的兴趣和意义。这也正是人们对于605号别墅房舍,比对别的豪华别墅更想探望的原因。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自己命运自己主宰。其实这话并不完全正确,在一个有限制的社会里,个人的命运犹如一片风筝,只能被社会绳索牵动着,在有限的范围内自己主宰。伟人也好,凡人也罢,之所以倒了霉遭了劫,问题正是出在想挣脱绳索,任着自己的性情生活和说话,结果落了个可悲下场。因此,庐山,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山,这座有着美丽景色的山,对于我又是一座开启愚顽的山,让我平生第一次感悟到,我性格中积存的悲剧因素。庐山,谢谢你。

2010年6月18日

P3-6

后记

“命运”这两个字,像是位老朋友,在我进入老年以后,常常破门而入,跟我倾心交谈。

在编选这本近年新作时,重读写经历的文章,又听到“命运”的敲门声,仿佛特意来告诉我:“假如你在年轻时,就知道我是谁,恐怕有些罪就不会受。”我想,“命运”的话是对的,我只能追悔当初的无知,现在还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已经迟了。只能承认自己未善待“命运”。

在年轻的时候,常听长辈人说,处事要知道轻重,你才会活得明白。正是未能听老人言,我的吃亏岂止眼前呵,几乎一生都不很平顺。即使到了老年也是在近两三年,这才知道“命运”就是性格,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一生的艰难,这怨不得任何人,只怪自己未能掌控好性格弱点。我把这本书定名《梦醒黄昏》,就是想表达自己现在的想法。

“他生未卜此生休”这句唐诗,用在这里也许不太贴切,可是,仅这“此生休”三个字,却也是我此时此刻的境况。到了这把年纪,若说论天活,好像有点消极悲观,其实,这正是人到老年的实情。但愿每一天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些天整理完这部书稿,就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因为毕竞又做成喜欢的事情。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唯一想说的是,最后一辑《友情链接》,收录部分友人和读者近年写我和我作品的文章,目的只是想珍藏这份感情。这年头这社会,金钱名位易得,真诚友谊难求。当然,前几年还有多位朋友写过关于我的文章,由于年代相对久远,且当时没有电子版,现在找起来十分麻烦,只好请朋友们原谅。不过,你们给予我的帮助和指教,我会永远牢记心中。

柳萌

2014年9月26日

于北京亚运村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