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娟、刘大志、李晨光编著的《西南大旱背景下我国典型民族地区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以哈尼族梯田为例》从管理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哈尼族特殊的梯田耕作方式为核心,分析其水资源管理模式。书中,首先介绍了西南大旱的大背景和哈尼族的历史文化,从横向上,以几个典型的民族地区为代表;从纵向上,以历史沿袭进行生态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哈尼族生态模式的特点。其次从哈尼人的仪式活动和日常生产生活分析哈尼族水资源管理的突出特点。比如哈尼族昂玛突节、苦扎扎节中对水的祭拜,日常生活中利用水田养鱼、养鸭等。同时,将管理学、社会学理论贯穿其中,运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并突显哈尼族文化的模式维系功能,通过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并展现哈尼族生态文化中的文化资本、象征资本,以唐纳德·布莱克的法社会学理论分析,展示哈尼族水资源分配和使用中的调节与仲裁功能。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一、主要内容
二、基本框架
第三节 研究中运用的社会学理论
一、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二、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
三、唐纳德·布莱克的法社会学
第一章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第一节 当前国内外水资源研究综述
一、国内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综述
二、国外水资源研究综述
第二节 生态文化映射下的我国水资源及管理的基本状况
一、流域水资源基本概况以及相应的研究综述——以辽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为例
二、西南五省(市、自治区)水资源管理基本状况
第二章 哈尼族的历史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哈尼族传说中体现的自然崇拜
一、水崇拜
二、森林崇拜
三、动植物崇拜
第二节 哈尼族的社会历史变迁
一、政权的更迭
二、经济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哈尼族仪式活动对水资源的保护
一、“丈克勒”仪式表现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昂玛突”节表现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第四节 实践中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水田养鱼、养鸭
二、利用水力冲肥
三、谷船
第五节 民俗规范下的水资源管理方式
一、共同修建水沟
二、通过神灵的力量保护水资源
三、刻木分水制度和沟长制度
四、村规民约约束下的水资源保护制度
五、文化传承中的水资源保护
第六节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实证调查
一、箐口村实证调研
二、全福庄实证调研
三、大鱼塘村实证调研
第三章 哈尼族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现代社会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下的哈尼族水资源管理模式
一、场域与惯习视角下的哈尼族水资源管理模式
二、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哈尼族水资源管理模式
三、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哈尼族水资源管理模式
第二节 哈尼族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现代社会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启示
一、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传播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三、以典型区域带动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普及
四、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部门
五、注重利用水资源循环功能
六、以冲突的思想配合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形式开展水资源管理模式的传承
七、建立分工明确的水资源管理组织
八、结论与讨论
附录
一、红河州哈尼梯田的水资源情况调查问卷
二、哈尼族水资源调查相关数据统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