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少奇的故事(青少版)/领袖故事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石文卓//苗瑞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石文卓所著的《刘少奇的故事(青少版)/领袖故事丛书》中收录的刘少奇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或创造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本书通过多个生动详实的故事,将领导人从出生一直到晚年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串联起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饱满生动的形象,再现了领袖的人格魅力、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内容推荐

石文卓所著的《刘少奇的故事(青少版)/领袖故事丛书》还原伟人真实的人生历程,介绍了刘少奇苦难与荣耀的一生。作品记述了刘少奇从出生到成长为革命战士到历练成为党的领袖人物的幽默趣事,反映了他的在重大历史关头的作用和历史功绩。本书具有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目录

出身农家

私塾读书

热山芋打狗

刘九书柜

世界上没有“鬼”

习武酬志

五四浪潮中的爱国青年

半工半读的生活

为留学苏俄做准备

在苏俄的日子

受命清水塘

领导安源大罢工

不徇私情

革命伉俪

冲在救灾第一线

开办党校

组织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投身五卅洪流

虎口脱险

省港罢工

收回汉口英租界

妙计“交枪”

开拓白区工作

在东北(一)

在东北(二)

重回莫斯科

与“左”倾思想斗争

一切为了前线

教授马列主义

用教育的方法帮助人

改进军工厂的管理方法

漫漫长征路

抬棺游行之后

争取宋哲元

处变不惊

以身作则

冀东暴动

指导豫西党组织工作

料事如神

坐镇竹沟

同甘共苦

帮房东开杂货铺

保安历险

论述共产党员的修养

特殊的秘书

热爱读书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棋交友

鏖战水牛冲

重组新四军

再次“长征”

神奇的西柏坡

一定要注意群众纪律

深厚的革命情谊

拆墙

带病下乡

热闹的婚礼

我们需要爱国的资本家

要讲中国话

密访苏联

援助越南,友谊加兄弟

领导和支持中央党校的创建与发展

建设强大的海军

主席的农民通讯员

1957年南方五省调研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一封申诉信

破坏耕牛案

两个案子

一张“打倒刘少奇”的纸条

批评和制止“五风”

主席救船夫

公私分明,规劝七姐

严厉而慈爱的父亲

不搞特殊化,严格要求子女

家书教子

俭朴本色

接见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毕业生代表

革命友谊

考察林区,指导林业工业

一张特殊的条子

一封求助信

严厉而亲切的领导

保育员的烦恼

夫妻情谊

试读章节

在湖南省的宁乡县,有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不少人靠伐木烧炭为生,久而久之,就得名炭子冲。“冲”是湖南本地人对山间里的小块平原的叫法。炭子冲是一块夹杂在两座山之间的平地。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湖南较为富庶的地区,而且炭子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也比较发达。

炭子冲东侧的山坡下,有一座老屋,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出生在这里。此时他的父亲刘寿生(1864—1910)和母亲鲁氏(1864—1931)已经年届中年。中年得子,对于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刘寿生认定小儿子的出生是他的福气,加上此前已经育有三子两女,刘家可谓人丁兴旺。按照家族谱系的规定,刘寿生给小儿子起名绍选,字渭璜,因为他在叔伯兄弟九人中排行最末,在当地俚语中称最后一个孩子为“满仔”,所以他又被家人称为“九满”“九伢子”。刘少奇的名字,是他参加革命之后才改的。

刘家是炭子冲的外来户,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水。在明朝中期,刘家的先人刘时显的儿子刘宝做了湖南益阳的知县,刘时显夫妇便跟随儿子来到湖南,住在宁乡城南茅田滩。后来,刘宝的儿子刘邦益的后代又前往炭子冲,并在这块山清水秀的地方定居下来。

刘家在炭子冲并不算大户,但世世代代都很勤劳。刘少奇的曾祖父刘在洲,是一个十分勤劳能干的人,到他当家的时候,祖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田产。于是,他就租种了一片田地,带领家人精耕细作、省吃俭用。他们除了种植粮食外,还种植烟叶等一些经济作物,从此家庭逐渐富裕起来。

刘少奇的祖父刘得云当家之后,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勤俭持家,使刘家在炭子冲的田产逐渐增加到60亩,并将原来的三间茅草屋改成七间新房。刘得云勤劳朴实,待人宽厚,很受当地人的尊重。每逢年景不好,他还总是拿出一些余粮救济附近的贫苦人家。

刘得云有两个儿子,刘秉林和刘寿生。在分家的时候,他们兄弟二人各得三间半房子和30亩田,另外还有茅田滩的30亩祖田。

刘少奇的父亲刘寿生读过几年书,能写会算,思想比较开明,人也比较能干。他乐善好施,办事公道,深得乡里乡亲的敬重。但是与祖辈不同的是,刘寿生并不热衷于家财的积累,田产的增多,‘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子女的教育上。他坚持让四个儿子从小就上私塾读书。老大刘墨卿和老二刘云庭读了三四年私塾,老三刘作衡读了六年。刘寿生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他把炭子冲的30亩地留给家里耕种,将离家较远的茅田滩祖田租给了别人,而后自己又在家附近租种了别人的15亩地。孩子长大后,他安排男孩子下地劳动,学习烧石灰、犁地等活计,安排女孩子在家帮助母亲纺纱织布,喂养家畜。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一家人一年到头虽然忙忙碌碌,但也别有滋味。

P1-P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