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为什么能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任晓驷编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更成为新的世界之谜。诸多中外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为破解这个秘诀已经有过不少论述。任晓驷编著的《中国为什么能》是用最通俗的语言,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中国的制度、中国的道路、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为世界做贡献的中国人这些支撑中国为什么能的故事娓娓道来。希望通过此书能够回答或部分回答一直以来的世界之问,破解中国发展之谜。

内容推荐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任晓驷编著的《中国为什么能》将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所塑造的“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同时,揭示中国模式的深层机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本书将带您走近一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中国。

目录

第一章 弗里德曼为什么羡慕中国

 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在哪

 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新一届领导集体带来哪些新风

第二章 走什么样的路

 百年探索的结果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带来快速发展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第三章 经济成就背后的文明因素

 中华文明长寿的秘诀

 传统道德诉求

 传统的治国之道

 影响中国人心灵的三位哲学家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软实力

 忠诚爱国的信念

 己欲达而达人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年轻人的精神追求

 血脉相融的为民情怀

 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

第五章 正在创造奇迹的中国人

 迈向更深远的天空

 站在科技前沿

 中国企业家的蝴蝶效应

 将中国文化融入世界

 体育精英

结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试读章节

己欲达而达人

高淑珍是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的一位普通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王利国每天坐在自家大门前,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小朋友经过,他恳求妈妈:“我想念书,以后要当医生,专门治类风湿。”高淑珍看着儿子充满渴望和失望的眼神,说:“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细心的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和王利国一样情况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这些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刚开始,她的行动并没有得到村民甚至那些孩子家长的认可,他们认为她是“头脑发热”。但高淑珍坚信:“孩子们肢残心不残,让他们学点知识,长大了有个一技之长,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课了,5个孩子、4张课桌、2块黑板,老师是高淑珍的女儿,课本是借来的。高淑珍家的“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近百名孩子在这里接受了最初的教育。孩子们吃住都在高淑珍家,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高淑珍每天清晨4点钟就开始一天的忙碌,直至深夜才能休息,几乎没在饭桌上正经吃过一顿饭。她从未收过孩子们一分钱,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她不得不举债办学。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遇上歉收的时候,要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大雪天没有集,她就走街串巷叫卖。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高淑珍的故事见诸媒体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帮忙,有的志愿者已经在她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还为这里的10个孩子进行了手术治疗。北京师范大学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教授评价:“高淑珍十几年如一日为一群不幸的孩子挡风遮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怀使她成为最伟大的母亲。”

44岁的河南省潢川县人黄久生,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七局一公司的项目部经理。他和妹妹两人是从小吃百家饭的苦孩子,靠着邻居大娘大婶们帮衬长大成人。为了报答村里人的帮助,他从13岁开始为邻居们挑水。为了把邻居家的大水缸挑满,他常常天不亮就起来,往返挑十几趟。18岁的时候,黄久生出门打工,事业有了较好的发展,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乡里乡亲。逢年过节,他总要给乡亲们,特别是孤寡老人们送去吃的、穿的和用的。迄今他已为村里近700位老人捐助了100多万元。他还在村里修建了一座敬老院,除了国家补贴的部分外,不足的部分全部由他承担。黄久生照顾和资助多年的老人李鸿金在临终时,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地说:“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闭眼了。”除此之外,黄久生对支持家乡的建设也不遗余力:村里建小学他捐了2.3万元;抗击“非典”他为镇里捐资13万元购置医疗设备;建设“村村通”工程他捐款7万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先后捐款12万元……他所做的一切都源自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道德观念。

201 1年9月,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乐衡秀,作为中国第8批援助莱索托王国的医疗队队员远赴非洲,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莱索托王国医疗事业不发达,人民比较贫穷。医院接诊了一位患巨大子宫肌瘤的妇女,因她家境贫寒,准备放弃治疗。乐衡秀得知后,为患者垫付了手术费。出院时,这名患者拉着乐衡秀的手不愿松开,含着泪一遍遍念叨:“感谢乐医生,感谢中国。”莱索托是艾滋病的高发区。这里育龄妇女的HIV感染率达50%以上,住院病人的感染率则更高。2012年6月,乐衡秀为艾滋病人手术时不慎剌破了自己的左手,但她坚持继续为病人手术。为了不被感染,她必须连续服药一个月。期间,她忍受着无力、腹泻等副作用,从未停止工作。2012年12月,乐衡秀在当地被发现患有乳腺纤维瘤,同事劝她马上回国治疗。但她想到患者的手术已经预约到第二年3月份,毅然选择留下。为了暂时控制病情,她在当地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第三天,伤口还未愈合,她便连续完成了3台手术。但她的病情却迅速恶化了,2013年2月底,她被确诊为乳腺癌。在援外的一年多时间里,乐衡秀共完成大小手术500多例,抢救了118名危重病人和74名重度窒息新生儿。其中,她完成的子宫肌瘤剥除等多项手术,填补了当地医院治疗的空白。乐衡秀无私奉献的白求恩式精神,深深感动了莱索托人民和她身边的人。

91岁的刘盛兰是山东省的一位普通鳏居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当保管员。1998年,刘盛兰因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开始了助学。他的初衷是希望老了时,身边能有一个照顾自己的人。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最初,他是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但他捐助的学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同时资助50多名学生。为了能够资助更多的孩子,他每天清早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捡拾废旧物品。他17年几乎没吃过肉,没添过一件新衣,却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不去养老院,因为这样能够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他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的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了多少钱、收了多少封回信。他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他说:“自己很困难的时候,就希望有人能帮帮忙,所以看到别人有困难就想尽力去帮帮他们。”  P86-91

序言

中国已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了吗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计划2014年4月29日公布,根据各国购买力平价(PPP)的GDP数据分析显示,2014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摘得世界头号经济体桂冠。作为对真实生活成本的估计,购买力平价被认为是比较经济体规模的最佳方式。英国《金融时报》称,世界银行公布的这些数据是对货币在不同国家的购买力的最权威估计,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大多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采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媒体开始热炒“中国世纪自今日始”的话题。

瑞士《商报》称,2014年世界经济将迎来一个转折点,美国保持140年的头号经济体的地位将不保,面临美中两国的“换岗”。

奥地利《新闻报》在《中央帝国正式回来》一文中则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的数百年中一直是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9世纪中叶,英国成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世纪末至今,美国一直是全球头号经济体。现在看来,中国可以重新夺回这一地位。

《金融时报》在2014年5月1日的社论中,用数据对中美两国的经济进行了比较: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货物贸易大国;人民币跃居全球最常用支付货币第七位;2013年中国拥有200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盈余,美国则存在约40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赤字。

世界银行这个“最权威估计”让美国舆论格外认真,他们把中美两国比较一遍后得出几乎一样的结论:无论按什么统计方法,美国被中国取代都是大概率事件。美国《华盛顿时报》认为,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强大经济力量,是美国在遭遇丧失AAA信用评级的尴尬后,其声誉遭到的又一打击。美国《天主教在线》则称,自1872年以来美国首次交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桂冠,是“让美国深感羞愧的时刻”,而中国领导人则会将这个桂冠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大胜利。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4年5月4日刊登的弗兰克·布鲁尼的《美国,萎缩的国家》通过一个故事展现了美国公众的危机感:

不久前,我问我的一个好朋友,他是我认识的最聪明也是最尽心的爸爸之一,我问他是否认为自己的孩子会生活在一个更加繁荣的美国,或者至少会享受与我们同样多的机遇。他迅速而明确地回答,不是。我继续问他,会如何应对这一点呢?他耸耸肩,苦笑着回答:“我希望给他留下一大笔钱。”上周,当我得知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计划已经做出最新预测时,我想起了那位朋友的话。虽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预测存在争议,然而我们下滑到第二似乎不可避免,以至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这已经发生了。近六年来,当盖洛普民调问他们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经济大国”时,回答中国的人比回答美国的人更多。今年这个数字的差距更令人吃惊,是52%和51%。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把美国排在第一位,尽管实际上我们仍然是第一位。

这个故事并不是个例,2013年的一份“中心地带监测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0%的美国人预计今天的孩子会拥有比父母更多的成功机会,有45%的人认为孩子们的机会会更少。这是该民调2009年开始进行以来最悲观的结果。

尽管国际舆论对于世界银行的预测高度关注,美国人也对自己的老大地位忧心忡忡,但中国人对这一预测却表现得格外低调。中国人对于自身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有充分的认识,毕竟如果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话,中国仅列世界第99位。而且,在很多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指标,比如贸易额、外汇储备、金融掌控力,以及科学技术、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并不代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第一,中国虽然是贸易超级大国,2013年商品出口比美国高出14%,但商品进口比美国低31%。中国尚未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而进口市场的规模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全球议价中的实力。

第二,截至2014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达4万亿美元,堪称巨大。但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中国多年来积累的大量资产,西方央行只需按几下键盘便能在瞬间内制造出来。的确,中国可以抛售这些资产,但那样做的话,她将是最大的输家。在这个储蓄过剩的世界里,美国可以轻易找到其他买家。

……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西方各国并不看好中国的政治制度,一旦国际、国内风云变化,唱衰中国的论调便甚嚣尘上。苏联解体、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SARS疫情、中国加入WTO、国际金融危机,这些都是西方预测“中国要天下大乱”的时间节点。然而冷战后的二十多年,中国没有乱,“中国崩溃论”崩溃了,中国崛起了,大大超出了西方的预期。“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弗兰西斯·福山主动修正自己的看法:“‘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中国用事实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偏颇,证明各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来。

那么,中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中国为何能够用三十余年的时间创造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奇迹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