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编写的《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是世界动物小说经典之作,入选了教育部推荐书目。全书共收动物故事13个,包括《狼王老波》、《爱犬宾果》、《溜蹄的野马》等。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感受自然的趣味以及生命的真谛,学会尊重生命。
随书附赠全彩手绘+APP版互动式多功能导读。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讲述了狼王老波、爱犬宾果、溜蹄的野马、黄狗巫利、棉尾兔小豁、温尼伯的狼、乌鸦银斑、信鸽阿诺克斯、长耳朵野兔小战马、泉原狐、松鸡红颈环等不同动物的故事。西顿笔下的动物各具形态,向人们展示着不同动物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虽然在有些地方,我背离了历史的真实性,但这本书里所有的动物都在现实中生存过。它们过着我书中描写的生活,但它们呈现出的英雄气概和独特性格远远超出我的描述。
我认为人们笼统而抽象的处理方式,对于自然的历史非常不利。用长达十页的篇幅来描述人类的风俗习惯,能有多大的意义?如果用同样多的文字来讲述伟人的生平,价值将更高些。我在本书中描述动物时所遵从的原则,是展现个体的真实性格和它的生活背景,而不是肤浅甚至充满敌意的人眼中的动物形象。
看过本书的读者,可能觉得这与我借鉴很多动物特点的做法相矛盾。确实,由于观察记录的不完整,我不得不东拼西凑。然而,老波、宾果和野马的故事完全取材于现实。
从一八八九年到一八九四年,老波一直住在科伦堡的草原上,过着狂野不羁的生活,农场主们再清楚不过了。就如书中所写,它死于一八九四年一月三十一日。
从一八八二年到一八八八年,宾果成为我的爱犬,虽然中间我去了纽约,一度中断了与它的联系,但从我在马尼托巴的朋友们那里,可以得到证实。还有我的老邻居猎犬唐的主人,会从本书中得知他的狗死亡的真相。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野马生活在离老波不远的地方。这个故事以实际发生的事为蓝本,除了野马的死因这部分存在争议。据某些证人称,它在第一次被赶进畜栏时扭断了自己的脖子。火鸡爪去向何处,没人知道,所以也没办法跟它确认了。
从某个层面上讲,巫利是两只狗的组合。这两只狗都是有着柯利牧羊犬血统的杂种狗,都被当作牧羊犬养大。巫利的第一章是真实的,人们知道它变成了一个冷酷的绵羊杀手。第二章是另一只类似的黄狗的故事,这只狗长久地过着两面派的生活:白天是忠诚的牧羊犬,到了晚上变身为嗜血的刽子手。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我在写本书的时候,就听说了另一个故事,一只也过着双重生活的牧羊犬,到了晚上就屠杀附近的小狗,并乐此不疲。等到主人发现时,它已经杀了二十多只狗,还把尸体都埋进了沙坑里。最后它的下场和巫利一样。
真实的红颈环生活在多伦多北部的唐河河谷,我的很多朋友都记得它。它被害于一八八九年,死在了舒格洛夫山和法兰克城堡之间。我不想提起凶手的名字,因为我想揭露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某个人。
银斑、小豁和泉原狐的故事也都以真事为蓝本,我把它们同类的故事集中在一起,放在它们身上,其中的每一件事都真实存在。
小熊乔尼也来源于真实的故事。
这些真实的故事往往以悲剧告终。野生动物的真实生活从来都不是喜剧。
本书中的故事表达了上个世纪就应该被提倡的道德观。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但在这里,我希望你们能感受到,这种《圣经》中就曾提及的古老道德观:人类和动物密不可分。人类有的东西,动物也有;动物没有的,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不会有。
动物也是有感情、有想法的生灵,只是程度上与我们有差别,它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权利。这个事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圣人提出,现在才获得人类的认可。
本书由我的妻子格蕾丝加勒廷;汤普森整理成册,内容由我负责编写。
欧内斯特西顿汤普森
一八九八年八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