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若为自由故(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威廉姆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理查德·马修·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简称RMS)是自由软件之父,他是自由软件运动的精神领袖、GNU计划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立者。作为一个著名的黑客,他的主要成就包括Emacs及后来的GNU Emacs、GNU C编译器及GDB调试器。他编写的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PL)是世上最广为采用的自由软件许可证,为copyleft观念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若为自由故(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传)》用叙事体的风格,讲述了理查德·斯托曼的成长经历和传奇人生。作者威廉姆斯通过接触斯托曼本人、他的家庭、追随他的程序高手以及IT产业界,以全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笔触,塑造了这位软件产业界的“罗宾汉”的形象;由此也帮助读者了解他所倡导的自由软件运动的缘起、理念和发展历史。

内容推荐

理查德·斯托曼是自由软件之父,他是自由软件运动的精神领袖、GNU计划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立者。

《若为自由故(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传)》用叙事体的风格,讲述了理查德·斯托曼的成长经历和传奇人生。全书共14章,记录了斯托曼从一名黑客成为自由软件的倡导者,并发起自由软件运动的的成长经历。作者威廉姆斯通过接触斯托曼本人、他的家庭、追随他的程序高手以及IT产业界,以全新视角和丰富的笔触,塑造了这位软件产业界的“罗宾汉”的形象;由此也帮助读者了解他所倡导的自由软件运动的缘起、理念和发展历史。

本书是了解黑客文化、自由软件运动以及斯托曼的一本轻松读物,适合任何IT行业相关人士、程序员以及Linux和UNIX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从一台打印机说起

第2章 黑客路漫漫

第3章 黑客正年少

第4章 逆天行道,弹劾上帝

第5章 自由一隅

第6章 Emacs 公社

第7章 道分左右,义无旁支

第8章 ST IGNUCIUS

第9章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

第10章 GNU/Linux

第11章 开源

第12章 开往黑客地狱的短暂旅途

第13章 斗争仍在继续

第14章 跋:粉碎孤独

附录A 术语

附录B 黑客的三层含义

附录C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试读章节

最重要的,斯托曼强调,软件和菜谱都很容易被分享。倘若有位客人来家里吃晚餐,那么把菜谱给他无非是花些时间,费点笔墨。复制软件则要求更少,只要轻点鼠标,费点电。而分享之后,起码有两份收获:增进了友谊;同时,下次需要帮忙的时候,对方也会有所回报。

“想象一下,要是菜谱全被封锁在一个黑匣子里,那会如何?”斯托曼话峰一转,“你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调料,只有他们才能更改配方。你如果把菜谱抄出一份,送给朋友,他们就把你叫贼,把你关进牢房,长达数年。如果你早就习惯了把菜谱传来传去,这样的世界一定会让你觉得不可理喻。可这一切恰恰发生在专有软件的世界之中。在这个世界里,很平常的社交行为被严格禁止,或者被想方设法避免。”

类比过后,斯托曼又提起了施乐打印机事件。和烹饪菜谱的类比一样,打印机事件也是一个称手的工具。两者介绍完,听众就可以了解到如今的软件业究竟发生了多大改变。斯托曼的介绍把听众拉回了曾经那个年代,那时还没有亚马逊和它的一键支付;没有微软和它的Windows系统;没有甲骨文数据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听众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不受当下这些所谓的大公司影响,重新审视所谓的软件所有权。

讲起施乐打印机事件,斯托曼轻车熟路。他好似律师在做法庭最后陈词一般,字斟句酌。当说到卡耐基梅隆大学的那位计算机教授拒绝给他源代码的时候,斯托曼道:“他背叛了我们,”斯托曼稍有停顿,接着说,“但他不止背叛了我们,更有可能背叛你!”

“你”字一出,斯托曼就伸出食指,指向在座听众。听众之中,有人稍有皱眉。而斯托曼的目光则移到了前排,一位听众正在低头偷笑。“而且我觉得,他更有可能背叛你”斯托曼指着刚才偷笑的那位听众。

这个临场的包袱,把一个人的窃笑变成了全场大笑。各种行为,好似舞台剧一般。笑声中,他总结道:“要想不被他背叛,你只能盼着晚点投胎”笑声又起,“因为这位教授承诺,拒绝和地球上大多数人合作。”

斯托曼一字一顿:“他签署了保密协议。”

在这二十年来,理查德·马修·斯托曼,从当年一个不太得志的学者,成为了一呼百应的运动领袖。这一蜕变本身就饱含寓意。它诉说着斯托曼的顽强与固执,诉说着他的决心和毅力,更清晰地诠释了自由软件运动的价值观和远见。这之中,也当然包含了斯托曼编写的高质量代码,字里行间都凝结了斯托曼的心血,将他的经历铸成了计算机界的传奇。传奇之上,更能看到GPL不可遏制的蓬勃生命力。而作为法律界的一大创新,GPL已经被公认为斯托曼的重要成就。  当下,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技术已成为整个世界的一大支柱。斯托曼的经历也更彰显了在如此背景之下,政权民意的风云变化。

这一切的一切,也许恰恰能解释,为什么斯托曼发起的运动能如此长久不衰,而很多当年的名牌大厂,却早已风光不再的原因。遥想当年,1984年,斯托曼刚刚发起了GNU工程。面对这一项目,自由软件运动内外都充斥着对这个工程的无视、嘲讽,甚至攻击。一路走来,虽然GNU工程有过几次跳票延期,但在大多数时候还能按时交付,完成一个又一个发布计划。踏过了十八个寒暑,GNU工程也日渐成熟,在软件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而这近二十年来,自由软件的理想被斯托曼精心呵护,渐渐传遍大江南北。

要想了解这潮流背后的缘由,就要兼听八方言论。这不仅包括斯托曼自己的评价,更要倾听和他在同一战壕里作战的战友们的叙述。其实,斯托曼的个性并不复杂,倘若坚信“所见即所得”,那么斯托曼这个人就不难被理解。

“想要了解斯托曼这个人,你必须要把各处细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伊本·莫格林说道,他是自由软件基金会法律顾问,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在斯托曼身上有着各种古怪脾气,这也许会把人拒之千里。而这份不同寻常,恰恰就构成了斯托曼这个活生生的人。他对挫败异常敏感,他对道德准则恪守不渝。他不肯妥协的个性,在关键问题上不肯让步的固执,这一切的总和,最终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的斯托曼。”

一个简单的打印机事件变成了燎原之火,燃遍全球,足以和全球最富有的软件公司抗衡。要想回顾和解释这一切,并非易事。首先要了解软件所有权,以及它是如何走到当今的重要位置的;更要和人类健忘的本性做斗争;还要能从关于斯托曼的各种神话和攻击之中,看出本质。最后,还要能理解斯托曼在软件领域的过人天赋;以及他如何把这份天赋用到其他领域;还有在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成败得失。

当我请斯托曼做一番自我总结的时候,他也强调了莫格林提到的个性和原则:“坚强固执是我的本性。很多人在尝试做一些事,遇到了困难,就退缩放弃了。可我从不言弃。”

他也同样感激自己的运气。倘若当初没有那次打印机事件,没有其中的各种人事冲突,没有当年的各种机缘巧合,他也许不会放弃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职位,不会重新抉择,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并为之奋斗终身。是身边的各种因素,最终让斯托曼得以做出不同凡响的成绩。

“我正好有合适的技能,”斯托曼回顾着当初发起GNU工程的决定,总结道,“除了我以外,没人在做这事。我就觉得‘责任在身,我若不做,舍我其谁。’”P20-22

序言

“自由”这个词,有人崇尚,有人厌恶,还有人打心眼里对它咬牙切齿。而还有那么一小撮人,绞尽脑汁地要诉说着什么是自由,该如何保卫自由。而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是这样一个另类:他定义了“软件用户的自由”,并且身体力行地为自己的自由理念宣传,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掀起了一场“自由”运动。

瞎折腾一一恐怕不少人会如此评价斯托曼。

如今,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技术的便利却没能带来意想中的地球村。用户面前不是一个信息流畅的互联网络,而是军阀割据的战乱天地。在利益与专制面前,自由再一次沦陷。费劲周折,人们重拾起自由这面大旗。此时才发现,斯托曼早已在这个战场上为大家奋战多年。

在我看来,理查德·斯托曼注定会成为一位俄狄浦斯式的悲剧英雄。他固执,有原则,拒绝妥协。而这也就注定了他难以如愿。他追求着一份乌托邦式的理想,也恰恰是这个理想本身铸就了他的几分睿智、几分悲凉。作为自由软件运动的发起人,他大可从容地把同根通源的“开源运动”视作晚辈后生,在当今众多公司投身开源的热潮里,摘取本该属于他的果实。然而,他却认为开源运动强调的是软件开发模式,忽略了软件用户的自由。尽管绝大部分开源软件许可证也是白由软件许可证,尽管没几个人真的在乎“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究竟有什么区别,他还是拒绝与开源运动有任何瓜葛。人们诉说着自由软件的成果,分享着GNU/Linux、Apache基金会的成功故事,斯托曼则在旁边不断泼冷水:自由软件运动远没有结束,我们离目标依旧很远。

正如科学永远要与误解相伴一样,自由也总有被私利与强权侵蚀的可能。追求自由如同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这本斯托曼的传记为人们描绘了一位计算机界的奇才。然而,与那些硅谷创业故事不同,这里没有一夜暴富的上市传奇,没有商场战场的尔虞我诈,更不会看到主人公的圆满谢幕。如今的理查德·斯托曼,依旧参与着自由软件的开发,依旧在世界各地演讲,宣传他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依旧会遭受人们的误解与不屑,被视作异类。斯托曼的执着与固执令他难见成功,也成就了他的传奇。

本书写成于21世纪初期,书中描写的一些环境当下早已不再:如今,自由/开源社区蓬勃发展,甚至硅谷的各大公司也纷纷抛来橄榄枝。自由软件与开源软件早已不是商业公司的敌人,反而是众多企业的得力助手,甚至是利润来源。哪怕是曾经自由软件运动的宿敌一一微软公司,也投身到自由/开源软件的开发中,甚至公开了自家公司产品的代码。这一切的发展,都始于斯托曼当年的一份宣言。而其中原委,只有读过之后才能品味。

本书原题为Free as in Freedom。本意是强调Free一词中的“自由”意项。对应的中文翻译则让我们犯了难。为此,我们曾在GNU官方网站的中文翻译组征求意见,最终选定了半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多尔的“若为自由顾”来作为本书的标题。裴多菲曾领导了1848年爆发的匈牙利革命,并为此献出了自己26岁的生命。尽管斯托曼不一定会赞同裴多菲的政治理念,但那份为了争取自由而拼进全力的执着,却是两位领袖的共通之处。

非常荣幸能与凡希合译本书。他翻译了第9章以后的内容,并完成了绝大部分的校对工作。是他的热情,让我这个习惯拖延的人追上进度。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陈冀康编辑的帮助,是他的耐心才让这本书最终得以出版。也感谢哲思自由软件社区,特别是徐继哲先生对本书的支持。

与很多翻译作品一样,本书也难免存在疏漏。但作为一本“自由”图书,读者可以参与改进,我们也会根据读者的建议更新本书的电子版。

邓楠

2014年5月于山景城

书评(媒体评论)

理查德是第一位奋起反抗的人。如今,他的抗争演变成了更大规模的行动。他指出了软件专利背后的荒谬逻辑:哪怕只有一行的代码,仅仅因为这行代码的作者是第一个想到这代码的人,就可以宣称对这种方法的完全所有权。当年,理查德曾孤独一人为我们战斗。他曾警告过我们,软件业现有的知识产权模式不仅不会帮助从业者,反而会让开发人员倍受折磨。如今,软件专利肆虐,已不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而这一切,早就被理查德言中了。

——蒂姆·伯白纳斯-李,万维网创始人,万维网协会执行官

理查德发展了一套严密的哲学体系。这套哲学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很多事情:何为软件开发,何为知识产权,软件开发社区又应该代表谁的利益?

——埃德·舍恩伯格,纽约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有谁会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来做这些专业工作?什么样的爱好者可以为他的产品投入三人年的精力去开发完软件还得去发现错误、编写文档,最后还要免费发布他的产品?

——劳伦斯·莱西希,斯坦福大学法律系教授,《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一书的作者

在理查德那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那种典型的长发络腮胡的黑客形象。这样的人在赫尔辛基并不多见。

——林纳斯·托瓦兹,Linux内核的创始人,1990年第一次见到斯托曼时对他的评价

这是一本期待已久的传记,它要描述的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一人之力,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技术的看法。

——罗伯特·杨,红帽公司联合创始人

斯托曼坚持自由,但其实一点不反对商业。他关注的核心是技术背后的潜规则是否合理公正,他开创了自由软件的体系,直接导致开源软件的兴起,成为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基石。

——蒋涛,CSDN/极客帮基金创始人

RMS为软件行业树立了道德基础:鼓励人们学习、交流、分享和互助;提供了技术方案:GNU操作系统;法律框架:copyleft,GNU GPL/AGPL/LGPL/FDL。这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捍卫信息时代人类自由的基石之一。而这一切始于20世纪70年代,感谢RMS的远见和坚持!

——徐继哲,北京自造星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