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老师发起成立的德兰光明慈善近十余年先后修建慈善学校近30所,救助近2000名儿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
打开德兰根迥仁波切著的《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里面有最在乎自己的智慧法则。
仁波切简洁思辨的文字,引领我们发现日常事物中的智慧,给人以警示。协助我们发现痛苦的本质,通过转化心性,开启心智,找回我们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
生活可以很快乐,很充实!让生活更有意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德兰根迥仁波切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德兰老师发起成立的德兰光明慈善近十余年先后修建慈善学校近30所,救助近2000名儿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 打开德兰根迥仁波切著的《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里面有最在乎自己的智慧法则。 仁波切简洁思辨的文字,引领我们发现日常事物中的智慧,给人以警示。协助我们发现痛苦的本质,通过转化心性,开启心智,找回我们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 生活可以很快乐,很充实!让生活更有意思。 内容推荐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作者德兰根迥仁波切用简洁思辨的文字,给我们以启示,协助我们转化心性。指出生活中人们的痛苦烦恼的根源。通过开启心智,让困惑的自己获得自由,找回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快乐不是一蹴而就,获得快乐自由需要降伏内心。通过重拾人伦道德,先做个善良的人,之后成办利他。放空自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重新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 慈善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意行为,慈善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温暖快乐的源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解开生活里的梦 世间是苦,是梦幻 人生痛苦随逐,如梦如幻 抓不住的快乐 我执是根,是魔王 一切痛苦皆源自我执 都是我执惹的祸 快乐的逻辑 谁是无始以来一直伤害我们的魔王 再说关于痛苦的来源 烦恼是一朵七彩云 执着与恋爱 大乐无我,是归宿 内在的快乐 自在是真快乐 佛的清净刹土因“无我”而产生 第二章 闻思修融入生活 次第学修,需力行 了知法之精要,决心断除无明 实修是最好的事情 佛法修行的基础与关键 修出离心,断轮回 一切想中无常想为第一 修行需要忆念无常 关于业因果 修心从重视外四加行的观修开始 修菩提心,断自私 自他相换的观修法门 菩提心的功德 从爱心开始一步步修行 实修菩提心的方法:舍弃与承担 三毒变三法 打“我”才能利益众生 修持菩提心的两个要点 感恩众生才能修行 积资净障,信三宝 忏悔才能打“我”,做朵玛也能打“我” 虔信三宝,打击我执 关于功德、业障、信心与智慧 解脱依赖于对三宝的信心 三宝带来最好的缘起 观修空性,断戏论 空性的概念 没有了执着以后是什么样的 在生活中修持空性 第三章 看清自己,不断完善 不动道人心 戒律为基础,不动摇做慈善的决心 真正需要快乐,佛教里有最好的方法 真正的修行 人不能没有感恩之心 让你的精神知足 不认识轮回的苦,不会放下对轮回的爱 对钱不能太执着 比钱更重要的是贤善的人格 真心的朋友 油门和刹车 何为你的安乐之道—玉耶女的启示 给即将皈依弟子 第四章 帮助别人,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 佛法大爱与慈善 每个志愿者都很了不起 从芦山地震说起 慈善不是竞争 以慈善为趣入佛法修行之方便 爱心带来快乐 浅谈如何去爱 现代人的通病—精神乞丐、精神残疾 现代人的快乐和幸福之道 新年,说给志愿者听 做慈善的意义及方式 以爱相待 趁父母还在的此刻去爱 我们是连在一起的 流浪狗小黑 有理想地生活 关于爱情 道德的重要性 写给年少的孩子 终生的教育 爱会送来整个春天的花 请给地球多一点爱 慈善·生活 幸福的方法 试读章节 人生痛苦随逐,如梦如幻 人的一生,说长并不长,说短并不短。其间的痛苦与快乐,也应是分量相当,我们皆有感知。人生各种各样,美好的人生是在希望中到达终点,痛苦的人生在痛苦中消亡,被轻视的人生在轻侮的目光中结束。 人生中的快乐与痛苦紧密相连,如同是头碰头睡觉。它们彼此相关,互相转换。这一刻的快乐下一刻已变成痛苦,这一刻你拼命抗拒的痛苦下一刻又成为你所希求的快乐。又如希望与悔恨,亦复如是。 人生中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现在的痛苦皆是往昔业力的成熟,来自于你过往对自我的保护;而此刻一切的快乐皆源于众生。从你的现在,也可以看到你的未来。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人生中所遭遇的一切,包括一切的念头都是如梦如幻。 人生的意义在于修学觉悟,在于寻求解脱。 千万不要走错了路!在一切时处都不要忘记的是,虔信上师三宝,寻找并依止一位精进的上师,修学佛法!如此,我们才是拥有了最为殊胜的人生。 抓不住的快乐 对大多数人来说,甚至包括大多数一直学习着出离心教法的佛教徒来说,世间的快乐,是胜过一切的。 人们认为世间并没有多少痛苦,尤其是现在——你心情很好,身边围绕着亲友的关注和温暖,再加上胃口也很不错。人们认为,这一切就是快乐。 但是,这些快乐是否能抓住呢? 观察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我们能够看到,这一切都是变化的。如同最了不起、最昂贵精致的瓷杯,当掉落在地,不过一堆碎片粉末。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亲友的关系无常,毫不可靠。当内心五毒涌现等因缘会合,我们的一个朋友会轻易转变成敌人。一切都有生必有灭。善因所感召的世间福报必定会逐渐减损消耗。不管是一个多么有能力的人,都无法阻挡这个趋势,世间的一切都会死掉,都会消失殆尽。 无常的原因何在?是我们的心迷乱了。 因此,需要经常好好地问自己的心,观察自己的心,否则它将迷乱不堪。 这个世界上有的国家,宽广富饶,简直如同天界一样美好。但这种美好安全的假象,完全可以被无常在几秒钟内粉碎,变得像饿鬼界、甚至地狱那般可怜。比如,想想一场突发的巨大自然灾难吧。所以说,我们真的需要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毫无定数。 我们目前所生活的世界,大约有七十多亿人,而毫无痛苦的人可以说一个都没有,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痛苦:富裕会有富裕的痛苦,贫穷又有贫穷的痛苦;漂亮有漂亮的痛苦,丑陋有丑陋的痛苦;饥饿的人因为担心下午能吃什么、明早的食物又该去何处寻找而痛苦不已,富裕的人则很可能有面对一堆美食却丝毫吃不下的痛苦;放到一个家庭来说,有孩子的会为了这个孩子而产生很多矛盾、担忧、期冀而陷入痛苦,不能怀孕没有下一代的也同样会痛苦不堪;还比如,出名和不出名时、有亲人和没有亲人时等等情况都有不同的痛苦需要承担。这世间的一切,不是苦因,就是苦果,根本没有快乐可言。 为何我们会感受如此多的痛苦? 就是因为对于我们的生活、我们遇到的事,我们内心从来没有做出过仔细的分析,没有认真地想过。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事情因缘本来如是,到了你身边成为了你的痛苦,是因为你的心没有修好,是因为你的执着。就好像河流,段段相续,这一段不过是上游的延续,因缘使然,但到了顽固站立的石头旁边,这水面才卷起漩涡。我们内心的执着,就是因缘之流中的顽石。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心没有修好? 比如,今天你身体不舒服,必定有一个原因。在佛经,以及印度班智达们所撰著的经论中,有大量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并指出,以“五毒”为主的烦恼,就是我们的心未得调伏的原因。在佛所留下的经典中,还进一步指出,导致“五毒”烦恼的根源,即在于“我执”,或者说“无明”。一旦我们开始运用智慧认真分析“我执”——这个令我们不开心的病根,我们将能认识“无明”,也即拥有了从世间一切痛苦中解脱的机会。 P5-7 序言 自序 写这篇序的时候终于开始了我的闭关生活。突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起初还很不适应,人在关房内,心里依然惦记着外面的人怎么样了?这或那件事有没有处理好?孩子们怎样?总之,放不下的有很多。 这才终于体会了若能真正做到放下、让心回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在这个世间忙碌着,我们不愿错过任何一件与自己有关的事儿,好像这个世界是由自己主宰的;我们做了好多好多计划,好像我们能一直活着不死;我们不停地经历了好多悲喜交加的事情,依然像个“坚强”的战士什么都不怕;于是就这样,年复一年,却总是错过那件我们其实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让心回归! 经常会遇到很多人问我很多问题: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想要的总也得不到、为什么不幸总降临自己身上、为什么好像有了修行开始遇到的困难却越来越多……总之各种的不快乐让我分析原因。于是这些年遇到的很多人、他们经历的很多事有了今天的这本书。我想应该要感谢身边所有出现的人和他们所经历,因为书中每一篇文章也是由此而有的感悟或者说是答案吧。 身为佛弟子我接受的是佛陀的教育和智慧,书中流露的自然是佛陀的育人教言,但你是不是佛教徒没有关系,因为心里有一样的苦,我们总该找一剂疗伤的良方,不是吗? 哪怕只是试着用一丝丝佛陀慈悲所传授的智慧,都会很轻松淡定的面对并接受我们必须要经历的快乐痛苦、生老病死、得到失去。我们便不会在意那些原本看似很重要其实却是特别微不足道的有关自己的事儿,转而开始学会珍惜并懂得去关爱别的生命。有一位伟大的智者寂天菩萨曾经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关爱别人的时候,离快乐很近。 想想还是很温暖的,因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虽然这盏明灯早已被厚重的污垢所包裹失去了那原本的光灿,但只要我们想并为此而努力,终有一天会重现她本来的光。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微笑或者一个善意的动作就能让人心灵贴近,我以为,这种温暖,便是善。 ——海清 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慈善是一条路,在行走间,温暖了他人,看见了自己。 ——邵佳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