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下岗女的罗曼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新庚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新庚编著的《下岗女的罗曼史》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国经济面临痛苦转型,许多国有企业关停并转,社会上产生了大量下岗工人,主人公茹花就是一个普通市民,一家纺织厂的挡车女工。

小说从茹花下岗的第一天着笔,描述了下岗之后,女主人公自强不息,创业就业的奋斗过程,以及她的心路感情和家庭生活,是一部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内容推荐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40岁的纺织女工茹花不幸下岗。面对生活的压力,茹花努力奋斗,当过保姆,干过收银员,卖过保险,与形形色色的各界人士交往中,得到了历练,收获了自信,并开始了一段美好的感情生活。新庚编著的《下岗女的罗曼史》中穿插了对于美丽的江南都市的风情描写。

目录

引言

听召唤织女离岗

草帽哥咆哮社区

晨雾中闻婴儿泣啼

再就业忧心忡忡

女白领家中试保姆

再应聘雾中看花

问保险夜会保险郎

黎明前织女充洛神

医院外再遇雇主

女白领雇佣下岗女

保险郎深夜卖保险

穿新鞋老妇遭耻笑

当保姆开拓新人生

女白领亲热不避人

老司机牌局得胜

秦保安伏击女业主

老同学带信邀同窗

女业主夜会秦保安

俏佳人羞说男女事

白领丽人欲移民

下岗女梦中显裸男

水果店主再提女同窗

酒店叙旧老同学忘情

受感动下岗女写诗

为靓颜折大钞煽发

俏佳人稳坐收银台

秦保安新婚在望

水果店邂逅保险郎

保险业诚招下岗女

卡拉厅拥吻女同窗

醉酒男人不是夫

俏女人卖场当风景

醉司机夜半下水塘

下岗女避嫌辞老板

老司机残腿拥娇妻

保险郎赠物归原主

做保险新朋似故友

做单子朋友助力

水果店主夜访女同窗

摩托男公厕说鬼事

午夜电话老同学求欢

老司机睡前说后事

下岗女酒店卖保险

悯小儿终成后妈

试读章节

  听召唤织女离岗

茹花出门前,用右手的中指再次轻揉了两下眼角。她看到穿衣镜中自己的眼角边淡淡的鱼尾纹渐渐地消退了,才满意地提起挎包走出更衣室。已迈入四零档儿的茹花的脸蛋还保养得如大姑娘般娇嫩,只是单位轮辈儿的下岗也落到茹花头上了。织布机旁站了二十年的茹花悻悻地走出那个她早出晚归,为之奋斗了二十年的单位大门时,有种酸溜溜的东西在她胸口翻腾起来。她扶住单位门边的老槐树,像个出嫁的女儿般回过脸来,深情地望着那个熟悉的门楼,心里叨念着:我还能回来吗?路上没有镜子,茹花看不到自己脸,煞白的。她把身子倚在公交车站牌的柱子上,两只眼睛朝马路中间望着。

今日茹花接早班后遇着工会主席了。工会主席走到茹花的车弄堂里,放开喉咙喊道:“茹花,今日这几部机子就不要开了。你到我这儿来,我有话和你说呢。”茹花的心哆嗦了一下,脸儿一下子变得白疹疹的,像织机上的料子。茹花知道上班时间跟工会主席走出这个车弄堂,后面多半没有回来的机会了。茹花在关机子时曲下膝来蹲在地上,把脸贴在机子嵌了铭牌的立柱上。机子是二十四小时开着的,机子的立柱因为机件的运动竟是暖烘烘的。茹花把脸贴在机子的立柱上眼眶就有点湿润了,在心里说道:老伙计,我要去了。我也许再也见不到你了。后面有别的姐妹来侍候你,你还得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哟。茹花在心里说完这些话,便来到工会办公室。工会主席在靠窗的一个写字台后面坐着,微秃的脑门上留着稀疏的几荃白发。工会主席姓刘,茹花进厂子时就看到他坐在这儿办公了。那会儿虽说刘主席还是个干事,可他的工龄比茹花的年龄还大,像茹花这般女工唤他一声刘大爷也不算为过。茹花进门时把头点一下,轻轻唤一声:“刘主席。”工会主席看茹花跨进门来,肿胀的脸上勉强露出一点笑意:“茹花,你在厂子里也算一个老同志了,干了有二十年了吧。”茹花点点头,那眼光并不敢往工会主席脸上看。茹花知道工会主席下面就要说到自己下岗的事情了。工会主席是代表组织来说这件事儿。按说工会是工人自己的组织,现在自己组织的头和自己来说下岗的事儿了,小工人茹花还有什么话好说呢。“像你这样的老职工对国家对厂子是有贡献的,厂子本不该让你下岗。”工会主席看着茹花低垂的脸儿,似乎心中多少有些惋惜,“可是市场经济了,现在纺织品太多了。你们织的料子压在仓库出不去了。老职工中你还算年轻,安排你下岗也是给你一个机会。你到了外面做什么事还怕赚不到这几个工资?”茹花刚才把脸贴在织机立柱上时胸口就有一股酸酸的味儿,现在这股味儿又渐渐地浓烈起来。茹花把脸抬了起来,望着工会主席道:“刘主席,我进厂子时就看到您坐在这房子里办公了。您是我们工人的头,我们当工人的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您总能想办法帮助解决。您今天通知我下岗,我没说的。我也知道到了外面干什么事情我也可以赚到这几块工资了。可我在这儿已经干了二十年了,今天突然要我离开,我这心里……”茹花捂住自己的胸口,声音便有些哽咽了。工会主席的身子摇晃了一下,自嘲般说道:“茹花,我在这儿的时间比你还长吧,我也马上要离开这儿了。办了你们几个女工的事,我也要离开厂子回家了。不过我回家是退休。”工会主席用手指点点脑门,“你看我这里,剩下没有几根了。”要是在平时,茹花会笑出声来,可这会儿茹花一点笑意也没有,只是望着工会主席略显肿胀的脸,默默地点头。

公交车摇摇晃晃地驶入站台。站在站牌下候车的人群忽然骚动起来,人们争先恐后地挤进车厢。茹花被人们簇拥着,双脚几乎要离开地面了,只得像跳芭蕾一样踏着足尖碎步进了车厢。公交车厢像个沙丁鱼罐头,茹花把一只手臂挂在拉手杆上,另一只手护在胸前。空调的风从车顶棚的风孔中悠悠地泻下来,拂在茹花脸上,茹花额上那一绺刘海便撒落下来。茹花举起那只护胸的手去抹额上那一绺散乱的短发,站在前面那个男人便往茹花怀中靠。也许是感触到女人温软的乳房了,那男人转过脸来朝茹花笑。两个人的脸是那么接近,男人把气息喷在茹花脸上了,目光炯炯地看着茹花的脸。茹花有点气恼了。占了便宜又嘲讽人的微笑让茹花又羞又恼。茹花使劲抽回手臂护在胸口,脸儿一下子涨得绯红。得了便宜的男人并没有以此罢休,索性转过身子来和茹花面对面站着了。又羞又恼的茹花抬起脸来使劲瞪大了眼睛看面前这个男人,在心里骂道:我怕你了不成?我都结婚二十年了,我老公年纪比你大多了。这时,男人身上突兀的部位顶在茹花的小腹上了。走出车弄堂的女人多少有点胆怯了,赶紧把身子转了九十度。

P6-8

序言

这是座美丽的城市。从西面蜿蜒过来的山峦,逶迤起伏,郁郁苍苍,连绵如游龙。在那些葱翠而并不险峻的山峦间,几千年来孕育出一条大河。相传大禹治水遇此河,奋力疏浚,遂成今日之大江。早些年江水清澈,江畔渔人坐船上狩渔,直接可饮江水止渴。江水拍着轻浪欢快地从城市脚下流过。满城居民从来就有“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宋,柳永《望海潮》)的优越感。其实大好河山何处没有险山秀水?此地居民唯以自己居地为优,实是上了柳永那几句小诗的圈套。

大江出于山峦之间折一个弯,江面顿时变得开阔起来。但见碧波推涌,排浪相叠,后浪追逐着前浪直奔东海而去。北边岸上显现出一块无垠平地,秦始皇当年东巡,此地尚是一片汪洋,有山上巨石为证。此石头呈卵状,高丈余,直径约四人合围,立于石山峭壁处。传说始皇赢政东巡,乘海船至此地,曾以此石系船缆。没有人考查过传说的真实性,但峭壁之下便是平地,民居密布,街巷纵横却是事实。平地上流淌着几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湖泊水塘恰似一块块小镜子在太阳下熠熠地闪光。

有一条小河由南而北贯穿了南边半块平地,当地人称之中河。此河因为流经居民密集处所,故河道狭窄,两岸尽是块石垒就的石坎。石坎上便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常见的是白墙瓦屋,白墙上多有一扇两开的玻璃窗。早些年白墙上画些图案,也是卖人丹肥皂之类的广告。那时候中河的水呈深绿色,泛着粼粼的绿波,安静地在块石垒就的石坎儿下悄无声息地流淌着。遇着南边的大江涨了潮,水流稍稍湍急些。做木材生意的商人从江的上游放下来许多木排,涨潮的时候便将木排放进河道来。沿了河道有几处木材行的小码头。河道上有几座小石桥,皆是石砌的桥栏、拱形的桥梁。有几处桥栏石上刻了花卉飞鸟,刀功虽显粗粝却也栩栩如生十分耐看。河水曲曲折折顽强地流过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区,最终汇入北面一条名声显赫的人工河中。说那条人工河名声显赫没有半点夸张的意思,虽然没有南边大江古老亘远的历史,却也几度沧桑几度沉浮。关于人工河,此处仅作点晴之笔,容日后再细细道来。

这幽幽的绿波之上,白墙黑瓦之间,遇见雨季常是迷蒙细雨连日不开。石坎儿边上的垂柳吸润了雨水,急急地绽出嫩芽来。白墙后面偶有卖花女喊一声:“买花哕!”正好应了古人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又因中河的南端与大江相通,有江边的渔人打了鱼虾乘小船入了河道溯水而行,一边摇着小木桨一边口中喊道:“鱼呀,虾呀!”船行至一处白墙下,听得墙上“嗯呀”声响,有人推开窗子探出脸来。渔人抬眼望去,窗口隐隐见得一头蓬松短发,额上一绺刘海遮住半只眼睛,圆脸小嘴大眼睛,青春气息恰似河坎儿边上的垂柳瘦桃,十分可人。窗开处脆生生抛下一句话来:“卖鱼虾的,今日可有鲜活的小虾?有便称些小虾上来。要鲜活的。”于是讨价还价。说妥了价,窗口吊一只竹篮下来。划桨人接了篮子,收好票子,遂打起杆秤,将称好的小虾倒入竹篮。于是扯一下系竹篮的绳子,看窗口的姑娘将竹篮收起,卖鱼人说一声:“明日再买我的虾哟!”拾起小木桨将船儿划开,嘴里依旧喊道:“鱼哟,虾哟!”

这窗口用小竹篮买鱼虾的姑娘正是本书主人公茹花。其时年方十三,刚出了小学校,在家里等中学堂的入学通知。日子在等待中一天天走过,少女茹花苹果般的脸儿却因在老瓦房的阁楼上憋得久了失掉了红润。

茹花家的屋子筑在中河边的石坎上,前后二进厢房,上面加盖了阁楼。茹花上小学时间独个儿搬阁楼上住,因而早早地便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小阁楼约十几个平米,中间放一张花梨木朱漆小床,临河的窗口有一张小学生专用的三抽屉桌。桌上放个带灯罩的老台灯,台灯的拉绳开关坏过两回。茹花爸上回说了:“这拉绳开关如果下次再坏,干脆把灯头换掉算了。”茹花喜欢这个老台灯古典的模样。她不知道换了灯头这台灯会是什么样子,因此她现在使这个台灯时拉绳子特别地小心,生怕又使坏了拉绳开关。茹花在等通知的日子里闷得慌,便常趴在三屉桌上往窗外看。和茹花家屋子隔河相望是一个木材行。从江水中漂流下来的木排弯进中河的水道里,又被运木排的工人沿着狭长的水道撑到木材行的小码头下。工人下水去拆开了木排,把泡在水中的碗口粗的圆木一根根背到木材行空旷的场地上。茹花看这种拆木排、背圆木的场景看腻了,便低下头看河水。河水由于和大江相通的缘故,在城里别的河水已经发黑的岁月里它的水依旧是绿森森的。茹花趴在三屉桌从上往下看,下面的水绿得有点发暗,像林深叶茂的树林里,太阳光穿不透繁密的树叶子。远远地听得“鱼呀,虾呀!”的叫卖声。住在河坎儿上的居民有开了窗子用吊篮买鱼虾的习惯。少女茹花挡不住鲜活鱼虾的诱惑,也学着大人的口气喊住了打鱼人。

溯着绿森森的河水往前走,河道上的小石桥愈来愈短。卖鱼虾的打鱼人不会让自己的小船穿过第三座石桥的桥孔,因为那儿的水波已经没有了绿油油的光泽。第三座石桥的桥墩旁坐着一个少年,稚嫩的脸上一双小眼睛戚戚地盯着每个过路人。少年理个短平头,突额长脸宽嘴巴,青灰色学生装的一只袖子的肘部缝了块补丁。少年坐在一个可折叠的小方凳上,身边竖着排一人高的青皮甘蔗,脚边一个细竹篾儿编的字纸篓,篾篓里装的是甘蔗皮,有两根甘蔗梢头高高挑出在篾篓上方。少年用忧郁的眼神看着街上的行人。每个走近甘蔗摊的行人都会使他受宠若惊地站起身来。一个抱小孩的女人走近他身边时,少年满心欢喜地招呼道:“大嫂,买根甘蔗吧。小孩儿长牙齿了,嚼嚼甘蔗可以帮助他的牙齿发育呢。”女人看看甘蔗,伸出手来用一根指头在少年额上一点道:“你神经病,我儿子才三个月大,他哪来的牙齿?你拉生意也得看看对象。”女人把手指头点在少年的额上,感觉占着了便宜,便笑眯眯地走开了。少年并不在意女人的手指,他揉揉小手捡起地上的小刷帚,去边上的水桶里蘸些水往青皮甘蔗的根部甩几下。他是担心甘蔗干裂呢。

少女茹花背个花书包扭着屁股走过来。少年的心“咚咚”地剧跳起来,苍白的脸儿忽然涌起一片红晕。他不愿招呼这位同窗了多年的姑娘。他埋下头装作清点兜里的零钱,其实他清早用自行车驮来了一捆甘蔗,放到这会儿还没有开过张。他把一张张揉皱了的角票用手指拈平了夹在左手的两根手指间。少年埋下头点自己的零钱时,茹花走到了甘蔗摊面前,姑娘迟疑了一下放慢了脚步,看了一眼路边的少年,她想与昔日的老同学打个招呼的念头忽然消失了,而且心里有些愤愤起来:不理我?哼,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姑娘有些生气了:我又不想白吃你的甘蔗。姑娘扭头就走。

一对少男少女前程漫漫,不想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若干年后两人历经风雨,人到中年,却因为这段姻缘未了,最终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少女茹花中学毕业后走进了一家纺织厂的车弄堂。我们的故事在茹花走进车弄堂的第二十个年头开始说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