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知间间(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孝平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孝平所著的《小知间间(精)》从内容上看,较之作者前期的诸多文著有着本质的区别,更用心于人之思想行为的形成和求索,并以极大的热忱和坦诚解析思想的内在,着力推开遮挡思想光辉的碍物,尽力使缕缕光芒洒射在思想讨论的现场,让思想的耕犁更为有力。

内容推荐

王孝平所著的《小知间间(精)》收录作者52篇散文,这些散文围绕作者对人生、对过去、对历史的哲思展开,无论写人、写景、写情、写事,都感情真挚,爱憎分明;简而明,短而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同他的小说、诗歌一样,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

目录

自序

颠三倒四

彻田办粮之念

隐入骄傲

跄跄济济

物极必反

细看真善关

周流六虚

左道三千

大爱与责任

感性希腊

制器尚象之限

上善若水

哥特式建筑思想

颐以养正

革面洗心

方法的改造

律吕与节气

善补无咎

关于鬼话连篇

男人之肋骨

唯道集虚

蛋白体的存有

理性与正义

唯心净土

年轮的神韵

哲学的尼采

乡规民约

性爱与生存

纸上谈兵

鼓舞的力量

反叛与判反

翻译小思

专横的弥漫

红武之别

善意的复制

深处的蜿蜒

光辉的侵犯

借题发挥

调色之效

体面与尊重

寻求确定

死去活来

寿诞敬说

守住财富

断舍离

安商为要

立言达意

重构与虚无

建筑思维

绿叶之美

学问之道

幽思情怀

试读章节

颤三倒四

记得初涉人事时,常听父母和长辈责嗔孩子们,谓“颠三倒四”。而我当时十分乐于领受期盼。我希冀自己的言行,能在众兄弟姐妹里,矮中见长,得到关注,同时还希冀会被奖赏。

久而久之,我慢慢感觉出,自己被关注的次数,的确多了起来,但未必能得到大人们的奖赐。见得最多的,倒是兄弟姐妹们的鬼脸或讪笑。进了初小念书之后,方才明白,“颠三倒四”,确属关注,却并非褒扬。只是父母与长辈们对我们多事、碍事之举的护佑而已。

其实,颠三倒四出自《易经》。八纯卦为每宫的本卦。每个纯卦变七次,从下初爻变起,依次上行。变到第五爻时,不能再往上变,因为第六爻(最上爻)是固定不变的。这时若要倒回来,变第四爻,就是“倒四”,称归魂卦;最后一变是上三爻不变,下三爻全变,谓之“颠三”,是为游魂卦。此间,意在说清卦象的变化。

话到当下,我才心悟。身边的幸福感,也经常是颠三倒四的。颠来倒去,无非就是在考验我等的平和与满足,再没有比此限制三至四的区间波动更好的办法了。若是区间内的波动,应该认定是理性的,符合人之心理与生理特征的。若为区间外的波动,多是冲动,且万万不可脱缰。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人生,就被限定在卦象的合理变化之内。

心潮澎湃与心如莲灯,可谓颠三倒四,却是尼采与林徽因两位大师之间的时空交融。内心冲动和深处意向是互为因果的。心潮澎湃的感觉,应该是深处的意识引起的,有时全被认为等同于人体消化器官良好的生理表现。或许同帕斯卡尔式的人相仿,心潮澎湃与心如莲灯都是信仰、爱和希望由内而生的。正如尼采所说的:“仿佛是把喜悦和不快的感觉翻译成了一种方言。人们处在希望的状态,因为生理上的基本感觉又变得强烈而丰富;人们信仰宗教,因为充实和强大的感觉令人平静。”

有时,“颠三倒四”是对同一时空、人物的因果循环,正如冰心先生并不“冰心”一样,心潮澎湃应是冰心先生的真实写照。徽因大师在她心气高上的沙龙客厅里,让生命之花盛放于鸿儒谈笑间,最后却又心如莲灯般的静静留香。

颠三倒四,又是颠倒梦想,是思想上的自我否定。从道教到佛教,都是在“有为”与“无为”之间进行思想上的“颠三倒四”。“般若”就是佛教思想在此意上的一支。它的主旨是空观,主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并以此“颠来复去、颠三倒四”的方式融通了教义,让思想在颠覆中走向梦想。

佛教道谛的核心为“般若”,而“般若”中观的实质又是“空”。其中“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又在思想上否定了“色受想行识”这一立蕴。从表象上,似乎颠三倒四,但实则是螺旋式的思想升华。

其实,我们在更深更广的范畴里观察,不论是在大自然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颠三倒四”的表象会经常陪伴着人们的思想。这是因为,凡间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在“色受想行识”的一定条件下,某些事物产生了,某些事物殆尽了。但大自然之万物,总是在“颠覆”之中永生的,是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天地左右,没有孤立的、不变的、单一的“卦象”。佛教教义对此的思想认识、解释是十分深刻和生动的,认为事物发展之“颠来颠去”就是“空”。从色开始,以空为纲,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宇宙万物进行多层次的思想颠覆、否定和扬弃,这也就是“颠三倒四”的客观内在。

P1-4

序言

小知间间,意为不怎么聪慧的人,总爱探究问题的所在并刨根问底。我觉得,我大致相像;是一个不怎么聪慧和木讷的人,后知后觉,好问细究。

自幼时,父亲就常常告诉我:“如果你每天都在脑海里存积一个问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题。等你长大成人之后,你的脑海将会盛满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也必定会产生更多更大的问题,让你更为头疼或者愚钝,从而影响你的思想行为。”父亲是一名军官,一生不停思索、刻苦好学。虽然,父亲很爱自己的孩子们,但在孩子们面前,情感却是十分矜持和内敛的。他对孩子们的要求,如同带兵训练一样,简短、含蓄和严厉。对于他所有的教诲和事实,直至我长成,从来都没有质疑过。我的思想一直在催促着:让自己尽力去为这些过去的、并没有在脑海中离去的事实装上有力的翅膀,伴随着我的一生飞向更远的深处。

“小知间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书名。至少,自己一路向上,所接受的思想雨露是极其丰沛的。小知间间,解疑排难的方法是端正的。所有解题的过程,答案多半是在由师长和父母亲的帮助下释明的;当然亦有部分是赖于自我的苦思冥想悟出的;还有部分,虽然是某种程度的羞愧或难以启齿的,但却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我的孩子——青年学者给我的思想闪光。我想“小知间间”的原意应该是基于这些事实的。

一如世间任何思想和行为,“小知间间”是几经诘问、释疑、校对的理解。从思想和表达来看,是十分努力和真挚的,没有半点误人或懒惰,也没有荒谬和消极。语句的遣排,尽可能地充盈着积极和乐观的甘美。篇什里,也不主张避重就轻或隐约真情之念,只是俯身拾捡所有的遗漏,置于阳光满满的明处,任由思想的审视。

“小知间间”愿意看到的是思者的毫不妥协和读者的热烈甚至是激动的争辩。因为“间间”相见于“闲闲”,而“间间”是必需的,是思想见之于行为的艰苦历程,两者是思想行为的辩证统一。

“小知间间”愿为的是思想的发掘,阐释的浅出,烦惑的消除,心扉的开启,光明的传承。并以此功德,庄严净土,同登不退,齐证思想的永辉。

“小知间间”仅是个人思想见之于大自然万物的记录,也来自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时空与因果使然。“小知间间”追寻的是思想的客体化,蕴涵着个体思想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延续的努力。

个人之所以愿意留下这一书名,是想不出任何理由来责令自己停下对身边物我的记录和整理。记录现实和觉悟或整理思想碎片对于我来说,就是我与时空、因果、生存和思想的连理。行为中的幸福之所以幸福,是因为记录者享受着大自然万物的恩泽,并时刻感恩于身旁的一切。

王孝平

2015年4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