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回音壁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样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会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个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问不容发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脑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受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光怪陆离。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戴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P1-3)
文坛大家毕淑敏常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付诸笔端,再用故事的表现形式如抽丝剥茧般一点点流露出其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感悟,本书尤其如此,年轻人阅读或可有所启发。
——搜狐读书
人的一生有如一场修行,过程中挫折、磨难无可避免,而读书则如我们修行时披荆斩棘的工具,越是好书,工具的效用越强,毕淑敏的这本书大抵是件好工具。
——新浪读书
来自心灵智者毕淑敏的温情独白,《晚安,夜风相伴》用暖人心扉的笔触去解读生活、品味情感,行文朴实亲切、细致入微又充满睿智的哲思,带您体会生活的独特韵味、情感的质朴动人,找寻心灵的出口。红尘俗世中,唯有爱不可忘、不可负。
——咪咕阅读内容总监陈品琳
夜风相伴
伴,什么意思?它指的是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
风是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规定得更细致一点儿,风是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我便有点纳闷,空气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又叫什么呢?查了相关资料,说如果空气直上直下地运动,叫气流。资料上还说,水平运动的空气也可以叫水平气流。总之,风,是个俗语,是空气动起来的小名。
合上书本想了想,我还是喜欢把拂面而来的轻柔空气叫微风,而不是叫什么微水平气流。
好,不去想那么多的科学吧。夜风,顾名思义,就是夜晚的风。
把这个题目继续拆解——在夜里,陪伴我们的只有水平流动的空气。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说,嗨!罗唣半天,不就是说什么人也没有,就你孤独一个嘛!
是的,夜里,常常只是一人独处,带着挥之不去的寂寥。
其实,在很多白天,我们也只是一个人,但似乎孤单不明显。我们扎在人群中间,像一根刺。就算周围没有人群,也有太阳和声响。不过,追究下去,一群人就不孤单了吗?我们难道不是常常窝在人群中间,感觉彻骨的孤单吗?
孤单不孤单,并不在乎人多人少,而在乎你内心有无并肩而行的意念。
听过一个故事。年轻的妈妈得了不治之症,而女儿还小,刚刚懂一点儿人间之事。妈妈想,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人们怎么向孩子解释我的消失呢?女儿如果思念我,这小小的人,该如何是好呢?我能做点什么呢?
妈妈竭尽最后的脑力琢磨这个问题,终于想好了一套说辞。她吃力地蹲下来,用瘦骨嶙峋的手臂环住小女儿说,有一天,孩子,我会走。
小女儿说,你天天不是都走吗?是要走去更远的医院吗?
妈妈说,这一次,我会走得很远很远,比所有的医院都远,走了就不再回来。
小女儿说,很远是什么地方?那你不想我吗?可我会想你的。
妈妈说,我想你,我会常常回来看你。只是那时的我和现在的我,有点不一样,我变成了风。我走了之后,如果你看到原本低垂的彩旗边缘变得平了,如果你听到或大或小的风声,如果你看到树枝摇动、花朵点头,那都是我在你周围走过,是我来看你了。
女儿用力点点头说,妈妈,我记住了!你变成了风的样子。可是,我怎么才能看到你呢?风是看不见的啊。
妈妈说,如果你想我了,就睡觉吧,我会飞到你的梦中来看你。你可以小声和我说话,我什么都听得见,因为,我是风啊。 夜风里藏着我们曾经的所有往事,藏着一切我们深爱的人,藏着我们的温暖回忆和永不忘怀的思念。
即使这世上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有风,我们就不孤独。风与我们同在,如同爱的记忆与我们同在,美好的往事与希望与我们同在。它们化为柔和的夜风,清爽洁净地包绕着我们,伴我们安眠。
毕淑敏
毕淑敏著的《晚安夜风相伴/晚安系列》所有文章将围绕“情感”这个主题,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淡淡的爱情,毕淑敏老师的文章都能或多或少地让目标读者找到共鸣或是学会如何处理在情感方面遇到的问题,并使他们能够更为成熟地面对“爱”。
毕淑敏著的《晚安夜风相伴/晚安系列》以“晚安”为切入点,形成系列,从人生思考励志反省、婚姻爱情家庭亲子教育、旅行未知的自我奇思妙想三个方面,精选上百篇毕老师的美文,给万千读者营造一种“在枕边给你讲故事”的感觉。
每篇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文字优美精炼,流畅自然,故事或感人或欢喜,有着上佳的阅读体验感,并且具有很强的励志性,给够给广大读者在生活、爱情、事业、家庭等方面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