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来讲,精神是一个人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灵魂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同样,企业也跟人一样,也是有精神灵魂的。优秀企业的精神灵魂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基因,是公司内渴望的一种精神化的理念,是一种目标导向型的态度,是领导者身上所体现出的领导风格,是一个公司企业文化的体现,是员工身上所焕发出的激情。对于这种内在的东西,很多领导者们在寻求创造它的途径,而员工们在工作中领会其中的意义,以期为其做出最大的贡献,也就是他们在寻找一种真正的管理有效的方法,试图树立起一种新的公司精神,为公司展现出一种新颖的气质。
请看张其金编著的《优秀企业的精神灵魂》。
张其金编著的《优秀企业的精神灵魂》记叙了企业的精神可以体现为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兼有企业文化哲学性质的就是——责任和忠诚。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企业制胜的精神双壁就是责任和忠诚。企业的精神、领导者个人领导艺术和魅力对于员工的吸引有时更大于物质的激励。调查显示,60%的择业者认为,一个企业中如果领导者富于领导艺术和能力,而且企业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他们相信这样的企业会很有前途,即使企业处于困境中,那也是暂时的。的确,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能凸显企业精神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
给企业一个生存的系统
生存超越一切,生存是我们这个时代企业管理的主题。
活下去,并且发展得很快,是所有企业和企业家的愿望。几乎所有企业家都在为自己所掌控企业的命运操心,企业的生存已不仅是企业和企业所有者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企业的生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我们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强盛、关系到我们能否生活得更美好的问题。这其实已经是国家利益之所在,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使命。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仅为4.2岁,这个残酷事实说明:生存还是死亡,是企业家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真”问题,是企业生命问题,没有什么比企业生存更重要的。因为爬上一座高楼也许要几十分钟,但从楼上掉下来,却只要几秒钟,您也许是一位威力无比的董事长,您也许是一位能力超强的总裁,您也许是一位经验独到的经理人,但如果您还不掌握企业生命律,那么您将失去原来属于您的财富和梦想。那么,企业的生命规律到底是什么?企业的生命法则又有哪些呢?中国企业“夭折”、“病变”的“病毒”是什么呢?中国企业延年益寿的基因密码是什么呢?如何把乌龟的基因转移到兔子身上,使其跑得更快、寿命更长?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要去寻找答案的。
在1523年前世界成立的组织中,现在,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的事情的组织只有85家,这85个组织中有70个是大学,占82.35%,其它是宗教组织等,所以说,大学是一个真正基业长青的组织,那么,学校和企业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学校产出的是人才,企业生产的是产品,学校的目标是教书育人,一般企业的目标是通过产品获得利润,其最大的差别是人和物,说到底,企业经营者把目光放在“事”、“物”、“钱”上,而忽视“人”、“心”的管理,即舍得花钱买车子(物),不舍得花钱补脑子(人),所以,要先人后事才能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是企业长寿的必要前提。
长寿的企业一定是健康的企业,但健康的企业不一定是长寿的企业,而健康的企业,首先必须是许多健康的员工组成的,特别是企业家和关键员工的健康,生命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保健和预防,才能实现企业强大、长久的梦想,因此,就要弄清强大和长久维度,选择适合企业的强大和长久模式,洞察世界顶级标杆企业经营秘诀,缩短同世界企业的差距,才是中国企业的出路,所以,就必须深入剖析中国企业寿命现状,找出病因和病状,对症下药才能提高企业生命力,这就要求校准企业核心内容,从中国大企业病开始,把脉病理诊断,根据中国企业形形色色的病态脸谱给出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生态系统分析,找出企业生命规律,建立企业生命模型和企业生命理论,找出中国企业老化的真正原因,才能做到保健和预防。所以说,谁掌握了企业生命律,谁就拥有了未来,谁控制了企业的生存线,谁就能活得更长,谁精通了企业生命法则,谁就能发展更快。
早在2001年,我在撰写《东软迷码》一书时,就曾看到过优秀企业的精神灵魂一说,但当时没有太在意,如今15年的时间过去了,当我再谈到优秀企业的精神灵魂时,我不得不加以思考。作为人来讲,精神是一个人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灵魂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官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感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一个人言谈举止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他的情绪产生的快慢、强弱程度,情绪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速度,意志力的强度等,都是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
同样,企业也跟人一样,也是有精神灵魂的。就像我在《智慧至上》一书中所阐述:“优秀企业的精神灵魂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基因,是公司内渴望的一种精神化的理念,是一种目标导向型的态度,是领导者身上所体现出的领导风格,是一个公司企业文化的体现,是员工身上所焕发出的激情。对于这种内在的东西,很多领导者们在寻求创造它的途径,而员工们在工作中领会其中的意义,以期为其做出最大的贡献,也就是他们在寻找一种真正的管理有效的方法,试图树立起一种新的公司精神,为公司展现出一种新颖的气质。”
公司气质是公司之魂,是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自觉形成的,经过全体职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是公司经营方针、经营思想、经营作风、精神风貌的概括反映。其核心是价值观,其表现形式是公司战略。为此,我曾作出这样的描述:“企业作为战略性积累应该具有长期可维持的价值,并且可以转化为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资源。‘采用什么方式、满足人的什么需求的公司’,可以说是构成一个公司的基因,拆解任何一个有历史文化延承的优秀长寿企业的生命基因,都可以看到在这个基本命题的企业假设。‘采用什么方式’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素质,通过企业的愿景进行定义,‘满足人的什么需求’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气质,通过企业的使命进行定义。公司气质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力量,就能对公司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通过培育和再塑公司精神,有利于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能够完成公司既定任务的纯洁的员工队伍。同时,通过公司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塑造优秀的公司形象,增强公司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但是,这些策略的实现还在于观念的转变,在于公司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模式的内化,在于根据时代的演变和企业的需要,重新设计企业全新的经营模式,让自己所领导的企业能够改变那些习以为常的惯例,革新那些驾轻就熟,但又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做法,能够认识到利用知识创造价值,是一家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不管公司气质如何呈现,怎样修为,有一点是不争的:无论你是谁,公司的气质都在世人眼中,你们行为的点点滴滴、情绪的蛛丝马迹,无一不在揭露你的气质真相,它伪装不出来,刻画不出来,宣传不出来,当然也掩盖不住,只有你能够将你的企业引向成功,才能体现出你所在公司的精神灵魂。
人们塑造组织,而组织成型后就换为组织塑造我们了。
——丘吉尔
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干脆忘掉命运这回事,全力以赴地工作吧!
——稻盛和夫
伟大的人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希望和初衷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爱迪生
别人的辛酸史,听得再多也无法使你成长,不如亲自尝尝辛苦的滋味。
——濑户雄三
胜者才得以称王,正是因为商业世界冷酷无情,才使其显得如此有趣。
——藤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