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活在中国(附光盘)/文明之旅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组编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樊正伦:中医精气神

人说天有三宝日月星,而人有三宝,那就是精气神。精气神在中医的理论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关系到人的寿命。那么究竟什么是精气神,生活当中,如何更好地养足我们的精气神?

精:生命的精华

刘芳菲:精气神,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比如说“精”指的是什么?

樊正伦:“精”在《说文解字》里,基本的含义,是指“拣最好的米”。后来经过演化,精就是指人体生命最精华的东西。中医学对精的认识,我们把它叫做生命的本源,就是我们人体的脑、髓、骨、血液、津液、汗液,包括我们的唾液、眼泪,其实都是津液的一部分,全是精所化生出来的。中医认为它是有形的东西,这种有形的东西,中医概括起来,就叫精。

刘芳菲:生活当中,我们看到有一些人,比如说特别能出汗,或者过度出汗。这种情况,它是不是就损伤了我们的“精”啊?

樊正伦: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汗为心之液。有一个患者是我们一个大学的老师,只有三十九岁。这个人体魄非常健壮,他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好。他每天坚持跑八千米,风雨无阻,结果他三十九岁,有一次觉得心脏不太舒

服,然后他到医院去检查,西医告诉他,你马上得做支架了,因为你的血管已经堵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他觉得非常奇怪,自己吃得也挺好,天天都坚持锻炼,心脏怎么会有问题呢。他非常难受,也不敢做手术。血和汗同源,每天跑八千米,汗出得实在是太多了,而血自然就变稠了。血液一变稠以后,心气推动血的力量就减弱了,血液堵塞,就不奇怪了。通过这件事情,我跟他说,第一,从现在开始,别跑步了,你可以改成其他的运动形式,比如站桩、打太极、慢跑。不要剧烈地运动,年轻人还好。男同志在三十二岁以前,女同志在二十八岁以前,你怎么活动都没关系,因为你的代谢非常旺盛。男同志过了三十二岁,女同志过了二十八岁,尤其是在三十五岁、四十岁这个阶段,步入中年以后,代谢缓慢了。到这时候,运动锻炼一定不要过度。

心和汗之间的关系,好像很不容易理解。其实非常好理解。当你到了一个很热的房子里,或者是去洗桑拿,汗出得非常多,汗一出多以后,马上感到心慌气短。因为汗为心之液,汗液出得太多了,血液就会变稠。所以中医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规律,要想让自己气血运行起来,又不损伤内脏,运动锻炼一定要以不累为度。你可以运动,人老腿先老,如果你一点儿都不运动的话,四肢不动,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减弱,但是一定不能出太多的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刘芳菲:血液和我们五脏六腑当中哪一个脏器关系最为密切?

樊正伦:肝是藏血之脏。我们有很多人,睡眠不好。这从根本上讲,跟精血有关系。当你睡觉的时候,血液更多地集中到肝脏。如果这时候你肝血非常足,阳气回来了,阴阳合,你就睡着了。如果你肝血不足,阳气回不来,你就不想睡。所以很多长期失眠的病人,从中医的治疗角度看,跟肝阴不足有关系,阴也就是津液的一部分,就是精血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每天晚上一点到三点不睡觉,长期失眠的话,它对肝脏的损伤是很厉害的,因为一点到三点是肝气旺盛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你还处在一种兴奋状态的话,你的气都往脑子上走了,肝脏就处在相对缺血的状态了,长期处于这样缺血的状态,使得体内的脂类代谢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临床可以看到,长期上夜班的人,尽管他们的饮食也很清淡,但是他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或者血脂的变化,这就说明了要想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肝脏,使得整个的气血功能维持正常的话,就应该尽量少熬夜。

刘芳菲:有没有什么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我们抵消熬夜的伤害呢?

樊正伦: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年冬至和夏至的时候,让你们领导给你放好几天假。冬至和夏至是一年中阴阳气交替的时候,夏至睡好了,你的下半年就很舒服,冬至你睡好了,上半年就很舒服。这几天你要彻底地休息,也就是彻底地放松。

刘芳菲:那如果一个人的精不足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樊正伦:精是有形的东西,是我们一切有形东西的源泉。如果这个源泉枯竭了,它在气色上、血脉上、筋骨上都会发生重要的改变。比如说老年人,为什么会骨质疏松,就是因为肾是藏精的,我们的骨髓是从肾精产生的,所以肾主骨生髓。当你肾精不足的时候,你的髓海就空虚了。骨头里面的骨髓少了,你的骨质就得不到足够的濡养了,骨质就松了。然后你再一承重,骨刺就出来了。

刘芳菲:我们到老的时候有一些常见病。

樊正伦:五六十岁以后,会出现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就是我们人体,骨头里面都有骨髓,我们的脊柱里面也有骨髓,中医认为这些骨髓的产生,都跟肾精有直接的关系,那如果伤精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疾病呢?P146-148

目录

前言:文明之旅,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的隐忧

杜维明:儒家核心思想“仁”的当代价值

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余秋雨:两岸文化环境观察

于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

楼宇烈:书院的启示

于丹:向君子借智慧

鲍鹏山: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于丹:庄子的智慧

梅毅:成语里的韩信

蒙曼:《出师表》里品孔明

王立群:妙品花木兰

纪连海:状元那些事儿

蒙曼:名相狄仁杰

康震:明明白白话李白

蒙曼:《满江红》里品岳飞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书》

杨琪:真假唐伯虎

杨琪:画坛奇才郑板桥

于丹:生活的艺术

王杰:为人处世的儒家智慧

楼宇烈:做人与修身

彭林:家风抵万金

于丹:教育心得

彭林:礼乐与教化

彭林:礼仪之邦说礼

彭林:礼仪之邦说礼之仪表

李汉秋:孝道古今谈

于丹:交友的学问

李汉秋:说诚信

序言

文明之旅,文化之旅

今天的中国正以空前的热情拥抱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与全球化,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和速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伴随着中国产品走向全球,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和技术也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今天,麦当劳、好莱坞大片和韩剧已经成为许多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更加令人惊讶。在时代的快速演进中,我们的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端午节菖蒲和艾叶的芳香气息从大多数家庭中消失了。

然而,这并非我们为了现代化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因为传统文化不是一类知识,而是一种血缘——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得以辨认出自己的血缘。人只有存在于历史文化传统中,才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人。因此,在公众文化层面搭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恢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精神力量和文化资源,就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一个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明之旅》于2010年12月1日开播,它是CCTV-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重点打造的国际化人文类访谈专题节目,选题均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创办《文明之旅》这个栏目,既符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的频道定位,也符合中文国际频道“新闻+文化专题”的外宣定位。《文明之旅》每周一晚与海内外观众见面,时长45分钟,每期邀请一位文化学者做客演播室,就一个文化专题进行深度访谈,让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深知,在电视媒体“娱乐化”的今天,打造这样一档主题严肃、内容精深的文化类节目,对电视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和不断探索尝试,我们最终找到了文化访谈类节目面对挑战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文明之旅》栏目的全体同仁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要树立起响亮的节目品牌,就需要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坚守文化品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出大胆探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充分彰显民族自尊与自信。传统文化类访谈节目一方面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提供平台和渠道,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有温度、有新意的电视表达,用“雅俗共赏”的文化内容和“深入浅出”的电视化方法,唤醒深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情结。

经过三年多不断的试验和摸索,《文明之旅》栏目的收视率和美誉度大幅上升,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显现出来。近期央视总编室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256个访谈节目中,《文明之旅》以5.59的市场占有率在文化类访谈节目位列第一。可以说,通过三年对“雅俗共赏,深入浅入”理念的摸索和实践,《文明之旅》已经从收视低谷中走出,成为一档“叫好又叫座”的传统文化类访谈节目。这既源自广大观众对我们的厚爱,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明之旅》栏目开播四年多来,不但受到思想文化界专家的好评,也深受海内外广大受众的欢迎,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不过,电视尽管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大的优点,但由于实时传播的特点,使观众深入思考和回味受到一定限制,这就需要利用图书作为载体,对相关电视内容进行二次传播。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阅读需求,我们精选了本栏目一些内容,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合作出版本栏目的同名图书,使书籍与电视栏目的播放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的出版,有幸得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老舍之子舒乙先生的推荐。舒先生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了中华文化的属性:“中华文化是延绵不断、从未断代的;中华文化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文化依托古代哲人的经典哲理,独成体系,有强大内聚力,又有辐射力;中华文化有审美的天性,书画、篆刻、瓷器、丝绸等变实用为艺术,享誉世界。”先生还总结了我们节目的五大特点:“一、主打文化,难能可贵;二、重视质量,精心策划;三、形式活泼,深入浅出;四、主持素质高,可听可信;五、传布世界,广为收视。”看到舒乙先生这样的评价,我们非常感动。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一直坚持创作精品节目为广大观众服务,这既是我们作为电视人的职业操守,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义务和荣光。

今天,《文明之旅》栏目已走过四年多的历程,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因为植根于煌煌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博大精深的内容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深耕细作的空间。我们相信,有广大观众的厚爱和关注,有各界文化大家的倾情参与,《文明之旅》一定会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栏目组同仁将继续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观众奉献出质量更高的文化产品,来回报所有关心栏目发展的观众和朋友的厚爱。

值本书出版之际,一并向所有支持我们的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中文国际频道总监助理张恒

2015年8月

内容推荐

春节该怎么过,怎么过能够把年过好,这里面大有学问。我们如何在清明节中找寻共同的文化记忆?“食物是最好的药”道理在哪里??从中医的智慧里如何感悟“做人之道”与“成才之道”?……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组编著的《生活在中国》根据中央电视台人文类品牌栏目《文明之旅》的节目内容润色整理而成,其特色在于国内权威文化专家学者团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众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具时代和现实意义。本书主要向读者主要介绍中华传统节庆民俗和中医常识,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的内容:第一,中华传统节庆的来源与礼仪;第二,中华饮食中的学问;第三,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本书的主讲学者有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胡小伟等。

编辑推荐

《文明之旅》栏目为CCTV重点打造的人文访谈类访谈专题节目,以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各地区文明交流沟通为主要内容,由央视名嘴杨锐、董倩、刘芳菲主持;该栏目长期受到中宣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固定受众人群超过2000万,并在CCTV4频道每周三次播出,并在央视欧洲、美洲频道同步播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组编著的《生活在中国》集结了中国最强文化导师团队,既有享誉国际的文化学者,又有各北大、清华等名校教授,知名度和美誉度很高,读者耳熟能详;本册图书主要讲解中华传统的节庆文化与中医的养生之道,可以指导读者具体生活,实用性强。本书随书附赠超值节目光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