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小说家、博物学家,现代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所描写的故事景色壮观,情节惊险,构思巧妙,引人入胜。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说,主要作品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等。这些作品都洋溢着凡尔纳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宇宙无限奥秘的探索情怀,确立了其现代科幻小说奠基者的地位,也使他获得了“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的称号。 陈筱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翻译法国名家名*约一千万字,主要有: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的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法布尔的《昆虫记》,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雅克·洛朗的《蠢事》,科莱特的《谢里宝贝》等。
《海底两万里(全译本上下)》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之一。 小说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的故事。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做海底旅行。沿途,他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等三人不辞而别,将他们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蕴含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代序
苐一部分
苐1章 飞逝的巨礁
苐2章 赞成与反对
苐3章 悉听尊便,先生
苐4章 内德·兰德
苐5章 冒险向前
苐6章 全速前进
苐7章 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苐8章 动中之动
苐9章 内德·兰德的怒火
苐lO章 海洋人
苐11章 “鹦鹉螺”号
苐12章 一切都用电
苐13章 几组数字
苐14章 黑潮
苐15章 一封邀请信
苐16章 漫步海底平原
苐17章 海底森林
苐18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苐19章 瓦尼可罗群岛
苐20章 托雷斯海峡
苐21章 陆上几日
苐22章 尼摩艇长的闪电
苐23章 强制性睡眠
苐24章 珊瑚王国
苐二部分
苐25章 印度洋
苐26章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苐27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苐28章 红海
苐29章 阿拉伯隧道
苐30章 希腊群岛
苐31章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苐32章 维哥湾
苐33章 消失了的大陆
苐34章 海底煤矿
苐35章 马尾藻海
苐36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苐37章 大冰盖
苐38章 南jí
苐39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苐40章 缺氧
苐41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苐42章 章鱼
苐43章 墨西哥湾暖流
苐44章 北纬47°24’,西经17°28’
苐45章 大屠杀
苐46章 尼摩艇长zuì后的话
苐47章 尾声
第一部分
第1章 飞逝的巨礁
1866年出了一件怪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大家可能还都记忆犹新。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了高度关注。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多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速度极其快,动力极其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个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科学分类的所有鲸鱼都要大得多。无论是居维叶①、拉塞佩德②、迪梅里③,还是卡特拉法热④,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除非他们见过它,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
按照多次观察所得的结果,平均算来(保守的估计,此物长
① 居维叶(1769—1832),法国著名博物学家。
② 拉塞佩德(1756—1825),法国博物学家。
③ 迪梅里(1774—1860),法国博物学家、医生。
④ 卡特拉法热(1810—1892),法国博物学家、人类学家。二百尺;夸张的估计,这个大家伙宽一海里,长三海里),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认同的所有的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果真存在的话。
然而,它真的是存在的,这种存在是无可否认的。而人类一向是对神奇事物感兴趣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怪物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要想把它视为无稽之谈,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确实,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五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到了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可是正在这时候,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然突然喷出两根水柱,高达五十尺,直插云霄。如此看来,除非这块巨礁上有间歇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只是这种动物尚不为人所知罢了,它能从鼻孔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蒸气的水柱。
同年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总督”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是在两个相距七百海里的不同海域看到它的,而时间上只是相隔两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两千海里处,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间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分别在格林尼治子午线的北纬42°15′,西经60°35′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也不过一百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有三百五十尺长,因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最大的,也只有五十六米长,没有谁见过超过这一身长的。
有关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传来:横渡大西洋的“佩莱尔”号的几次最新发现;跑伊兹兰航线的“埃特纳”号与那个怪物擦肩而过;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的军官们所做的记录;海军准将詹姆斯的参谋部在“克利德勋爵”号上所测定的精确方向。所有这些报告,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在那些生性爱说俏皮话的国家,这件事被当成了笑谈,但在那些认真务实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人们对这件事就极其关注。
在各大中心城市,这个怪物成了时髦话题;在咖啡馆里,人们对它津津乐道;在报刊上,人们在嘲讽它;甚至有人还把它搬上了舞台。各家小报可算逮着了机会,随心所欲地编出种种离奇的故事来。有些因为编不出新花样,便把极力想象出来的那些巨型怪兽又给刊登出来,从北极地区的那头白鲸——可怕的“莫比·狄克”①,到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的巨型海怪克拉肯②,应有尽有。有的人甚至把老古董也给搬了出来,包括亚里士多德和普利尼③的看法也被引用了,因为他们两位也认为有怪物存在。还有彭图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埃纪德的游记什么的。最后,还搬出了哈林顿先生的那诚实可信的报告来。据此报告称,他于1857年在“卡斯蒂朗”号上看到过一条大蛇,这种巨大无比
① 美国小说家、诗人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1891)的小说《白鲸》中那头可怕的鲸鱼名字。
② 系北欧传说中的大海怪名,据说其触须可缠住五百吨的船只,将其拖入水底。
③ 普利尼(23—79),古罗马作家,著有《博物志》等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的蛇直到当时为止,只是在旧时的北极探险船“立宪”号驶经的海面上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