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旅美艺术家张泽川作品,两部好莱坞电影的创作蓝本!
《檀香花环》讲述19世纪末大清王朝驻夏威夷王国首位领事、檀香山商业王子的传奇一生,和华裔后代首位登上百老汇舞台的著名音乐剧作家的传奇故事。
以传记小说《檀香花环》为蓝本,张泽川同时策划以鲍勃这位华裔后代、百老汇著名音乐剧编剧和他的外曾祖父陈芳的传奇一生为主题拍摄电影,并参与改编音乐剧《十三个女儿》为音乐剧电影及策划该音乐剧在中国巡演等中美文化交流活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檀香花环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美)张泽川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旅美艺术家张泽川作品,两部好莱坞电影的创作蓝本! 《檀香花环》讲述19世纪末大清王朝驻夏威夷王国首位领事、檀香山商业王子的传奇一生,和华裔后代首位登上百老汇舞台的著名音乐剧作家的传奇故事。 以传记小说《檀香花环》为蓝本,张泽川同时策划以鲍勃这位华裔后代、百老汇著名音乐剧编剧和他的外曾祖父陈芳的传奇一生为主题拍摄电影,并参与改编音乐剧《十三个女儿》为音乐剧电影及策划该音乐剧在中国巡演等中美文化交流活动。 内容推荐 著名旅美艺术家张泽川作品《檀香花环》讲诉主人公陈芳及其后代鲍勃的命运历程,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在那一段19、20世纪之交的历史演进中,作为早期进入夏威夷群岛闯荡的华商华工,其生存的坎坷、艰辛和苦难,还有他们不辱没民族尊严的拼搏与开拓。在若干章节里闪烁着一种传奇式笔墨,升华出质朴、厚重而温暖的历史诗意。 中国著名电影评论家、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黄式宪称,任何对于历史的朴实记录或诗意描述,都需要一颗虔诚之心和一双富于洞察力之眼。他认为《檀香花环》点燃了一片炽热的历史情怀。 目录 前言 序 智慧之眼与历史之门 自序 跨界寻梦 缘起 上卷 陈芳传奇 第一章 初登宝地 第二章 锋芒毕露 第三章 瞒天过海 第四章 糖业大王 第五章 资助竞选 第六章 风云迭起 第七章 荣归故里 阙语 下卷 鲍勃-马贡 第一章 檀岛童年 第二章 少年诗人 第三章 大学旧梦 第四章 烽火战歌 第五章 校园尾声 第六章 缪斯降临 第七章 乐坛新星 第八章 甜蜜情谊 第九章 初入艺坛 第十章 传世之作 第十一章 名动四方 第十二章 闯入纽约 第十三章 知交雅集 第十四章 重大挫折 第十五章 周游美国 第十六章 缘起缘灭 第十七章 非洲历险 第十八章 艺术见解 第十九章 打击连连 第二十章 晚年境况 后记 永远的ALOHA 试读章节 陈仁杰原来计划卖一辈子的货物,有的种类很快告罄。这短短的小半年,“陈记号”早赚回了成本,而且盈利不少,香港、澳门两家店一年收入也不过如此。利润如此巨大,一是因为他毕竟干这个行业40多年,采购的时候价格低廉;二是因为运输成本比别人少了很多。货物卖那么快,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在这个岛上卖东西,似乎根本不愁销路,有多少就能卖出去多少。他不知道他的这次商业冒险恰好迎合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波淘金浪潮,其狂热程度令所有参与的人都始料未及。陈仁杰听从陈芳的建议,花了70美金买了一匹马车,马车每天把店铺的货物送到码头,那些商船正打算驶往北美洲的西部,为那些庞大的淘金者送去日用品。马车相当于一个延伸的销售网点,直接对准有大量需求的船队。“陈记号”开了一家“流动分店。” 半年前刚到瓦胡岛的时候,岛上的华人不到90余人,仅仅6个月,现在达到200人。其中以广府香山人和客家人居多。夏威夷遍地都是机会,就是开个洗衣店都比在国内种一辈子田强。那些洋人把脏衣服送到夏威夷,来回两个月取回。太平洋中央的这个群岛,成为北美洲金沙海岸的供需大后方。华人发现挣钱的机会后,回去叫来亲戚同乡,很快就形成各自的帮派中心。偶尔发生一些小摩擦、小矛盾的事情。眼下僧多粥也不少,大家都能分得食物,矛盾也比较容易化解。 转眼就到了旧历年年底。中国人重视这个日子,虽然在岛上有家难回,过年却不能马虎。各家各店都开始张灯结彩准备过年。本地人和洋人好奇地观望着中国旧年的欢庆形式。没有鞭炮声,只要夜晚长点着油灯的,大家都知道是中国人在守岁。陈明贻独自一人居住,加上又是香山的同乡,陈仁杰唤陈明贻过来同他们一起庆祝。 陈仁杰先站起来:“过去半年顺风顺水,店子收益不错。采办的货物再有几个月就卖得差不多了,卖完我这个店铺就关门回家了。” 陈芳听得大惊,现在事业正是上升期,舍掉这边的生意真是太可惜了。 陈明贻劝道:“陈伯过来只有半年时间,生意正好,怎么忽然就要隐退呢?” “我老了,挣这些钱够了,回去置办些地产,老老实实过几天舒心日子。一把年纪,再拼就要把老骨头留在岛上,愧对祖先啊!” 陈明贻最明白这种心境:“有时候想想也是,我这10年辛苦操劳,最后孤独度日,比如这个年,过得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在家守着几分薄田,饴子弄孙,享点清福。” “阿凡我也带走,就这一个儿子,回家要给他说一房媳妇。阿芳么——我是看他意思。他要想走就跟着一起回家,想留下就留下。” 阿芳知道表叔是在交棒,他是表叔带过来的,正当壮年,已经打定主意在此做一番事业:“表叔,我早绝了读书的念头,做生意,香港、澳门都不如檀香山。我留下来!” 表叔点点头,对陈明贻说:“我的打算是把阿芳托给你照顾,让他去三盛西洋店!阿芳这个人聪明,有商业头脑,又会同洋人打交道,你知道的,肯定用得上。” 陈明贻慌了神:“实不相瞒,陈伯,我是有心无力,三盛是表面上的生意,这几年我没把心思放在这个店上。早打算把它卖出去了。” 看陈氏叔侄失望的神色,陈明贻咬牙说道:“我是和美国的阿麦凡克先生合伙开了这家西洋店,其实这家商店不靠卖东西经营。” “啊?那商店怎么支撑下去?”听的人都惊讶了。 “靠卖银币。”大家更迷糊了。陈明贻一一解释明白。夏威夷王国通用50种以上的金银币,使用十分混乱。精明的阿麦凡克先生发现一个漏洞,大多数夏威夷人不能识别西班牙的一角银币和美国的角币,他们习惯把它们当作1/8元来使用。天赐良机,他同陈明贻商量好,阿麦凡克先生跑回美国把手里的钱全部换成一角的美国银币,运回到檀香山,价值立刻升值1/4。西洋店只是掩人耳目。但是年底夏威夷王国统一了货币,这种机会再也没有,说出来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我对西洋货的行情全生疏了。阿芳过来,也是进入行将关闭的商店,生意远不如干货铺。”陈明贻心底暗暗懊悔。他本来也是十分精明的人,早看到中国的干货贩运到夏威夷的巨大利润。但是他醉心于一桩可轻松获利的生意,以致错失良机。眼看陈氏叔侄的店铺人来人往,短短几个月就扩大店面、买下马车,心里很不是滋味。 “岛上除了你,还有谁能够接手中国干货铺?我把‘陈记号’转给他。” “‘陈记号’门面不小,比歇尔大街又是热闹地段,中国人里很难找到这么一个出手阔绰的人来。哦,毛伊岛有个客家人,叫杨森。他是夏威夷华人里生意做得最好的,我可以找他问问。” 陈仁杰点头同意,对陈芳说:“杨森盘下这个店面,肯定需要人帮忙打理。你可以继续留在店里。” 陈芳忽然说道:“表叔,‘陈记号’留给我,我自己盘下它。” 屋里的人都看着他:“这笔钱不小,你哪来那么多钱?” 陈芳明白,陈记干货铺已经在瓦胡岛扎根,因为货物齐全和良好信誉被大家接受。许多的商船看中这一点,才愿意接受陈记的货单。盘出去,无形中把这一切都送给了别人。日后即使自己单干,也会存在激烈的竞争,请来杨森相当于请来一个自己未来的敌人。“我回家再进一批干货,在你们离开前卖掉它。表叔多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盘下陈记。” 陈仁杰看阿芳有这等雄心壮志,赞许道:“好。阿芳舍得冒险,我当然同意。新年里出行不吉利,等元宵过后,你回家一趟再补进货物!来回4个月,路途险恶,小心安全。”P21-23 序言 陈阿芳,我的中国曾祖父(在中国他也被称为陈芳)在1849年离开中国南方离澳门港口不远的家乡,迁到夏威夷,和卡哈(Kaha)后代的一个女孩结婚,卡哈是夏威夷大岛上威庇欧山谷的一个圣人。我的家人还告诉我卡哈是一个被称作里鲁阿(Liloa)的古老夏威夷阿里依(Allj)的后代。 童年时候,每当暑假,家人便把我送到我奶奶(陈芳在夏威夷的大女儿)在夏威夷大岛上科纳海岸的帕吼吼(Pahoehoe)牧场。在那里,她告诉了我很多很多有关家族过去的故事。她和我的直系亲属告诉我,我应该永远尊敬和尊重我的夏威夷、中国和欧洲的血统,让它引导我的生活,我一直都在这样做,现在仍然如此。陈芳与他的夏威夷妻子共有12个女儿和3个儿子。陈芳和他叔叔拥有的船舶为夏威夷的甘蔗种植园和加州的建设带来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 从檀香山的普纳荷学校毕业后,我进入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耶鲁大学,并开始为马贡地产公司工作。在我空闲时,我开始写歌,许多歌带有夏威夷风格,之后我又开始了音乐喜剧的写作。我的第二个音乐剧《十三个女儿》1956年在檀香山上演,1961年到纽约百老汇,在那里得到很多好评。《十三个女儿》的写作是基于陈芳的众多女儿和在19世纪80年代他计划出嫁女儿的故事而写成的。“Lei of Memories”(《檀香花环》)是音乐剧《十三个女儿》里的一首歌,现在是Glenn Zhang(张泽川)写的这本有关陈芳、《十三个女儿》和我一生的故事的(英文)书名。我现在92岁,住在北加州,继续每天写歌。 啊喽哈! 小伊顿·哈利·呼哈·马贡“鲍勃” 后记 愿我们唱过的歌 能够甜蜜地重复 风暴虽然来了又去了啊 我们的梦依然 鲜美芬芳的花朵 也会老去 愿这串回忆的花环啊 为你永保鲜艳 尽管你已远去 跨过大洋 无论去哪里愿你带着它 让回忆伴随你 鲜艳芬芳的花朵 也会逝去 愿这串回忆的花环啊 为你永葆鲜艳 ——摘自鲍勃的音乐剧《十三个女儿》之《回忆的花环》 2013年6月28日,这是我拍摄鲍勃纪录片的最后一天。伴着远处如同熊熊燃烧起来的绯红色晚霞,我踏上了回洛杉矶的归途。沿着5号高速公路行驶,拍摄期间的一幕幕细节浮现心头,鲍勃这首来自音乐剧《十三个女儿》中的《回忆的花环》也默然浮现脑海,而老人忘情高歌的音容,也宛然在眼前。我心中顿时一阵温柔涌动,跟着脑海中的旋律哼唱起来。在拍摄老人的纪录片期间,我对这首歌的曲调就已经非常熟悉了。今天唱起来,感到无比的亲切,空气中还伴着一丝伤感。 人一旦有了目标,忙碌于事,时间仿佛也加快了速度拼命往前赶。不觉鲍勃91岁的生日也这么过去了,老人的人生至此虽如我眼前这无比绚烂的晚霞,令人叹为观止,但健康状况也大不如四年前了。老人以往每天走一英里路,每天在院子里清理狗屎来保持自己的运动量,目前已经只能改为在家中步行。2009年和2叭1年他两次乘飞机去夏威夷,在飞机上都发生过缺氧的状况,从飞机上被担架抬了下来。老人过去共得过四次癌症,但均顽强地从死神手中抢回了生命。 老人乐观地面对他生活中的冲突。5年前他家的大丹狗生了11只小狗,他还兴奋地和一群小狗拍照,把照片制作成名信片寄给朋友们。87岁高龄之际,他不惧安危,和我来到夏威夷,完成纪录片的拍摄。90岁的生日之际,他仍然坚持最后一次去夏威夷参加他的生日活动,地点就在他当年建立的呼拉酒吧里。可以说,老人见证了生命的奇迹!记得老人曾经开玩笑地说,人如同苍蝇,死了就死了,这句轻尘不惊的玩笑话中却是对于生命最透彻的领悟与通达。 鲍勃是伊顿·马贡先生的昵称,1961年他创作的著名音乐剧《十三个女儿》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剧中的主角Chun的原型人物便是鲍勃的外曾祖父陈芳。1849年,如同今天我们许多移民海外的中国人一样,陈芳怀着激情和梦想,跨过大洋,来到遥远的异邦夏威夷王国,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创业之路。经过艰苦的打拼,陈芳凭借他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由一个小小土产店的老板变成了夏威夷的“糖王”和“商业王子”。陈芳还迎娶了夏威夷的公主朱莉亚为妻,并资助卡拉卡瓦登基,成为夏威夷新的国王。陈芳重视后代的教育,在夏威夷,他的很多子孙都是孙中山和奥巴马的校友。 步入晚年的陈芳落叶归根,为家乡广东香山县做了数不清的善事。光绪皇帝曾四次手书“乐善好施”,并赐予他四座高高的石牌坊。在近代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陈芳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1976年,美国在200周年庆祝之际,评选了200位影响美国历史的重要人物,陈芳名列其中。 但是,令陈芳想不到的是,他的第四代曾孙鲍勃,以他和夏威夷妻子的故事和他们共同生育的十二个女儿为背景,创作出百老汇著名的音乐喜剧《十三个女儿》,从而将他的生命传奇再一次带到了现代人眼前。 追根溯源,我在深入了解陈芳和鲍勃的传奇一生时,深深地被这两位人物创新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人格精神所折服。一位是商业巨子,政治家和慈善家,另外一位是著名的音乐剧剧作家。其中,我看到了一个精神世界里的鲍勃,一个作为艺术家的鲍勃,他顽强的意志同他的外曾祖父陈芳一脉相承。 一个问题也紧接着浮现在我脑海中:什么是真正的贵族精神?在采访陈芳的后代、亲友和鲍勃时,我看到的不仅是陈芳富甲一方的一面和鲍勃出身的富贵,而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贵族气质。他们无论在富贵还是贫穷时,都在内心怀有持守,对所追求的事业兢兢业业。陈芳捐助夏威夷的学校,慷慨资助国王卡拉卡瓦,家乡遭到自然灾害的时候也慷慨捐助。鲍勃为盖大学,捐助一千亩地。显然,陈芳和鲍勃都具备贵族精神。 从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陈芳作为政治家的一面,他虽然早期立身商界,然而他也积极参政,作为一个海外移民,他深深体会到华人劳工的悲惨命运和自己所受到的美国排华法案的冲击和影响。陈芳看到契约劳工的不平等,任职枢密院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自由劳工引进法规。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当选美国国会议员的华人女性赵美心在鼓励华人投票参选时说过:“作为美籍华人,我们决不能把这一令人骄傲的公民和政治传统认为是理所当然。130年前,美国国会通过的1882排华法案不仅剥夺了在美华裔成为公民的权力,也同时剥夺了他们的投票权。 这些年来,我同全国的华人社团领袖们一道,努力督促国会为这一臭名昭著的法案道歉。在2011年和2012年,参众两院都对排华法案表达了深深的遗憾,这是我国为公正,为更加完善的联邦而斗争的历史性胜利。我们华人社区必须牢记过去,决不能忘记1882年所发生的一切!” 本书中我用希望用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立足商界,成功同美国有千丝万缕关系的陈芳,同时又是政治家的陈芳。他深刻认识到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政治地位的重要性。陈芳曾经是夏威夷枢密院的委员,促使中夏建交后,清政府派驻夏威夷的首位领事,官居二品。他和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关系甚好,之后他还资助孙中山革命。也阐述他受到美国排华法案的冲击和影响而回到中国的事实。 鲍勃的一生也是一个说不尽的故事,跌宕起伏,悲喜交集。尽管他的出身很富有,但是他的性格、他的命运以及他的天赋却为他带来了别样的人生。他逐渐成长为一个跻身商界却心念艺术的艺术家,用他独特的艺术观与艺术实践,燃烧着自己,点亮了黑暗的蒙昧。 《十三个女儿》是一个后人对于先祖一生足迹的追索,但是这种回忆与反思更是为了照见当下,为当下的存在寻找一个往昔的时间脉络与历史渊源。在这样的追索中,鲍勃所身处的世纪与陈芳所身处的时代交相辉映,两个时代的风云动荡默契重叠,犹如无声处听惊雷。 研究和重温他们辉煌的成功对当前的中华民族文化事业的振兴和当前的中美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都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海湾战争毁灭了鲍勃老人在夏威夷建设音乐剧场的宏大构想,也耗尽了他的全部财力。假如没有可恶的战争,老人一定会梦想成真,因此我们要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夏威夷州长尼尔曾说,中国和夏威夷有着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尊重传统,尊重祖先,Aloha的涵义是和谐,团结和家庭。我们应该让多样性去融合而不是分化我们。因此这本《檀香花环》的出版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这段历史和夏威夷“啊喽哈”多元民族融合、世界和平的精神,同时为拍摄电影版的《十三个女儿》,电影《阿芳》(Along)和《鲍勃·马贡》,以及将音乐剧《十三个女儿》在海外和中国推广做基础。我认为电影和艺术的社会意义是能够让人类彼此分享共同的价值观,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促进相互的理解和沟通。 我开着车,目睹夜幕降临,火烧云只在天际留下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红色痕迹,如同一点红色染料洇开在宣纸上。我的旅行也快要达到终点,我手握方向盘,眼前出现了另一个镜头。 这是2009年9月在夏威夷皇家大剧院里拍摄的一个难忘的镜头。当时老人独自坐在有上千座位的空无一人的大剧院里,前台的顶灯映照着紫红色的帷幕,他面容沉静如水,端坐在宝蓝天鹅绒的座位上,他是否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回忆了自己一生的那些数不清的重要时刻? 此时,老人久久地注视着帷幕,如同期盼它徐徐拉开。20年前,他的《十三个女儿》在此上演。他豪华的劳斯莱斯轿车就停在剧院的大门口,而他也是坐在同样的位置等待着华彩乐章的登场——Chun的扮演者荡气回肠的演唱,妻子Emmoloa美丽的舞姿,还有他们十三个美丽可爱女儿的表演——这一切,我知道,都是难以令人忘怀的。 这部剧幸被拍摄并制作成了DVD,让后人可以一睹当时的演出盛况。可惜的是,1961年该剧在百老汇上演时,偌大的阵容,豪华的场地和服装,只留下了报幕和第一幕的一些跳舞的场面。双栖巨星唐·艾美奇的演出我们无法看到和听到。所幸,从彩色的剧照中,我们仍可以产生无限的遐想。 20年弹指间过去,当年的帷幕已经悄然落下。从老人端坐的眼神里,我能读出他沉浸到了回忆中——似水一般逝去但又永远在脑海中辉煌不已的回忆。 如同老人写作的歌词,这串回忆的花环,依旧戴在老人的胸前。这带露的花朵,依旧吐露着昔日的芬芳。 张泽川 2014年5月于美国洛杉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