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信斌校长每一部书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让学生成为社会和家庭有用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他虽然也在训练和提高着学生的高考分数,但他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修养和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
在《中学决定人生(校长笔谈)》这本书中,肖信斌从学生、家长、老师、校长、学校、社会等角度,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来讲述,温和地告诉大家,中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何等重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学决定人生(校长笔谈) |
分类 | |
作者 | 肖信斌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肖信斌校长每一部书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让学生成为社会和家庭有用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他虽然也在训练和提高着学生的高考分数,但他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修养和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 在《中学决定人生(校长笔谈)》这本书中,肖信斌从学生、家长、老师、校长、学校、社会等角度,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来讲述,温和地告诉大家,中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何等重要! 内容推荐 中学生应该拥有怎样的青春梦想?应该如何养成高雅的个人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怎样对待中学里的早恋现象?在中学遇到让你无奈的事情怎么办?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成长有多么重要?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总之,学生在中学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可能改变他们成长轨迹的问题,作者从学生、家长、老师、校长、学校、社会等角度,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来讲述,温和地告诉大家,中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何等重要!同时,《中学决定人生(校长笔谈)》作者肖信斌为学生、家长和老师提出了中学教育的诸多看法和建议,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目录 用激情穿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代序) 学生编 1.初中三年最关键 2.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不可复制 3.生活不是童话 4.向左转,向右转? 5.专业就那么重要吗? 6.优秀成绩不是靠课外补习获得的 7.差距也许就一点 8.有一张课桌就够了 9.那些所谓的爱情 10.一个高一女孩的秘密 11.举手投足之间 家长编 12.家庭教育的那些“什么” 13.父母的有效期 14.三个后妈的故事 15.从404分到504分 16.为儿子当模特的亿万富翁 17.母亲总是在路上 18.正确对待父母的情感问题 19.那些小时候的“小事” 20.这几个学生为什么都出自高知家庭? 21.我爸不让我做检讨 22.美术考生的567分 23.儿女教育与晚年幸福 24.一位姑妈的疑惑 25.可不可以在生命消失之前就明白 26.出这个门你就别想进校门 27.怒颜与笑脸都不是永远 老师编 28.最深沉的影响 29.我不赞成中学生参加奥赛 30.一个老师与一个班 31.他们改变了我吗? 32.“自私”的老师与4个清华北大学生 33.一位班主任老师的“病” 34.“哪里来的野种?” 35.心态决定心情 36.不要指望每一个老师都能为人师表 37.吃苦是福 38.200分也能上211大学吗? 校长编 39.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40.不要破碎了母亲那个梦 41.怀揣青春的梦想再出发 42.在平淡中坚定你的信念 43.几则考生的故事 44.每一条小河都应该向前奔腾 45.在困惑中长大 46.勤勉的人能够赢 47.生命里的智慧之光 48.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习时间 学校编 49.适当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50.直升班教育模式 51.教室教,学室学 52.向着清华园奔去 53.走,到德国去! 54.5分对学生有多么重要 55.你的要求我不能满足 56.不想离开她 57.我要到班风好的班里去 58.你不复杂事情就不复杂 社会编 59.教育之功,还是教育之毁? 60.学生之毁,什么之毁? 61.学生之毁,谁之毁? 62.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追求 63.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办学? 64.适合你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65.中考试题当街卖? 66.挣扎在补课与不补课之间 67.很想知道她的中学时代 68.明天的工作在哪里? 后记 试读章节 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学生开始对自己周边的事物有了最初级的认知,身体也开始发育成熟。但总体上讲,这个时期,孩子还比较单纯。 小学阶段,虽然有家长把孩子送到各种兴趣班、培优班、奥赛班等进行补课和训练,但总体来讲,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相对于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小学六年在学习上是比较轻松的。 到了初中就不一样了。12~15岁的时期,男孩女孩的性别特征开始突显出来。人的身体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几天不见,男孩就从小孩子变成了小伙子,女孩就从小姑娘变成了青春美少女。这个时期,他们开始对异性感兴趣、渴望交往。有事没事喜欢找异性搭讪,在异性面前表现自我,以博得异性的好感。这个时期,他们已经受过小学六年的知识教育,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世界上很多知识。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人对物有了自己的判断。尽管他们的认知和判断不一定正确或全面,但家长要改变他们的想法,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在学生的初中阶段,让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事情,是学生受到来自社会对健康成长的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产生叛逆的思想情绪。这种情绪,有的学生就那么一点点,时间也不长,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引导,短期内就消失了;有的学生则表现得非常强烈,持续时间也比较长,从叛逆情绪变成叛逆性格,一旦成为性格,要改变就比较难了。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懂事与不懂事之间,最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现在有不少的初中生,课堂内逼同学帮自己做作业。课堂外向同学“擂肥”,很难管教。我曾经有一个学生,父亲还是一名处级干部,母亲是一位医生,孩子小时候没有教育好,上初中之后,各种坏毛病充分地表现出来,家长管不住,老师也拿他没有办法,他一天到晚在学校里晃悠,我真担心他出什么事情。我专门开会研究对这个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制定了一套特殊的办法,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组进行人盯人的无缝隙管理,最后终于让这个学生安全地从学校毕业。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竞争的开始时期,这个时候的每一次考试,学生和家长都很在意。小学的时候,虽然也有考试,但没有升学的压力,或者说压力不那么大。初中面临着就读普通中学或中等职业学校的选择,普通中学面临着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的选择,所以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可想而知。特别是近几年教育部下达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为各50%,这就意味着有一半初中毕业生要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去,而多数学生又不愿意读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读普通高中考大学。这种国家政策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压力,必然直接压在了一个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身上。 上面所说的种种因素,都是学生不可能轻松度过初中的原因。一个学生如果顺利地挺过了初中,到高中阶段,尽管也会遇到各种压力,会面临许多困难。但家长和老师担心的一些问题,学生会有自己比较正确的处理方式。当然,这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初中阶段而言。 从初中到高中的一个转折点就是中考。这是学生人生里程上的第一次大考。它会让学生明白一些事理,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学生从初中生变成高中生有具体的时间点,就是9月1日高中开学的那一天。但是,学生的心智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转换,不是在哪一天哪一刻完成的,而是有将近一年的过渡期,也就是从初三下学期到高一上学期这一年的时间。 这么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顺利走过了初中三年的学生,高中三年也基本上能顺利走过。反之,他的高中三年会是一个自己叛逆烦躁、家长无可奈何、老师头疼费劲的艰难时期。P8-9 序言 近些年,我见过了太多流于形式的文字,以至于拿到一部新书稿的时候,很难找到过去那种发自心底的想阅读的感觉。网络的便利让各种东拼西凑的“快速文学”越来越多,因此我对文字的感觉越来越麻木起来。 但是,读肖信斌校长的书稿是例外。 记得7年前读肖信斌校长第一部著作《116次谈话》的时候,他朴素优雅的文字里渗透出来的深邃的教育思想就深深吸引了我,我当时还约他写两部书,一部面向家长,一部面向老师。现在这部书改成了《教你如何读高中》(第二版,第三版)。3年前,当肖信斌校长把第二部书稿《怎样陪孩子读高中》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佩服的就不仅仅是他的文字和思想了,我更佩服他的为人与为学。他不仅先后把两所学校管理得风生水起,使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和社会形象大幅度提升,而且还在工作之余,花3年时间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一部新书稿的写作。这不能不让我油然起敬。我随即几乎花了一整夜的时间为书稿写了的长篇序言。现在,当又一个3年过去的时候,肖信斌校长再次将另一部新书稿《中学决定人生》放在我的面前。此时,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他给予我的再一次感动,我只知道,这种感动在我心里已经好久没有了。 读完书稿,我又萌生了为他写序的冲动。 我原以为,第三部书他很难完成。因为在我看来,他的第一部书《116次谈话》已经把高中生各个时期要注意的问题全部都讲过了,应该没有新的内容可以写了。第二部书《怎样陪孩子读高中》通过三个高中生真实的成长故事,告诉了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时光。第三部书写什么呢?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我觉得难度不小。 想不到读完第三部书稿,让我眼前一亮。肖信斌校长的这部新书与前两部书有很大的不同。第一部书是讲道理,第二部书是讲故事,第三部书是真实地记录作者亲身经历的那些可能改变中学生成长轨迹的人与事,边叙边议,读后令人掩卷长思。 我写这篇序言的时候,看到网上正在疯传一个高考状元中科大毕业后在大街上流浪的消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停止键盘敲打,闭目思考良久,似乎明白了肖信斌校长的书能够畅销并感动读者的原因。例如这部书中《儿女教育与晚年幸福》写的是一个副省长夫人80多岁了还要代儿子教育孙女的故事,《母亲总是在路上》写的是一位单亲妈妈每天驱车100多公里接送儿子上学放学的故事。这些故事读后既让人心头一热,又让人感慨万千。 肖信斌校长每一部书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让学生成为社会和家庭有用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他虽然也在训练和提高着学生的高考分数,但他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修养和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 9年时间,3部著作,他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完成的。这种执著的精神确实让我感动。我相信,肖信斌校长又一次用他独特的思想和语言写出来的这部书,一定会像他的前两部书一样,深受读者的喜爱。 编者 2014年6月10日 后记 中学时代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生阶段。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那些在某一个领域干得风生水起的人,或者回想一下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同事和朋友,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些人的人生轨迹,无不在中学时代就能看出端倪。 中学6年,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习惯修养初步形成的时期,又是人生读书升学最关键、压力最大的时期。在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哪些东西在改变着我们年轻的中学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把教育实践中那些我碰到的,认为有可能改变中学生成长轨迹的东西如实记录下来,加上我近几年来给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一些谈话,形成了这本书《中学决定人生》,但愿这些来源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真实故事能够对中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有一点点参考意义。 我不求书中的一些教育观点能够得到读者的全部认可,只希望读者读到本书的时候,书中有一两句话能够让学生眼睛一亮,让家长心头一热,让老师双掌一拍,我就心满意足了。 谢谢广大读者多年来对我的厚爱! 笔者 E—mail:xiaoxinbin0803@sina.com 2014年夏于武汉珞珈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