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澜访谈录之超越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澜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精彩人物,精彩话题!

关注人的性格特征和独到见解!

倾听精英的声音,寻找智慧的光芒!

作为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的实体书之一,《杨澜访谈录之超越》甄选时代热点人物,包括冯小刚、刘烨、陈忠实、陆川、管虎、宁浩、郎朗、陈坤……他们与杨澜的对话透露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事业追求和人生感悟,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内容推荐

《杨澜访谈录之超越》为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的实体书之一。

本书甄选时代热点人物入册,包括冯小刚、许鞍华、陆川、张杨、宁浩、郎朗、陈坤……他们与杨澜的对话透露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事业追求和人生感悟、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目录

刘震云温故 冯小刚知新:刘震云、冯小刚

两个人的《白鹿原》:陈忠实、王全安

对导演青春期说再见:陆川

向左是艺术,向右是票房:王小帅

那些年,我们一起拍电影:许鞍华

温情导演的电影家庭:张杨

很想逆流而上 却不得不顺流而下:管虎

鬼才导演的成长之痛:宁浩

笑翻美国的东北人:黄西

走过焦虑 安静生活:刘烨

郎朗的这十年:郎朗

成长,寻找,做自己:李宇春

生有所求:汪峰

突然就遇到了陈坤:陈坤

纽约人在北京:马布里

试读章节

《一地鸡毛》是冯小刚继《北京人在纽约》《情殇》《永失我爱》后的第四部影视作品,也是冯小刚在电影《甲方乙方》之前最为观众熟知的作品之一。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冯小刚和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第一次相遇了。

冯小刚:那时候我和王朔,我们俩人住在颐和园的西厢房里头,中间有一个堂屋,里面有一个卧室。他从那边睡完午觉走过来,扔到我手里一本书。震云写的一个中篇,调查体的《温故一九四二》。本身《一地鸡毛》我就非常喜欢,我在看了这个《温故一九四二》之后,我对震云非常崇拜了。

杨澜:这根就算扎下了。

冯小刚:扎下了。隔年在京丰宾馆开一个大会,我就和震云说,这个小说在我心里头翻腾了这么长时间,我特别想把它拍成电影。我跟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还没有拍过任何一部电影。震云说,让我再想想,不着急。这之后,我们俩和王朔,还有梁左,经常在一块聚,包个饺子,凑几个凉菜,说上一夜的醉话。有时候就会提起来,说《温故一九四二》要能拍成电影多好。老刘没有实接过这话,全是虚着说。直到2000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俩人喝完酒,吃完了饺子。震云说,我今天来是想郑重地跟兄长说,我把《温故一九四二》托付给你了。

刘震云和冯小刚都是1958年生人。刘震云是河南省延津县人,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过兵,做过中学教师,在《农民日报》工作过。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1987年后连续在《人民文学》发表过《塔铺》《新兵连》《官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作品,引起了很大关注和反响。冯小刚出生在北京,参过军,做过舞美设计,1985年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师,先后在《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中担任美术设计。1992年与郑晓龙合作剧本《大撒把》,并一起联合导演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杨澜:能不能说说第一次合作甚至是第一次见面,小刚给你留下来的印象?

刘震云:小刚那个时候颇有些文艺范儿。现在你看他戴一围巾,那个时候他特别爱挂一个牌子。那个牌子上面写着“北京电视台艺术中心”,走到哪儿都挂着。

杨澜:就跟学生戴校徽似的。

刘震云: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吧。再就是走路很快,爱张罗。爱把几个人张罗到一块儿,一块儿吃饭、喝酒,把气氛不断挑起来。他张罗来的人,来路特别不明,有时候是几路人马凑到一块。那样的场合,现在想起来也20多年了。那个时候,常在一起的有小冯、小王、小刘,还有已经离开我们多年的梁左先生。

梁左,早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90年代初与英达一同创作了大型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创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先河。

刘震云:我们这三个小字辈,就共同尊称梁左先生为“梁老”。梁老,这架子非常大。比如说明天晚上大家想一块喝个酒,这个时候就会让小冯给梁老打一电话。这梁老就会挑理,说明天吃饭你今天这才请我,这能叫请吗?这叫提溜。这时候王朔会抢过来电话,你爱来不来。然后第二天,梁老一定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我记得当时,基本都是在小冯的家里面,张罗几个凉菜,包个饺子,这场面还是很怀念的。

冯小刚:我最近的访问,每位主持人看完了电影都会问,小刚你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你为什么喜欢他这个小说,我要说的理由有特别多,但是我觉得,最让我相信的一个理由,是我和震云有缘分,我作为导演和《一九四二》这个电影有缘分,我觉得这个是最有说服力的。

杨澜:这个最没说服力,因为缘分这个事恰恰是什么都说不清的。

刘震云:我觉得除了这种缘分,这种契机,更重要的是目光的交汇,一定胜过世界上任何的利益。俩人能同时看穿百年,在做事时的默契上能够在特别深入的一点上融和,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杨澜:您说的这种缘分和这种目光,不仅仅是彼此相对的,而是大家都能够看到未来的某一个点,在那个点上,大家的目光是交汇的。

刘震云:而且他们看到的那个未来的长远度是一样的,能够长远做朋友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P8-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