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夹缝中的历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鸿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夹缝中的历史》是作者朱鸿关于历史人物的文化散文结集。作者用他擅长的对历史人物的春秋笔法,并选择具有文化符号意味的一些人物进行带有个人色彩的解读。此书里的人物,是他怀有浓厚兴趣的非常人物,所以要追踪他们,看一看他们曾经生活或死亡的地方。赴鲁,人曲阜,以仰观孔府。至燕,过易水,环残损的荆轲塔徘徊数个小时。三抚霍去病墓石刻,两登司马迁祠。体验苏三监狱之邪毒,在景山上俯察空寂的故宫,想象明朝末代皇帝的绝望。手按山海关长城的灰砖,远望北方茫然的大地,一遍又一遍地问:满族人何以入主北京?吴三桂到底是什么想法?神州故国,你到底上演了多少悲剧!我爱你爱得让我心疼!

内容推荐

《夹缝中的历史》里的人物,无一不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多元复杂,对他们的评价向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至当代对他们的判断也仍存两难。作者朱鸿透过历史、心理和性格的棱镜进行分析,发现了这些人物非凡的命运密码。情感沉厚,叙述节制,有不可多得的思想性。

目录

秋日的私语

自序

我在孔庙的所见与所想

成功的罪孽

怀疑荆轲

灰堆

兵马俑之气

胯下奇耻

霍去病墓石刻记

司马迁之残与苏格拉底之死

王昭君为什么嫁匈奴

诗人多难

李仙蕙墓壁画记

苏三监狱

一个皇帝的成全之路

追究吴三桂

后记

冬日有感

试读章节

成功的罪孽

在我看起来,公元前356年公孙鞅在秦国的变法绝不是一般的改革,文化人一代一代地讨论它,理所当然。

我感觉公孙鞅在年轻时候属于这样一种人,有野心,有能力,想出人头地,可惜缺乏辉煌的背景。这样一种人要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其注定是艰难的。如果有什么捷径,那便是依附。依附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独立的人格,也不是容易做的事情。然而在过去,依附权贵是年轻知识分子的习惯,而且成功的概率很高。

我不知道公孙鞅是如何认识公叔痤的,总之,他当了魏国丞相公叔痤的家臣,为中庶子,类似于现在的秘书之职。

那是一个列国争霸的年代,落后就要挨打,甚至谁落后,谁就会被侵犯和被兼并。丞相一直辅佐魏惠王处理政治与军事工作,很清楚魏国形势的严峻。他有一个深沉的忧虑,便是自己老了,需要给魏国推选一个优秀的丞相,以出色地协助魏惠王,否则,魏国将是危险的。

公孙鞅在他身边服务了4年有余,十足地表现了自己的见解和才干。其所处的地位,也大大开阔了公孙鞅的视野。丞相是了解他的,并器重他。丞相以为,公孙鞅将是惟一有可能支撑魏国的栋梁。

逝世之前,公叔痤久久沉思,终于以衰弱之音,郑重举荐公孙鞅做自己的接班人。丞相向魏惠王保证,虽然公孙鞅年轻,但他却有能力让魏国屹立天下的办法。

丞相的建议恳切,不无根据,可魏惠王却不点头。不点头便是不接受,这是丞相知道的,于是丞相就遗憾地闭了眼睛。

公孙痤之死,立刻瓦解了公孙鞅的依靠。他感到魏国一下变得空空荡荡,甚至异乎寻常的寂静和寒冷。他知道自己呆在魏国是没有任何前途了,也许他呆在这里还会出现麻烦。他想走,断定走为上。

恰恰这时候,公孙鞅获悉秦国为强大而招致奇才的消息,为之他怦然动心。秦孝公那个著名的求贤令,究竟在秦国和秦国之外的地方产生了怎样的反响,现在已经难以考证。可对于公孙鞅,求贤令却是十分的喜讯,是天赐良机。

不过凡是了解公孙鞅处境的人,谁都明白,他离开自己熟悉的魏国,到一个荒蛮的单位去发展,固然有秦孝公的物质刺激,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还有一点负气。他发誓要在秦国建功立业,以证明魏惠王轻蔑他是一个大错。  ’

依公叔痤的观察,公孙鞅是一个有奇才而狠毒的人。这样一种人显然属于双刃剑,是福星,也是克星。在魏惠王拒绝公孙鞅当丞相之后,公叔痤出于忠诚,曾经提醒魏惠王,对于公孙鞅,要么尊而用之,要么除掉,千万不能让他跑了,否则将有后患。

但魏惠王却以为丞相在逝世之前所说的近乎玄虚的话,全是混话和胡话,遂没有重视丞相的意见,既不认识公孙鞅是奇才,又不认识公孙鞅的狠毒。

司马迁说:公孙鞅是天资刻薄的一个人。

秦孝公即位那年才21岁,但他却早就有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之感。他将策划一场改革,以推动秦国的发展。他是没有多少经验的,也没有思想的条条框框,不会由于背着累累包袱遂保守一隅。他青春勃兴,血气充沛,牙齿和胃都极健康,能够吸收别的治国之术。

改革实际上就是在旧的事物之中设置新的机制。改革难免对固有的秩序进行调整,甚至要大破大立。改革不可能以举手之劳而完成。改革技术,改革文字,都不很难,难的是改革社会。

人类对社会的改革,对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全是形势所迫。如果人类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状态,那么它总是习惯于维持,这是由人类得过且过的秉性决定的。

秦国僻在衰败而沉闷的西陲,周围是所谓的夷狄部落,这使它沾染着落后的夷狄之俗。关键是,它长期徘徊于封建制的边缘而继续以奴隶制的方式生活。列国不但嘲弄它,鄙薄它,而且干脆将它排斥于世界之外。列国经常的作法是,不邀请秦国参加在中原的会盟。

……

P24-26

序言

已经过去的人类生活,便为历史,从历史之中生长出来的新的人类生活,则是现实。由于文化把历史与现实紧密地连接到一起了,所以现实注定是要带着J-JT~的风采的,当然也会带着历史的腐臭。

 既然历史标志着一个过程的完结,那么它就难免有燃烧之后的感觉。不过它并不是轻烟,风吹一下便淡化,甚至虚无。如果历史是会消失的,那么它也是消失在现实之中了,这仿佛幼稚消失于成熟之中,青春消失于风度之中,或是红润消失于皱纹之中,乌发消失于谢顶之中。

我完全相信进化的功能,但进化的功能却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才会发挥作用的。我也知道现实对历史的接纳有它自己的选择,不过这要分析是谁掌握着选择的权力。我的意思是,在过去的中国,一直是以皇帝为核心的统治阶级掌握着选择的权力,于是秦就消失于汉之中,明就消失于清之中,甚至父亲消失于儿子之中,儿子消失于孙子之中。

集权统治,一以贯之,呈现为一个日出日落的循环。当然,循环之中也是有进化的,甚至循环就是进化。然而这样的进化,毕竟太缓慢太缓慢了,而且事实是,它使自己蒙受了挨打的耻辱。

遗传科学证实,女性对男性的爱情,以其本能,经过四年便会转移。女性淘汰一个男性,追求别的一个男性,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获得优秀的基因,以保证和提升生命的质量。在我看起来,中国应该像女性转移其爱情一样能够忍痛,或是干脆忘掉转移爱情之痛,以便扬弃陈旧的观念,吸收鲜活的思想,否则文化就可能会停滞,会萎缩,甚至反动。遗憾的是,中国从十四世纪之后便渐渐变得内敛了,胆怯了,居然为打开大门还是关闭大门的问题,竟苦恼地讨论了近乎两个世纪。岂不知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阻挡的,主动地使文化交汇,将有大益。

二十世纪出现的鲁迅,是中国最为伟大最为真诚的反潮流的英雄。他以石破天惊的大智慧和大勇气,不但反了一味肯定和赞美中国文化的潮流,而且深刻地批判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残酷与虚伪的成分,及其种种非人道的成分。为了避免当时的青年中毒,鲁迅还建议他们不要读中国的书。鲁迅是焦虑的,苦涩的,其呐喊撕心裂肺,带着殷红的血,可惜墙太厚,中国人睡得太沉。鲁迅批判的用意并没有为多少中国人所理解,他反而成了最受奚落最受诬蔑的作家,甚至今天早晨我还听见几个少儿在挖苦他。  鲁迅曾经作的批判,显然有继续的必要,而且有深入的必要,因为鲁迅所作的批判,只有变成一代或几代知识分子的批判,他所反的潮流才有可能为一个文明的潮流所取代,中国人才能真正感到什么是人。问题是,鲁迅所反的潮流是沉郁的,纵横涌动的,铺天盖地的,而且中国人就漂游于这个潮流之上,反起来显然很难。

从历史之中忽然钻出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实。统计显示,中国人收入的增长像离弦的箭一样在直线上升,而且从豪华宾馆走出来的中国人,也都是一脸阔气。但有一个数目却是难以统计的,这便是,街上的男女,还有多少是有自己的精神和独立思想的。丰富的物质,是否可以堵塞精神的漏洞。这是我的一个困惑。

在一个灯红酒绿的背景之下思考往者与来者,思考文化之中的中国人,难免孤独和消薄,仿佛是站在了浩茫寂灭的四野,狼不嚎,沙不飞,鬼火不闪,妖怪不现。有时候我真是非常伤感,非常绝望,甚至产生了处于生活之外的感觉。

在十分难耐的时候,我读鲁迅的书。我觉得幸运的是,我毕竟还有可以求助的人。当然,我也只能求助鲁迅。我告诉自己:你也有你的靠山,怕什么,继续进行吧!

1999年10月22日于少陵原

后记

到现在为止,在我的所有写作之中,这一组系列散文的写作,是我最为重视,也是最为用心的。

我的思路是,迂回到现实的背后去,以深刻地进入现实。不过,即使我到历史之中去了,我也没有放弃对人之性进行分析,因为它是我一贯的爱好。这样做,显然需要充足的文化资源,否则建造起来的将是一座空洞的宅院。思想像掉到水中的陨石一样激活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但一旦写作起来,却又觉得自己的库存不够,于是我就一边写作,一边搜集我所需要的材料。我反复核对历史之中的事件和它发生的年代,核对人的活动及其他们的籍贯和职务。我苦苦地推敲自己的观点,以使它带着新意。我还借鉴了诗人的办法,这便是注意我的字和句。

以近乎两年的时间完成这些散文,确实是太慢了,但有时候我却又觉得太快。思想的果实,熟了才美。我以为,为了赶市,匆匆地采摘还没有熟的果实是不好的。尽管我不希望自己的果实是生硬的,但我却怎么敢保证它们真的不发青,不发涩呢?

衷心地感谢雷启立先生!虽然我与他现在还没有见过面,然而我确信他是一位非常敬业的编辑,是难得的朋友。他所提的很多宝贵意见,显然都已经融化在我的写作过程了。不过大约只有我明白,他的支持与帮助使我产生的感动,将不会随着这些写作的完成而结束。我将长久地记着他。

1999年10月22日于西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