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钝编著的《国家治理语境下司法能力嵌入与生成原理》共分为上篇“理论奠基篇”、中篇“历史现实篇”、下篇“治理前瞻篇”三篇,从基础理论、历史变迁到未来展望,依次铺陈。
上篇“理论奠基篇”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对司法能力概念、西方嵌入性理论发展背景下司法能力嵌入和西方法律治理范式演进语境下司法能力生成等基础性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后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主题为“司法能力内涵与分类”。
中篇“历史现实篇”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古代集权统治与司法能力特质生成关系,从现实角度分析了乡村转型治理与司法能力需求形态关系,旨在彰显中国治理历史与现实语境下司法能力的特质所在。
下篇“治理前瞻篇”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重点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司法社会化与新型司法能力生成关系,剖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司法去行政化与司法能力现代化关系,旨在谋求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瞻视野筹划司法能力建构。
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全书进行总结,认为司法能力建构应当重点改善与之冲突的嵌人性环境,寻求社会耦合性资源支持,统合“理想法治元素”、“转型元素”、“国家治理现代化元素”,既要继续加强常规眭司法能力建设,又要谋划新型司法能力建设的前景和路线图,从而建构司法能力在国家治理能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上篇 理论奠基篇
第一章 司法能力内涵与分类
第一节 司法能力内涵界定
一、能力释义
二、司法能力语源分析
三、司法能力内涵界定
第二节 司法能力基本分类
一、司法职权内容角度的基本分类
二、司法价值实现角度的基本分类
三、司法功能角度的基本分类
第二章 西方嵌入性理论发展与司法能力嵌入机理
第一节 嵌人性理论及其司法应用概述
一、波兰尼的嵌入性理论
二、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
三、嵌入性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司法应用
第二节 司法能力政治嵌入性
一、政治内涵界定
二、司法与政治:相对分治及其意义
三、司法能力政治嵌入性证成
第三节 司法能力社会嵌入性
一、司法能力的社会结构嵌入
二、司法能力的社会需求回应
三、司法能力的社会正义指向
四、司法能力的社会事实构成
五、司法能力的社会规范适用
六、司法能力的社会公众认同
第四节 司法能力制度嵌入性
一、司法能力的制度选择与过滤
二、司法能力的制度约束与导向
三、司法能力的制度内化与激励
四、司法能力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第三章 西方法律治理范式演进与司法能力生成机理
第一节 自由主义法律范式视角下司法能力论
一、自由主义法律范式特征
二、自由主义法律范式视角下的司法能力整体描述
三、自由主义法律范式视角下的司法意识形态
四、自由主义法律范式视角下的司法解释能力与方法
第二节 福利国家法律范式视角下司法能力论
一、福利国家法律范式特征
二、福利国家法律范式、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能力强化
三、福利国家法律范式视角下司法能力期待
第三节 程序主义法律范式视角下司法能力论
一、两种法律范式的合法性危机
二、程序主义法律范式及其特征分析
三、程序主义法律范式的司法影响
四、程序主义法律范式视角下司法能力特质
中篇 历史现实篇
第四章 古代集权统治与司法能力特质生成
第一节 司法官员选任与司法能力
一、司法官员选任的同一化
二、司法官员选任的“明法”述评
三、司法官员选任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第二节 司法酷吏、司法循吏与司法能力
一、酷吏含义及其特点
二、酷吏现象的治理视角解释
三、循吏含义及其特点
四、循吏现象的治理视角解释
第三节 司法幕友与司法能力
一、司法幕友的由来
二、司法幕友的发展根源
三、司法幕友的审理职责
四、幕友佐治的司法能力影响
第四节 古代刑讯与司法能力
一、刑讯释义与历史发展脉络
二、古代刑讯与冤案产生
三、古代刑讯根源与司法能力阐释
第五节 古代司法能力特质归纳
一、司法能力强嵌入性
二、司法能力孱弱性
三、司法能力形态特殊性
第五章 乡村转型治理与司法能力需求形态
第一节 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嬗变
一、乡土社会及其特征
二、社会转型及其特点
三、社会转型中的后乡土社会嬗变
第二节 乡村治理中的国家权力变迁
一、国家权力的“自治放任”模式
二、国家权力的“政治控制”模式
三、国家权力的“法律控制”模式
四、国家权力的“协同主导”模式
第三节 后乡土社会治理与司法能力整体性需求
一、乡村治理模式变迁与司法能力整体性需求概说
二、后乡土社会纠纷变化与司法能力整体性需求
三、后乡土社会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式微与司法能力整体性需求
四、后乡土社会综合治理体制设计与司法能力整体性需求
第四节 后乡土社会治理与司法能力特殊性形态
一、后乡土社会司法能力二元形态划分
二、后乡土社会司法中的地方性知识运用能力
三、后乡土社会司法中的法官释明能力
四、后乡土社会司法中的案外协调能力
下篇 治理前瞻篇
第六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司法能力关系概述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司法能力的多重关联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司法功能定位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司法价值追求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司法体系健全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司法能力建设
第七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司法社会化与新型司法能力生成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司法社会化概述
一、西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理论嬗变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下国家和社会关系
三、司法社会化的含义与内容
四、司法社会化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ADR的司法衔接能力及其建构理路
一、接近正义“第三次浪潮”下的ADR新发展
二、司法与ADR衔接需要加强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三、外部ADR的司法衔接能力建设
四、司法ADR的制度创新
第三节 软法的司法审查与适用能力及其建构理路
一、软法的内涵理解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软法之治
三、软法的司法审查能力
四、软法的司法适用能力
第八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司法去行政化与司法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司法行政化与司法能力影响
一、司法行政化及其表现形态
二、作为司法行政化理由的司法能力问题
三、作为司法能力消极影响的司法行政化
第二节 司法能力现代化的去行政化改革措施
一、法官选任的去行政化
二、审判运行机制的去行政化
三、司法人事管理的去行政化
四、审判管理的去行政化
第三节 司法能力现代化的路径依赖难题
一、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司法应用
二、制度性路径依赖
三、利益性路径依赖
四、观念性路径依赖
第四节 司法能力现代化路径依赖难题的元解决思路
一、司法改革主体能动性强化与路径依赖克服
二、司法改革方法优化与路径依赖克服
三、司法改革意识形态内化与路径依赖克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