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他什么?是教他学做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而做人的根本又在哪里?那就是具备良好的德行,正所谓“德者,本也”。而德行的根本又在哪里?就是孝道。张振鹏编著的《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全面总结了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这些细节是根本、有效、彻底的方法。如果为人父母者真的能躬身力行这些方法,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很快就会被我们培养出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好妈妈书架 |
分类 | |
作者 | 张振鹏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他什么?是教他学做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而做人的根本又在哪里?那就是具备良好的德行,正所谓“德者,本也”。而德行的根本又在哪里?就是孝道。张振鹏编著的《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全面总结了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这些细节是根本、有效、彻底的方法。如果为人父母者真的能躬身力行这些方法,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很快就会被我们培养出来。 内容推荐 张振鹏编著的《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是好妈妈书架之一,《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从“孝道是根,教育应从教孝开始;以身示范,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建立起‘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孝心;孝敬父母不在物质,重在一颗心;教孩子自己做点事,替父母分担;从小不让孩子在德行方面有欠缺;培养孩子的大孝之心,大孝显亲”等9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这些细节是根本、有效、彻底的方法。如果为人父母者真的能躬身力行这些方法,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很快就会被我们培养出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孝道是根,教育应从教孝开始 教育孩子什么最重要?这是很多父母都会思考的问题,也许有人说“将孩子教育成才”最重要。成才固然重要,却担不起一个“最”字。事实上,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从教他孝道开始,这才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之根。谨守孝道的孩子,最终才能真正成才。 1. 德是做人的根本,而孝为德的根本 2. 孩子没孝心,学历再高也不会爱家 3. 孝心培养,可以解决孩子的种种问题 4. 有孝心的孩子,才会拥有幸福人生 5. 孩子有孝心,学习会是自动自发的 第二章 以身示范,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 众所周知,教育孩子不仅仅需要言传,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身教。因为,相比较言传,身教可以带给孩子更为深刻的影响与震撼。所以,要培养有孝心的孩子,我们的以身示范必不可少。当我们能给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样时,他也一定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6. 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常回家看看 7. 经常给自己的父母洗洗脚,捶捶背 8. 如果条件允许,经常带父母外出走走 9. 记得给父母过生日,祝福他们 10. 自己生日的时候,要感恩父母 11. 父母生病了,要悉心照料他们 12. 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送份礼物 13. 经常跟父母聊聊天,说说心里话 14. 父母错了,要原谅他们,并善于规劝 15. 定期带父母去医院做一下体检 16. 给父母买爱听、爱看的戏曲碟片 17. 无论如何,都不说伤害父母的话 18. 一定要懂得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 第三章 建立起“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 如今,在不少家庭中,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全家人都要围着他转。在这种长幼次序颠倒的成长环境中,我们很难把孩子培养得有孝心。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具备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培养他恭敬、谦虚的人生态度。 19. 第一筷子菜,一定要先夹给长辈 20. 与孩子分享好吃的,不要让他独占 21. 孝子,孝子,不是“孝顺儿子” 22. 活学活用“长者先,幼者后”的教诲 23. 不要误读家庭的“民主”与“平等” 24. 正视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不同 25. 父慈子孝,要建立起正确的平等关系 26. 父母不直呼领导名,孩子不直呼师长名 第四章 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 如今,大多数孩子生长在温室里,父母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父母为此付出了多少辛苦。如此,他们又怎么会体谅我们?又怎么会生起那颗孝心呢?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了解我们持家的辛苦和不易。 27. 让孩子了解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28. 带孩子去我们的工作单位看一看 29. 与孩子一起谈论我们的工作情况 30. 教孩子懂得我们“另一半”的辛苦 31. 要给孩子创造“工作”的机会 32. 试着让孩子体验一下持家 第五章 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孝心 向父母表达孝心并不一定非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所以我们对孩子的孝道培养也可以从日常应对中去下手。当孩子能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细节上有良好表现时,我们就不用再为他的生活操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刚好能体现出孩子的孝心。 33. 教孩子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4. 教孩子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担心 35. 教孩子勤俭节约,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36. 教孩子学着冬温夏清、晨昏定省 37. 告诉孩子外出时,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 第六章 孝敬父母不在物质,重在一颗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一些人的道德品质却在逐渐降低,有的人虽然知道要孝敬父母,但在行动上却出了问题。比如,有人只会单纯地给予父母物质上的供给,这并不是孝敬,真正的孝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从精神上对父母进行关怀。 38. 孝敬父母,不完全是以后给父母买房买车 39. 教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放在心上 40. 教孩子善于体察到父母内心的需要 41. 一定要成全孩子,接受他的孝心 42. 杜绝“色难”,让孩子每天都有一个好脸色 43. 教孩子学着唱一些孝老爱亲的歌曲 44. 与孩子一起观看、阅读孝道故事 第七章 教孩子自己做点事,替父母分担 很多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把他禁锢在“保护圈”内,结果使他的手、脚、嘴巴、眼睛等失去了“用武之地”。试想,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成为一个孝子呢?所以,我们要教孩子自己做点事,让他学会照顾自己、懂得替父母分担,从而使他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孝顺父母的人。 45. 教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46. 告诉孩子,用过的东西及时放回原处 47. 引导孩子主动洗澡洗脚, 讲究卫生 48. 教孩子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9. 告诉孩子,不要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 50. 让孩子知道,父母忙碌时不要打扰 第八章 从小不让孩子在德行方面有欠缺 如今,很多家庭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事实证明,我们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单靠智力开发是远远不够的,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他的成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在德行方面有欠缺。 51. 教孩子懂得“德有伤,贻亲羞”的道理 52. 告诉孩子,即使有误会也不与父母赌气 53. 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要及时主动承认 54. 教孩子主动远离“斗闹场”,不被诱惑 55. 告诉孩子,不议论别人的长短、隐私 56. 教孩子诚实守信,但也要注意变通 57. 鼓励孩子交益友,亲近有贤德的人 58. 教孩子读好书,从传统经典里学智慧 59.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教他学会感同身受 第九章 培养孩子的大孝之心,大孝显亲 当孩子能用自己的德行而让父母感到荣光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培养孩子的大孝之心,就是要让他有德行,让他的所作所为能为众人所肯定,让他的表现不会使父母长辈蒙羞,这样他才算是真正的立身行道,扬名,以显父母。 60. 教孩子为他人着想,远离自私自利 61. 培养孩子的爱心,鼓励他奉献社会 62. 教孩子有大格局,用平等心孝天下父母 63. 教孩子感恩国家的培养与护佑 64. 教孩子学会感念生活的每一个际遇 65. 鼓励孩子去善待对自己不好的人 66. 培养孩子感恩、敬畏万事万物的心 试读章节 从小到大,孩子身上的问题可谓是层出不穷。比如,他可能会不好好学习、不听我们的教导,他还可能无法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或者说不能诚信为人,无法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起责任来……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觉得无比头疼,我们也许对孩子训斥过,说教过,甚至还有的父母会采取打骂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希望能通过严厉的手段让孩子顺从,但显然这些做法都成效甚微。 我们总是迫切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帮孩子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但这在很多父母看来似乎只是一种奢望。因为在很多父母心中,能一下子解决孩子所有问题的妙招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当父母的才格外操心、格外劳累。 可恰恰还真有一个能解决孩子种种问题的妙招存在,这就是加强对他孝心的培养。有的父母会对此心存疑虑,认为孝敬似乎与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没有任何关联。其实不然,传统道德经典《弟子规》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 《弟子规》的开篇讲到的就是“人则孝”,其中就提到了各种孝敬父母的做法。可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的话,我们也许就能发现,如果孩子真的能做到这些事,那么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好人。 比如,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事情小就随便去做,一旦随便做了,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导致父母伤心、难过。这就是在提醒孩子要养成好习惯,不要轻视任何小事,对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对待,对每一个小错都要及时改正,这样孩子就会具备基本的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他也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这个好习惯对他未来的行事将会大有帮助。 还比如,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一句的意思则是对父母想要的、喜欢的事物,做子女的一定要尽力满足;父母不喜欢的、讨厌的事情,孩子就要提起警觉,尽量不做,以免让父母伤心难过。当孩子能做到这一点时,他就会积极改正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并努力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还有就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当孩子身体受到了伤害或患有疾病时,父母会无比担忧;而当他的品行、德行出现了问题时,父母就会倍感羞愧。所以,孝敬父母的孩子,就会格外注意照顾自己的身体,更会时刻关注自己的品行举动,争取不做让父母蒙羞的事情。 由此可见,当孩子真正做到对父母孝敬有加时,他不管做什么都会格外注意,那么那些不良习惯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纠正,曾经犯过的错误也会慢慢被消灭,孩子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也会得到弥补。也就是说,他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在孝心的影响下逐渐被解决掉,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就如《礼记》中所说:“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 P7-8 序言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他什么?是教他学做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而做人的根本又在哪里?那就是具备良好的德行,正所谓“德者,本也”。而德行的根本又在哪里?就是孝道。儒家经典《孝经》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如果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德行的培养,没有孝道的教育,孩子一定是教不好的,他的人生一定是失败的。 一个人只有做到对父母尽孝道,对兄弟姐妹尽悌道,他的人生才是幸福、圆满的。所以,教育孩子,也应该把握这一点。一句话:孝悌家风的传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孝,是一个人做人处事的根本。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他一定会好好地学习,积极乐观地生活,以后也一定会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好的前程,更会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教孩子学孝呢?为什么不带头学孝呢? 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血脉和家训,孩子就是父母的分身。我们是父母,但我们也是父母的分身。如果一个人不孝父母,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语才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也就是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只有做到了孝,家庭才会是和谐的,事业才会是顺利的,人生才会是幸福的。 有的父母可能就会有疑问:“教孩子学孝道真的管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是不会让父母操心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他都会尽力让父母开心。比如,《弟子规》里提到的“亲所好,力为具”,如果孩子掌握了这句话的精髓,那他就懂得如何去做了。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孩子,乐意主动学习的太少了,学习变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古人提到学习,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现在,都成了“不亦苦乎”。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不亦苦乎”,那基本可以断定,他的孝心还没有打开。因为一个有孝心的孩子,知道父母希望他能学习好,他就会主动地学习,根本就不用父母在后面催逼,更不需要父母用物质、金钱奖励来刺激。所以,孩子有孝心,他就会学习好。 而且,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绝对不会做出让父母操心的事,他做事前一定会好好掂量,做这件事是否有违孝道。所以,我们的孩子如果有了孝心,那我们这一生都会安心了,孩子的人生之路也会走得非常踏实,当然,他也一定会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那么,我们怎样培养有孝心的孩子呢?或者说,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孝道呢?这是我们这本书要回答的。 本书从“孝道是根,教育应从教孝开始;以身示范,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建立起‘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从日常应对开始培养孩子的孝心;孝敬父母不在物质,重在一颗心;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替父母分担;从小不让孩子在德行方面有亏欠;培养孩子的大孝之心,大孝显亲”等9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这些细节是根本、有效、彻底的方法。如果为人父母者真的能躬身力行这些方法,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很快就会被我们培养出来。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实践这些方法,培养出有孝心的孩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