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进入了刚才提到的位于京都、生产绝缘体的松风工业工作。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日本经济正处于朝鲜战争所引发的“特需景气”的最盛期。可是在我要开始找工作时,这场景气却刚好结束,日本经济跌人谷底。当时整个日本社会都处于就业异常困难的时代。
更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的日本企业在招工时都有专门的指定大学,而像我就读的鹿儿岛大学这样的地方大学,基本上不会在这些指定名单里。尽管我辛辛苦苦地应聘了许多家公司,但是得到的却全是回绝通知。我当时的指导教授竹下寿雄对我评价颇高,他眼见我一直都找不到接收单位,于是像父亲一样为我的工作问题操尽了心。
竹下教授刚好有一位叫作田中的熟人在松风工业担任技术部长。经过竹下教授的斡旋,对方终于同意录用我,但是先决条件是,我的专业必须是以陶瓷为主攻方向的无机化学。
我的两个叔父都是由于结核病去世的,而我本人也曾深受结核病之苦。叔父们由于没有能够得到妥善的医治而最终离世的情景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因此自己最初的理想就是要研发出有效的药品,为那些因重病而受苦的人消灾止痛。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报考了大阪大学医学部的药学科,然而却落了榜。万般无奈之下,我才进入了鹿儿岛大学,选择了多少与药学有些关联的有机化学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因此,松风工业提出的必须是无机化学专业的要求对我而言极不现实。然而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或许我将永远都找不到工作。正是出于这种危机感,我又选择投到教授无机化学的岛田欣二教授门下,在他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也就是说,直到大学毕业前的半年,我才开始了无机化学的研究。恰好那个时候在鹿儿岛县的入来町发现了黏土矿藏,我就把毕业论文的研究题目定为《人来黏土的诸物理性质》。由于我没有任何无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在半年时间里我基本上是不眠不休地投入到相关研究之中。最终,作为回报,我的毕业论文得到了岛田教授的高度评价,自己的专业也顺理成章地转成了无机化学,并得到了松风工业方面的录用许可。
因此可以说我之所以能够在精密陶瓷这个领域创业,并最终获得成功,其契机正是源自当时的那种苛酷的就业环境。
1955年4月,我在全家和亲戚们的目送中意气风发地离开家乡去京都赴任。胸中满怀希望的我就此进入了松风工业,被分配到研究科工作。
可是当我进入公司,第一次被带到员工宿舍时,看到的却是一栋摇摇欲坠、破旧不堪的建筑,我忐忑不安地来到自己的房间,看到地板上是千疮百孔的榻榻米,用来编织榻榻米的干草全都杂乱无章地露了出来,简直就像散落了一地的动物内脏。老员工教我买一张花草席,铺在房间的榻榻米上,四周用大头针钉好,这才好歹看上去像了点样子。员工宿舍里没有食堂,得靠自己生煤炉做饭。刚刚才得到家人们的热情送别,满怀憧憬的我,此时的心情就如落入了冰窟窿一般。正是在这种万般无奈的心情下,我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P7-P9
回顾我的一生,与共同创业的伙伴们歃血为盟,以一份按着众人血指印的、注明“大家要精诚团结,为了社会与大众的利益共同奋斗”的誓约书为原点,创建了京瓷。
自那时起,我以“追求全体员工获得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要为人类和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理念,经营管理京瓷至今。
并且我是在不断自我确认了自己的“动机是为公还是为私”之后再创办了DDI。
同时又是因为坚信“为了世间与人类倾力奉献是一个人所应做的最高尚的行为”的理念,设立了稻盛财团。
以上所有这一切行为都是我赤诚无欺的真心表现。
我个人并非什么圣人君子,并且我也非常清楚,稍有不慎,自己也同样可能会陷入“利己”泥沼,成为一个满心烦恼的凡夫俗子。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要以“利他”之心为准则,倾尽所能、日夜精进。
我当年在从大学毕业,走人社会后,首先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埋头于新型陶瓷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中。之后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无时无刻不投身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时至今日,在度过了65岁生日之后的现在,我又打算在另一个崭新的天地里开始自己新的旅程。我希望在接下来的路途上,能够继续深化自己的哲学和人生,为了世间与他人,尝试更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在未来人生的新旅程中,我依然会全力贯彻遵循人间之正道。
因此可以说,在我的一生当中,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我都会做到,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我与致知出版社的藤尾秀昭社长结交甚久,一直就对他对于出版事业的坚定信念敬服。长年以来,藤尾社长不辞辛劳,以解读为人之道为宗旨,一手将月刊《致知》这本优秀的启蒙杂志创办了起来。
并且,藤尾社长也是由我主办的年轻经营者的经营学校“盛和塾”的学员。他对于盛和塾的学习非常认真,每当我看到他积极参加盛和塾的例会,全神贯注地倾听我教授和讲解经营哲学和经营理论的身影时,总是感到由衷地钦佩。
此次恰逢《致知》月刊创刊20周年,我收到了他的请求:“为了纪念创刊20周年,出版社希望出版相关书籍,期盼能够得到稻盛先生的支持和协助。”尽管我也是事务非常繁忙,但是一想到“这份邀请来自于我所敬爱的藤尾先生,那么一定要帮这个忙”,于是就同意了本书的出版。
在编辑整理本书时,我竭尽所能地想要将自己人生的全貌真实地展现给读者。
在本书中,我尽可能地以通俗易懂的笔法解释了诸如“我是如何达到了今天的这种境界”、“我的理念有哪些”、“我为何会拥有这些理念”、“在剩下的人生道路上,我将要如何度过”等主题,并且还结合具体事例讲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和京瓷创业初期的故事,以及京都奖、盛和塾等我近年来主要参与的各类活动。因此,书中的一部分内容与我近年的演讲和著作内容会有所重复,但目的是为了能够做到完整地向读者介绍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与经营”体验,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谅解。
本书所展示的我本人的人生观、宗教观以及世界观如果能够对于那些想要真诚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有所帮助,那么我将会感到非常荣幸。
此外,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当中,我得到了致知出版社社长藤尾秀昭、书籍编辑部的柳泽玛丽子、白井晓以及京瓷株式会社秘书室长大田嘉仁、秘书粕谷昌志的大力协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致谢。
《活法(4人生与经营的法则)》以通俗易懂的笔法解释了诸如“稻盛和夫是如何达到了今天的这种境界”、“他的理念有哪些”、“他为何会拥有这些理念”、“在剩下的人生道路上,将要如何度过”等主题,并且还结合具体事例讲述了作者的青少年时代和京瓷创业初期的故事,以及京都奖、盛和塾等我近年来主要参与的各类活动,完整地向读者介绍作者迄今为止的“人生与经营”体验。
《活法(4人生与经营的法则)》展示了作者稻盛和夫的人生观、宗教观以及世界观,竭尽全力的展现作者的全貌给所有读者们,从作者早年的创业经历到后期的人生理念、信条都有着全方位的解读与自述,同时也包含作者对于后人的寄语和指导,对于那些想要真诚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有所帮助。让我们走入稻盛和夫的世界,与他一起品读生活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