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被管理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是当今世界引领时代的卓越思考者。凡禹编著的《德鲁克的管理智慧》收集德鲁克著作中的精华思想,并对其所言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世界及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论证德鲁克思想在中国企业界的应用,帮助读者学有所用,也实现德鲁克思想的本土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凡禹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被管理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是当今世界引领时代的卓越思考者。凡禹编著的《德鲁克的管理智慧》收集德鲁克著作中的精华思想,并对其所言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世界及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论证德鲁克思想在中国企业界的应用,帮助读者学有所用,也实现德鲁克思想的本土化。 内容推荐 凡禹编著的《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内容介绍:优秀的管理者从来不是掌握多少管理技巧或方法,他们总能在深刻思考后,抓住管理的本质,釜底抽薪,让管理难题迎刃而解。中国管理学还处在发展阶段,随着社会高速发展,有很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管理者去解决。德鲁克是世界公认的管理学之父,他的管理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考验,仍然焕发智慧之光,指引管理者理清思路,挖掘本质,迎接工作中的挑战。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囊括德鲁克多本著作思想精华,理论结合联想、京东、阿里巴巴、微软和史玉柱、王石、比尔盖茨等知名企业和企业名家的发展和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德鲁克思想的应用,帮助读者领会和把握。力图用“理性思维,洞察力,创新,知识和技能”武装管理者,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和实用性。 目录 第一篇 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之道 第1章 企业的存在目的是创造顾客2 我们的事业是为顾客服务2 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3 企业也要学会创造顾客5 关注顾客需求信息至关重要8 顾客之所以付钱是为了得到满足10 卖好处不要卖产品13 第2章 战略规划为企业描绘发展蓝图16 战略规划是责任而不是技术16 战略规划不是预测未来19 战略规划的关键是“摆脱过去”21 战略规划是要去承担风险23 战略规划要转化为具体的工作25 第3章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27 勇敢变革组织结构27 查清企业需要哪种组织结构29 管理层级尽量少32 改变战略的同时要调整组织架构34 最好的组织架构使人尽其才35 第4章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8 把对方的优势转变成弱势38 要能在多个领域取得卓越40 我们能干好什么42 企业核心能力还在创新44 根据具体的价格要求设计产品46 第5章 企业营销的目的不是推销50 消除推销,使顾客主动上门50 组建多种营销渠道,开拓市场52 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55 走进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57 市场潜力比销售额更重要59 第6章 企业以成本为中心61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61 资源集中用在最出效益的项目上63 生产市场不认可的产品是在浪费65 控制成本要从整体考虑66 树立长期控制成本的理念68 第7章 利润是结果不是目的70 利润只是达到目标后的结果70 盲目追求短期利润危害大72 赚利润和社会责任不矛盾74 控制内部浪费,增加利润75 第8章 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根基78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成功的代价78 把负面影响降到越低越好80 主动负责,赢得消费者信赖81 好企业应拥有正确价值观83 承担社会责任有限度84 第二篇 管理者的自我提升与管理智慧 第9章 有效利用时间做有价值的事88 我们的时间用到了何处88 从管理中要时间90 永远做有价值的事情92 做事情前先规划好93 做好时间记录,提升效能95 一次只做一件事97 要事优先原则98 第10章 “做出贡献”才是成功的真谛101 着眼贡献工作更有成效101 领导者要有责任,不推诿103 随职位改变,改变工作重点104 让自己的知识有助企业发展106 建立正确的人事关系108 会议要服务于所承诺的贡献109 第11章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资源112 人才不是成本,是资源112 礼贤下士,找到需要的人才114 让比你更强的人为你工作117 不必过分强调升迁119 知人善任,有效利用121 第12章 做个有魅力的好领导123 人格魅力成就优秀领导123 领导的根本任务是完成组织使命125 管理需要以制度为基础127 管理重在引导他人优化环节129 善于激励和鞭策属下131 企业需要严格要求的领导133 帮助企业组建学习型团队135 授权不等于放任,还要监控137 第13章 积极发掘员工的才能140 发掘人之所长140 公平对待,做到用人唯贤142 培养员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44 授权比命令更重要145 不犯错误的员工不一定是好员工147 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149 给员工提供归属感151 第14章 做出卓有成效的决策154 做决策不必心急冒进154 为决策制定一个准则156 用明确的思想和目的指导决策158 要准备多套方案,提高成功率160 不实施,决策就是一纸空文162 做决策是为了防止恶化和抓住机会165 决策更需要勇气166 第15章 创新精神是企业前进的动力170 创新是颠覆传统和规则170 创新的焦点是市场不是产品172 创新机遇随处可见174 创新者专注于寻找解决方法177 立足长项,成功创新179 创新需要不懈的努力180 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创新182 第16章 掌握沟通艺术有利于工作185 倾听也是有效地沟通185 了解员工期待,有针对性地沟通188 管理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190 用对方熟悉的语言交流192 沟通中多说“我们”194 听取不同意见,少走弯路195 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197 第17章 实行有效的目标管理201 用目标管理激励人心201 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203 目标不是唯一的,可能有多种205 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207 通过目标管理进行业绩考核209 制定目标就要保质保量地实现211 第18章 有技巧地管理自己的上司214 上司的关心点就是你汇报的重点214 获得上司信任是管理上司的基础216 注意对上司察言观色218 让领导感觉主意是他想出来的219 会说话的人总能得到领导青睐221 第19章 管理者时刻要自我提升223 要坚持精益求精的心态223 多经营自己的长处225 追求自我更新,自我完善227 要时刻心存危机感230 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232 在工作中习惯享受挑战234 广结人脉更容易成功236 第三篇 企业迎接未来挑战的管理方略 第20章 企业在变革中才能长存240 时刻心存危机意识240 积极思考怎么做,真正实现变革242 紧跟市场,不断更新产品244 随市场变化主动变革246 基础稳固,变革才更易成功248 化危机为商机250 顺应结构性趋势求发展252 第21章 未雨绸缪,现在就要为未来准备255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255 现在做好准备,未来就在手中257 做好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259 未来成功更青睐有胆识的人261 立刻行动,不做徒劳的空想264 留恋现在,就是抛弃未来266 第22章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成功契机269 企业需要知识整合能力269 精益求精才能做大做强企业271 抢占先机,先发制人273 企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判断力275 把握未来,先看清客观现实277 第23章 成功创业需要必备法宝279 完善管理,才能保证存活279 保证充足现金流281 尊重并听取内行意见283 量力而行,不要贪大285 有毅力开创新事业286 第24章 积极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变动289 行动就是最好的选择289 不适合时,离职是明智的290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292 主动进取,命运由自己主宰294 认同企业的价值观296 第25章 企业经营中的问题诊断299 警惕成长速度过快299 成功不是结果,是新的起点301 关注意外成功或失败303 寻找适合自己的规模305 比例不均,发展难以平稳307 试读章节 我们的事业是为顾客服务 【德鲁克如是说】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并不是由生产者决定,而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同样这个问题也不是靠公司名称、地位或规章来定义的,而是靠顾客的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来定义。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外向内看,从顾客和市场的角度来看的,认真对待客观需求,其重要性不亚于销售员的报告、工程师的测试结果或会计部门的财务报表。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活学活用】 德鲁克对于“事业是什么”的思考角度让人耳目一新,因为通常情况下,的确如德鲁克所说,我们对这个概念很模糊,每天忙于事业,服务客户,从没有认真仔细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有时候很多企业家都在被这个问题困惑着,或许这正是企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要弄清自己的事业是什么,就要连续问自己这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顾客是谁?谁是我们的顾客?谁又是我们潜在的顾客?这些顾客在哪里?他们如何购买?如何才能接触到这些顾客?下一个问题是:顾客购买的是什么?最后是最难的问题:在顾客的心目中,价值是什么?顾客采购时究竟在寻找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明确自己的事业是什么,并知道努力的方向。 比如,在企业刚刚创业初期,创业者无暇顾及这个问题,他能和其他小公司一样,做出果酱,然后沿街叫卖,他此时只需要知道他的配方功效很好,能给人带去更多美味就够了,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去做果酱之后,他为了生存,就要决定究竟要继续维持直销方式,还是铺货到零售商店销售:考虑应该通过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专卖店销售,还是在以上三种渠道都铺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必须提出和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服务于更多的果酱需求者,而果酱的需求者更多地去哪里购买产品?怎样的铺货渠道能给顾客带去方便?当然也有人可以回答,我们的事业是为孩子们服务的,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怎样铺货才能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到果酱。 总之,明确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为谁服务的,怎样服务才更好,我们才会更加思路清晰地往前迈步,才能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如果这个果酱厂没有办法在蒸蒸日上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拥有最好的产品,它仍然很快就会回到磨破鞋底、挨家挨户推销的苦日子中。 这个问题对任何企业都非常重要,例如,铜矿业出产铜。如果市场上不需要铜,铜矿就会关闭。但是市场上对于铜究竟有没有足够的需求。其实完全要看企业管理层采取什么行动来创造市场、寻找产品新用途,并且及早看出可能创造新契机或危及现有用途的市场趋势或技术发展趋势。 所以,关于“我们的事业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割裂着去看,而要结合顾客,通过对顾客的观察,以顾客为导向,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事业究竟是什么。 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 【德鲁克如是说】 只有为一种商品或一种服务付款的顾客才能使经济资源转化成财富,使物件转化成商品。企业本身打算生产些什么东西并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企业的未来和企业的成功来讲,并不非常重要。顾客想要买的是什么,他认为什么是有价值的,这才是重要的,因为它决定着什么是一个企业,它生产些什么,它是否会兴盛起来。 顾客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只有顾客才能提供就业。正是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和需要,社会才把物质生产资源托付给工商企业。——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活学活用】 正如德鲁克所阐述的那样,顾客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生产出顾客需要的产品,企业才有存在的必要。 李嘉诚就是站在顾客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经营,最终为自己赢得商机的典型人物代表。 李嘉诚在创业初期,厂子小,资金叉少。为了能摆脱困境,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非常珍惜每一次与客户合作的机会,想尽办法留住客户。 有一次,李嘉诚准备第二天去见约好的订货商。这个订货商对他来说,是个大客户,订货商想要他生产塑料花。他权衡了一下,目前市场上有卖塑料花的,但价格都很昂贵,自己也抬高价格,事情成功,自己就可以一时获得更多的利润回报。但是,订货商可能会考虑去其他家订购,因为自己的厂子不大,资金不足,还没什么名气。而自己如果多让利给订货商,再保证产品质量,那么,就一定会和订货商顺利合作,而自己薄利多销,销售得多,并且还能打响知名度,占有市场份额。他敏感地预测到如能与这位订货商达成协议,自己的长江工业公司不但能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在香港取得相当有利的竞争地位。 第二天,他们在一家咖啡馆见面了,李嘉诚和订货商对坐着。有几秒钟,他们都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品尝着咖啡。接着,李嘉诚从手提包里拿出八种塑胶花。放到外商面前。然后,诚恳地告诉外商:“先生,这八款塑胶花是我和公司设计人员昨晚一夜没睡接您的愿望设计出来的,有五款我想基本符合您的要求:而另外三款,因为我考虑到您的订货是为圣诞节准备的,所以,我在您要求的基础上,又把一些东方民族的传统特色融合进花的制作中,我认为或许您会喜欢,所以全部拿来,供您挑选。” 李嘉诚明白自己资金不足的劣势,但他看准了这次薄利多销的机会。因此,在设计产品时,他费了一番周折,仔细考虑了客户的需求,他认为,只有让客户获得最大利益,自己才能获得利益。 李嘉诚接着说:“就我个人而言,我当然十分希望能够长期与您合作。长江目前虽然资金不够充足,也没有担保,但是我们却可以给您提供全香港最优惠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最美的款式,并保证在交货期按时交货。而且,这八款塑胶花样品。如果您觉得满意,我愿意送给您,只是希望有机会跟您合作。” 这位订货商听完李嘉诚的话非常惊讶,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在一夜之间设计出八种款式的塑胶花供他挑选。订货商仔细地欣赏这八款塑胶花,非常满意,他用钦佩的目光注视着面前这位华人企业家,高兴得情不自禁地握着李嘉诚的手连声说:“了不起,年轻人,我同意跟你合作,我相信你会干好的!” 这次成功合作,最终让长江实业公司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在香港塑胶企业内有了相当的竞争能力。 李嘉诚站在顾客角度考虑问题,急顾客之所急,充分考虑顾客的利益,这样才留住顾客,为自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但有些企业家一味地生产自己喜欢的产品,并且主观上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应该是顾客喜欢的东西,这样想就有些主观臆断了。企业想要稳步成长壮大,就要切实站在顾客的角度,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顾客的需要,调整生产的产品,这样才能在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发展壮大。P2-5 序言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被管理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是当今世界引领时代的卓越思考者。1950年初,他就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他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无论是第五项修炼的倡导者彼得·圣吉,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鲁夫,还是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比尔·盖茨曾说:“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安迪·格鲁夫这样高度评价德鲁克:“德鲁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对时髦思想狂热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杰克·韦尔奇说:“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哈佛商业评论》这样评论德鲁克:“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他不仅是提出“管理学”概念的第一人,也是目标管理的创建者,同时,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 例如,“什么是战略”这个问题,也许我们会为什么是战略,企业需不需要它而纠缠不清,而德鲁克的书清晰地告诉了我们答案,并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管理企业,必须有战略作指导。当我们还在肯定企业就是自己建立的赢利组织时,德鲁克用他深邃的思想告诉我们,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当我们还在模仿其他企业,跟风销售、牟利时,德鲁克告诉我们,企业长存之道是要把握市场,抢占先机,走在其他企业的前头。当我们着眼于利润时,德鲁克告诉我们利润只是结果,不是目的。除此之外,德鲁克告诉我们怎样创新,怎样和对手竞争,怎样建立销售渠道,管理者怎样自我提升,怎样管理员工,怎样在变革时代长存,等等。总之,当我们还在为管理企业,管理员工而迷茫时,德鲁克早就一针见血地提出了有效的方法论,解答了管理问题中的种种疑问。 企业是不分国界的,关于企业运营的基本认知和真知灼见,也是不分国界的。德鲁克关于企业管理的思想精髓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在管理学风靡的今天,德鲁克关于企业运营各个环节和方面的论述在中国的今天及未来依然会散发出令人震惊的光辉。 但德鲁克的著作有很多,想要了解德鲁克的思想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消耗很多的时间,即便这样,也不一定能全面掌握德鲁克的思想精髓。为了能够使大家更好地吸收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更灵活地应用德鲁克的管理方法,我们特别写就这本《德鲁克的管理智慧》,搜集其著作中的精华思想,并对其所言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世界及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论证德鲁克思想在中国企业界的应用,帮助读者学有所用,也实现德鲁克思想的本土化。 任何一个职场中人,不管是企业的管理者、老板还是普通员工,都能从这本书中获益。管理者能够从中收获成为卓越管理者的方法和工具;老板能从中学到关于企业发展规划、目标管理、优化组织结构、利润和成本及创新、变革等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相关策略;普通员工则能从中收获关于应对人际关系、自我成长计划及沟通技巧等关乎职场命运的策略。 读一本好书,能让我们终生受益。当我们还在为企业发展前途迷茫,还在为企业出现的问题困惑。还在为管理员工而头疼的时候,不妨拿起这本书,来向这位充满管理智慧的老人请教,来这本书中寻找管理答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