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詹大悲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梁森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詹大悲(1887-1927)原名培翰,又名翰,字质存。汉族,湖北省蕲春县田桥乡詹山村人。

《詹大悲传》既是一部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教材,又是一部真实、生动的人物传记作品,对于弘扬詹大悲烈士的特殊奋斗精神,教育广大青少年和各界人民群众,都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

内容推荐

民国著名烈士詹大悲(湖北蕲春人)的战斗人生。《詹大悲传》从詹大悲的童年到参加革命到最后壮烈牺牲的全过程皆有生动而翔实的描写。主要章节有:一、书香世家;二、寻求革命;三、大江报案;四、辛亥风云;五、追随国父;六、人生转折;七、南征北战;八、壮烈牺牲;另附录有:詹大悲先生年谱。

《詹大悲传》由张梁森编著。

目录

引言

—、书香世家

1.祖上遗训

2.奇异出世

3.高台访道

4.山乡学童

二、寻求革命

1.初出茅庐

2.明珠暗投

3.群贤毕集

4.报馆风波

5.抨击洋人

三、大江报案

1.文学社团

2.主《大江报》

3.保路风潮

4.黄侃挥毫

5.大江报案

四、辛亥风云

1.密谋大计

2.意外之变

3.军政分府

4.抗击北军

五、追随国父

1.前仆后继

2.达志难伸

3.反袁先锋

4.日本避难

5.赴汤蹈火

六、人生转折

1.护法斗争

2.不辱使命

3.寻求真理

4.研究马列

5.唤起民众

七、南征北战

1.二次人川

2.中山挚友

3.国父序言

4.拥护改组

5.一大代表

八、悲壮激烈

1.痛斥右派

2.北伐使者

3.主财湖北

4.反蒋斗争

5.慷慨就义

附录 詹大悲先生年谱

跋语

代跋语

缅怀祖父詹大悲 共建和谐美好社会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书香世家

恩格斯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只有通过不停地学习、读书、求知,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一个家族,只要代代人不停地学习、读书,求知,才能促进这个家族不断发

詹大悲先生及其家族就是这样,始终牢记其高祖詹邺园的教诲:“教子不为谋食计,废书直待盖棺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书香世家。从这个世家中,培养出了许多位各方面的杰出人才,詹大悲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中国早期革命

1.祖上遗训

清光绪十九年(1893)正月元宵节后的两天,亦即正月十八这一天,离蕲州城一百八十里远的北部山乡的詹家山村里,清早就响起一串长长的鞭炮声。那山乡里一群小孩可高兴啦!你追我赶,边跑边喊:“又玩龙哕!快去看啦!”大人们却告诉他们说:“别跑了,正月十五都过了,还玩什么龙?准是哪家有喜呀?”

蕲地有谚语云:“过了正月半,男子耕田女纺线。”

这谚语只不过是对蕲南平畈区而言的吧!蕲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一年种两季稻子。所以,过了正月十五,农家就开始整田干活,准备下早秧。

而蕲北山区,由于山高气冷温度低,又多是山垅农田,一年只种得一季中稻,用不着过正月半就下田干活了。

你看,那一家家人,都围着个火垱,烧着干树蔸子,多安闲自在。有个青年小伙子在那里唱喏:

红苕饭,

蔸子火,

除了神仙就是我!是呀!这世世代代的蕲北山民,不都是这样么?

其实,山民们也并不全是这样。

今天早饭后的鞭炮声,就是个例外。

原来,今天的鞭炮声,是詹家山村一家詹姓塾馆开学的信号。塾师叫詹竹亭,谱名叫詹先青,本名映奎,字佩秀,号少斗,竹亭是他常用的字号。

他可是个饱学之士。前清文庠里,他曾经几场科考,却没有考中。于是无意仕途,便承袭其父詹斗锋的事业,以教书为生。他教授生徒,总是一本正经的。可不是吗?今年正月十五以前,他就到各弟子家串门,告诉他们说:“今年择定正月十八这个黄道吉日开馆。”这不,刚早饭过后,他塾馆的鞭炮声就响彻了山谷。

詹竹亭先生一边登录着学生的履历,一边检收束惰。因是新年,有送银钱的,有送谷米的,有送年粑的,等等。他心里感到很踏实。

过了一会儿,詹竹亭的母亲田老太右手拄个拐棍,左手牵着詹竹亭的第二个儿子詹大悲,对儿子竹亭说:“从今起,我把这个孙子交给你,你要好好地带着他读书啊!”詹竹亭一见是二儿子大悲,顿时一阵辛酸,对母亲说:“这小子生下来就是个‘怪物’,那时就要丢掉他,您二老不肯。像他这样子,哪里能读书?只合扛着大板锄去挖荒地,教他读书能有什么作为?”田老太听儿子这么一说,真的以为大悲这孙子不是个读书的料子,也就不吭声地将孙子牵回家里。

进门后,大悲的祖父詹斗锋就问老妻:“孙子进学了没有?”田老太就将竹亭儿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与老头子听。这詹斗锋,是清朝太学生,一方名士,时年五十六岁。听了这话后,他一脸的怒气,牵着孙子大悲又来到学馆,指着儿子詹竹亭的鼻尖说:“你凭什么说这孩子读不了书呢?我们詹家几代都是读书之家,他是我家第五代读书人呢!难道说,他生下来声音、发肤与其他小子不同,日后读书发达、造化,也会与其他小子不同吗?”詹竹亭被父亲这一顿严厉的训斥,就把大悲带在身边读书了。  詹竹亭此时已是当地的名师,他心想:父亲老大人说,詹家第五代读书人就出在这生而奇异的大悲儿子身上,我可要好好地教他呀!

真的,詹大悲世代都以耕读为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

大悲的高祖父叫詹礼午,字禀极,号九山,处世以詹吉呼之。由于詹礼午的父亲詹之信英年早逝,母亲查氏生下他才六天,小礼午就没有父亲了,查氏此时年方十九岁。这查氏乃是蕲北望族查姓的大家闺秀,是个知书识礼的女子,她以三从四德为重,克尽妇道,苦苦守着儿子礼午,抚孤成立。偏偏这小礼午十分孝敬母亲且十分争气,由私塾而考入蕲州城官学读书,时称“州庠生”,成为詹家的开科之士。这州庠生可不是一般人都能进得了的,终成蕲春五乡有名的读书人。其母抚孤之苦节,也详细地记入《蕲州志》上。

古人说:“节孝之后,其生必繁。”

詹礼午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六月二十三日,殁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四月二十四日,享年43岁。他留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叫詹蔚园,后成蕲州名宿。次子詹邺园,就是詹大悲的曾祖父。

邺园公,字佐民,谱名乐劝,邺园即其号也。他小时非常聪明敏捷,12岁时就遍读过五经四书,且能著成文章。但因时运不济,三次过童子试都未考中。从此,他绝意仕途,致力于古文研究,藏书数千卷,人们以曹仓、杜库而目之。据说他爱书成癖,常常出卖田产而买书,以至“藏书富甲一邑”,但从此导致家道不济。而詹邺园并不后悔,蕲春《詹氏宗谱》上有蕲州名儒、候选训导朱鼎元先生为他写的《邺园公行状》:“其著作多忠愤感慨之言,不蹈寻常蹊径。”“生平激励品学,鹑衣藿食,处之宴如。著有《课儿诗草》六卷,尝有句云:教子不为谋食计,废书直待盖棺时。其志趣大率类此。”可见,詹邺园成为一方名士,与其勤奋攻读和酷爱藏书是分不开的。詹邺园生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七月二十四日,殁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十一月二十七日,享年52岁。他先后娶了两房妻室,生有8个儿子。应了那“节孝之后,其生必繁”的古训。

詹大悲的祖父叫詹斗锋,名镰,谱名承职。

詹斗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P4-6

序言

毛泽东在论述中国知识分子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造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辛亥革命的先驱者、蕲春县檀林镇人詹大悲先生,正是这样的一位知识分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社会大变革。而辛亥革命,则是这许许多多历史大变革中一次最激烈、最尖锐的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腐朽没落的政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了共和时代。所以,辛亥革命具有伟大而又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

清代后期,我国一大批有识之士,目睹清王朝的腐败和无能,列强瓜分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灾难,无不忧心如焚。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奋起救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矛头直指清王朝。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发动了数十次大大小小的起义,革命烈火燃遍中华大地。

而湖北的革命党人,响应孙中山的革命号召,经过周密部署,多方宣传,于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武昌首义并一举取得胜利。詹大悲先生则是这次起义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之一。首义之前,他先后主笔《汉口商务日报》、《大江白话报》和《大江报》,以报刊宣传革命,鼓舞民众,共同推翻清王朝。他在《大江报》上发表黄侃的时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成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导火索,詹大悲就是这导火索的点火人。

武昌首义胜利后,詹大悲亲自指挥汉口保卫战,大量消灭了清军的有生力量。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詹大悲则追随孙中山继续革命,南来北往,讨袁护法,勇作先锋,直至北伐战争胜利。当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后,詹大悲又义无反顾地树起反蒋旗帜,向反动派作殊死战,最终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年仅40岁。

2011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的纪念,原蕲春县政协文史教文卫委员会主任、文史学者、著名作家、诗人张梁森先生撰写的《詹大悲传》,再现了詹大悲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后那一幕幕悲壮激烈的历史画面,读后使人感慨万千!《詹大悲传》既是一部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教材,又是一部真实、生动的人物传记作品,对于弘扬詹大悲烈士的特殊奋斗精神,教育广大青少年和各界人民群众,都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

在《詹大悲传》出版之际,应张梁森先生诚意邀请,仅以此文为之序。

后记

2010年11月13日,我接到一位陌生女士的电话,她在电话中问道:“您是张梁森先生吧?我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张铭歌。据说您是研究詹大悲的专家,又是作家,对辛亥革命很有研究。我们辛亥革命志士的后裔组成了个联谊会,准备这个月25号在汉口‘湖北共进会’旧址召开一次‘湘鄂辛亥志士后裔座谈会’,大概有黄兴、蒋翊武、刘复基、熊秉坤等四五十位辛亥志士的后辈们来汉参加这个会。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几位研究辛亥革命的专家出席这个会,不知您能来否?”我听完这个电话后,真是太高兴了!能够和数十位辛亥革命志士的后人一起见见面,共同回顾辛亥革命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那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

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一定来。但不知您是怎么知道我的?”

要说,我只不过在蕲春县政协从事过多年的近代史研究,当然包括辛亥革命的内容。也出了几本书,尤其是主编的《革命先驱詹大悲》、《詹大悲文集》等著作,比较有影响,所以才有个虚名在世吧!

张铭歌教授却在电话上回答:“是詹佑告诉我的。我已看过您主编的关于詹大悲先生的书了,很好!很好!所以这次我们想请您参会,介绍介绍詹大悲,那该多好!”

随后,通过与詹佑的联系,才得知张铭歌的身份。她是辛亥革命著名先驱者张难先的孙女,1944年出生于重庆歌乐山。现为湖北省民革委员,曾任湖北省民革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196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先到青岛造船厂工作,后调回华科大任教,多次获教学成果奖,所著《船舶静力学性能电算软件》之研究成果居本专业领先水平,张铭歌成为本专业有名的女教授。退休后,致力于辛亥革命研究,2010年11月主编出版了《张难先纪念文集》,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此时她已是66岁的人了。张铭歌教授这种精神和毅力,使我十分佩服,更值得我学习。

至于詹佑女士,我们就更熟悉了。她于2007年偕母亲陈华莲老太、姐姐詹瑜女士从香港首次回到她们从未回过的老家蕲春探亲,从这时起我们就相识了。此时,我正主编《革命先驱詹大悲》,保持经常联系;2009年我们又一起主编出版《詹大悲文集》,彼此问往来更多些。2010年,又为她主编的《献给敬爱的母亲》一书审定书稿。数年问交往,建立了较深的友谊。

这一次,我们大家都聚集武汉开会,当然更高兴哕1

2010年11月25日下午,“湘鄂辛亥志士后裔座谈会”如期在武汉市江汉区楚善里28号原共进会旧址热烈召开。出席会议的都是辛亥革命中一些顶尖著名人物的后辈们。如黄兴的孙子、原湖南省民革副主委黄伟民,蒋翊武的侄子、原湖南省南县一中教师、县政协委员蒋漫征,刘复基的侄孙、原湖南省机械厂副厂长刘继尧,刘公的孙女、原武汉市第二职教中高级教师刘重喜,孙武的侄孙女、武汉天马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想珍,李书城的女儿李声瑛老太,熊秉坤的儿子原湖北省民革副处长熊辉先生,黄申芗的孙子、原武汉市民革处长黄铉先生,程明超的孙女、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程瑶,李汉俊的外孙子甘子久等等40余人。至于詹大悲的孙女詹佑、张难先的孙女张铭歌等,自然是本次座谈会的亮角。

除这些辛亥志士后裔外,座谈会还邀请了6位研究辛亥革命历史的专家莅会。他们是:武汉市社科院副院长皮明庥教授、武汉大学博导冯天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导严昌洪教授、武汉大学黄兴研究室主任萧致治教授、黄陂作家协会主席裴高才先生。再就是笔者本人,虽然也忝在专家之列,从事过长期的文史研究工作,担任蕲春县文史委员会主任、现任李时珍科技文化研究院院长,至于研究辛亥革命历史专家,实不敢当,充其量算是个辛亥革命问题研究的小学生罢了。

不论怎么说,自己非常庆幸能参加“湘鄂辛亥志士后裔座谈会”,能和这么多革命先驱的后辈坐在一起,聆听他们回顾长辈们为推翻清王朝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悲歌,共同缅怀先辈的壮志豪情;并领教各位专家研究辛亥问题丰硕成果的报告,的确使自己受到一场深刻的教育,且终生难忘。当即写下了《参加湘鄂辛亥志士后裔座谈会感赋》二首云:

(其一)

辛亥风云今百年,推翻帝制捣君权。

万千志士打头阵,千万人民勇向前。

炮火连天摧旧政,刀枪并举开新元。

武昌首义垂青史,只为英雄留颂言。

(其二)

湘鄂两省共相亲,志士后裔集汉滨。

赞颂前贤一席话,缅怀先辈百年情。

炎黄儿女敢除旧,华夏子孙勇创新。

有幸参加此盛会,忝陪末座也欢心。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的纪念日。国共两党云集武昌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会上,同志们对这个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各位志士的后裔都表示要写出一批纪念文章,各位专家则表示要推出新的辛亥革命研究成果。这对自己又是一个极大的启发。

当时想,自己能为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奉献点什么呢?

散会后,这问题仍一直在脑子里盘旋。想来想去,还是继续自己的老课题吧!写一本《詹大悲传》,大概可以了却自己的心愿了。

其实,写《詹大悲传》这想法,前几年在主编《革命先驱詹大悲》和《詹大悲文集》时就萌发了。但一直没有下决心,倒有许多担心。一是怕写不好詹大悲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有损他的形象;二是资料不很齐全,难以把詹大悲写完整;三是工作较忙,难以一气呵成。而如今,已经到了非写不可的时候了。不是别人逼我写,而是自己要逼一下自己才行呢!

于是,我把自己的构想在电话上商诸于出版界的老朋友沙铁军先生,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沙铁军先生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原文史编辑部主任、正编审、知名作家、多部图书出版大奖获得者,荣获过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出版名人奖,在出版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对出版选题看得很准。他认为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出版《詹大悲传》这部书是很有意义的。

于是我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带着对革命先驱詹大悲先生的崇敬心情,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詹大悲传》的写作上。冬去春来,夏接初秋,经过半年多的艰辛磨砺,终于完成了这部近30万字的书稿。不管它能否及时出版,而自己为辛亥革命这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胜利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作一点奉献,这个心愿总算实现了。

本书在整个撰写、出版、发行的全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如前所述,沙铁军先生不仅对本书的出版给予指导,他在电话上表示要亲自担任《詹大悲传》的责任编辑,并在我的诚意请托下为《詹大悲传》作序。詹大悲先生的孙女詹佑女士得知我在写《詹大悲传》,经常从香港打电话来慰问、鼓励;蕲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詹司文先生看到这近30万字的《詹大悲传》书稿,大加赞赏,表示要大力支持出版和发行,让詹大悲精神得到更广泛的发扬。

尤其是武汉宏昌铁路物资快运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詹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詹学才先生,他和詹大悲先生是同宗共祖的詹氏子孙,曾在部队担任机械师,转业到郑州、武汉铁路局任货运部门经理。现自创宏昌快运公司,效益好、信誉高。当他得知《詹大悲传》即将出版,表示要购买部分书赠送给詹氏族人和后辈,让大家继承詹大悲遗志,弘扬詹大悲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中共蕲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文国同志不但大力支持本人撰写《詹大悲传》,还亲自为本书写序,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蕲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詹习文同志,詹大悲故乡蕲春县檀林镇党委书记、镇长何琼同志以及詹大悲家族许多有识之士如詹先辉、詹晓村、詹霞光、詹荣华等,都为本书的出版发行给予了热情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需要郑重说明的是:撰写《詹大悲传》的工作量大,历史时间跨度长,所用的参考资料都是一些公开出版的各种书刊。如章开沅先生主编的《辛亥革命辞典》、陈旭麓先生等人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词典》、武可贤先生等主编的《简明中共党史辞典》、任光椿先生所著《辛亥革命风云录》、隗瀛涛先生所著《孙中山传》、《张之洞传》等、湖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写的《湖北文史资料》等等,都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亦在此致以真诚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不当之处,恳请各界朋友批评教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