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太平洋的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碧海蓝天,风云骤起。日军竭力筑起铜墙铁壁,力图挽回太阳帝国日渐西沉的颓运,美军调兵遣将,组建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誓要打开通往东京之路。
利矛对坚盾,中太平洋的珊瑚环礁上,演绎了一场堪称两栖登陆战教科书式的血色经典……
冬初阳所著的《喋血环礁(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生动具体地讲述了这两个战役的全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喋血环礁(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冬初阳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太平洋的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碧海蓝天,风云骤起。日军竭力筑起铜墙铁壁,力图挽回太阳帝国日渐西沉的颓运,美军调兵遣将,组建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誓要打开通往东京之路。 利矛对坚盾,中太平洋的珊瑚环礁上,演绎了一场堪称两栖登陆战教科书式的血色经典…… 冬初阳所著的《喋血环礁(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生动具体地讲述了这两个战役的全过程。 内容推荐 冬初阳所著的《喋血环礁(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为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之一。 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建立“绝对国防圈”,以图固守。美军组成史无前例的两栖远征舰队,于同年11月20日大举进攻吉尔伯特群岛。海军陆战队第2师在塔拉瓦环礁主岛与日军血战76小时,以3000余人的伤亡代价,全歼曰军柴崎惠次海军少将以下4800余人。“血腥塔拉瓦”名垂战史。1944年1、2月间,美军出其不意,直捣马绍尔群岛核心夸贾林环礁和战略要地埃尼维托克环礁,全歼日军秋山门造海军少将以下12000令人,打开了通往东京的胜利之路。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已成为各国军事教科书中两栖登陆作战的经典范例;《喋血环礁(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生动具体地讲述了这两个战役的全过程。 目录 引子 必争之地 序章 马金突击战 第一章 反攻大计 第二章 再战马金 第三章 血腥塔拉瓦 第四章 “燧发枪” 第五章 外围战 第六章 罗伊一纳摩 第七章 夸贾林岛 第八章 埃尼维托克 尾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马金突击战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战略重心是占领东南亚和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日军认为美军在中南太平洋已经无力策划重大军事行动,对吉尔伯特群岛等中南太平洋新占岛屿并不重视,只是将它们当作侦察飞行的中转站。日军在吉尔伯特群岛的马金环礁建立了水上飞机基地,却长期只派少量兵力把守。1942年7月,整个吉尔伯特群岛只有海军第51警备队下属马金派遣队的90名日军驻守,80%以上都集中在马金环礁,由金光久三郎兵曹长指挥。 战争初期,失去西太平洋制海权的美军无暇顾及战略地位颇为重要的吉尔伯特群岛。1942年6月,随着美军在中途岛海战大获全胜,形势才悄然发生了变化。 中途岛一役,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和大量优秀飞行员,元气大伤。日军失去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也失去了战略主动,对中太平洋方向的战略进攻被迫停止。美军认为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已不占优势,战争天平开始向同盟国倾斜,以攻势防御阻止日军进攻的战略阶段已经到来。所谓攻势防御,是指在战术上采取攻势,夺取日军尚未站稳脚跟的战略要地;而在战略上采取守势,即当前攻势的目的依然是挫败日军的进攻,而不是转入全面反攻。为此美军决定实施早在当年4月就制定的“嘹望台”计划,目标直指所罗门群岛。 1942年7月4日,美军侦察机发现日军正在所罗门群岛东南部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修建机场,于是美军南太平洋部队将进攻目标锁定为这个南太平洋的绿色火山岛。8月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1万余名官兵成功在瓜岛登陆,与日军展开一场持续半年之久的“瓜岛恶战”。 瓜岛之战打响几天以后,为分散日军对所罗门群岛的注意力,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暨盟军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决定让海军陆战队派一支小规模突击队对位于所罗门群岛西北部约1600公里的马金环礁实施牵制性突袭。这项作战任务将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突击营负责执行。 第2突击营由伊文斯·卡尔森中校一手组建,因此又名“卡尔森突击营”。 卡尔森中校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1912年,年仅16岁的卡尔森离开就读的高中,虚报年龄参加了美国陆军。1916年,他服役期满,以上士军衔退役。几个月后,卡尔森恢复现役,参加美国对墨西哥的军事行动。1917年4月,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卡尔森随远征大军前往欧洲。他以军事观察员身份在法国战场观摩多次战斗,因为在战场负伤获得过紫心勋章。5月,晋升少尉军衔,成为一名军官。12月,已经晋升为野炮兵上尉(临时军衔)。1919年,二度从陆军退役。过了3年,厌倦推销员工作的卡尔森不甘寂寞,再次应征入伍,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重新从二等兵干起。由于他在陆军担任过军官,很快就被选入陆战队候补军官学校学习。1923年,走出候补军校的卡尔森成为海军陆战队少尉。1927年,卡尔森随海军陆战队第4团一部前往中国上海服役,时任团部情报官的他从此与中国结缘。1930年,卡尔森在尼加拉瓜参加清剿当地游击队的战争。他在尼加拉瓜只参加了一次战斗,成功组织夜袭,将敌军一部击溃。这次战斗经历让他晋升上尉军衔,成为海军陆战队少数拥有实战经验的军官之一,被视为游击战专家。 从尼加拉瓜回国不久,卡尔森先后在北平美国领事馆卫队和佐治亚州春暖市的总统卫队支队服役。他在担任总统卫队支队副队长(英语原文为“executive officer”,直译应为执行官,职权相当于所在部队参谋长,地位仅次于主官,为便于读者理解,下文统一写为所在部队副职)期间,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相识,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 1937年7月,卡尔森三度来华,在上海保护美国侨民,亲眼目睹“八·一三”淞沪会战,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和道义上的责任感。在华期间,他以军事观察员身份,获准前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进行考察,对中共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产生了好感,并且与朱德、刘伯承等中共高级将领结下了友谊。卡尔森亲眼目睹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种种暴行和中国军队的不屈抵抗,形成了坚定的抗日主张。归国后,他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主张美国应当对中国提供更多援助,抨击仍在向日本提供战略物资的美国政府,反对在美国势力强大的“孤立主义者”。他出版了在中国的见闻录《中国双星》,公开支持和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卡尔森公开自己的政治主张,违反了美国军人一贯的传统,在军方保守势力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被迫退出现役。1941年4月,美日关系渐趋紧张,卡尔森才以少校军衔重回海军陆战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卡尔森、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詹姆斯·罗斯福上尉和一战时期的战斗英雄威廉·多诺万三人向罗斯福总统建议成立一支海军陆战队游击部队,用于渗透敌占区,支持对轴心国进行武装斗争的抵抗组织。1942年1月,小罗斯福上尉致信海军陆战队司令托马斯·霍尔科姆少将,提议建立一支类似英国突击队和中国抗日游击队的海军陆战队突击队,专门执行突击登陆任务。霍尔科姆本人对建立突击队并不热心,在他看来,任何受过训练的海军陆战部队都能进行突击登陆作战,但在高层(可能包括罗斯福总统本人)的压力下,还是同意编组两个突击营。第1突击营营长为绰号“红迈克”的梅里特·埃德森中校,第2营营长为晋升中校的卡尔森。 1942年2月,刚晋升中校的卡尔森受命组建海军陆战队第2突击营。卡尔森中校组建的第2突击营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借鉴中共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经验,提出一名突击营战士必须了解他到底需要做什么和为何而战。他和他的副手詹姆斯·罗斯福少校从超过7000名志愿者中遴选了1000名战士,组成了第2突击营,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思想工作。第2突击营在训练中主攻橡皮艇操作和登陆技术,在圣克莱门特岛进行了登陆集训。5月,该营奉命开赴夏威夷,17日抵达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 5月25日,第2突击营首次执行战斗任务,C连和D连奉命前往中途岛,加强当地的防御力量。他们在中途岛经历了日军的大规模空袭,但没有和日军地面部队交战,也没有任何战绩和损失。7月,中途岛战役结束不久,这两个连奉命回到夏威夷。 一个月后,第2突击营再次接到出击命令,这次的目标是马金环礁。美军为了确保突袭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决定使用两艘潜艇实施登陆作战,这是世界海军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C连和D连上个月刚从中途岛归队,营长卡尔森中校决定让待命多时的A连和B连组成突击队,执行马金作战任务。 P2-4 序言 分布在中太平洋广阔海域的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陆地总面积不超过’700平方公里。这些珊瑚环礁土地贫瘠,但地势平坦,非常适合修建机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军在这两个群岛的多个环礁上建立了航空基地,严重威胁同盟国的太平洋交通线安全。 战争初期,失去西太平洋制海权的美军只能对吉尔伯特群岛实施小规模突击,战事无关大局。随着中途岛战役,巴布亚战役和瓜岛战役的胜利,美军逐渐扭转了不利形势,开始策划在中太平洋大举反攻。经过反复论证,中太平洋的第一个进攻目标确定为吉尔伯特群岛。 1943年11月20日,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率领美军中太平洋部队在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环礁和马金环礁大举登陆。登陆部队与日军血战数日,终于完成中太平洋反攻的第一个作战任务。海军陆战队第2师在塔拉瓦环礁主岛与日军血战76小时,以3000余人的伤亡代价,全歼日本守军柴崎惠次海军少将以下4800余人。“血腥塔拉瓦”之名名垂战史。 血战之后,美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登陆战的基本战术细节进行了针对性修改。两个多月之后,1944年1月31日,中太平洋部队出其不意,直捣马绍尔群岛核心夸贾林环礁,首次攻克战前日占领土,全歼秋山门造海军少将以下8500余人。2月17日,美军第1战术集群再贾余勇,直取西北战略要地埃尼维托克环礁,歼灭西田祥实少将以下3400余人。 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的胜利,使美军彻底消除了太平洋交通线的后顾之忧,打开了日本“绝对国防圈”外围防线,开始踏上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之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