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孟子(图文版)/万卷楼国学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战国)孟子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万古不易、教化世人的经典,有益于世道人心,其中的一字一句都含义深远。品读《孟子》,感悟其深远意旨,收获的不仅仅是为人处世的方式、积极入世的心态,也是一种处变不惊的大家风范。在品味淡淡书香的同时,感受《孟子》中先贤的良苦用心,为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赞叹,更能够学到以致用,收获心灵的恬淡与惬意。本书为《孟子(图文版)》,由孟子编著,夏华等编译。

内容推荐

《孟子》是如今经典名著,圣贤言论,流传数千年而不废。该书是孟子生平言论和事迹的记述,深刻反映了孟子的思想轨迹。封建社会中。孟子所倡的人伦礼仪是人立身行事的准则,上至皇室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以此为教典,不敢有丝毫逾越。宋代以后更与《论语》、《大学》、《中庸》同列为四书,成为当时蒙学入门的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世人若是要明智仁义,不可不读《论语》,亦不可不读《孟子》。

但是孟子时代毕竟与今日相隔太远,许多文章不能为读者所懂。所以本书针对名家译住,博采众长,为孟子原文做出准确、翔实的译注,配以精彩的插图,给读者以准确、直观的形象解说。使孟子的思想、语言跃然纸上。读者阅读本书,可以在喧闹中求得宁静,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软弱时找到支柱。

目录

粱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互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附录

试读章节

粱惠王章句上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日:“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③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日:“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利吾家’,士庶人④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⑥之国,弑⑦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

注释

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一前319),惠是他的谥号。他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⑧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士庶人:士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满足。

⑩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辞千里而来,定将有什么

有利于我国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为什么要讲‘利’?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大夫们说:‘有什么有利于我家。’士和庶人们说:‘有什么有利于我自己。’(这样)上下互相追求私利,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兵车万乘的国家,谋杀他们的君主的,必然是拥有兵车千乘的大夫;在兵车千乘的国家,谋杀他们的君主的,必然是拥有兵车百乘的大夫之家。在兵车万乘的国家里,大夫能从中获得兵车千乘,在兵车千乘国家里,大夫能从中获得兵车百乘,不能说是不多了。假如真正是轻义而重利,那就非闹到篡夺君位的地步是不能满足的。(可是)从来没有讲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的,从来没有讲道义的人会不尊重他的君王的。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为什么要讲利呢?”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日:“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①:‘经始灵台②,经之营之,庶民攻③之,不日④成之。经始勿亟⑤,庶民子来⑥。王在灵囿⑦,蘑鹿攸伏,麀鹿灌濯⑧,白鸟鹤鹤⑨。王在灵沼⑩,於牣⑾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日灵台,谓其沼日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⑥日:‘时日害丧⑩,予及妥⑩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吉哉?”

注释

①《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是前两章。  ②经始灵台: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③攻:建造。

④不日:不几天。

⑤亟:急

⑥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⑦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⑧濯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

⑨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⑩灵沼:池名。

(11)轫:满。

(12)《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时的誓师词。

(13)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14)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水沼上,望着(那许多)鸿雁麋鹿,(得意洋洋地)问孟子道:“贤德的人也喜欢享受这些东西吗?”

孟子(回答)说:“是贤德的人才能享受到这些东西,不是贤德的人,尽管拥有这些东西也享受不到。《诗》里面说:‘开始筹建灵台,又是测量又经营。百姓一齐来建造它,很快便建成了。动工不用多督促,百姓都如子女一样自愿前来。文王来到灵囿,母鹿伏地自悠悠。母鹿长得肥又美,白色的乌洁白又肥美!文王来到灵沼旁,啊!满池鱼跳跃!’文王用百姓的劳力建高台挖深池,百姓却欢欢喜喜,称他的台为灵台,称他的沼为灵沼,为他能享受到麋鹿鱼鳖的奉养而高兴。古时的贤者能够与民同乐,所以能得到快乐。《尚书》里的《汤誓》(载着百姓诅咒暴君夏桀王的话)道:‘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呢?我们愿意跟你一同灭亡。’百姓要跟他一同灭亡,那他即使有台池乌兽,难道能够独自享受么?”P1-4

序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古人“修身”的两条基本途径,晋代著名史学家陈寿给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万卷楼”。此后,历代以“万卷楼”命名的书斋,由宋至清有数十家,宋代有方略、石待旦等;元代有陈杰、汪惟正等;明代有项笃寿、杨仪、范钦等;清代有孙承泽、黄彭年等。可见,“读万卷书”的理想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当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读“万卷书”不仅是古人的理想,当我们懂得了读书的意义,部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博览群书”的愿望。然而,人类历史悠久,书籍多如汪洋大海,时代发展到今天,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更使得人类的精神领域空前丰富。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加。“万卷书”早已不再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如何从这“万卷”之中,找到最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这正是在阐述读书时选择的重要性。而他所说的把我们“引到深处的”东西无疑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深度阅度的作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作品。

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出的定义之一是:经典就是我们正在重读的。的确,在对经典作品反反复复的品味中,人们思想得到了升华,从浅薄走向思考最后走到通达。我们都曾有这样的感触,面对海量的书籍和信息,一方面人们在向着功利性浅阅读大张其道,另一方面,我们的精神深处又在不断地呼唤能够滋养自己内心的深度阅读。因此,经典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为浅阅读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损失,反而更显示出其珍贵来。

在惜字如金的中国传统典籍当中,从来不乏这种需要反复品味的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历代的经史子集。这些经典为一代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基础。我们把这种包蕴中国文化的学问称为国学。国学的范围非常广泛。包罗万象的国学经典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教育。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领会先贤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可以让我们通晓文义、熟习经史、学问通彻,让我们成为博学之士。另一方面.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阅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熏陶气质、改善性情、提高涵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行谊谨厚、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学早已不再是人们追求事功的唯一法典。我们也不赞成对国学的功能无限夸大。但毫无疑问。阅读国学经典,必能促进我们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唤起我们对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先贤们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这些作品体现着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周易》所阐述的“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论语》所强调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诗经》所培养的温柔敦厚的情感,《老子》所闪耀的思辨智慧,等等,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范式。品读先贤留下的经典.恰如与他们进行一次次心灵的直接触碰,进而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见贤思齐,激浊扬清。

正是基于对国学经典的这种认识,我们精选了这套《万卷楼国学经典》系列丛书,以期引导着步履匆匆的现代人走近国学经典、了解国学经典。在选编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体现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最具代表性。在选目中,我们注重于最经典、最根源的作品,在有限的时问内,把那些最具影响力,最应该知道的作品提交给读者。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唐诗宋词等这些具有符号意义的作品无疑是最应该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此,我们首先推出的30种作品都是这些经典中的经典。  其次,我们希望能够做出好读的经典。在面对国学作品时,佶屈的文言和生僻的字词常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所以,我们试图用简洁易懂的形式呈现经典,使普通读者可随时随地以自己的时问、自己的速度来进入阅读。因此,我们为原著精心添加了大量的注音、注释和译文,使读者能够真正地“无障碍阅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部分作品中做了一些删减,将那些专业研究者更关注的内容略去,让普通读者能够更快地了解经典概况。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也许你会常常感慨,以前没有花更多的时问去读更多的经典,如今没有机会或能力来细读,但实际上,读经典什么时间开始部不算晚,“万卷楼”就是一个极好的途径。重读或是初读这些经典,一样可以塑造我们未来的生活。

第三.我们希望呈现一套富有美感的读物。对于经典而言,内容的意义永远排在第一位,但同时,我们也希望有精彩的形式与内容相匹配,因而.我们在编辑过程中选取了大量的古代优秀版画作为本书的插图,对图片的说明也做了精心设计,此外,图书的编排、版式等细节设计部凝聚了我们大量的思索。我们希望这套经典不只是精神的食粮,拥有文本意义上的价值,更能带来无限美感,成为诗意的渊薮。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卡尔唯诺经典的评论让人击节叹赏,我们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彰显经典的价值,使读者在细细品读中真正融化经典,真正做到“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同时,经典,又是可以被享受的。当我们走进经典之时,不能只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也可用个人自我的方式进人经典,作精神的逍遥之游,对经典作贴近个体生命的诠释和阅读,在现实社会之上营造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同,获取一种诗意盎然的人生。

书评(媒体评论)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

——宋·程颐

举中国之百亿万群书,莫如孟子矣。

——康有为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

——傅佩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