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云山珠水的故事
分类
作者 李焜朴
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下的山坡上,有一座“古之楚庭”的石牌坊,这座重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的牌坊告诉世人,广州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楚庭大旱,天上滴雨不下,地上河水干涸。草黄树枯,田园荒芜,五谷歉收。老百姓没有办法,只好祈求上天保佑、赠雨。其焦虑之情,感动了天上的五位仙人。一天,南海上空传来阵阵仙乐,飘来五朵祥云,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各骑一只仙羊、手执一串一茎六穗的谷穗,腾云驾雾降临楚庭。他们把谷穗赐予百姓,并祝福这里“永无饥馑”。然后,留下了五只仙羊,冉冉腾空而去。人们把五串金灿灿的谷穗撒向大地,从此,这里年年风调雨顺,稻穗飘香,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五只仙羊变成了石头,好像在永久地保佑楚庭的百姓幸福吉祥。

关于五位仙人降临楚庭的神话,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版本。

很久很久以前,楚庭的坡山(今惠福路五仙观一带)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父子俩相依为命,靠租种官府的土地为生。有一年,楚庭发生大饥荒,官府不管他们死活,强征硬抢,逼他们交租。一天,几个差役突然闯进他们家,见实在搜不出粮食,就把老汉抓走,限令他的儿子三天内将租粮交齐,还扬言如若不然,老汉就性命难保。孩子只有十来岁,无依无靠,哪来租粮?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急得放声大哭。哭啊哭啊,从上午哭到下午,从白天哭到夜晚,声音哭哑了,眼泪哭干了,直哭得昏睡过去。昏昏沉沉之中,他隐隐约约看见,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各骑一只仙羊、手执一把一茎六穗的谷穗,腾云驾雾来到面前。其中一位说:“孩子,你家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你看,我们给你带来谷穗,只要你把它们播在土里,浇些水,施些肥,就会长出许多许多粮食,你们父子俩就可以得救了。”说完,放下谷穗便不见了。

孩子一惊,醒了。看看身边,果真有五把一茎六穗的谷穗。他连忙把谷穗捆起,抱在怀里,没等天亮,就按照仙人的嘱咐,把谷穗播在地里,浇上水,施上肥。太阳出来了,孩子惊奇地发现:播下的谷穗,刚刚过了一个时辰,就长出了一片绿油油的秧苗,又过了一个时辰,稻子抽穗、扬花了,再过了一个时辰,每株稻穗都长满了沉甸甸、黄澄澄的谷粒。孩子十分高兴,他收下稻谷,留下谷种,其余的用箩筐装好,便挑着到官府去赎父亲。官府老爷听说老汉的儿子送稻谷来了,心里奇怪:昨天还没米下锅,今天怎么就有稻谷交租?这些贱民,看来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他们就不会把租粮送来!于是,他命人把老汉带上,板着面孔大吼一声:“你们家不是说没米下锅吗?这些米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快说!不然,先打小孩八十大板,再把老爹关进大牢!”孩子被吓了一跳,只好把五位仙人送谷穗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官府老爷听了孩子的话,心想只要把五个妖道抓住,这辈子可就发财了。打定主意后,他让差役放了孩子和他的父亲。

老汉带着孩子回到家里,越想越不对劲,心里突然警觉起来,预感到官府老爷要加害于五位仙人。正当彷徨之际,五位仙人来到他们面前,安慰老汉说:“别担心,官府老爷抓不到我们。你们把谷种播在地里,他们抢不走,过两天就会长出新苗,你们父子俩今后也不用为衣食发愁了。”话音未落,官府老爷带着差役已经赶到。这时,不远处传来“咩咩”羊叫的声音,原来是仙人骑来的那五只仙羊在嬉戏玩耍。官府老爷一看,连忙命差役去抓羊。差役把羊围住,上前一扑,这哪里是羊?分明是五块坚硬的大石头!再定睛一看,这哪里是大石头?分明是五只栩栩如生的石羊!差役吓得倒地就拜:“羊仙饶命!羊仙饶命!……”五位仙人对着官府老爷指指点点,哈哈大笑,随即让石羊长留楚庭,然后驾起祥云,升腾而去。官府老爷吓得半死,只好战战兢兢地带着差役溜了。

由于仙人、仙羊的传说,楚庭从此就有了“羊城”、“穗城”之称。所以广州也叫“羊城”、“穗城”。

老百姓感激五位造福羊城的仙人,他们在仙人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借以纪念。观内东侧那个称之为“仙人拇迹”的巨大的脚印状红砂岩凹穴,相传就是仙人留下的足迹。五仙观现坐落在惠福西路,是广州现有为数不多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之一。附近的“仙邻巷”、“仙羊街”也因为纪念五位仙人和五只仙羊而得名。

羊城由来的传说,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尽管内容、情节不一,但仙人五位、仙衣五色、仙羊五只,却是无一例外。原来,“五”与我国古代以金、木、水、火、土代表自然界构成的元素,以仁、义、礼、智、信代表人的五种德行,以东、南、西、北、中代表五种方位的五行观念有关。至于传说中仙人所骑的是羊而不是其他动物,则是因为古人以羊为祥瑞的象征,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与羊有联系,如古文中“羊”、“祥”相通,“吉羊”即“吉祥”,“美”字本身就有“肥大的羊为美”的意味。

如今坐落在越秀山木壳岗上的五羊石雕像,就是著名雕塑家尹积昌、陈本宗和孑L繁伟根据五羊的传说在1959年集体创作的。这座雄伟高峻的石雕像,连基座高十一米,体积五十三立方米,共用130余块花岗岩雕刻而成。石雕像主羊的头部高高昂起,羊角伸向半空,口衔“一茎六出”稻穗,回眸微笑,探视人间;主羊脚下的母羊,回首顾盼正在吸吮母乳的小羊,慈母之爱溢于言表;其余三只小羊,或吃草,或嬉戏,或在吸吮母乳。五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已成为广州的象征。P3-5

后记

几年前,广州市人才培训中心的《人才培训》约我写点有关羊城典故的短文。于是,便把羊城的由来、九龙泉的传说等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整理了十来篇,算是完成了任务。

几年后翻阅手稿,也不知道触动了哪条神经,竞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儿时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梁启超的故事、萨其马得名的缘由;从母亲那里听来的伦文叙的趣闻、掘尾龙拜山的故事;以及从在沙面绿瓦亭乘凉的公公婆婆们那里听来的艇仔粥传奇、白鹅潭传说……这当中,有的还记得相当清晰、完整,有的只记得一个大概,更多的是残缺不全,甚至是诸如“陶陶居”三个字是康有为题的”之类的片言只语了。也许是当过老师.知道现在的孩子对广州的故事知之甚少的缘故吧,竞又萌生出将这些记忆长河里的东西翻出来,变成文字留给孙女的想法。于是便留意起《老人报》、《羊城晚报》、《秋光》,便跑书店,便成了广州图书馆的常客……知道的朋友说这是有意义的好事,有的和我一起回忆,有的出点子帮忙找资料,都鼓励我编成书和大家共享,让年轻一代知广州、爱羊城。几年下来,除了记忆里的故事逐渐清晰之外,还搜集到不少过去未曾听说过的故事。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竞也搜集整理出34万字、不下150个故事来。

本书除主要参考书目外,还参阅了不少名人传记及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恕未能一一列出,请谅解。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所述的故事难免出现错谬,期盼识者不吝赐教。

本书脱稿后.儿时的同窗好友刘斯奋先生欣然为之题写书名,在此衷心致谢。

目录

上编

五羊传说

珠江传奇

白鹅潭传说

珠江三石

没有观音的观音山

雄镇海疆镇海楼

镇海楼前贪泉碑

万古流芳节马图

鲍姑与崔炜

白云山上郑仙崖

出自九童之手的九龙泉

景泰禅师卓锡出清泉

浮丘公雷镇百足精

虎头岩与瘦狗岭

炮轰瘦狗岭奇闻

雄踞珠江的广州三华表

“猛虎回头”戏鬼子

仙锅煮出来的从化温泉

来自长江边的萝岗香雪

何仙姑与增城挂绿

乌榄和白榄

杨桃与七姐果

用柳枝插出来的萧岗菜心

靠黏的波罗鸡

掘尾龙拜山

得名源于杨孚的“河南”

步云折桂云桂桥

燕子送花种荒村变芳村

白鹤仙落户黄村变鹤洞

众说纷纭十八甫

文昌庙与文昌路

天河神话

金花姑娘与惠福路

沉冤昭雪西瓜园

因“流花”得名的流花湖

高第街的得名

仰慕直臣的仰忠街

“太平烟浒”太平沙

跌跛解元的龙虎墙

人杰地灵福地巷

沾了佛门福地光的盘福路

天字码头有段“古”

京茶大王王老吉

同心济世陈李济

皇上皇和八百载

清香远溢莲香楼

“山水名茶”陶陶居

饼扬名成珠楼

去国怀乡的波罗神

光塔趣事

五仙观敲不得的“禁钟”

惠能光孝论风幡

未有海幢寺先有鹰爪兰

海幢寺济公搬罗汉

清真先贤古墓和四十一坟

“明火白粥一煲就熟”

伦文叙与状元及第粥

荔枝湾“驰名艇仔粥”

神乎其技的娥姐粉果

潮州老婆做的老婆饼

清热解暑:京粉糕

骂出来的“萨其马”

粒粒脆南乳肉

沙河粉的传说

蒋介石也爱吃的黄埔蛋

小沙弥偶创白云猪手

坛子煨菜“佛跳墙”

县太爷秘制太爷鸡

盐焰鸡的由来

江太史始创“龙虎斗”

饮茶须行扣手礼

除夕“卖懒”

春节行花街

三月初三睇飘色

清明拜山

端午扒龙船

七月初七“摆七夕”

八月十五竖中秋

重阳登高转大运

冬至大过年

下编

王勃挥笔成塔记

苏东坡与广州的两段缘

敢于批评皇帝的张镇孙

“鬼才”伦文叙

湛若水收徒不问长幼

陈子壮惨遭“锯刑”壮烈捐躯

屈大均的一字之师

张维屏以诗写史

洪秀全的故事

李文田“名在孙山外”

张之洞创建广雅书院

刘永福广州二三事

邓世昌献身黄海

刘学询聘用西人抬轿

康有为为陶陶居写招牌

梁启超的学识与人品

孙中山的故事

陆皓东的故事

陈少白与“鬼屋”

廖仲恺的故事

于右任送蒋介石对联

潘达微的黄花情结

谭延闽的两大嗜好

汪精卫逸事

朱执信的读书方法

刘纪文与广州市市花

陈济棠笃信鬼神

蔡廷错幽默论“长腿”

宋子文在广州

朱德的兰花情结

毛泽东珠江击浪

彭湃伏“虎”记

叶挺的爱情故事

古大存赋诗遭横祸

叶剑英与广州起义

周恩来心系劳苦大众

张太雷改造社会化巨雷

陈毅的儒将风采

陈铁军二三事

许世友在广州

朱光旧事

陶铸魂归白云山

詹天佑的为人处世

钟荣光与岭南大学

鲁迅与“北新书屋”

郭沫若萝岗结诗缘

容庚的品格

商承祚的秉性

欧阳山“批斗与我无关”

陈芦荻趣闻

刘逸生学海苦航

秦牧读书“鲸吞牛嚼”

何竹林破腹穿肠能活命

梁毅文的故事

杨官磷棋人棋事

陈镜开的惊世一举

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

“画怪”李铁夫

何香凝轶事

陈树人以子为师

沈仲强“饿死也不当汉奸”

关山月轶事

廖冰兄“骗富济贫”

何柳堂与《赛龙夺锦》

白驹荣力挽颓风留佳话

马师曾开创“乞儿腔”

廖侠怀嬉戏谩骂扬正气

薛觉先的戏德

桂名扬三掴梁荫棠

“岭南一宝”红线女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广州是一座有山有水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期,广州的先民便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猎渔,繁衍生息,创造了广州地区的原始文化。从公元前214年的秦朝始建至今,广州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岁月沧桑,春来秋去,广州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一个大都市,极具地域色彩的岭南风物在这块沃土上不断衍生、积淀,充满丰富而又神秘的色彩。

广州又是一座名人荟萃的名城。这里诞生过屈大均、詹天佑、朱执信;汇集过康有为、廖仲恺、叶剑莫;孙中山在这里三次建立政权、毛泽东在这里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古往今来。风云变幻.无数仁人志士在这方热土成就功业,名垂千古。他们有的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有的情倾广州,远离故土,流芳羊城。

2200多年的文明史,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千百年来,广州的故事代代相传,而且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厚积。这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独具韵味的民俗风情、感人至深的名人轶事,有如云山不老,殊水长流。

我自小生活在广州。羊城的由来、珠江的传说;春节行花街、端午扒龙船;状元及第粥、砂炒南乳肉……一个个神话传说故事.一幕幕岭南民俗风情,一款款广式美点佳肴,都会让我倍感广府文化的清新甘美、温馨香醇。洪秀全拆孔子牌位。孙中山建大元帅府,朱德钟情兰花,毛泽东珠江击水;刘逸生学海苦航,秦牧读书“鲸吞牛嚼”,廖冰儿数十年创作“悲愤漫画”品牌.红线女始创红派表演艺术……一代代军政精英、骚人墨客、艺术大师各怀其志,各有各自的情趣、各自精彩的人生,都会令我由衷感慨,崇敬有加。

广州的神话传说、地名由来、美点佳肴、民间习俗,以及名人趣闻轶事,在我看来,就如同一首首感人的诗,一幅幅亮丽的画,一曲曲流淌的歌。

广州独特的文化风情,让人感触,令人感慨。如果说流传在广州街巷的故事是白云山上的烂漫山花,那么,《云山珠水的故事》便是采自白云山的一束小花。我愿把它献给认识和不认识的,年长和年少的朋友,和大家一起认知广州、亲近广州、关爱广州,分享做广州人的自豪!

内容推荐

李焜朴编著的《云山珠水的故事》内容介绍:广州是一座有山有水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期,广州的先民便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猎渔,繁衍生息,创造了广州地区的原始文化。从公元前214年的秦朝始建至今,广州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岁月沧桑,春来秋去,广州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一个大都市,极具地域色彩的岭南风物在这块沃土上不断衍生、积淀,充满丰富而又神秘的色彩。《云山珠水的故事》分享做广州人的自豪!

编辑推荐

广州独特的文化风情,让人感触,令人感慨。如果说流传在广州街巷的故事是白云山上的烂漫山花,那么,李焜朴编著的《云山珠水的故事》便是采自白云山的一束小花。我愿把它献给认识和不认识的,年长和年少的朋友,和大家一起认知广州、亲近广州、关爱广州,分享做广州人的自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