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夏日的海滩/诗意童心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安武林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安武林的“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共八本,体裁丰富多样,包括四本童话集——《挂在月亮上的秋千》《烟斗里的星星》《明天树上长橘子》《菊花小巫婆》,两本小说集——《夏日的海滩》《泥巴男生》,一本诗歌集《月光下的蝈蝈》和一本散文集《母亲的故事是一盏灯》。八本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集中展示了他二十多年来在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成果。

《夏日的海滩》是他的小说作品集,主要描写的是少年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读后令人回味,思绪悠长。

内容推荐

安武林的“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虽然包含四种体裁,但均以“诗意童心”作为主要特色。他的短篇童话多数以动物为主人公,篇幅长短适读,语言富有美感和诗意,简单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天真的童心,但又不失深邃的哲思。其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少年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读后令人回味,思绪悠长。散文或者以诗意的语言抒写对自然、童心的喜爱和赞美,或者表达对于亲人的怀念和爱恋,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其儿童诗更是集中呈现了这位以诗歌出道的作家的独具的才情,或汪洋恣肆,或细腻沉静,或清新自然,视角独特,想象奇特。四种体裁相互衬托,体现了作者多方面的创作才华!

《夏日的海滩》是他的小说作品集。

安武林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传奇,读《夏日的海滩》有一种传奇和神奇的味道,总有一种诗性的东西在弥漫。

目录

在乡下

黄花闺女路

回来吧,我的小船

你有权沉默

兰草,兰草

点灯

月儿上林梢

十四岁的天空也下雨

钥匙

友情是一棵月亮树

千纸鹤

粉红的日子

我是米拉儿

女生小梅

蓝色约会

夏日的海滩

树精

大山里的孩子

浪漫之旅

昨夜星辰

怀念一个人

琴声如诉

试读章节

黄花闺女路

图书馆的后面,有一条水泥石板铺成的小路。小路的两端连接着柏油马路和公共教室。小路的两旁长满了茂盛的花卉。

有一种小黄花,从这一头开到那一头,很美,又有几分落寞的样子。

那条小路似乎被女生们包揽了,很少有男生打那儿经过。小路干干净净的,犹如女生们精心梳理过的头发。

仅有一次,我打那儿经过,闹得进退两难,狼狈不堪。我和两个手挽手的女生迎面相遇,她俩止住脚步,侧身打算让我通过;可我傻傻地站在那儿,等着她俩经过。

两个女生低声笑着,其中一个我认识,叫阿秀。她的倩影常常在我的梦里走动。

多么漫长的一条路啊!

一路全是女生,我似乎误入了女儿国。她们头挨头,肩并肩,一副幸福、陶醉的样子。任何一个男生走过这条小路,都是引人注目的对象。因为那条路根本不容许三个人并排走。我叫苦不迭,再也不敢走这条小路了。

坐在快活林的条椅上,我悄悄地注视着小路上的动静。多么奇怪呀!女生们总是成双成对的,极少有一个人行走的。阿秀总是和另一个女生挽着胳膊,款款地走着,一路轻声说笑着,似乎有着永远也说不完的知心话。

那条小路上,女生的高跟鞋嗒嗒作响,在空气中荡开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波纹。我想象着一粒粒石子儿投进水潭的美丽景观。

她们总是很温柔地敲打着这个世界,令我怦然心动。我谛听着,哪一个声音是阿秀的呢?

 有一天,我很惊奇地遇上了阿秀。这一次,她是一个人。

“阿秀,你喜欢在那条小路上散步,是吗?”

阿秀笑了:“女生都那样。”

阿秀又说:“你倒喜欢坐在条椅上,苦思冥想。”

我脸上一热,真怕她看透了我的心思。我真想告诉她:我在等你,等你从那条小路上走来。很多忧伤而又充满诗意的日子,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被我细细地咀嚼着。

阿秀问我:“你知道那条小路叫什么名字吗?我们女生起的。”

我摇了摇头,茫然地望着她。一条普通、平常的小路,能有什么名字?咳,这些女生真有意思,她们总爱把心血和热情倾注在极其琐屑的小事上。

阿秀说:“叫黄花闺女路!”说完,阿秀忍不住笑了起来。

黄花闺女路,黄花闺女路,我喃喃道。多么古怪而有趣的名字,难道它与女孩的心事有关吗?美丽的小黄花、女生、小路,她们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衬托,相互依赖。

“好啦好啦,再见!”

阿秀看我痴痴呆呆的样子,脸色通红地走了。我很少和女生交往,对女孩的心事一无所知,我以为阿秀生我的气呢。

一天晚上,月光格外明亮。我上自习困了,想在外面活动活动。我走在那条黄花闺女路上,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

小路上寂无一人,只有月光、小路、小黄花,空气中弥漫着小黄花淡淡的清香。

突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路边。哦,那是阿秀,她把自己的脸全部埋在了花丛中。

“阿秀,你在干什么?”

“哦,是你呀,我在看花。你瞧,这花儿很漂亮。我们管它叫‘月亮花’。月亮升起的时候,它才肯悄悄地开放。”

那是不同于小黄花的一种花,粉色的,大而娇艳。我正要坐下,阿秀撕下一块报纸递给了我。我左顾右盼,很怕熟人看见。

“你呀,太胆怯了。和我一块儿看看花,害怕我吃了你不成?”阿秀娇羞地责备我。

哎呀,被一个女生嘲笑为胆怯的男人,可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我一咬牙,故意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大大咧咧地坐下了。

那一夜,我们谈了很多。有关阿秀的家庭、童年生活、人生、友谊,许多方面我们都涉及到了,我惊讶地盯着阿秀,好像我刚刚认识她似的。

我的自信心就是那时得以恢复的,我胆怯、羞涩的缺点就是那时克服的。而我对于女生的了解,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一直怀念着那条美丽的小路。我忘不了那条小路上曾走过一个叫阿秀的女孩。

P15-19

序言

金蜘蛛:一个恰当的意象——为安武林“‘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作序

曹文轩

武林一下子要出八本个人儿童文学精品集,这既是他高兴的事,也是我们这些老朋友高兴的事。

在儿童文学界,像我们之间走动如此频繁的,大概不多。我喜欢这样的来往,因为这种来往充满了快乐。他爱书,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他读书多,也是我们都知道的;他还喜欢淘书,走到哪儿淘到哪儿。我喜欢与他来往,原因固然很多,比如与他说话、说事可以不设防,可以推心置腹地跟他商量一些事情,但我最喜欢的大概还是和他在一起谈书、谈写文章——他喜欢谈书,我喜欢谈写文章。我们彼此似乎都很喜欢听对方谈书、谈写文章。他很少谈论自己的创作,而我以为他的创作是很值得一谈的。

武林写东西很杂,什么文体都写,并且不分长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还很金贵的时候起,他就开始写作了。二十多年来他到底写了多少文字,我问他,他说没有统计过,估计少不了。我一直劝他把自己的作品归拢归拢,做一个套系。这话说了好几年,他才慢慢腾腾像蜗牛一样整理好。这回总算做成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感觉上就好像自己将要出一套书。

既然是丛书,就要有个丛书名,并且这个丛书名要有品质、有味道,还要响亮。武林把这个艰难的任务托付给了我。我想了不少,都一一否定了。后来突然想到了武林的童话名篇《老蜘蛛的一百张床》,我一下子觉得这事好像有门儿了。“蜘蛛”这篇童话是武林的代表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他本人,在我眼里,蜘蛛就很是他的一个象征形象,是天定的。我说:就叫它“金蜘蛛”吧!这个形象很鲜明。他喜欢,别人也喜欢。

武林人高马大,一说话就张牙舞爪,很像飞快爬行的大“蜘蛛”。他忙忙碌碌地给自己织网,酒友,烟友,书友,写作上的朋友,再加上他奇特的人生经历,从山西到山东再到陕西最后轰隆隆来到北京,天南海北,那些结交的朋友,就像一张硕大的网络。这只“蜘蛛”是花了相当一部分精力去应酬的,这算他的人际网。他还有一张读书网,常和他那些书友淘书,品书,交换书,分享读书心得。他读书,写书,评书,淘书,藏书,编书,这一张网更是巨大,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了这张网上。他几乎每周六都要去淘书,如痴如醉。我和好几个朋友说过,武林是读书最多的人,如果把他的书评、序、跋、读书文章整理一下,也能整理出好几大本书来。但“金蜘蛛”丛书里并没有专门收录关于这些方面的文章,只有散文集里有几篇。

这套丛书,收录了他的小说两本,童话四本,散文一本,诗歌一本。八本书,就像蜘蛛的八只爪子一样,显示了他多样的写作才华。也许,这只是一种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也许,他就在等待着这次“成精”的机会。这只“蜘蛛”不简单,且不说他传奇式的人生经历,我就知道他很多的“第一”。他是第一个用童话写广告的人,他是第一个大批量写少儿编辑小传的人,他是第一个写儿童文学作家人物专栏的人,他是写了二十多年诗歌第一次出诗集的人,身份如此复杂而又安居乐业在出版社的,也是少有的一个人。但更重要的,他是一个唯美和性情两种气质混合型的人。他既有细腻的一面,又有粗放和率真的一面。这种气质决定了他作品的特色。

他的诗歌和他的散文,最能显示出他唯美的气质。他的小说和童话,差不多都是以情感的真挚和文风的温馨而取胜的。因为有写诗歌的底子,他的散文文采斐然、飘逸、空灵,深受小读者和教师们的欢迎,其中不少是做了小学生期刊的刊首语的。对武林作品的评价,我和金波先生是一致的。他童话中的温情和诗情,都是受了诗歌的滋润的。而他的小说中,也有一些诗歌的因素在里面。即便是他写的那些书评,标题也是很诗意的。所以,诗意诗情诗味和充满童心童趣差不多是武林整个作品的底色,而闪烁其中的则是这只“蜘蛛”吐出的那如金子般闪闪发光的文字。  武林的“‘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的出版,对于他个人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展示和释放,而且是他个人的一个飞跃。而对于儿童文学界和少儿出版界,恐怕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只金色的“蜘蛛”,我希望,他能在孩子们中间结成一张大网。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于北京

后记

安武林

一向给别人写序写跋写评,轮到给自己写,倒好像无话可说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大概性情中人都是如此的吧,倒不是怕说错什么。

曹文轩先生不止一次对我说:“武林,把你的东西整一整,集中出版一下。不要东一本,西一本地出了。”先生的深情厚谊,我一直是铭记在心的。

于是,我便萌生了集中出版自己作品的念头。

我自己在出版界,对当下的出版风气和形式是了然于胸的。作家个人的系列丛书,更受读者的欢迎,更受出版界的欢迎。作为一个60后的作家,从80年代开始写作,还没有出版过个人丛书的人,放眼一望,寥寥无几。所以,我百感交集。

记得在宁夏召开的全国少儿出版社文学编辑双年会上,谢倩霓很感慨地说了几句话:现在新一代的作家出书速度惊人,几乎没有经过投稿的过程,上来就是长篇、系列,而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怀着对文学的敬畏之情,经过文学写作训练,经过投稿的磨炼,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她说这话的意思是,我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更年轻的一代作家了。

我的创作,是受了很多前辈和同辈朋友鼓舞的,如金波、樊发稼、张之路、高洪波、王宜振、曹文轩、孙建江、汤素兰等等。他们的鼓励和肯定,始终是我创作的动力。记得我在工厂的时候,他们就一直在勉励我,或书信,或赠书,或耳提面命。毕竟,在机声隆隆的工厂是不利于创作的,苦闷总是缠绕于胸。

我到出版社之后,眼界才放开了,终于多了一重审视他人作品和审视自己作品的角度。我这才明白,这写书、读书、编书、评书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

我自己写得很杂,似乎什么文体都写。承蒙写作方面的朋友们的抬爱,他们大体都鼓励我冲着我的综合实力去的意思。而我自己不太愿意把精力花费在一种文体上,并不是想维护“多才多艺”这个虚荣的评价,而是不太愿意浪费上苍恩赐给我的灵感。更何况,我觉得文体的渗透也有利于创作。此外,我的这份执著更重要的是来自编辑和读者的支持。我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的童话是《儿童文学》杂志比较喜欢的。我过去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的几乎都是童话,而我的小说几乎就上不去。可上海的《少年文艺》却对我的小说很欣赏,而我的童话几乎又上不去。读者那儿,也一样,有喜欢我的散文的,有喜欢我的童话的,有喜欢我的小说的,也有喜欢我的诗歌的,我并不想失去我的读者们。不过,就像金波先生评价我的作品时所说的:武林有写诗的底子,所以,他的散文和童话总是有些诗意。

就像乔治·桑的一句话“我活在朋友们中间”一样,我是为喜欢我作品的读者而创作的。尽管他们还小,尚不能理解我的话里更深的意义。

写作是一个孤独而又寂寞的事业,畅销书作家在没有畅销之前也会认同这个说法。这孤独和寂寞在于读者的不解、误解和曲解。大体上只有作家本人心里才能明白,自己写什么东西花费了大心血,什么是最好的,什么具有流传后世的可能。但写作,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尤其是写出一篇小小的文章,似乎便可以生出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来;若能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诗歌、散文或童话,那就更是欢欣鼓舞如同过节一般了。

回想起来,最初搞文学创作,是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存环境。到后来,文学变成了一种生命本身的需要,这期间是一个飞跃。但,我对文学的敬畏之情,始终没有改变过。尤其是这文字,是有生命的,是精灵,是不可以怠慢的。我常常喜欢说文字如同魔方,你有多大的想象力,文字就会展现出多少种丰富的色彩——形式虽然很重要,但情感、爱、审美更重要。

很感谢曹文轩先生给我起的丛书名,并对“金蜘蛛”做了文采飞扬和深刻精到的诠释。我依然以为,这其中是有先生的扶掖和提携之情的。感谢天天出版社能给我一次全面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我更希望,读者能从我的作品中找到他们喜欢的东西。如是,则不枉我这喋喋不休写就的“跋”了。

书评(媒体评论)

安武林是个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童话都有被孩子们所喜欢的篇目,他的作品总有一种诗性的东西在弥漫。

——北京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