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狸猫金爪/湘女自然文学精品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湘女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湘女自然文学精品”系列收录的是湘女近十年来最优秀的自然文学方面的作品,全套四册,分别是《山狸猫金爪》、《猎人的故事》、《大树杜鹃》、《小马倌阿里》。作品以云南边疆的自然风物和人文环境为大背景,以动物和儿童为主角,以优美诗意的文笔和真挚饱满的热情,讲述了一个个或瑰丽、或壮美、或传奇、或悲悯的故事,字里行间流淌着对顽强生命的礼赞和对纯美童心的讴歌。

《山狸猫金爪》收录的是动物小说,主要歌颂动物在与人类的斗争中表现出的机敏和勇敢。

内容推荐

你知道吗,动物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们受伤了会痛,恐惧了会颤抖,饥饿了会哭,开心了会笑,愤怒了会咆哮……它们会为食物的匮乏而忧愁,为家园的毁损而伤心,为小生命的诞生而喜悦,为骨肉的逝去而痛苦……

动物的智慧永远是你无法想象的,它们区分善恶、辨别关丑的能力和标准,也是你永远无法预知的。

人类总是以一种贪婪、伪善和不友好的形象,出现在动物清亮天真的眼眸里,给它们带去可怕的灾难和刻骨的伤害。所幸大自然是公正而严峻的,人类在给动物制造痛苦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幸福……

《山狸猫金爪》是“湘女自然文学精品”系列之一,集中展示了湘女这些年来的成绩,用委婉清淡的笔触,抒写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万物生灵之间的故事,一方面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一方面又满怀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热爱。

《山狸猫金爪》中的这些作品不仅是自然的赞歌,还是人性的赞歌,里面总是充满了人性的美好、童年的纯真。即使是对人性丑陋一面的鞭挞,也满怀谅解与悲悯,充满爱与温情、疼痛与泪水。这些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真实的艺术享受,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

目录

野猪独牙/1

云豹斑斑/15

白鹇袅袅/24

勇士猛猛/33

懒猴悠悠/45

小鹰飞飞/57

江猪团团/65

小鱼鹰嘎咕/72

山狸猫金爪/83

岩蜂/95

鹤影/106

燕子洞/115

蝴蝶谷/125

绒绒的树/134

宝蓝色的蛇/145

试读章节

江猪团团

你就是翻遍所有的动物词典,也找不到一种叫“江猪”的动物。

不过,如果你知道海豚、白鳍豚,就会知道,“江猪”其实就是“江豚”。

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小动物,身体圆滚滚、滑溜溜的,胖得分不清头尾,长着一张滑稽的、笑眯眯的脸,鼻子突出,两颊鼓着,小眼睛眯成一条缝。

它喜欢在江面上浮着,像漂在江里的一段木头,会发出吱吱的叫声。它喜欢跟踪人或船,但总是不远不近,你就是逮不着它。有时看着它就在面前,仿佛伸手可捞,一眨眼又溜了。你真要铁了心去追它,那就只有倒霉,这狡猾的小东西会把你引进江心,卷人旋涡。

江猪团团肉嘟嘟的,棒槌一样,看着没手没脚,很笨拙的样子,但在江里,它可灵活了,可以顶着浪花,一动不动漂上好半天。这会儿它就这样漂着,圆圆的小眼睛,紧盯着江岸。

有许多小孩在浅滩嬉闹,溅起片片水花。不时有船只驶过,船夫们大声唱着歌,小船划出道道清波。

江猪团团只看一个人。

那是个赤膊小伙,正专心致志地钓鱼。他钓鱼的方式很奇怪,将一只拴了长绳的竹篮使劲抛得远远的,然后迅速往回拉,拉到跟前,哗地提起来,竹篮里就有了跳跃的鱼。

他在江边垒了一道小堤,聚起一个凹坑,坑里水波摇荡,全是他钓的鱼,大鱼小鱼,泥鳅螃蟹,挤成一团。

这时,那小伙在用劲儿拽绳子,看得出那只竹篮很重,把他坠成只大弯虾,很快他又直起腰来,两手拖住绳子,身子拼命往后仰,两只赤脚深陷进泥沙里,像被什么东西拖着,在江滩上犁出两道深沟。

江水漫过他的腿,他的屁股,他的腰,直到整个将他淹没。只见波翻浪涌,江里一会儿拱出他的脊背,一会儿扬起一片鱼尾。终于他气喘吁吁冒出了脑袋,朝岸边游来,哗啦站起来时,怀里抱着一条挣扎的大鱼。

那鱼很大,金红色,头尾连上比一根扁担还长,宽阔的鱼嘴大张着,从嘴巴可以一直看见空旷的肚里。

小伙把大鱼放进水坑,舀进几大桶水。又忙着把堤埂加宽加高,拍得啪啪响。

江里很宁静,宁静得不同寻常。那小伙无端紧张起来,忙扯了几片芭蕉叶,盖住了水坑里的大鱼,这才又拿起了竹篮。

江滩上也很安静,静得能听到大鱼噼噼啪啪的激水声。

“江猪,江猪……”

突然,孩子们大声嚷嚷起来,争先恐后朝岸上奔。

一个黑色的背影出现在水面,那是团团,它在水里摆动着,吱吱叫着,时隐时现。

那小伙也看见了,蓦地扬手扔了竹篮,狂喜地大叫:“天哪,江猪,是江猪啊!”

他不顾一切跳下河,追逐那头更大的猎物,很快离团团越来越近。

团团看着他,笑眯眯的脸上一片诡谲,很快,它往水里一缩,小伙只觉得身体在水里被什么碰来碰去,身边的水面下,全是黑影。

他的心几乎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原来那全是江猪。它们围绕着他,吱吱咕咕叫着,将他顶来顶去,一直顶向江水更深处。

泼刺一声,一个小不点儿从小伙钓鱼的地方冒出来,只见它就地一滚,就滚到那关满鱼的水坑前。江水一阵浑浊,翻起一层泥浪,那堤埂突然像酥糕一样坍塌了,那些大鱼小鱼泥鳅螃蟹一涌而出,很快消失在江水中。

一道金光一闪,那条金红色大鱼用劲儿一跃,远远地弹进江中,鱼尾巴一甩,就没了踪影。

那个小不点儿咕嘟一声,没入水中,扭了几扭,不多会儿,一颗黑脑袋就从远处水面冒了出来,笑眯眯的脸上,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那小伙还在水里扑腾,江猪太多,他被挤在当中,不知先逮哪一个,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手一抱去,又都滑开了。好容易抓牢一个,抱紧了,挣出包围圈,可那鬼东西哧溜一下就溜了。他甩着满头水珠东扑西抱,很突然的,周围就波平浪静,没有了江猪,也没有吱吱声。

他疑惑地站在齐胸深的水中,发了一阵愣,猛地意识到什么,立即箭一般朝岸边冲去。扑到水坑旁,那里只是一片水,水面上漂着几片芭蕉叶。

他顿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跳起来边骂边朝江里扑,扑打着去抓那些逃跑的鱼。

不远处,江猪团团扬着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好像在笑着往这边驱赶着什么。

小伙子指着团团,咬牙切齿地骂着,就要去追,可他的脚一触到水面,就像被火烫了似的蹦了起来,惊恐地连连后退。

那水流下,很阴险地漂着一块抹布样的东西,再看过去,那样的“抹布”竟是一块接一块,铺了半个江面。小伙毛骨悚然,迅速扔了手中的鱼,退到岸上,没命地逃开了。

那只江猪竟赶来了一堆“席子”,那是一种可怕的水蛭。它们的身体能像席子一样在水面上铺开,也能像滚筒一样在陆地上滚。一旦碰到猎物,就会把猎物像卷起热狗里的香肠一样卷起来,然后沉人江底,慢慢将猎物消化。

P65-71

序言

吴然

湘女是陈约红的笔名。

她的老家在湖南,湘江之畔。小时候,在一个秋雨迷蒙的季节,父母带着她从湖南老家的湘江边起程,往南,往南……一直深入到云南南部,红河南岸。她说,她对老家湖南的印象是一片雨。我一直想,是不是这“一片雨”浸润了她的笔墨,浸润了她的儿童文学创作?

她用“湘女”这个笔名纪念故乡湖南,纪念湘江。而湖南、云南,都有一个“南”字。对湘女而言,或可以说就是一种缘分。她也写别的作品,唯独把“湘女”之名给了儿童文学,以此表达她对儿童文学的礼敬与虔诚。

湘女喜欢给孩子们写作,她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取材于云南这一片神奇的土地。

云南,山川壮丽,河岳俊秀,是天然的植物宝库和动物王国。这里还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那些脆亮甜美的歌声,犹如天籁,飘满连绵的山岭;那些绚丽多姿的服饰,宛若山花,装点着芬芳的土地。湘女曾和少数民族孩子们在一个教室里读书,曾在离国境线很近的少数民族村寨“插队落户”,曾在闭塞、蛮荒的“赶马人的城”里工作、生活……数十年来,她几乎走遍了云南的每一个角落,并从这片多彩的土地上获得了生活的滋养和文学的灵感。

湘女的儿童文学作品独具特色。她用委婉清淡的笔触,抒写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万物生灵之间的故事,一方面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一方面又满怀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热爱。这在当今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是非常少见并且难能可贵的。而且,这些作品不仅是自然的赞歌,还是人性的赞歌,里面总是充满了人性的美好、童年的纯真。即使是对人性丑陋一面的鞭挞,也满怀谅解与悲悯,充满爱与温情、疼痛与泪水。这些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真实的艺术享受,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

湘女写散文,也写小说。对散文,她尊崇“美与真实”。如《喊月亮》这篇美文,写一群大山里的小学生把月亮“喊”出来的快乐。一个“喊”字,有力,动感,真切地拉近了孩子们和月亮的距离,月亮仿佛成了孩子们的朋友。“在孩子们的喊声中,那莲掌般的山廓柔和了,清晰了,猛地一点银辉羞答答地一闪,眨眼就成一片,逐成半圆,终成一轮。秋的月一如秋的果,丰润饱满得惊人,沉甸甸、明晃晃地托在那近在咫尺的山的手掌中了。”湘女小心翼翼而又果敢地挑选汉语的字、词、句,从文字的声音、形态、内容所指上,提炼和丰富美的含量,从而让孩子们在大声诵读中,感受母语的亲切、温暖而心生热爱和敬畏。在湘女看来,语言只有附丽于真实的生活,才能显出美的含量和美的力量。她的可贵在于,她不回避云南边疆贫穷的现实,又深情地告诉人们,贫穷磨灭不了孩子们对美的向往,或者说正是在贫穷中,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对美的向往更强烈了。孩子们享受着月光的拂照,沉浸在对美的向往中。又因为肚子饿而向月亮倾诉,想象月亮“像个糖粑粑”。在这里,“美和真实”同时存在。湘女用她诗意葱茏的妙笔,把这种贫穷中的美丽写得“感人至深”。湘女的小说,如“马帮系列”中的《骑马坝》、《雪门坎》、《桫椤寨》等,则既融入多元的云南民族文化,又有丰富饱满的细节,以及在飞腾的想象中展开的传奇、神秘、诡异的故事,总是那么动人心魄。

读湘女的作品,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大多有一个潜在的主题指向,这就是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如《猎人的故事》、《山狸猫金爪》等,通过一个个人与动物的精彩故事,表达了湘女对不同形态的自然生命和生存现状给予的尊重和敬畏。

湘女说,是神奇美丽的大自然,给了她美的启迪,给了她全新的体验。在她开始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生,对她生活的这个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多的思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倾诉渴望时,她完成了一个从梦想到文学的飞跃。因此,她怀抱真诚朴质的童心,以温柔的情感和雅美明亮的文字,描写、歌唱、探索人与自然的温情和美丽,以及自然与生命的神奇与智慧。她的作品,是她写给自然和生命的赞美诗。这里有通人性的小猴子,宽容忍让的“懒猴悠悠”;有神异的灵芝蟒,静止在大海梁子的“爱情雕像”黑颈鹤,以及为了证明自己“高贵和不俗”而舒枝展叶的可爱有趣的“豆豆花儿”,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叹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去热爱。一棵树、一个人、一朵花、一株草、一只小鸟、一只小动物或大动物,甚至一条毛毛虫,人类都可以和它们对话,都可以而且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毫无疑问,湘女这些意境高远的作品,在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上,其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将闪射出瑰丽之光,陪伴着,也照耀着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之路。

记得二○○二年,湘女一年之内四次在《儿童文学》杂志发表作品,并有作品刊登在“文学佳作”专栏,当时我曾给她写了一封短信,表达我的欣喜和祝贺。这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推出“湘女自然文学精品”四册,即《山狸猫金爪》、《猎人的故事》、《小马倌阿里》、《大树杜鹃》,我的欣喜中有一种会心微笑的欣慰。我祝贺湘女,感谢出版社和各位编辑朋友,同时向少年朋友热忱推荐这套“湘女自然文学精品”,而且深信这套书一定会带给少年朋友别样的阅读惊喜,并唤起少年朋友对美丽的大自然以及居于其间的万物生灵的向往和热爱。

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于昆明

书评(媒体评论)

湘女的作品正如她笔下的山间清歌,柔曼婉转,清亮悠扬,又夹以一丝莽莽苍苍、迷离粗犷的山野韵味。她的散文和小说是写给她眼中清新、灵秀的自然和生命的赞美诗。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 方卫平

湘女用委婉清淡的笔触,抒写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万物生灵之间的故事,一方面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一方面又满怀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热爱。

——儿童文学作家 吴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