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华主编的《生物化学》的编写本着以专科为起点;以临床护理专业为基点;以满足远程教育的成人学生提高医学理论水平,提高学历教育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反映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性,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特色为基本原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物化学(现代远程教育系列规划教材)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李冰华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冰华主编的《生物化学》的编写本着以专科为起点;以临床护理专业为基点;以满足远程教育的成人学生提高医学理论水平,提高学历教育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反映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性,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特色为基本原则。 内容推荐 李冰华主编的《生物化学(远程教育)》以在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远程教育学生为主要使用对象。共有15章和2个附加内容,包括蛋白质、棱酸、酶、糖、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以及DNA、RNA、蛋白质的合成、肝的生化和水与电解质代谢等章,附加维生素和临床常用的生化检验项目。每章设有学习目标、小结和课后作业。 《生物化学(远程教育)》将临床应用、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作为拓展内容。每节前都有提问和思考,节后设有紧贴内容的思考题。 目录 1 绪论 1.1 生物化学的概念 1.2 医用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 1.2.1 人体的物质组成(静态生物化学) 1.2.2 体内物质代谢及调控(动态生物化学) 1.2.3 人体物质构成、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联系(机能生物化学) 1.2.4 遗传信息传递规律和调控(分子生物学) 1.3 生物化学与临床护理专业的关系 1.3.1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1.3.2 生物化学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的指导性课程 1.4 成人教育的学生如何学习生物化学 1.4.1 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1.4.2 发现生物化学和临床护理实践的结合点 1.4.3 摆正化学结构在生物化学中的位置 1.4.4 用好远程教育的丰富教学资源 2 蛋白质化学 2.1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1.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1.2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2.2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2.2.1 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 2.2.2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2.3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3.1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3.2 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4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4.1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2.4.2 蛋白质的肢体性质 2.4.3 蛋白质的变性与凝固 2.4.4 蛋白质的沉淀 2.4.5 蛋白质的其他性质 3 核酸化学 3.1 核酸的化学组成 3.1.1 核酸的元素组成 3.1.2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3.1.3 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 3.2 核酸的分子结构 3.2.1 DNA的分子结构 3.2.2 RNA的分子结构 3.3 核酸的理化性质 3.3.1 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3.3.2 DNA的变性和复性 3.3.3 核酸分子杂交与探针技术 4 酶 4.1 概述 4.1.1 酶的概念 4.1.2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4.2 酶的结构与功能 4.2.1 酶的分子组成 4.2.2 酶的分子结构 4.2.3 酶催化作用机制 4.3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4.3.1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3.2 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3.3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3.4 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3.5 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3.6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4 酶活性的调节 4.4.1 酶的变构调节 4.4.2 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4.5 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4.5.1 酶与疾病发生 4.5.2 酶活性的测定与疾病诊断 4.5.3 酶与疾病治疗 5 糖代谢 5.1 糖代谢概况 5.1.1 糖的生理功能 5.1.2 糖代谢概况 5.2 糖的分解代谢 5.2.1 糖的有氧氧化 5.2.2 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 5.3 糖原合成和分解 5.3.1 糖原的合成 5.3.2 糖原的分解 5.4 糖异生作用 5.4.1 糖异生的概念和原料 5.4.2 糖异生的途径和关键酶 5.4.3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5.5 血糖 5.5.1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5.5.2 血糖浓度的调节 5.5.3 糖代谢紊乱 6 生物氧化 6.1 概述 6.1.1 生物氧化的概念 6.1.2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和特点 6.2 线粒体生物氧化酶系 6.2.1 呼吸链的概念 6.2.2 呼吸链的组成和作用 6.2.3 线粒体重要的呼吸链 6.2.4 ATP的生成 6.3 生物氧化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 6.3.1 自由基的概念及来源 6.3.2 自由基的清除 7 脂类代谢 7.1 概述 7.1.1 脂类在体内的含量与分布 7.1.2 脂类的生理功能 7.2 脂肪代谢 7.2.1 脂肪的分解代谢 7.2.2 脂肪的合成代谢 7.3 磷脂代谢 7.3.1 甘油磷脂的组成、结构、分类 7.3.2 甘油磷旨的降解 7.4 胆固醇代谢 7.4.1 胆固醇的含量与分布 7.4.2 胆固醇的合成和转化 7.5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7.5.1 血脂的组成及含量 7.5.2 血浆脂蛋白的结构 7.5.3 血浆脂蛋白分类及组成特点 8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氨基酸代谢 8.1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8.1.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8.1.2 氮平衡的概念 8.1.3 蛋白质的需要量 8.1.4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8.2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作用 8.2.1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8.2.2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8.3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8.3.1 氨基酸代谢的概况 8.3.2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8.3.3 氨代谢 8.3.4 α-酮酸的代谢 8.4 氨基酸的特殊代谢 8.4.1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8.4.2 一碳单位(基团)的代谢 8.4.3 甲硫氨酸的代谢 8.4.4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 8.5 氨基酸代谢和糖、脂类代谢的相互联系 8.5.1 氨基酸代谢与糖代谢的相互联系 8.5.2 氨基酸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联系 8.5.3 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联系 9 核苷酸代谢 9.1 外源性核酸的消化与吸收 9.2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9.2.1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9.2.2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9.2.3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9.2.4 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9.3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9.3.1 嘌呤的分解代谢 9.3.2 嘧啶的分解代谢 10 DNA的合成 10.1 DNA的复制 10.1.1 参与DNA复制的酶类 10.1.2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10.2 反转录 10.3 DNA的损伤与修复 10.3.1 DNA损伤的常见因素 10.3.2 DNA损伤的修复 11 RNA的合成 11.1 转录的概述 11.1.1 转录的概念 11.1.2 转录的特点 11.2 参与转录的物质 11.2.1 转录的原料 11.2.2 转录的酶(RNA聚合酶) 11.3 转录的基本过程 11.3.1 转录的起始 11.3.2 转录的延长 11.3.3 转录的终止 11.4 转录后的加工和修饰 11.4.1 mRN的转录后加工 11.4.2 tRNA的转录后加工 11.4.3 rRNA的转录后加工 12 蛋白质的合成 12.1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12.1.1 mRNA——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 12.1.2 tRNA——氨基酸的搬运工具 12.1.3 rRNA——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12.1.4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其他因子 12.2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12.2.1 肽链合成的起始阶段 12.2.2 肽链的延长阶段 12.2.3 肽链合成的终止阶段 12.3 蛋白质合成在医学上的应用 12.3.1 分子病 12.3.2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 13 肝的生物化学 13.1 肝生化的结构和化学基础 13.1.1 肝生化的解剖学基础 13.1.2 肝生化的组织学基础 13.1.3 肝生化的酶学基础 13.2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3.2.1 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13.2.2 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13.2.3 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3.2.4 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13.2.5 肝与激素的灭活作用 13.3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3.3.1 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13.3.2 生物转化作用的反应类型 13.3.3 生物转化作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3.4 胆汁和胆汁酸代谢 13.4.1 胆汁 13.4.2 胆汁酸代谢 13.5 胆色素代谢 13.5.1 胆红素的生成和特点 13.5.2 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13.5.3 胆红素在肝中的代谢 13.5.4 胆红素在肠道中的代谢 13.5.5 胆色素在肾脏的代谢和排泄 13.5.6 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14 水和无机盐代谢 14.1 体液 14.1.1 体液的含量与分布 14.1.2 体液中电解质含量与分布 14.1.3 各部位体液间的交换和联系 14.2 水和电解质代谢 14.2.1 水代谢 14.2.2 电解质平衡 14.2.3 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14.3 钙、磷代谢 14.3.1 钙、磷的生理功能 14.3.2 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14.3.3 血钙和血磷 14.3.4 钙、磷代谢的调节 15 分子生物学新技术 15.1 重组DNA技术 15.1.1 工具酶 15.1.2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15.2 聚合酶链式反应 15.2.1 PCR的基本原理 15.2.2 PCR主要用途 15.3 基因芯片 附1 维生素 1.1 维生素的概念 1.2 雏生素的命名 1.3 维生素的分类 1.4 常见缺乏维生素的原因 1.5 各种维生素的来源、功能、活性彤式以厦缺乏病(附表1-2) 附2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项目检测及临床意义(附表2-1)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