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自己对话(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南非)纳尔逊·曼德拉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曼德拉自传《与自己对话》主要讲述他44岁入狱至72岁出狱期间的漫长牢狱生活,展现他坚定地对抗种族隔离的经历。这些私人档案收藏包含日记、信件、演说、便条、草稿及个人思考笔记等,最早涉及他1929年的生活,当时他还只有11岁。正如曼德拉所言:“这些文档揭示了我的人生点滴,也揭示了与我一起生活的人的点点滴滴。”

内容推荐

纳尔逊·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鼓舞的偶像之一。在曼德拉的一生中,他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成就。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从曼德拉最黑暗的27年牢狱生活的信件,到《漫漫自由路》未出版的书稿,这本书将带我们走入一个公众人物的私人世界。这里有他在会议中的纪要,甚至涂鸦,有他在罗本岛的牢房中记录在台历上的踟蹰的梦境;也有他在20年代60年代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时那段逃亡岁月的日记,还有他与朋友近70个小时的对话录音。透过这一页页文字,曼德拉不再是偶像,也不是圣人,而是普通如你我……

从他第一次萌动政治理想,到他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曼德拉在《与自己对话》一书中坦诚面对人生。阅读本书亦是一次与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曼德拉相处的机会,一次聆听他的心声的机会。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部分 田园生活

 第一章 时间的深渊

 第二章 亲密同伴

第二部分 戏剧人生

 第三章 精神的翅膀

 第四章 没有理由杀戮

 第五章 破灭的世界

 第六章 肉体的枷锁

第三部分 史诗人生

 第七章 草昧之人

 第八章 挂毯

 笫九章 谦卑之人

 第十章 战术

 第十一章 日历时间

第四部分 悲喜剧幕

 第十二章 昨日之臭鼬,今日之奇人

 第十三章 出行

 第十四章 家园

附录 信息

 附录A 曼德拉年表

 附录B 地图

 附录C 组织名称缩写

 附录D 人物、地点和事件

部分参考文献

致谢

试读章节

警察突然搜查了曼德拉在家乡索韦托奥兰多的房子,后来在1985年,房子又因着火被烧毁,曼德拉在乡村泰姆布兰德(Thembuland)保存的童年时光记录也就丢失了,或许也是永久地消失了。这些记录包括母亲传下来的一本家庭回忆录,里面没有父亲的照片,但是有母亲的照片。

曼德拉许多优秀的品质是从童年时期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倾听。他生活在泰姆布兰德,习惯于认真倾听长者的言语或是部落集会上的发言,他亲眼目睹国王、酋长或是首领带领着大家,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传统的部落要求人们遵守纪律和秩序,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并保持对他人的尊重,而为曼德拉提供深造的教育机构也极力提倡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

7岁时,曼德拉进入库奴村(Qunu)的小学读书,学校离他的出生地姆维佐(Mvezo)不远,但是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之后,他进入位于库科尔韦尼(Qokolweni)的克拉基伯雷寄宿学院(Clarkebury Boarding Institute)学习,后来进入希尔德顿卫理公会教会学院(Wesleyan College of Healdtown)深造。之后,他在位于小镇艾丽斯附近的福特哈尔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t Hare)获得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学位。这所大学吸引了南非众多显赫黑人家族的年轻人,多年来,众多和曼德拉生活在同样世界里的同辈人来到这里学习,其中最著名的是凯泽(K·D)·马坦齐

马(Kaiser Matanzima,曼德拉的侄子,比曼德拉年长)和奥利弗·坦博(Oliver Tambo),后者后来成为曼德拉的政治伙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和终生密友。

1941年,曼德拉离开位于东开普省(Eastern Cape)的泰姆布兰德,去追求不同的生活和命运。离开家乡之后,他从来没有与家乡的传统文化脱离。但是,他所选择的是与家乡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他参与的组织——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的政策也阻碍了他与家乡的联系。他与马坦齐马的私人关系就是最好的证明。曼德拉很喜欢他,也很尊敬他,但是在与推行种族政策的政府的关系方面,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被囚禁期间,曼德拉渴望接受马坦齐马的探访,但是狱友们认为,接受他的探访就意味着政治上的妥协,曼德拉最终放弃了与他见面。之后,在他囚禁岁月的最后几个月,他们终于在监狱会面了。

曼德拉获释后,在库奴村建立了自己的家园。每当曼德拉回到故乡,部落里的首领就会过来拜访他,向他请教。他的孙子就任姆维佐领导人职位时,他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就职仪式。2007年,曼德拉在福特哈尔大学投资设立了纳尔逊·曼德拉教育和乡村发展学院(Nelson Mandel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P4-5

序言

在纳尔逊·曼德拉被囚禁在罗本岛期间,我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也是远距离地对他逐渐有了了解。在多数人的心里,他不仅仅是一个男人,也是南非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追求公正、公平和尊严的化身。他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激励着各国人民,促使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许多人追随着他,而我,也在努力按照最适当的方式追寻着他的脚步。第一次开始积极参加政治活动的时候,我还是个大学生。当时,我参加了撤资运动,并参与到帮助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运动中。但是,作为青年人,我个人所面临的障碍永远无法与每天生活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人相提并论。而且,我也无法想象,究竟是怎样的勇气支撑着曼德拉度过了这么漫长的监狱岁月。是他唤醒了我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也是他使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捍卫正义事业的义务。他所作出的人生选择,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接受现状,而是应该尽我们所能去追求理想的世界。

这些年来,我怀着十分谦卑的心情关注着他,崇拜着他。同时,他在追求公正公平梦想过程中所作出的牺牲也激励着我。如今的世界充斥着冷漠和绝望,而曼德拉的人生故事正是与这样的世界对抗的过程。

他从一名囚犯到一个自由的人,从一位追求解放的斗士发展为推进和解的热心人士,从一个政党领袖到一位国家总统,致力于推进国家的民主进程和发展。卸任后,曼德拉继续为实现公平、机会均等和人类尊严而努力工作。他对改变这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很难想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如果没有他,历史会变成什么样。

在当选为美国参议员后,我来到了罗本岛当年囚禁曼德拉的囚室内,此时距离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校园内首次涉足政治生活,参加撤资运动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如今,罗本岛监狱已经变成了一座纪念碑,用来纪念为实现南非的和平过渡而作出牺牲的众多志士。站在这间囚室内,我试图回溯466/64号囚犯曼德拉在这里度过的那段岁月,那时他的斗争是否能够取得胜利还是个未知数。我也试图把这位改变了历史的传奇人物想象为一名普通人,一名为改变社会作出巨大牺牲的普通人曼德拉。

《与自己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Myself)向我们展示了普通人曼德拉的一幅生活画卷,这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是一件极好的事情。通过跨越几十年的日记、信件、演讲稿、访谈录和其他类似文件,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曼德拉从平淡的常规监狱生活到作出竞选总统决定的整个生活历程。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一位政治家、一位热爱家庭的男人、一位写出传记《漫漫自由路》的人和一位把梦想和实际结合在一起的领袖。他就是曼德拉!如今,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他追求自由的漫漫路途的各个阶段和他所经历的坎坷曲折。

通过书中的完整描述,纳尔逊·曼德拉提醒我们,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和普通人一样,他也有缺点,但是正是这些缺点启发和鼓舞了我们,因为如果我们坦诚面对自己,就会发现,在战胜恐惧和疑虑的过程中,在我们的奋斗的结果还是未知数时,在宽恕他人的努力中以及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个人或政治层面的挣扎和斗争。本书所讲述的曼德拉的生活经历并不是一位永远不犯错误或永远获胜的人的经历,而是一位愿意为自己的信仰涉足险境,一位努力工作以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的经历。

总的来说,这就是曼德拉希望传递给世人的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表面上看很难改变的时代,人们会很容易屈服于异议和自己的弱点,然后选择一条更加简单的道路,从而也就逃避了应该向他人承担的责任。曼德拉也经历过这样的日子,但是对于他来说,哪怕是一丁点儿的阳光照射进罗本岛的监狱,他就会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一个值得他牺牲的未来。而在面临复仇的诱惑时,他又意识到了和解的可贵,于是他最终让原则战胜了权力。更可贵的是,在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休息时,他依然没有放弃鼓励自己的人民去奉献,过去没有放弃,我想他未来也不会放弃。

在当选美国总统前夕,我很荣幸地与曼德拉进行了一次会面。就任美国总统后,我偶尔也会与他通通电话。但是,他已是壮士暮年,而我常常忙于公务,因此我们的每次谈话都很简短。但是,在谈话中,很多时候我都能够感觉到他的善良、豁达和智慧。我意识到,在已经造就的历史表面下隐匿着的是一位普通人,一位选择希望、摒弃恐惧——选择前进而不沉溺于过去被囚岁月的普通人。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曼德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去了解他、去认识他才是对他更好的尊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