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可见心理战术的重要之处。诸葛亮的“空城计”便是“攻心”成功的经典例子。
在现代生活中充斥着竞争,权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其实不仅仅是商场,整个人生都是一场战斗。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你不会流血牺牲,但你依然会输掉荣誉、利益,甚至于尊严。
怎样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呢?答案便是“攻心”。
现在,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应该翻开这本书,好好研究一下攻心术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攻心术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心一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可见心理战术的重要之处。诸葛亮的“空城计”便是“攻心”成功的经典例子。 在现代生活中充斥着竞争,权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其实不仅仅是商场,整个人生都是一场战斗。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你不会流血牺牲,但你依然会输掉荣誉、利益,甚至于尊严。 怎样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呢?答案便是“攻心”。 现在,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应该翻开这本书,好好研究一下攻心术呢? 内容推荐 心理活动主导着人的一切行为。当你想要在职场或生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时,就不得不了解人性,学点心理。不管是战胜对方、赢得先机,还是化敌为友、化解矛盾,“攻心”都是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所谓“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巧妙地运用“攻心术”往往能让你事半功倍,旗开得胜。 攻心术虽然强大,但并不深奥,有时简单得就如喝茶吃饭一般,一个语言上的暗示,精心策划的小动作,你都能将对方的“心”置于掌控之中。 目录 第一章 思维定势:别让惯性左右你 别做惯性的傀儡 见怪不怪、常见不疑 昂贵等于优质? 勇敢地击碎“路径依赖” 本能不经强化也会消失 挣脱自己的思维限制 第二章 知觉对比:事物不变,变的只是认知 一杯时冷时热的水 这样借钱最省事 如何谈判最有效? 一开始就告诉对方最坏的情况 “折中选项”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邻居的草坪更绿 第三章 从众效应:毛毛虫为什么会饿死? 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 人们最容易受谁的影响? 无法拒绝的“社会常态” 也许你和毛毛虫一样 投资中的陷阱 别做最大的笨蛋 第四章 威慑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 空城计的诡计 怕什么就给他来什么 借题发挥、虚张声势 有时“无声”胜“有声” 陌生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 别一味的放大困难 第五章 权威效应:说什么不重要,关键要看是谁说的 麦哲伦成功的秘密 谎言有时很有效 你只需塑造权威的表象 权威不是“上帝” 第六章 互惠心理:悄悄产生的负债感 吃亏为什么是福? 让人感到意外的薄荷糖 悄悄产生的负债感 看到的都是自己 第七章 竞争效应:互相牵制的螃蟹 每个人都有“红眼病” 二桃杀三士 互相牵制的螃蟹 坐收渔翁之利 假如没有竞争,老虎也会失去霸气 巧妙利用他人的嫉妒 第八章 心理暗示:现象背后的真相 心理暗示之谜 运用心灵的力量 暗示愈含蓄,效果愈好 环境也会“暗示”你 别被“心理暗示”所骗 第九章 趋合心理:人们总喜欢办事有始有终 人们总喜欢有始有终 别做悲哀的“99族” 消费积分的妙用 聪明的犹太人 第十章 外在理由: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喊 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喊 “人来疯”也未必是坏事 有双眼睛在看你 第十一章 短缺效应:机会越少,价值越大 人为制造的短缺 一文不值与重金难求 可口可乐的尴尬 什么是损失厌恶? 限量购买的威力 干涉越多相爱越深 第十二章 参与定律:这到底是谁的决定? 这到底是谁的决定? 这事与我有关吗? 让别人玩你发的牌 位置选择的玄机 第十三章 喜欢原则: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人们愿意为他们喜欢的人做事 投其所好的效果 为什么要起个好名字? 人人爱听奉承话 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熟悉的就是好的 第十四章 沉锚效应:第一信息的力量 第一信息的力量 主动承认小缺点 知识分子=白面书生? 不要被光环欺骗了双眼 第十五章 承诺与一致:生活中怎样“得寸进尺” 人们会调整态度以和行为保持一致 得寸为什么能进尺? 为了不担虚名 承诺好,公开的承诺更好 写在纸上的东西有神奇的力量 试读章节 挣脱自己的思维限制 如果一个人的选择进入的是良性循环的轨道,他会变得越来越成功。但如果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那就只能处在“自我设限”中打转。生物学家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不过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都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了。 接下来,实验者把这些跳蚤再次放进杯子里,同时在杯口加上一个玻璃罩,“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罩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地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们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玻璃罩,而是在罩下自由地跳动。 几天后,实验者悄悄地拿掉了玻璃罩。跳蚤不知道玻璃罩已经去掉了,还是按原来的高度继续跳跃。一周后,那些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动——其实它们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它们已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后来,生物学家在玻璃杯下放了一个点燃的酒精灯。不到五分钟,玻璃杯烧热了,所有的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再也不管头是否会被撞痛(因为它们都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出玻璃杯以外。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把过去的失败牢牢地刻在记忆中。他们一再降低成功的标准,看不到形势的变化,以为过去办不到的事情,今天同样也办不到。他们不敢努力向前,不敢冲破自我限制,常常是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放弃了。 另外,当一个人在遭遇失败或受到挫折后,还会产生绝望、抑郁、意志消沉的情绪,从而错失下一次机会。这样,他们就永远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找不到成功的道路。 跳蚤变成“爬蚤”并不是跳蚤本身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社会学家把这种失败暗示的心理现象称为“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是很多人无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他们不敢追求成功,并不是他们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这件事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其实,成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高度”并非无法超越,只是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思想限制。 实际上,许多障碍刚开始在我们眼里是那么沉重和无奈,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一层窗户纸而已,克服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你需要的只是调整心态,走出失败暗示的心理阴影,在没有结果前,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林肯在给马维尔的信的末尾也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只要你走出自我限制,相信自己,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你还别不信,从舒乐博士建成水晶大教堂的故事中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让我们看看身无分文的舒乐博士是如何建成造价2000万美元的水晶大教堂的! 1968年的春天,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力普·强生表达了自己的构想:“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强生问他准备用多少钱来造这座伊甸园。舒乐博士坚定而明快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所以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博士来说是一个不仅超出了其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天夜里,舒乐博士拿出一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7Y美元”,然后又写下10行字: 一、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二、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三、寻找14笔507万美元的捐款。 四、寻找28笔257万美元的捐款。 五、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六、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七、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八、寻找280笔2万5千美元的捐款。 九、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十、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60天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富商约翰·可林。可林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第65天,一位倾听了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妇,捐出第一笔1000美元。 90天时,一位被舒乐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在生日的当天寄给舒乐博士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支票。 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舒乐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付清。6个月内,一万多扇窗户全部售出。 1980年9月,历时12年,可容纳一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与经典,也成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瞻仰的胜景。 水晶大教堂最终的造价为2000万美元,全部是由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 不是每个人都要建一座水晶大教堂,但是每个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可以摊开一张白纸,敞开心扉,写下10个甚至100个实现梦想的途径。P14-17 序言 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可见心理战术的重要之处。诸葛亮的“空城计”便是“攻心”成功的经典例子。如果你翻开历史书,便会发现在战争的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的上乘佳作。这便是“攻心”的成果。 在现代生活中充斥着竞争,权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其实不仅仅是商场,整个人生都是一场战斗。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你不会流血牺牲,但你依然会输掉荣誉、利益,甚至于尊严。 怎样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呢?答案便是“攻心”。也许一说到攻心术。很多人便望而却步。因为在他们看来,攻心术意味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战术,深奥神秘的心理暗示。其实不然,攻心术有时候简单的就如吃饭喝茶一般。它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周围。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体会,你也能成为一个“攻心”的高手。 也许我这么说你还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那么请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例子吧: 1991年冬天,俞敏洪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挂起“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的牌子,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当时俞敏洪的培训部就只有俞敏洪和他的妻子两个人,条件非常艰苦。 最先看到小广告找到那间教室的是两个学生。他们看到“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的牌子,试探性地走了进来。他们看到这间小平房改装成的教室里面只有破桌子、破椅子,学员报名登记表上干干净净,一个名字也没有。他们俩还以为遇到了骗子。 俞敏洪凭着多年教师生涯练就出来的好口才,终于让两个学生报了名。可不一会儿,那两个学生又后悔地跑了回来,把报名费要了回去。 接连一个多星期,看到小广告而来的人不少。但是他们来了后,看看四周,看看空白的报名册,然后就走了,无论俞敏洪怎么说,最终只有三个学生报了名。 这么多人来了后,为什么看看报名册就走了呢?俞敏洪在心里反复琢磨这个问题。最后,他终于想通了。那是因为报名册上的人太少,人们信不过。 想通后,俞敏洪便在TOEFL、GRE所有的报名册上填了许多的假名字。对不确定、不熟悉的事情,人们总是喜欢参考大众的意见。来报名的人看到这么多的人都报了名,心想大家都报名了,应该不会错,自己再不赶紧报,说不定就报不上了。就这样,俞敏洪招来了新东方的第一批学生,走出了新东方的第一步。 看过上面的片段,相信你对“攻心术”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再想想那些曾困扰你的问题:为什么我会听售货员的话买下一堆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会答应别人原本不想答应的请求?其实这都是对方对你使用“攻心术”的结果。现在,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应该翻开这本书,好好研究一下攻心术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