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不带这么玩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倪梁鸣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秦始皇,太铺张,兵马俑,同下葬。

谁曾想,竞出土,守卫在,唐宫中。

中国历史上有所谓的陪葬制度,在奴隶社会时期,每当有奴隶主去世,都会找一些活的奴隶和动物,作为殉葬品一起下葬,活埋了事。随着文明的发展,活人活物下葬的风俗逐渐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木质或陶制的人塑像和动物塑像随同逝者下葬,这些塑像被称之为“俑”。

俑在中国延续了很长时间,根据考古材料可以证明,远在东周时期的墓中,俑已经比较常见。从秦汉至隋唐时期,陪葬俑十分盛行。宋以后,随着丧葬制度的发展,俑的作用衰退,不过作为一种丧葬形式,仍旧保留至今。

所谓秦始皇兵马俑,顾名思义就是随同秦始皇一同下葬的人形和马形的俑。秦始皇,有着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不过也是个自负的君主,不但认为自己可与三皇五帝并论,而且还要他的子子孙孙永远当皇帝,二世、三世乃至万世。对于身后事,他也要自我安排一番,他命令李斯,为总设计师,章邯为总监工,在骊山谋划建造自己的园陵(现位于山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根据《史记》记载,参加秦始皇陵建造的共有几十万人,墓道极深,并用铜予以加固后,才放人棺椁。墓中到处是奇珍异宝,为了防止盗墓,设有弓弩机关,又将水银做成江河湖海的样子,在墓内不停流动。为了避免黑暗,修建者在墓中点上鲸鱼油(一说娃娃鱼油)的灯,可长久不灭。当然,这些珠宝和水银等,我们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了。但能观赏到的,最直观的莫过于兵马俑。

兵马俑姿势各异,可以分为军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驭手俑、将军俑。另外还有供宫廷娱乐和杂耍的百戏俑的形状。这些俑和真人真马比例相当,并在当时制作时身上都涂有彩绘,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发掘过程中遇到空气,出现氧化反应,颜色都已褪去,现在只能看到某些残留的彩绘痕迹。倒是军士手中持有的各种青铜武器,因做过防锈处理,至今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

兵马俑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只要去陕西旅游,都要去看看兵马俑,就像到北京~定要看故宫一样。不过,兵马俑虽然是中国历史的标志,但它毕竟还是陪葬品,电视剧《唐宫美人天下》中有一个情节,在室内俨然出现了兵马俑,难道不知道兵马俑是陪葬品吗?谁会吧陪葬品放在宫中?而且兵马俑也是20世纪70年代才发掘出的,唐中宗李显时怎么会有呢?

看来二人的台词应该是这样的,女:“哦,莫不是我们在阴间相会吗?”男:“是的,亲爱的,你没见过兵马俑吧?我刚去了秦始皇家,拿好多件三彩陶才和他换了这两个。喜欢吗?这东西老贵了,注意别碰着啊!”  初一有月亮吗

武侠们如果去除妖,还是要把日子挑准了。想农历初一去的话,那只能打着灯笼。如果武侠有夜盲症,晚上看不清的话,还是选择农历十五,有圆月的时候吧!

月运行,有规律,朔望晦,不一样。

年初一,虽热闹,爆竹响,没月亮。

中国人对于月亮的感情,有时甚至是超过太阳的。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曾经有10个,烤得大地寸草不生,人民无法生活,幸好出现了个后羿,射下了9个,才天下太平,可见人们对于太阳还是心存敬畏,甚至有些害怕的。

但是,提起月亮的话,很少有关于它的不好的传说,人们更多地将思念之情寄托于其中,更含有一种淡淡的哀伤之情。不论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国的文^雅士,总是把明月当作知音,在人生不得意之时,有月亮相伴,也算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另外,每到中秋佳节时,中国人讲究聚在—起吃月饼,圆圆的月亮,映着圆圆的月饼,幻想着月宫中的嫦娥和玉兔,人和人的心拉近了,觉得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美满。

不过,西方人看待月亮似乎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美好,据说西方有一种像狼一样的人,或像人一样的狼在月圆之夜,会变得狂暴起来,兽性大发要杀人的,还有吸血鬼,月圆之时最会吸人的血。后来,这种说法不仅在西方流行,也逐渐影响到中国人心中,于是在一些影视剧中,也出现了月光之下的妖怪。

电影《画皮》中,蜥蜴妖怪要吃夏冰,被庞勇发现后,就和蜥蜴妖怪打斗,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亮的圆月,画面倒是挺唯美。不过当庞勇扶着受伤的夏冰进客栈喊人时,夏冰来了一句:“别叫了,大年初一,哪里还有人啊。”大年初一,客栈是否有人,这个不太好说。

P14-17

后记

作为一名编辑,我觉得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真是一件既好玩又辛苦的事。

说好玩,是因为现在有着充足而富裕的历史资源信息公布于网络、纸媒、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中,犹如饕餮大餐,可以饱食无忧。并且,还有历史中的轶闻趣事做开胃小菜,各种文化知识做美味甜汤,真可谓好吃好玩至极。说辛苦,是因为学生不得不背负升学的压力,要反复地背诵课本知识,以及那些千篇一律的教辅答案,去应付各场考试。

于是,身边的学生朋友们,都在抱怨这样的一件事:“我是真喜欢历史,却不知道如何学历史,靠背诵来学习历史,可真让人受不了。”他们更乐于去网络、影视、纸媒那里去寻找他们喜欢的信息。但那里的资源又不尽是那些配料安全、食材放心、烹饪合理的美味佳肴,有时候总会碰到一些粗制滥造和食材不佳的,也会让人倒尽胃口。其实,除了冒着“食物中毒”的危险或死记硬背的痛苦之外,我们的学生朋友们完全有更好的方式来熟悉历史、关心历史并钟爱历史。

许多历史学家都注重各种历史资源的吸收与采纳。章学诚先生主张“六经皆史”,除《四书》《五经》外,别集小说都是历史。陈寅恪先生极其看重史料,他利用新方法、新材料,以诗证史,写成《柳如是别传》;另外,陈先生在注重真史料的同时,也看重伪史料,他认为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样可贵。因为根据考据出来的时代及作者,则能说明当时依托的情形与实据,则又是一条极好的真材料。伪史料尚有可取之处,当今影视资源中的一些错漏之处,抑或可以有借鉴和甄别的利处,这也许是我们学生朋友学习历史的一条新途径。

学生朋友们对影视资源往往都有着极大兴趣,并乐于“探讨”其中的各色问题,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他们对历史知识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对于影视资源中出现的错误情节,则需要学生擦亮眼睛,用己长驳彼误,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在看《康熙王朝》的时候,结合课本介绍,学生会更好地知道康熙作为一代帝王的千秋功业。但是,电视剧中肯定有许多剧情,和书本中介绍的知识不尽相同。康熙究竟怎么擒拿了鳌拜,究竟什么时候平定了三藩,又是何时收复了台湾,等等。这些时间是否和史实对应?影视剧中拍对了几分,又拍错了几分?错误又在何处?如果带着这些疑问去看电视,那么我们的收获一定是硕果累累。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能保持“多闻阙疑”的精神,那么影视剧就是我们的一份考卷,考得好不好,就在于平日学得好不好。如果想考好的话,首先,可以多看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百科知识图书,多增添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认识,这也是本书增加推荐书目之目的。其次,学生朋友们可以多去博物馆开阔眼界。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机构,其中汇集、保藏了许多具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参观展览时,看那些实物冲破千年历史的滚滚狼烟和厚厚尘土,以清丽脱俗的姿态,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看到真实的历史,而不是传说。相信,这时候的你对历史的感受力会远远超越影视剧所带来的一时的兴奋。最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带着一颗怀想历史的心态,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当时人的居住条件和地理环境,看看古代先人留下的文化遗迹,这些都会将历史的感觉印入你的心扉,你会更好地感受历史无穷的魅力。

当然,通过找影视剧的错来学习历史,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说了这么多,其实不仅是针对学生朋友,包括那些爱读历史、想读历史的青年朋友们都是一样的道理。条条大路通历史——这是一位编辑工作者的心声。

目录

酒囊饭袋的姜子牙

春秋时期有马镫吗

商鞅的蜜月

秦朝能烧纸钱吗

唐代“挖出”兵马俑

初一有月亮吗

少陵原——个美丽的爱情传说

汉朝有《三字经》吗

见不到的阎王

陪你去看放焰火

到哪里去拜佛

吃不到也摸不着的包子

考秀才要花很多钱吗

嫡子与长子

错位的太皇太后

年号与中国的纪年

涉嫌抄袭的刘濞

李广究竟是怎么死的

所有的皇帝都能坐金銮殿吗

难做贵妃的貂蝉

司马昭是司马懿的长子吗

超越时空的两个人——伯牙和叔齐

匹夫何时有责

三国时代的“乱穿衣”

刘备建立的真是蜀国吗

魏征的头发

唐僧能看到线装书吗

武士彟(yue)死时能喊武媚娘吗

谁能被称为千岁

伤不起的脑袋

爱开玩笑的奴才

不能摆设的唐三彩

安定思公主和《孔子行教像》

武周时代的印刷术

涉嫌“抄袭”的《捣练图》

唐朝的《瑞鹤图》

鸩和鸠,谁有毒

唐代的州长

家父还是我家父

吃不到的火龙果

宋代的乌纱帽

看到玉米都乐了

史进和冰糖葫芦

宋江能被“斩”吗

窦娥刀下的番茄

明代宫殿的满文

“孝庄”到底由谁说

康熙皇帝的庙号

董鄂妃的“族别”问题

不可乱称呼的索大人

《梅花》是宋词吗

玄武门和避讳

四阿哥和太平猴魁

尚书房还是上书房

阿其那和塞思黑

二十四功臣图和唐明宗

小燕子的福气

清代在重量单位上的创举

八国联军和圆明园

燕然山上勒石记功的是谁

编辑手记

序言

求真匡误,爱心至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中华子民一代又一代坚忍不拔,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摩天大厦;中华子民有独特的知识享用权,以至于每天都有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历史文化产品破土而出,铺天盖地。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是怒放其中的奇葩,无论在创作或者产出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好事,懂得充分发掘祖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鼓舞民族精神,让中国更加豪迈地走向世界,让世界加速认识中国。

文化产品,涉及学术。任何学术,都须要直面两个问题:“求真”和“致用”,二者辩证统一。求真而不能够经世致用,枉费学术;唯求致用,而不顾客观事实,甚至践踏史实,就会造成失误。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其历史知识的错误、缺失、偏差随处可见。毋庸讳言,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偏颇,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不能够听之任之,更不能让错误问题泛滥,需要加以纠正。如何纠正?现代社会,讲究投入成本。谁来为纠正这些错误问题所花费的劳动买单?这需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人挺身而出。

作者则是这样一名积极热情的青年学人。他有自己的专业,本着强烈的责任心,放下手头研究课题,花费大量时间审视影视剧,纠正其错误问题。有些知识性错误,从专业视角看,一眼就能够发现。但是,如同疗疾,开处方的时候,需要谨慎。历史学重视依据,落笔的时候,需要核实资料,不得不披阅浩瀚的文献,有些问题还需要加以考证。不能够以错易错。一两个问题,尚可以“激情”参与一次;连篇累牍,则考验耐力了。流行的影视剧中,有些历史知识和常识性的瑕疵不可谓不多,积累起来编纂成册,这个劳动量不小,这本小册子负载了作者的劳动汗水,为社会提供了一份价值不菲的贡献。

这本小册子,其体例比较活泼,结构明快,可以划分四大块。其一,每篇提炼一个命题,直揭错误问题。其二,每篇开头有一段小序,用黑体字编排,言简意赅点明错误问题、性质、来源,勾勒一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读者在很短的时间明白错误的真相。其三,用民众喜欢的“三字经”形式,提炼八句话,对错误问题提出批评。文字轻松活泼,略带调侃和打油,加强了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善意批评的目的之所在。其四,撰写正文,梳理历史线索,正面阐述正确的历史知识,还历史问题的原貌。所有篇幅,配有插图,强化了主题。

不敢说这本小册子能够在文化产品的市场发挥多大作用,至少在错误和漏洞较多的影视剧面前,具有传播正确历史知识、常识和校正视听的积极意义。而对于今后历史剧的诞生,可以引以为戒,减少或者避免重复错误。从这个层面看,十分期待这个小册子,能够延续编纂,不断出版,为历史剧的创作和产出提供一道绿色的防护墙。也呼唤更多的人参与这个劳动,为净化文化产品市场奉献一份光和热。

周怀宇于合肥

2012年12月23日

内容推荐

《历史不带这么玩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被穿越的包子、火龙果、冰糖葫芦、番茄

被早产的纸钱、佛堂、火药、阎王爷被摆错的兵马俑、唐三彩、《捣练图》、《瑞鹤图》

被张冠李戴的酒囊饭袋、伯牙叔齐、乌纱帽、二十四功臣图

被篡改的年号、李广、神武门、上书房

被误解的司马昭、千岁、家父、索尼

被创造的少陵原、考秀才、蜜月、喜秤

……

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你知道吗?

《历史不带这么玩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由倪梁鸣所著。

编辑推荐

《画皮》、《三国》、《甄嬛传》、《大秦帝国》、《赵氏孤儿》、《美人心计》、《汉武大帝》、《倾世皇妃》、《康熙王朝》、《步步惊心》、《宫锁心玉》、《武则天秘史》、《神探狄仁杰》、《唐宫美人天下》、《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多部影视剧中的bug大公开!

倪梁鸣所著的《历史不带这么玩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有图有真相,每个读者都是大专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