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安妮宝贝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浅读《春宴》,你遇见的或许还是安妮宝贝一贯的风格、情致、文辞、服饰,乃至中国、老挝、澳洲、英伦、欧陆等地频繁的空间转换。深读此书,你会看到一个成熟的作者对眼前时代的百忧交集,看到被她纤弱而坚定的手撤去丝绒帷幕之后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深渊,惊悚于这个暗黑所在与各人所呵护的肉身与灵魂之间,竟是那么逼近。

这是一部让我们时代充盈的情欲自由表达的书,也是试图用这种方式解构情欲的反省和忏悔之书,虽然作者描写人物释放情欲和承担情欲后果所抵达的深度,要超过他们实际的反省与忏悔。

内容推荐

安妮宝贝,著名作家。著有《告别薇安》、《八月未央》、《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眠空》、《古书之美》等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摄影散文、文化随笔各式作品。《春宴》是安妮宝贝最新长篇小说,以近30万字的超长篇幅,描写两个女子在各自人生中所经历的生命状态及情感爱恋,由此透视出人与时代、自我和外界之间的关系。

较此前作品,《春宴》在情节、立意上都往更加深广的层面拓展。以清简而诗意的文字和虚实对照的故事,容纳对生死、爱欲、美、善、真相等永恒命题的探讨,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出现实世界的缩影,亦与《眠空》等随笔作品中的观点形成对照和呼应,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歧照。书信和写作

第二章 庆长。白鸟

第三章 信得。月山梅枝

第四章 庆长。一座消失的桥

第五章 信得。清远山

第六章 庆长。秉烛夜游

第七章 庆长。揭开丝绒布

第八章 信得。夜航与书

第九章 庆长。爱是滦沉的幻觉

第十章 信得。看不见的存在

第十一章 庆长。这里如此之美

第十二章 歧照。孤岛

试读章节

楼梯靠左走廊深处位置隐蔽的客房,暂时空无一人。小小房间蓝白基调,樱桃木地板被长久日光晒红,灰蓝色真丝帷幔和手绘壁纸风格清雅。走进附属卫生间,一处舒适洁净的空间。蓝白色瓷砖,镀金框椭圆形镜子,弯曲木腿支撑大理石台面盥洗台。中国老式拙朴瓷碗里,放着手工制作植物香皂。她再次拧出冷水,用双手捧住,泼到睑上,对着镜子凝望自己。

庆长很少化妆,不抹香水,不看女性杂志,不戴饰物。没有穿过高跟鞋,不热衷修饰,无谓对男人作出取悦依赖的姿态。她不是以女性美或女性特征作为重要的人。这是一扇在她生命中被关闭起来的门。劳作,远行,香烟和烈性酒,刺青,恋爱,思考,阅读,这些能带给她刺激。她需求自然的质地和属性,始终如此。

在媒体圈子里工作长久,看惯各种虚头把戏,虚浮膨胀。玩乐它是一回事,被它愚弄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不参与集体狂欢,就会被孤立。美与郑重被定义为矫情造作,恶劣丑陋却能引起群情亢奋。这是一个颠倒的时代。人们迫不及待消除清洁的缓慢的朴素的真实的存在,却在虚拟、幻象、谎言、盲从、攻击之中志得意满。

她看着镜中女子,轻声问,你疲倦吗。孤单生活时日长久,却并未让人完全失去戒备。她并不接受形单影只,只是灵魂伴侣一直没有出现。

推拉式木格窗铺设出宽大窗台。脱掉球鞋,坐在窗台上。窗外是屋后花园,夜幕低垂,次第亮起灯火。隐约有孩子的嬉戏、西人英文以及音乐、狗吠的声音传送。院子里栽种大片桂花树,她因此得知刚才穿过花园,空气中馥郁芳香来自何处。白色印度细麻窗帷把这一块区域包裹,形成狭小空间。幼时,当她难过或困惑,总想觅得一处隔绝空间隐匿。衣柜,大箱子,窗台,任何角落。这种把世界遗弃脱身而去的状态,有让人上瘾的意味。

此刻她脸贴着玻璃,在角落里感觉到安全。也许这是她应该存留的位置,之外的风光不是她的。房间里暖气充足令人倦怠。她睡去,并且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在某种警觉中她惊醒。

天色漆黑,花园灯火闪耀。窗帘被拉开,窗台敞开无余。男子坐在一把安娜皇后风格扶手椅上,双肘搭着扶手,默默盯住她。楼下客厅和游泳池花园传来音乐喧笑,扑打起伏的阵阵潮水。他们两人,如同沉没于暗蓝大海底处。又仿佛搭乘一艘已离港驶向夜色的大船,幽暗两岸灯火渐行渐远。人世被搁置,今生被远远推开。她的内心突然格外镇定。

赤脚下地,摸到球鞋慢慢穿上。被他观望,心安理得,置身于此仿佛正是为了等待他一路循迹而来并最终把她捕获。

他说,睡得可好。

她说,还可以。如果你不在,也许还可以更久一些。

他说,据说动物有本能找到最适合睡眠的角落,完全凭靠一种直觉。

她说,你也找到了。可见这并不是什么独到本事。

他说,现在下楼去吃点东西。逃避只能一时,不可能是长久。

她一定听到过有人用这样的方式说话。在一个陌生房间里,与相识不到10个小时的男子,发生这般直截了当的对话。仿佛他们是失散很久的爱人。仿佛他是前世为她在棺木上洒落泥土的人。仿佛他是层层流光转化之中,给予她躯体的父亲和经由她的躯体分娩而出的男婴。

一声不吭,跟随在他身后下楼。他带她到餐台,拿过白色盘子,挑选三文鱼、意大利软质奶酪、橄榄、数颗新鲜树莓,又倒一杯白葡萄酒给她。这些食物,每一样正中她心意。她把食物端到角落边桌上,一言不发,开始进食。他倒了一杯相同的白葡萄酒,看着她,慢慢啜饮。

P51-53

序言

所有想说的话,已写在小说里。故事中的人分别说出我想说的话。

写至小说临近尾声,北方空气已有凉爽之意。白杨树林持久蝉鸣无法停息,整个夏季写作这个故事。在郊外农舍几近与世隔绝,全日工作,写累时在旁边沙发上短暂入睡,醒来又写。有时深夜出门迎着月光跑步。如此,与人世两相遗忘。

若缺少人的参加、介入、发言或行动,万物照旧寡言兴盛。微小人类所持有的不过是自身存在。譬如,我记得午后时有雷阵雨,雨声在二楼屋顶发出暴烈声响,排山倒海,天地如同融合一体。站在窗边凝望白茫茫雨雾,世间此刻超离现实。在雨声中读书和入睡。瞬间,云团漂远,天色放晴,阳光重新逼人眼目。我珍惜每一刻这样的感受,持重心情如同它们将不复再来。

蝉鸣,午后雷阵雨,俯身采摘西红柿嗅闻到的芳香,风吹过时树叶掠动,清晨竹叶尖端的露水,孩子的笑容,一朵即将开至沉堕而不自知的花,一个以此遗忘世界的亲吻,以及黑夜中无人知晓的泪水和心碎……所有本真的存在令人内心振颤。没有其他人世的方式,能比这些更使人觉得美和哀愁,更能感受到生存的谦卑和尊严。

有人说,如果不知道回去哪里,心就如同无根的兰花。口号和概念组成的世界,使人忘却根本所在。情感变幻无常,却是突破规则界限得以让人接近自我的稀少机会。喜悦,抚慰,需索,依赖,分隔,决裂,性爱,自我发现,寻找,放弃,宽恕……种种组成试图让人明心见性。

时间有限,追索生命的诚意和真实,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我想写一个形式专注且立意单纯的小说的原因。

这个小说,讨论经由情感和行动的试炼而得到的关于人与自我、外界关系的见证。这个命题我感兴趣。它其实是关于人的个体存在,关于叛逆心灵置身及对峙工业化社会和堕落时代的代价。最终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精神的故乡,而非一个俗世的时代之中的位置。

这个小说,目前写过作品中篇幅最长。它并非一个流畅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无关的话,说得太多,有关的话,又说得太简。全无章法,随心所欲,阅读需要更多耐心。这也许是一种任性,成年人的任性,其属性是一意孤行。我未曾想大幅修改这个小说,事实上,越到后来越觉得它无法修改。就让它以固有的个性和气质,坦然存在。

文中有多处城市和山村的虚构和重复,人名的重复,具体时代的隐没,不必一一对号入座。时空界定对这个故事来说不重要且可被忽略,它们不存在。我想以此表达人世的命运有诸多相通之处。

书中故事和青春或憧憬已无什么关系,也并非浪漫愉悦。呈现更多的是成年人的阴影、考验、损伤、辗转反侧、困顿冲突及难以言尽之处。人与时间并行,渐渐看清心灵的复杂褶皱和层次。也只有历经世事之后,理解力才能够穿透表相抵达本质,并试图给予一切宽谅。写到《春宴》,内心清朗。这并非指它是属性清朗的作品,相反,它代表的是一条于黑暗中穿行的道路,黑暗本身是它的内容,且这黑暗部分也是容易引起误解以至不悦或不适的。人在对苦痛和阴影有所承当有所体悟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所映衬的那一道纯净自若的光。

我在小说中并不倾向给出结论。即使是有所违背逾越和挑战的感情,尽处也隐藏多面难辨的人性暗涌。深邃,错落,明暗对半。这同时也是一种美。

《以赛亚书》说,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炼尽你的渣滓,除净你的杂质。一个故事的发生,在于印证心所需要经历的冒险:独自支撑,摸索前行,穿越迷途,在道路尽头瞭望光亮深长。以肉身和情感遭受试探的方式,而非其他肤浅虚假的方式。

写作10年,加诸身上的标签无数,我对外界言论无兴趣,也很少发言或说明。书的读者年龄,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跨越成分复杂。在不同年龄、身份、地域、国度的人与人之间,自有一种深沉、朴素而靠近的内心理解,是各自情感和记忆的联结。如同万物同归的沉静属性。这是我写作的动力所在,也是它应该抵达的本源之地。

这个故事,给予所有期待、行进、破碎或完成的恋人、情人、伴侣们。爱没有对错、真假、是非。它是人对自身的探索、实践和验证。它不持原则,无需评断。它最终是一种洞悉,一种原谅。

谨以纪念我们的生命里,出现过的每一个爱与被爱的人。他们带来的种种,一切均是为了帮助我们行进、生长、完善、纯净。这是相爱的使命。

阅读如同照镜,各人担当自己的担子。只希望你在故事中有所得。

谢谢!

安妮宝贝

2010.8.25

晨8点51分

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7: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