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振所著的《拉瓦锡讲火》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用贴近小朋友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通过书中的小主人公提问和思考,让孩子们在听科学家讲故事的过程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物理、生物、化学、地理方面的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书中最后简单的小实验,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些实验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有助于加强亲子互动。
金江振所著的《拉瓦锡讲火》简介:大家对火都不陌生吧?我们平时点火做饭,停电了会点一支蜡烛,你知道火都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吗?拉瓦锡老师带着小主人公努里在山洞里点起篝火烤东西吃。给他买了蛋糕,让他点燃生日蜡烛,还教给努里很多关于火的知识。努里把这些都认真地写在了日记里。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日记,看看拉瓦锡老师都讲了什么吧!
《拉瓦锡讲火》中还讲了奥运圣火、美国自由女神像举着的火炬和中国古代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想知道这些有趣的故事的话,就一起来看书吧!
火的含义
我们都知道。古代是没有电话和网络的,人们都是利用火向住在远方的人传达各种消息和情报。古时候,人们建起烽火台,通过晚上在烽火台上点明火,白天制造烟雾的方式来传达重要的消息。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奥运圣火、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吧。
圣火具有“力量”和“纯洁”的含义
在古代,首次在希腊奥林匹亚召开的奥运会上的圣火,是用阳光点燃的。随后。人们把取自阳光的火种,传到举办奥运会的地方,来点燃奥运火炬。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圣火一直熊熊燃烧。奥运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自由女神像手中的.人炬象征着自由、智慧和发展
在美国纽约,有个世界闻名的自由女神像。这是在美国独立1 00周年时,法国政府赠给美国的一份特殊礼物。自由女神像的右手高举着象征自由、智慧和发展的火炬,左手则捧着《独立宣言》。
火能制成艺术品
有些材料经过火的加工之后,能制成各种漂亮的艺术作品。比如说,我们可以用火熔化玻璃、金属,制成日常用品和装饰品。从前,我们的祖先们把粘土揉捏出不同的形状,然后放到窑洞里面,经过长时间的烧制,从而制作出漂亮又实用的瓷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玻璃和金属都能制成哪些物品吧!
熔化的玻璃能制成玻璃瓶
高温熔化石英、碳酸钠、石灰岩的混合物,可以制成玻璃。
像水一样流动的玻璃,稍稍一冷却就会变得非常柔软。在长杆的末端沾上一些软软的玻璃,用嘴吹气,玻璃就会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最后就成为玻璃瓶了。
金、银熔化以后可铸成戒指
金或银在高温中熔化以后,变得就像水一样。把水一样的金或银倒入制作戒指、项链的特定的模子里,冷却之后就成了我们平时见到的戒指、项链。铁也像金和银一样,放入熔炉里熔化以后,就可以制造船、飞机、汽车、电脑等各种各样的物品。
烽火戏诸侯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开始利用烽火台来传达信息。现在说到烽火台,人们立即会想到长城,实际上,烽火台就建在长城沿线的险要处和交通要道上。边关将士们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发出警报: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黄和硝石的干柴,使天空火光通明,来传递紧急军情。
但是这种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点燃的烽火,却被一个帝王用来取悦美人,并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故事发生在西周时代,有一名美女叫做褒姒。古代褒国的人为了讨好国王,将她献给了周幽王。褒姒生来就不爱笑,幽王为了哄褒姒高兴,举起烽火令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过来,却发现并没有外敌入侵,只好生气地离开。后来,当真有叛乱者入侵时,周幽王再次举烽火令召集诸侯,诸侯以为又是骗局,都不愿意前往。最后,周幽王被敌人杀死了,褒姒也被劫掳。
P38-43
小朋友的科学素养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如何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呢?好奇心是科学的起点,而一本好的科普读物恰恰能通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轻松诙谐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在“图画科学馆”系列丛书中,我们精心选择了28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请他们来给小朋友们讲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领域的科学知识。这个系列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用贴近小朋友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通过书中的小主人公提问和思考,让孩子们在听科学家讲故事的过程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物理、生物、化学、地理方面的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让这套有趣的科学图画书陪孩子思考,陪孩子欢笑,陪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吧!